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180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借你睿智,伴我云端轻轻漫步。借你意念,融化我的心志,铸就我的神思。你的气息晕成我的言语……’”

  皇上端得一副“友谊地久天长”的小样儿,不光皇太后乐呵,宫人们也乐呵。

  皇太后笑得前仰后合:“华夏人写诗词文章,都把梦想具象化成美人。西洋人是把‘友谊’具象化成人间最珍贵的事情。”

  皇上:“!!!”皇上不好和亲娘说,在罗马文化、西洋文化里,师徒、同窗,两个或者几个男子一见如故,那就是人间最珍贵的事情。

  就见皇上一副“词严义正”的模样:“娘说得对。米开朗琪罗,一生追求雕塑。

  他有一个纯真、热烈、痴狂的灵魂,他是一个在现实与理想之中苦苦挣扎的勇敢斗士,一直都最喜欢能给他带来灵感的好友。”

  这样的人确实要人敬佩。宫人们“若有所思”,皇太后到底是想不到那样的情况,皇太后以为自己理解了,含笑点头:“锡南和米开朗琪罗来大明,皇上可是要建造一些建筑?”

  “建造。苏莱曼苏丹认为,大明的奥斯曼人多起来,以往的清真寺是以往的,他也要在北京建造一个。西洋的传教士也要建天主教堂,中原的佛道不同意,也要建……

  朝廷认为,难得世界各地的雕塑家、雕刻家、书法家、画家……都来大明,也都同意……

  这次要建不少。正好把学院里学出来的学生们带带……”

  皇上说到这里,小小的纠结:“大明各个地方的寺庙道观孔庙,审核后,如果还能用,一律改为蒙学场所。

  不能用,就拆掉。估计,又要闹一场,谁要是来找娘说话儿,娘不搭理就是。”

  !!!

  皇太后就是再不懂政事,也知道儿子这一下子的打击面多大,眼里不由地有了担忧。皇上安抚亲娘:“这个事情,早就应该办。这几年,即使是八股科举,考试的题目也变了。

  大明文化,儒释道、理学、心学之外,墨家文化发展,商户们的名声好了很多,农户们也渐渐的开始争取……

  大明的各种新学说一一出来,受到奥斯曼和西洋文化冲击,大明人亲自行走天下,琴棋书画诗酒茶等等,和以往也都有不同……”

  皇上的目光里,有一种莫名的力量,那眼睛亮的,一眼就能看到世界深处,直戳人心。

  “儒释道不交税,天下人都看在眼里。”

  !!!

  !!!

  宫人们惊骇,皇太后心里更是泛起惊涛巨浪。皇太后担心儿子被人为难,这么一刺激,太皇太后去世带来的心病全好了。

  涉及到大明文化发展,那必然要江南文人的支持,这一趟南下势在必行,皇太后就开始积极准备南下的事儿。

  皇上做了决定,南下的事儿通知下去,大明的老百姓得知,皇上要带着皇太后南下,一起欢呼。大明的中上层人,又是高兴,又是紧张。

  无他,皇上这一看,就不是单纯游玩啊!

  各国建筑大师、文人墨客聚集北京的消息,他们都知道。奥斯曼文化繁荣里的其他声音,和大明一样。

  也知道,西洋人发明的一种新文化——人文主义,把世界归还给每一个人,把每一个人归还给他自己。把人的艺术、文学和科学,还有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思想和感情,归还给人。

  还说什么,人绝不能像一个奴隶一样,被捆绑在教条之上,在锁链中死亡腐朽。

  大明的老百姓还不知道。大明所有中上层人的,隐约知道一点消息的人,都在心里咒骂这些蛮夷。

  大明的有识之士,立志改革的人,都在心里打鼓,可他们一想起皇上,就有了信心。

  张璁、夏言、桂萼……六位阁老领导的内阁,一致同意树立大明新学说。六部九卿、宗室亲王、外戚勋贵,世家大族……一起傻了。

  六部九卿一起哭啊。

  皇上不娶后纳妃,打定主意改革土地,兴办作坊,他们都能答应。

  可是皇上眼看着,不光是要改革皇家,还要改革他们!

