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165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那仙山上,神仙窝窝里,也分天帝和仙仆,也有大小官儿,也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徐景珩一个外来人,如何立足?

  如今徐景珩回去,作为一个被罚出师门的“叛徒”,又会遭遇什么?

  徐景珩,喜山乐水、读书习武,从来都不想去做什么神仙。

  皇上眉眼低垂,长长的眼睫毛遮住所有的心思,沉默。

  大队人马从昆仑山回来北京,魏国公回去南京,劝说所有人,不用给徐景珩立衣冠冢,也不需要任何祭祀,南京人、江南人、不少大明人都无法接受,却又面对魏国公的眼泪,无法不答应。

  魏国公白发人送黑发人,该多难过?

  皇上才十岁,没有了指挥使,该多难过?

  魏国公不想承认指挥使已经去世。

  皇上也不想承认。

  他们何苦要逼迫他们承认?

  大明人“默契”地不在明头上提起,每年的七月二十九日,无数人涌去昆仑山外围,无数人在家里对着昆仑山的方向,偷偷地、悄悄地供奉他。

  相信指挥使去修仙的人,求指挥使保佑大明。

  相信指挥使去世的人,求指挥使投胎来大明。

  皇上看在眼里,依旧沉默。

  皇上这两年处理政务、练功、读书、孝顺祖母和亲娘……个头又窜一截儿、脸又张开一些,越发俊俏,功力也是一日千里。可是皇上越发沉默。

  一双眼睛,清透明亮,水洗葡萄一般的澄澈,满天星辰一般地发光。可却是黑黝黝的,好似一汪深潭,一池湖水,深不见底。

  大臣们都说,皇上上朝的时候,那份儿冷漠和冰寒,叫人看一眼,就感觉自己不是在奉天殿,而是冰天雪地的昆仑山。

  不满意的时候露出来的那份儿冷酷,恍若九天神帝俯视人间,你就感觉,这里不光不是奉天殿,还是凌霄宝殿,自己和那地上的花草没有两样儿。

  谁也不敢去惹皇上不开心。

  前面的几位阁老,大都退休了,或者病逝了。前面一批的六部九卿的老臣们,也大都退休了,或者病逝了。如今的内阁六部九卿,谁也不敢自觉有脸面,要皇上“高看一眼”,特乖。

  一部分皇上提起来的新大臣,比如桂萼、张璁、夏言……都对皇上大力支持,也不去惹皇上。比如那严嵩,你要他去惹皇上?这幸亏皇上是明君,但凡换一个皇帝,那严嵩就是大明的秦桧。

  元和十三年的大明,国泰民安、河清海晏、吏治清明、民风开明、技艺天天发展、粮食充足、条条大路通我家……大明人认真种地做事、做工、做官……安享盛世,安居乐业。

  空闲的时候,出去游山玩水,长长见识。日常有空的时候,聚在一起,喝喝茶听听戏,喝几杯小酒,看看小报……议论议论国家大事。

  比如今年一过年,从开春到现在,大明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大明的边境线,还不扩大吗?大明和西域、河套的十年之约,还有那东北,东北女真年年来贡,乖的不得了,还打吗?

  大明的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部分人都是单纯的议论议论,打不打,都有皇上和朝廷决定不是?

  朝廷表示他们不想打,那塞外苦寒之地,打下来干嘛?咳咳,西域关系重大,当然要收回来。

  十三岁的小少年·皇上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五月中旬的人间北京城,热闹繁华、大气盛景。城里的各条街道,各种吃喝玩乐、大小买卖熙熙攘攘;各大城门排着长长的队伍,进城的,出城的,熙熙攘攘。

  二十三岁的胡宗宪、十七岁的李时珍、二十一岁的海瑞……都提前进京,准备明年的各科会试,面对这梦想中的北京城,满满的都是对未来的期盼。

  新一任魏国公世子·徐邦瑞,叫他爹扔来北京,和好兄弟·红胖胖一起,给文老先生、绯衣门主、青衫客、红衣侠,送行。

  皇上十三岁了,要出师了。红胖胖八岁了,算是能自理了,这没有耐心的四个人,可算是能出门撒欢了!

  豹房、太液池边的园子里头,徐邦瑞和红胖胖一起唱跳,乱吼。四个人喝得七八分醉,一起看皇上。

  皇上端坐着,脊背挺直,姿态放松,目光专注地看着面前的那杯牛奶,好似他小的时候,满怀好奇地看蚂蚁搬家一般。

  进入舞勺之年的皇上,长得好,特特好。面如冠玉、龙眉凤眼、唇红齿白……三庭五眼立体、标椎、精致,一双眼睛深邃明亮。

  谁见了都说,皇上长成大明的美男子,和指挥使一样,迷得天下人不分男女。

  一对瞳孔黑黑的,亮亮的;嵌在那样一双眼睛里,黑白分明、神采飞扬。眼尾略翘,眉毛稍飞,叫人对上一眼就掉魂失魄。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皇上身上的气势,是一种让人见了就听从的霸气,就不由自主地信赖仰望的威势,一种不敢接近的冷峻……

