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58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要去看大海~~~”

  “去看大海。”

  “还要去看大漠~~~”

  “去看大漠。漠北、漠南、漠西……都去看。”

  “要去很多很多地方~~~”

  “去很多很多地方,皇上喜欢哪里,去看哪里。”

  皇上这才眉眼弯弯地笑,趴在指挥使的怀里,眼泪鼻涕的全蹭指挥使的身上,也亏得皇上心大,打小儿被宠着,一点儿也没啥不好意思。

  指挥使感觉他的腿可以动了,却又怕没有力气,心里遗憾以后都抱不动皇上了,只说:“皇上,先去用饭,好不好?”

  皇上当然不乐意:“一起。”

  锦衣卫指挥使·徐景珩,第一次感受到,身体状况不好的结果,却也只能接受。

  徐景珩说:“皇上,臣需要先去换衣服,臣牵着皇上的手,好不好?”魏国公、余庆、谢阁老……所有门口围着的人,都眼里一红。

  曾经凌波微步踏雪无痕的指挥使,抱不动皇上了。

  皇上还没反应过来,小大人地答应:“好。”

  徐景珩微笑,试着迈出去左腿,落到地面上,动一动,很好,到底身体底子尚在,否则这两天真要坐轮椅了。他看向魏国公,魏国公赶紧压回去眼泪,上前一步扶着他站起来,皇上才反应过来,登时眼睛红了。

  皇上憋回去眼泪,小小的身子撑在另外一边,徐景珩试着走几步路,找回感觉,对所有人抱拳行礼:“感谢,各位这些日子的照顾。”

  众人擦擦眼泪,笑哈哈地打趣“指挥使今儿一定要美酒管够”“指挥使要好好喝一杯”……指挥使徐景珩,都笑着答应。

  指挥使徐景珩,硬是洗了六桶水,终于感觉自己活了过来,看得皇上满脸心疼。

  皇上吸吸鼻子:“徐景珩,胖胖。”

  皇上更记得,施针时候他看到的指挥使,除了肌肉,只有一把骨头。

  徐景珩摸摸他的小脑袋:“好,臣和皇上一起长胖。”皇上就眉开眼笑地开心。

  皇上和徐景珩来到宴会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院子里点燃火把,亮如白昼。众人也都吃的差不多,喝了三四分,正是高潮的时候。

  就见各个桌子上猜拳行令,诗词歌赋对对子的比拼,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场面那个叫热闹开怀,皇上大眼睛眯眯成月牙儿,决定不生气他们都来吃指挥使大户的事儿。

  徐景珩对他们的开心,也很开心,应该说,他是最开心的一个。他牵着皇上的手坐下来,向来吃东西少,又一个月只用参汤,本没有胃口,却还是陪皇上用一碗奶汤。

  众人知道他身体需要康复,都不闹他,皇上也饿了,抱着一只大鸡腿啃——皇上认为,他这样可以快快长大。

  可是皇上一眼看到指挥使抱着那个小娃娃,登时瞪大眼睛——坏娃娃抢他的指挥使!

  那女子一看皇上的小模样,从徐景珩怀里接过来孩子,笑声若黄莺出谷清脆动人:“皇上,等将来指挥使有孩子,怎么办?”

  皇上气呼呼地瞪大眼睛:“弟弟妹妹。”

  “噗嗤”,这下子,不光那女子笑得前仰后合,所有人都因为皇上孩子气的话大笑,指挥使因为皇上的话也笑,冷玉清寒、风月无边,眉梢眼角的风流多情,比那天上的月亮星星还吸引人。

  皇上挺着小胸膛,一边觉得指挥使好看,喜欢,一边梦想胖嘟嘟的弟弟妹妹追着他喊“哥哥”,笑逐颜开。

  所有人都一颗心苦涩无比。指挥使要是有孩子多好?可他们如何和皇上说?指挥使这样的身体情况,即使愿意嫁给他的女子,围绕北京城一圈,他也不会答应娶妻。

  唯有喝酒。

  众人继续喝酒,那女子把孩子给奶嬷嬷抱着,自己也醉了。所有人都醉了,谢阁老抱着魏国公,喝得满脸通红,眼泪汪汪的,还不松手,锦衣卫的侍卫们,御马监的侍卫们,抱着酒坛子猛灌……