  他们能不哭吗?

  大明一些消息灵通的人,都失声一般——大明的新文化出来不少,可他们都知道,那就一个口号——需要的时候,喊一嗓子忠君爱国;需要的时候,喊一嗓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大明的武将们这次都目瞪口呆——这事儿和他们无关————不管什么文化,人类都会打仗不是?可他们真没想到,皇上要动真格的。他们想不通,皇上真要动真格的?

  他们都这样了,宗室外戚勋贵们,自然更担心。

  兴王咬牙切齿地给皇上写信说:“我相信,这片土地是不会变的。不管如何改革,其本质注定了结果。华夏,不管如何发展技艺,也改变不了权、钱的本质。华夏,不可能和西洋一样,有人文主义文化……”

  蜀王说:“这是一个尝试,不管结果如何,不打扰大明这番和平盛世就好……但臣也担心,大明的未来……

  皇上,臣也不认为,大明会有本质性不同的新文化。几千年来,所有的文化都一样,钱、权……方式不同,幸运与否,全看在位的皇帝是谁……皇上何时娶后纳妃?”

  庆成王都说:“皇上,那些西洋人瞎说。皇上不要和他们多接触,他们小国家,小城市,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皇上你在,大明不管什么文化,大明人都过得好。皇上何时娶后纳妃?”

  皇上:“???”

  他们担心的,皇上都想过。

  国家、朝代、天下、君臣……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底层人对于当权着来说,乱世打仗,和平时期交税,其他的,从来就不算是人。

  皇上一步一步地尝试,想要他们站起来,抬起头,做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6-24 06:07:25~2021-06-25 08:33: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灿烂一生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5章

  当然,皇上也不知道,华夏社会,会不会有本质的进步变化。

  等不当权的人站起来,抬起头,他们会不会变成如今的大臣、世家?

  说白了,还是如何控制自己制造出来的怪物——“权、钱”,可控制了,那还是“权、钱”吗?

  章怀秀见到皇上说:“皇上,文化之事,不能着急,欧洲文艺复兴,花了两百年的时间。我们大明,刚刚从内忧外患中起来,急不得。”

  皇上看他一一眼。

  章怀秀着急:“皇上,臣知道皇上担心保守派反扑。但大明和西洋不一样。西洋之所以有文艺复兴,开始于欧洲兴起,十字东征胜利,夺回当年失去的罗马古籍……”

  两百年前的欧洲,战事胜利,中上层人欢天喜地,开始复古热。

  下层人死伤大半,剩下的人在各个城邦的庄园中,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雇主的蝇头小利做牛做马、为奴为仆,还要受欺压——日子过不下去,怎么都是死,那自然要反抗。

  “……皇上,上级阶层为了维系庄园的需要,自身收入来源,对于农民的控诉不满,一直敷衍了事。

  对于底层人最基本的生命保障,只要触碰到雇主所划定的底线,基本都是置若罔闻,不听不理、置身事外,于是大量农户逃亡……”

  皇上:“大明某些官员,至今还是‘民不举官不究,民举,官办理举报的民。’”

  章怀秀:“!!!”

  “……皇上,欧洲的黑死病消灭一个有一个城池,还有天花蔓延,不管虔诚的欧洲人怎么鞭打自己,还是无法逃脱死亡。

  宗教宣传的那些‘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只有通过现世的赎罪与忏悔才能在来世,进入美好的天堂……’的理论体系,开始动摇。”

  “人在天花、黑死病面前,实现在医药之外的一半平等,激发出平民的一点点胆气。”

  “……皇上说得对。两百年来,瘟疫要欧洲死去几千万的人口,人要求生,就要冒死走出家门。皇上,臣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这和大明的情况不同。”

  他的脸上出现一抹悲哀,声音也低下来,“这片土地是官本位,儒释道的这一点,从没有动摇过……臣也不知道,这片土地上的觉醒如何实现,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血统的社会……”

