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166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红衣侠说,文老先生的年纪并不是“中年”,天机门主他们的年纪,也都不是肉眼所见。皇上也不敢去奢望。

  徐景珩有多少年?

  皇上有多少年?

  等皇上练好功夫,安排好大明,是哪一年?

  星月满天,皇上在思考中,和千千万万的大明人一样,不知不觉睡过去。

  曾经皇上多么希望,哪怕再给予他七年时间也好。

  那个时候,他应该长大了。

  他长大了,可以有更多的办法,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不是把徐景珩“气活过来”。

  如今皇上什么也不去想,只满头练功。

  收拾收拾边境,东北、西部、西北……皇上就到十五岁。

  十五岁,就可以出去游玩大明,出去打架,快速提升内力。

  东北的主要民族,女真、蒙古、罗刹、朝鲜……其中女真源自三千多年前的肃慎,也就是隋唐时期的黑水靺鞨。

  四百年前,完颜阿骨打统一各部,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

  三百年前,蒙古人摧毁金朝,规定“女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真生长汉地,同汉人……”

  五分之三的东北女真人并入汉人,东北涣散分裂、人口大减,归附于高丽管辖。

  明朝初期,将女真和高丽分开,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直接管理……

  三天后,皇上看完这些卷宗,和特有话说的章怀秀,一起用午饭,一起散步。

  章怀秀特小心翼翼的模样:“皇上,对大明在东北的方略,怎么看?”

  皇上直言:“若纳东北进大明,那就是大明子民,一视同仁,统一管。若不纳东北进大明,那就直接划分出去,若来犯,打。”

  章怀秀偷瞄皇上一眼。

  “……皇上,一开始大明划分女真和高丽,乃是为了防备高丽。后来……土木堡之变,大明在周边的威望下降,女真坐大,到宪宗皇帝犁庭东北,是打压……到如今……女真再次坐大……

  皇上,大明委派官员去边境,开通互市,边境比以往有秩序。然,也进一步导致女真人口增加,狩猎、渔猎、农耕和畜牧,农耕变多……可他们的粮食还是不够吃,粮食不够,自然要抢。”

  章怀秀说的吞吞吐吐,一副“上眼药”的小样儿。

  皇上大约明白他心里的疙瘩,轻轻地乜他一眼。

  皇上看历史非常客观。

  辽国,北宋、大金,南宋、蒙古、大明、女真……你兴起我遭难,你腐败我兴起。

  皇上是大明人。

  皇上喜欢大明,以大明自豪,大明的发型服饰好看,所有的大明人、大明的皇帝都比较刚——有名弱弱的宪宗皇帝,也能犁田东北,即使是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也是宁可上吊自尽。

  宪宗皇帝犁庭东北,在大明人看来,是教训不乖的东北部族,打的他们一百年才堪堪恢复元气。在东北各部族的人眼里,那是明朝皇帝、文武官将,贱视东夷女真,任意欺凌,百般盘剥,近乎灭族。

  皇上沉吟片刻,不大认同大明对于东北,任何藩属国的策略。

  “分其枝,离其势,互合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使得女真各部各自雄长,不相归一,甚至混战不休……这只是一时之计。东北各部族的人,统一的心愿越来越大,对大明越发敌视……”

  章怀秀:“!!!”

  “皇上要接纳东北?……要不,进一步汉化东北?皇上,东北各部族,金朝时期,就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如今更是,当然他们的传统还是好战。”

  “好战”两个字,章怀秀咬的略重,神色也变的“狠厉”:“皇上,大明如今国力强,可以再一次犁田东北。”

  皇上思考,有自己顾虑:“东北各部人的发型不好看。朕听说,蒙古人、日本人现在的发型也都变了,不再剃的血腥恐怖,而是小寸头?”

  发型?

  章怀秀迷糊:“皇上,他们地处塞外,或者蛮荒,水少,风沙大,铁器不足。不说铁锅,剃头刀更缺。剃头刀不够好,就折腾的满天疤……

  那寸头的人,都是喇嘛不能及时剃头的发型,其他人还是剃头,就留两撮头发……”

  “那就是不能改善?”

