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130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妇女动作轻巧优美,男子动作刚劲有力,自歌自舞地“打着堂”,祈望丰收、祈求平安。

  皇上也祈望丰收、祈求平安。

  皇上和壮族小娃娃们一起,手上有节奏打着扁担,大声喊“丰收、平安”,声势浩大,直冲霄汉,是他和千千万万大明人一样,最大的心愿。

  正月十五元宵节,皇上吃着米粉、元宵,提着徐景珩和自己一起扎好的花灯,小心肝儿和桂林山水一样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朱载垣美冠天下!大明皇帝·朱载垣,猜完灯谜,获得魁首,特大方地问众人:“你们喜欢桂林?多待一些日子啊?”

  所有人一起点头,又一起摇头。

  严世蕃耍宝:“皇上,此心安处是吾乡。不是哪里美呆在哪里。”

  皇上点小脑袋。

  皇上记得,过年的时候,所有人唱着年歌,跳着年舞,徐景珩和当地土司们一起喝酒,脸上的笑容,和万家灯火一样闪耀,和万家灯火一样安静。

  此心安处是吾乡。大明于皇上而言,哪里都一样。

  皇上不想拘束他们,小手一挥:“你们自己去玩,朕和徐景珩去放花灯。”眨眼间跑得没影。众人:“!!!”

  众人收拾收拾自己碎掉的小心肝,自己去“人约黄昏后”。

  古老的街道上、楼阁上、各家各户的门头上,个人的手上……一盏盏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的宫灯、跑马灯……原本寂静的黑夜五彩斑斓,绚丽夺目;水洗如碧的夜空中,皓皓明月如镜似盘,温润如水地挥洒月光向大地。

  灯月交辉,光影斑斓,映照出人间的烟火与团圆。徐景珩牵着皇上的手来到漓江边,看着皇上郑重地对着月亮许愿,虔诚地将萝卜花灯放到河里。

  山眉海目,星月低垂,胖嘟嘟的小俊脸上,满满的,都是祈求。

  他看着皇上眼里的期盼,抬头看看夜空,却还是控制不住,去看看星光月光下的漓江之水,看着萝卜花灯在水里,跌跌宕宕地起伏,缓缓地流动……

  夜风吹动他红色的衣袍,他只沉默地牵着皇上的手,一步一步,走回来驿馆。

  徐景珩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皇上却是真的欢喜,大眼睛看着街上每一个大姐姐,都眼冒绿光——大姐姐们会酿酒,会做美食,会唱歌跳舞,会骑马刺绣……都是大脚!

  都看着徐景珩目不转睛!

  都不需要徐景珩封侯拜相、金银满山……!

  “徐景珩,大姐姐们美。”

  “美。”

  “……”皇上抓耳挠腮。皇上听到有人说,男子成家立业,就会变得贪生,变得留恋红尘,皇上就又生出,给徐景珩娶媳妇儿的念头——还会有弟弟妹妹们。但皇上也不敢和徐景珩直接说。

  一路灯海相送,美目追随。徐景珩带皇上回来驿馆,只说:“时间不早,皇上要不要睡觉?”

  皇上:“……要听笛子。”

  “好。”

  “看花灯,赏明月、猜灯谜,品元宵……过了元宵,这年才算真正过完;咬一口软糯的元宵,平安、团圆、新的一年都甜甜……”远远近近的有歌声传来,皇上听着悠扬的笛声,闭眼就睡,小肚子一鼓一鼓,眉眼间无忧无虑,似乎做了好梦,睡梦中笑得香甜梦幻。

  鬼鬼们一起冒出来,看着徐景珩。

  徐景珩面对皇上的睡脸,默然不语。

  满怀各种希望的人山人海,和他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巍巍峨峨一百五十年的大明,和他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唯有身边的小孩儿,满心希望他能陪着,过一个个元宵节。

  徐景珩给皇上盖好被子,闭眼就睡。大明太~祖问他:“朱载垣练习武功,真的只是单纯的武功?”他没有答案。

第79章

  元宵夜的月光星光灯光下,木结构的四排二层小房子,宛若一个酣睡的胖娃娃。一个屋檐、一个转角,都是浓浓的壮族风情。

  假山流水、亭台楼阁,皆是借助地利,看似任意搭建,却是广西匠人的智慧精华展现。中间一个小小的八角形亭阁,红柱白脊,琉璃黄瓦,鳜鱼镇角,碧莲饰顶……是壮族人对皇上献上的忠诚。