  他来自未来那个,衍生在土地兼并之上的房地产大国,自己家也是三代人一起负债,才买的房子……不过就是念经的和尚变成有钱人……

  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声音也是苦涩:“皇上,西洋人有了大航海,有了海贸兴起,底层人都热情高涨地卖命,出海,和领主、雇主战斗——而大明,本应是大明新兴文化在保守派的压制下失败,却是在皇上的保护下,开始进行……”

  皇上小小的惊讶,章怀秀还是悲观主义者?也对,一家人为了一个学区房,三代人一起被“房奴、物业奴、补习班奴……”皇上抬头看他一眼,拿起一本书,眉眼不动。

  “爱卿是说,朕对大明人,太过于溺爱?”

  章怀秀楞眼。

  皇上“特有自知之明地反省自己”,章怀秀的小心肝儿乱颤。

  章怀秀的低落瞬间没了。章怀秀想说,那可不就是溺爱?可他不敢说!

  皇上就差手把手地扶着老百姓学走路——他看在眼里,很多时候,都是心里酸酸涩涩的难受。

  他的情绪一时难以自控。皇上在看书,他自个儿喝了一杯茶,提起茶壶又给自己倒一杯茶,温热的茶汤进肚子,他的心也温热起来。

  一抬眼,瞧见皇上悠哉哉地盘坐在罗汉床上,漫不经心地翻书的模样。

  数不清的冷傲风流,超脱世人想象的绝世容颜,窗外的阳光落在他身上,和他的人一样清澄翩然。

  章怀秀顿时在心里念佛——一低头,就见那一只骨节分明、白皙修长的手,轻轻地翻动手里的书本,光看那手,他一个大直男都看呆。

  再次默念美不分性别,捏起一块菊花酥进口,发现皇上还看书还不搭理他,他吃完一盘点心,又想起皇上的继承人问题,忍不住轻轻地来一个直谏。

  “皇上十九岁了,皇上真真是长成大明第一美男子,风采照人、风华绝代。臣坐在皇上的身边,感觉自己也蓬荜生辉一般。

  皇上你是天上的太阳,大明人皎皎孤月,惟有借助皇上的璀璨光辉,才能高悬夜空——皇上何时娶后纳妃?

  皇上你不知道,大明如今两亿人,都在猜测皇上不娶后纳妃的原因,皇上这次下江南,可是要去看看江南美女?皇上,各个地方的美女风情不同,皇上都多看看……”

  章怀秀跟老和尚念经一般,恨不得大明两京十三省,皇上一个省纳一个妃子。

  皇上头没抬:“朕知道。朕收到很多民间的集体上书。”

  章怀秀:“!!!”

  要不说皇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明君?老百姓都能给皇上上书!

  章怀秀如今都是奔四的人了,脸皮特厚。一个小小的感叹,说回正题:“皇上,黑死病,看似如梦魇一般的灾祸,对于欧洲文艺复兴却是鞭策与警醒。如今欧洲医疗水平的提高、解剖学的发展、都来源于此。

  华夏文化讲究入土为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方面,大大地落后于欧洲。”

  皇上好似没听到他的话,看书好似看到什么重要内容,眸光一闪:“慢慢来,大明不可能各个方面都领先于其他人。”

  皇上一点儿也不着急,那稳稳当当的态度,叫章怀秀以为皇上在开玩笑。

  皇上您什么时候如此豁达了?

  皇上这不是你的画风啊皇上!

  章怀秀摸不着头脑,又不敢问。清理佛寺道观孔庙,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天大的事情。

  大明的这些中上层会如何反应?极力阻止?造反?分裂?章怀秀胡思乱想,他太害怕,大明走上另外一个大明的老路,张居正改革失败的阴影,一直在他心里。

  章怀秀回来工部,自个儿研究清楚新建筑图纸,和徐杲、锡南、米开朗琪罗……这些世界巨匠一起讨论,晚上回家,到底是记挂这些事儿,坐立不安。

  前后两辈子,他太知道,华夏文化形成至今,本质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名利。

  名利哪里来?他脸上露出一抹苦笑,眼里是一种深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