  “……不能!”

  皇上小小的遗憾,瞅着他,“礼贤下士”地问:“那,大明不接纳东北?发兵犁庭?”

  章怀秀:“!!!”

  皇上真要发兵东北犁田,章怀秀又不忍心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情,特复杂,特复杂的那一种。

  犁庭,语出《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形容大汉对匈奴战况的惨烈,就像整个土地被犁过一样彻底。

  大明宪宗皇帝,绝贡海路,对内仁义厚道,还有万贵妃这个奶妈的事儿,也是一枚“小钢炮”式样的明君。

  “土木之变”之后,大明王朝国威受挫,边事大坏。东北也受到蒙古的打压。东北的李满住、董山等女真首领,不敢去打蒙古,为了生存就来抢大明。

  “乘间窃掠边境,辽东为之困弊”。宪宗皇帝下令进剿建州女真,“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大将军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又命令藩属国高丽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

  一个月的围剿,大明军队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李满柱和他的儿子被朝鲜军队斩杀。另外一个首领董山,也就是后来的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也被大明设计抓获,在押送途中因试图逃脱被杀……

  深山老林的水土问题,环境问题……大明虽然获胜,自身损失也很惨重。东北一方“强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内,虏境以之萧条,……”

  章怀秀因为皇上的问题,纠结,特纠结。

  他不是天然地看不起蛮夷的大明人,他再如何对辫子头不满,他是看着那个“雄鸡”地图长大的人,更是接受“五十个民族一家亲”的教育,和平年代出生的人。

  章怀秀给不出答案。

  “皇上,这些年,东北各部族越发仇恨大明……成化十四年正月,建州三卫纠合海西女真数千余人,趁着大明边军忙于过年,突然发动进攻,在凤集堡一带大肆劫掠……”

  臣也明白,边军欺压当地部族,边境地方官也敲诈勒索当地部族……也是引起仇恨的原因之一……”

  “大明派出去边境的官员,基本都这样,那安南,以前也是。”皇上一点儿不稀奇,“朕知道,大明人都不乐意接纳周边部族,蒙古尚好,毕竟打了这么多年。东北……

  “朕总认为,地盘太大也不好,管不过来。东北如今既然还不敢妄动,内阁选的边将和边境官也挺好,暂时就这样。”

  章怀秀:“!!!”

  章怀秀憋闷。皇上您差直接说,他不想操心那么大的地盘。章怀秀顿时顾不得他的纠结。

  “皇上,要么出兵犁庭,要么加多管束。皇上,那东北目前,在名义上就是大明的领土。皇上,那是太~祖皇帝和永乐皇帝正式分封的地方,以前是人口太少,管起来麻烦还年年倒贴……皇上,现在不一样了。

  皇上,大明的人口这几年也增长很快,可以移民去东北种地……如今女真文彻底失传,东北主要用蒙古文为书面语言,一少部分则使用汉语,正式汉化的时候……”

  皇上安静听着,轻轻点头:“你写一个上疏给内阁。”人就走了。

  就走了?

  章怀秀看着皇上的背影,摸不着头脑。

  皇上长大开始抽条长个儿,加上练功辛苦,人怎么也吃不胖,穿上衣服更显得瘦,就感觉那衣服是披挂在他身上,只是他骨架好,气质好,不显单薄,反而莫名多几分神秘的气质。

  章怀秀不知道皇上到底要不要打,他本人到底是,不想打的。

  可他如今也知道,真要汉化,那更要打,否则人家凭什么乖乖地给你汉化?