  皇上住在桂林府临时加盖的驿馆里,心里欢喜,没有去广西巡抚的豪华府邸,也没有去人称小皇宫的靖王府。

  皇上第二天醒来,满心疑惑。

  “徐景珩,今天没有睡两天。”

  “今天皇上不累。”

  “累。朱载垣最近都很累。”

  徐景珩笑,皇上的脸皮厚度足够,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赖床。

  徐景珩目光宠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儿我们去明月峰、月光岛,好不好?”

  皇上小耳朵动一动。

  “昨儿个唐伯虎说,走过大江南北,桂林的山水,阳朔的月亮,最纯,最美,最想家。皇上知道为什么?因为这里乃是母系社会,月亮主阴,这里的女子,未婚的称呼‘姐’,已婚的称呼‘月亮妈妈’,女子主内又主外,最能诠释月亮的地方。”

  皇上:“???”

  皇上回忆,盈月、半月、眉月……好像,果然是这样?夜空蓝汪汪的,月亮更蓝。元宵圆溜溜的,月亮更圆。灯火黄橙橙的,月亮更黄……天上一个大月亮,地上好多“小月亮”,铺天盖地的歌声嘹亮,满满的都是一片母性的祥和之美。

  “女子的光辉?”

  “对。”

  “这里最全?”

  “对。”

  “未婚的女子,唱山歌的能力确定社交地位?已婚的女子,拥有自由交际的一家之长身份?”

  “都对。”

  皇上小脑袋动一动。

  徐景珩打开窗户,山水间的空气一起涌进来,五脏六腑都醒来。一转身,眼见皇上耍无赖的模样,真心“疑惑”的模样:“听说,这里的女子也学骑马,有些人家,为了抗击青海蒙古的骚扰,女子也习武打仗,不知道,大明会不会出一个女将军?”

  !!!

  皇上一跃而起。

  “出去玩!”

  皇上风风火火的洗漱穿衣服,其他人听说皇上起来了,还要出去玩耍,要去看未来的女将军们,一起嘴角抽抽。

  皇上一句:“大明缺将军!”理直气壮。用完早膳,带着大队人马出发,去看壮族的女娃娃们,还别说,还真要皇上发现不少好苗子。

  这里的女子,背着一个背篓,种地、骑马、爬山涉水,堪比男子。广西的狼兵很好,广西的女子也都是好兵。只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皇上对于广西人的重视再上一个高度,但也不着急。

  下午去明月峰,晚上去月光岛,一路看看村村寨寨,慢慢体会这完全不同于中原的文化底蕴。

  壮族人的房子叫“干栏”,汉语意思是“在上面的房子”。早期的人为了躲避野兽侵害,更好地适应潮湿多雨的环境,学习鸟儿一样在树上搭建“巢居”。“巢居”是“干栏”建筑的雏形。

  如今的壮族房屋,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二楼有一条长楼梯,直通到一楼,这是有客人来时,不用通过一楼牲畜的位置,直接进到二楼客厅,是为尊重。

  二楼厅堂前部的回廊宽敞明亮,从回廊可以远眺美丽的田园风光。有些人搭建阁楼层,通风性能良好,一般用来储藏粮食或放置家什。

  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皇上的驿馆也是这样的方式,和千千万万的壮族村子一样,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后山和村边栽上树木,规定不得乱砍滥伐,以保持住处的生活安全。

  遇到汉家和当地人聚众打架。

  地方官说,这里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文化和中原不融合。但又因为中原的战争、经济大发展,人口增长等等原因,几百年来一直受到汉家人的冲击。

  土司们抱怨,来这里的汉人,野蛮高傲,可恨又可恶。更无法容忍的是,他们对于山神水神没有任何敬畏之心,肆意砍伐老林子,捕捉大小动物……

  当地驻军说,这里人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和中原完全不同。一朝被打破,其中的阵痛,无法言说。山多,人都生活在山里,虽然会打仗,但……为人淳朴热情,对外界的一切都不晓得。一和汉家人接触,就觉得汉家人狡猾、爱撒谎、没有诚信、没有情意……

  皇上就明白。

  唐伯虎对此,站在汉家人的立场:“五胡乱华,一批人南渡,主要是到吴中一带。五代十国一批人南渡,主要是到江西一代。这也是有宋一朝,江西人才辈出的原因。到了元朝时期,江西也成为战场,这南渡,就到广东广西。广西人和汉家人的生活格格不入,加上争夺生活资源……”

  “朝廷出来几项策略后,好了很多。但这里,终归是要慢慢地,和中原融合。”

  皇上都明白。

  另外有好奇:“那客家人,是魏晋时期南下的一批人?”