  更有小小少年的天真朝气、意气风发,矛盾的搅和在一起,无端的叫人心生敬畏。

  皇上长得,越来越像那个,“不可说”。

  四个人对视一眼,都心生担忧。

  晚上的时候,其他人都睡了,他们考虑明天就出发,到底是不放心,一起来找皇上说说话儿。

  皇上对他们的来意心知肚明,却还是乖乖地听着。

  夜幕上圆月高悬,偏殿里一灯如豆。外头只有侍卫们巡逻的脚步声。人的影子落在夜色里,长长的。

  皇上眉眼平静地等候,特乖巧的模样。

  沉默中,四个人先心里默念一遍,朱载垣和徐景珩学的臭毛病,文老先生先开口。

  文老先生告诉皇上:“如果徐景珩这次魂魄不完整,即使轮回投胎,也是体弱多病,三十岁都活不到。皇上,已经救了徐景珩一命。”

  皇上不做声。

  “我们知道皇上担心徐景珩。皇上可以对徐景珩有信心,就他的性情能力,不管到了哪里,都是要人追捧的徐公子。

  他的性情能力,天妒、人妒、敌人也多……可不管如何,徐景珩都会好好的。他既然答应皇上,等着皇上去找他,一定会保重自己。”

  皇上不做声。

  “……徐景珩一心希望皇上开开心心的,若是知道皇上长的这么好,一定非常欣慰。”

  “……”

  文老先生:“!!”

  绯衣门主麻利地接过话头,斩钉截铁地说:“皇上的动作叫人佩服。当时的情况,皇上做得对。徐景珩的性子,就是要这样逼迫。”

  青衫客心疼皇上:“皇上,这个方法只能用一次。等皇上长大了,去找徐景珩,见到他,切记先装乖道歉。”

  红衣侠笑的特好看:“皇上的体质不同于常人,如今武功练好了,有空自己多研究研究。”

  又是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

  就听皇上开口:“朱载垣都明白。”

  起身,一个深深的鞠躬。

  “出门游玩,玩得尽兴,无需担心这里。”

  一个动作,一句话,叫四个人一起湿了眼睛。

  小少年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仿若春夏天里青草……翠翠的、轻轻的,饱满活泼、干净清脆,听在耳朵里,满眼一片绿油油的朝气蓬勃……

  和徐景珩说话的习惯一样,慢慢的,低低的,不同于一般少年人。乍一听,比唱歌还好听;再一听,那是习惯于礼貌和支配地位的人,才有的小习惯。

  徐景珩教导长大的皇上,很好。

  徐景珩活着,打破轮回的魔咒,这三千世界,可会有一个不同的未来?他们谁也不知道。

  可他们作为徐景珩的好友,看着皇上长大,他们无法说:“朱载垣,你要是为了徐景珩再次屠戮三千世界,他再难心安……”

  徐景珩一心希望皇上活得开心,到死也没有说出“真相”;接一百道天雷离开大明,也是给予皇上肯定和希望。

  他们如何能说出口?

  四个人分别抱抱皇上,叮嘱他好好照顾好自己,一起离开。

  皇上看着他们的背影,好久,不动。

  他们明早就离开,不需要谁去送别,因为他们最想一起游玩的那个人,不在大明。

  皇上最想见的人,也不在大明。

  夜风从窗户吹进来,吹动皇上月白的衣袍,吹动天蓝的帷幔。皇上听着熄灯打更的声音,回来寝殿,宫人给他脱去衣物配饰,他自己洗漱沐浴。

  一身亵衣亵裤,工工整整地躺在床上,从梅花窗棱的格子里,看外面的夜空。

  夜空梅花形状的蔚蓝,朗月疏星。

  天道沉默。

  皇上沉默。

  天道告诉朱载垣,徐景珩在迎接那支箭之前,动手给自己施法,是为了保全魂魄。

  徐景珩终究是,没有完全不顾朱载垣。皇上那一刻,无法形容的开心。

  可徐景珩还是选择死亡。

  他要给所有因为他无辜改变命运的人,一个交代;给遭遇三天三夜大暴雨的大明山水,一个交代。

  皇上不能改变徐景珩的决定。

  皇上做的,只是暂时成功地,留住徐景珩的这辈子。

  徐景珩因此离开大明。在上界,哪个上界?文老先生他们也不知道,等此界和其他界的界碑再次有了缝隙,他们能找到徐景珩吗?更不知道。

  修行路漫漫,还能再见一面吗?

  文老先生、绯衣门主、青衫客、红衣侠,都很伤心。

  皇上的目光收回来,头顶那繁复精美的牡丹花卉藻井,默默地和他对视。

第98章

  传说中,人类建筑中的藻井,可从人间,通向苍穹。

  木构天工、斗拱承托,榫卯相连,不用一钉一锤,细密层叠。

  木构为骨,纹饰作心。藻井正中、梁臂上,彩绘纹饰缀在其间,五彩间金,璇子和玺,一眼望去,像璀璨星河。

  皇上和“星河”对看。

  一样的沉默。

  皇上的内力很好,只到底是碍于年龄,只能堪堪挡住文老先生的扇子,对上那些宗师大能,远远不够。

  武功道理方面,该学的都学完,下一步就是自己领悟、不断精进。

  掰手指头算一算,当时他十岁,如今十三岁。等他修炼到徐景珩的功夫,等他可以去找徐景珩,要多少年?

  徐景珩能等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