  十年前,大明处于弱势,就想着和谈互市,十年后再打。

  如今眼看着,大明越发强势,周边小国一呼噜围上来,西部和西北的蒙古不想打,东北那边也不想打,大明就是要打,那也不能没有一个名义就出兵。

  章怀秀觉得这事儿挺为难,乖乖地给内阁写折子。

  内阁如今只有彭泽、毛纪、费宏三个人。彭泽快八十岁的人,都说他有当年刘健刘阁老的寿数,老当益壮。杨廷和退休后,本来是杨一清做首辅大臣,没做成,原因就是身体跟不上。

  杨一清去年直接退休养老,王守仁从两广出来,去了云贵,听说身体也不大好。

  章怀秀忍不住叹气。

  有才华有能力有人品的人,不长寿,最叫人痛惜。

  他又想到,如果不是现在的大明变了,如果不是那三天大暴雨带来的“养生福利”,王守仁、唐伯虎、杨一清……这些人,早就去世了,哪里能活到现在?

  章怀秀告诉自己,知足,知足,却又想起指挥使,一时情绪低落。

  章怀秀给内阁上书,内阁想起当年指挥使对于,东北、西域、西部……等等周边部署,也是感叹。

  指挥使活着的时候,他们和大多数中上层大明人一样,又爱又恨的。指挥使去世,他们都和老天爷一样,只能流泪。

  费宏直言:“东北如今稳定很多,但毕竟不直接归属于大明,各部族也多。大明不能放松,更不能再任由其坐大。”

  毛纪为难:“可要打,也是麻烦。当年宪宗皇帝三次犁庭,也无法彻底打压,就是因为地形环境。要打这些地方,耗费巨大,打下来不好管理,虽然如今东北人口多一点,可还是国库补贴银子。”

  两个人一起看彭泽,彭泽放下上书,用一口茶,慢悠悠地说道:“章怀秀的上书写得好。东北不打不行,但怎么打,有大学问。蒙古那边也是。”

  费宏:“河套、青海那边的合约不着急。西域,叶尔羌和吐鲁番的满速儿汗,一起发来续约请求。满速儿汗身体情况很好。叶尔羌汗王·赛依德,身体情况不好,但其子热西德能力出众,一向也对大明亲近,去年亲自来大明朝贡。”

  毛纪一听,更要打。

  “目前叶尔羌汗国的势力,已经渗透伊犁河谷和巴尔喀什湖一带,叶尔羌要朝克什米尔腹地打,要和大明买装备。一旦他们的国家稳定,文化形成。再要收复,太难。

  吐鲁番为中心的北部高昌回鹘王国,佛教维吾尔文学,喀什葛尔为中心的南部喀拉汗王朝伊~斯兰文学,一旦合二为一,北部吐鲁番等地,更靠近西部文化区域,等他们全面接受伊~斯兰教,我们的儒家文化,就再也插不进去。”

  三位阁老这么一分析,就觉得,那个为难。

  大明不能失去西域,如今大明人谁都明白。

  内阁六部这里忙乎,争取有更多的消息,找出来一条道路。皇上也在准备。

  要出兵。

  大臣们懵。

  皇上要打仗?

  打哪里?

  皇上也没解释,红胖胖和徐邦瑞去南京,太皇太后冬天病了一场,如今也好了,皇上带着五万骑兵,直接出发。

  东北、西域、西部……皇上用两年的时间走一趟,首先在东北见到要他要见的人。

  福满,章怀秀的记忆里,努尔哈赤的曾祖父,十年前,袭父职为大明东北建州左卫都督。

  这一系的女真,应该是来自贝加尔湖南部通古斯人一脉,女真人和蒙古人的混合。自从大明永乐三年,应永乐皇帝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掌建州左卫,如今晋升至右都督。

  福满大约四十岁,一个标准的塞外人模样,剃着金钱鼠尾的辫子头,一身汉家丝绸,身形彪悍,眼露精光。

  他的祖父是在大明、朝鲜、东北混乱中去世的董山。他的父亲是董山的第三子锡宝齐篇古。

  他作为宪宗皇帝犁庭东北后出生的人,多次亲自进京朝拜,贡献方物,积极学习农耕,试图带领东北进入进入“居屋耕食,不专射猎”的生活。

  皇上三年前来过路过东北,这是第二次。在东北转了两天,不光面色缓和,对福满的见识,甚至露出一丝丝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