  “是的。他们保留魏晋时期的生活方式。女子不裹脚,生活习俗和中原不同,也和当地人不同。但也因此,和当地人都相处友好。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南下的时候,当地人口少,相对摩擦少。”

  皇上不懂,一千年了,坚持保留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融合于任何一方,是怎么样的追求。但,总是感动于这样的执着。

  大队人马在桂林过了一个春节,准备出发去云南。要解决最后一个事儿。

  广西首府,桂林,临江背海,制数千里险地,西南之重府,用兵之重地。是为桂林府。夹五岭之中,北可为荆楚之屏障,南可达安南。

  桂林如此重要,当年洪武皇帝特意分封长兄之子,朱守谦来此。

  朱守谦花费十年时间,在桂林西边,独秀峰下构筑子城,典型的明代藩王府规制,以独秀峰为坐标,南北中轴线上,依次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花苑等等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的宫院楼宇对称布局……

  规模宏大,门深城坚,布局严谨,气势森然。殿堂巍峨,亭阁轩昂,水光山色,恍如仙宫,比北京紫禁城宫早建三十年,更是南京皇宫的精华缩影。

  皇上领着人,跟着靖王参观,惊叹连连,大眼睛灼灼地看如今这代靖王。

  粗壮的龙爪树一排一排,树木如同龙手一般,伸向道路上空,绿色毛融融的树藤,让王府看起来像是某个神秘的森林,两旁的龙爪随时会把你抓到天空中。

  红黄相间的靖王府邸,配上绿毛毛的龙爪树,蓝天白云悠悠,这意境,这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冲击人的视觉,真真是天国宫阙。

  这代靖王苦哈哈:“皇上,靖王府,不是祖先们开始建造。乃是有来历。”

  “……?”

  “独秀峰麓上,唐代曾建宣尼庙,宋代筑有铁牛寺,元代称大圆寺,元顺帝改大圆寺为万寿殿。靖江王府是在元顺帝万寿殿上扩建而成。”

  元顺帝当皇帝前,曾遭贬谪到广西桂林,在独秀峰下的大园寺居住过三年。元顺帝返回大都称帝后,不忘自己的潜龙之地,下令改大园寺为万寿殿。

  靖江王府修建工程从洪武五年开始,朱守谦来到桂林,王府还未建好,只好住在万寿殿的东边,临时为他建造的一座宅院。朱守谦到桂林后胡作非为,太~祖皇帝气怒,召回南京城,贬为庶人,处以严厉惩罚。

  到建文二年,朱守谦的儿子朱赞仪承袭靖江王位。靖江王府按照藩王府的体制建造,所以比北京紫禁城早。

  皇上眼睛一眯。

  当年太~祖皇帝派朱守谦来此,告诫他:“诸夷杂处,地险人顽,守者非恩威并行不可得而长久,故能者必恩威兼著,赏罚严明,笃在防奸御侮,不作无益之工以疲士卒……冬无酷寒,夏无炎暑,气候和平,可谓乐地。”

  可是朱守谦来到桂林,奢纵淫佚,掠杀不辜,默于财货,豪夺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又以大理印行令旨,遣人往谕百夷,使者被百夷污辱,他就要发兵打仗……

  可是,一代代的靖王,虽然有克制,基本都延续这个作风。

  奢靡荒yin,养尊处优。广西一地供应米粮不及时,吩咐家丁抢官府税赋……和其他宗室一样,在皇上来之前,各种补救擦屁股……皇上冷冷的目光看这代靖王。

  这代靖王真要哭出来:“皇上,臣家里,还有一个错处。臣的妻妾子女过多。”

  皇上还是看他。

  “臣随从山西庆成王的例子……”

  随从庆成王的例子?子女五十多个,比子女上百的庆成王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