  皇上好奇地看徐景珩,徐景珩笑:“他们是太高兴。”

  皇上迷瞪眼,长大的人高兴要哭,高兴要喝酒……皇上对酒好奇,目光落在酒坛子上,要喝。

  徐景珩拿一个毛巾给皇上擦手,笑容明朗:“等皇上十五岁,就可以喝酒。”

  皇上:“!!”皇上正要耍赖,五岁也可以喝酒,恰好一直没在场的锦衣华服·青年人、青衫落拓·年轻人一起走上来,那青衫落拓的年轻人手里,端着熬好的药汁……

  皇上大眼睛一闪,一个起身,自己接过来药碗,两只小胖手稳稳的,舀起来一勺,送嘴边试试温度,再送到指挥使的嘴边。

  徐景珩眉心紧皱,他已经闻出来这药味道不对,可皇上端着碗,举着勺子,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大有他不喝就一直等着的架势……只能喝下去。

  徐景珩想说“臣自己喝……”,奈何皇上动作快,不等他开口,又喂一勺子……

  皇上生怕指挥使喝了,却不咽下去,一定要自己一勺一勺地喂。

  徐景珩用完这碗药,大体明白这个药的用药,沉默不语。

  皇上气鼓鼓着腮帮子,比他还生气。

  徐景珩抬手按按眉心,不用看他的好友们也知道,都在“忙着”和桂萼、张璁他们一起,抱着酒坛子拼酒……

  徐景珩不敢去看魏国公,他的一颗心酸酸苦苦,只不露出来:“……晚上不要用大油之物,皇上用一些青菜。”

  皇上发现他不生气了,立马咧着嘴巴笑开,那笑容,看得徐景珩也灿烂地笑。

  今天晚上,除了皇上——小孩,徐景珩——病人,小娃娃——吃奶嬷嬷的奶,所有人都醉了。据说那看大门的侍卫们,灶房的下人们,都醉了。

  另一波侍卫们来扶他们去休息,就感觉自己也醉了。皇上洗漱沐浴还不要回宫,躺在美美·指挥使的身边,自己抱着胖娃娃——皇上这些日子的担忧紧张不安一朝放下,睡得沉沉。胖娃娃一夜几次吃奶尿尿,他都没醒。

第43章

  清风明月,星河浩瀚,虫鸣声声中树影婆娑。寝室里间的大床上,徐景珩半躺着,借着昏黄的烛光看着皇上的眉心,右手放在皇上的右手腕上仔细地诊脉,良久良久,放下心来。

  他的目光落在皇上的脖子上,白色的松江棉布做的亵衣领口,隐约透出一抹红,徐景珩纵使没有内力,他也一眼看出来,这石头怕他,最近一直在装成普通石头。

  徐景珩本来是担心自己撑不过去这一关,特意找来这枚石头送给皇上,毕竟……既然送给皇上,皇上要不要“交朋友”,都随皇上开心。

  徐景珩自觉他的身体还能坚持几年,护着皇上长大,足够。他听着身边两个孩子清浅均匀的呼吸,转头看窗外静谧的夜空,一颗心安宁喜悦。

  侍卫来通报说,魏国公已然在洗漱休息,其他人也都送回家,或者在这里洗漱,放下心来,闭上眼睛,很快睡去。

  第二天,太阳灿烂,大晴天。除了一些侍卫们,必须起床的大臣们,其余的人,都因为昨天醉酒而没能爬起来。

  徐景珩到底身体不如之前,又刚醒来;皇上最近累,也睡得沉沉;小胖娃娃更是时刻吃睡长的时候,三个人都睡到太阳老高才起来。

  洗漱穿衣,用早膳……安安静静的,饭后散步,皇上耍赖:“要去钓鱼。”徐景珩:“好。”

  徐景珩领着皇上,好友们,还有皇上的老师伴读玩伴们,去太液池钓鱼,北京城里炸开了锅。

  指挥使好了???我们的指挥使好了!!!北京城的老百姓烧香还愿、放鞭炮大肆庆贺,都说,指挥使病了一场,正好休息一阵子,娶妻生子……

  指挥使对老百姓的热情,只觉得感动。皇上钓鱼回来,听说后,一思考,嗯嗯这果然是好主意,朕要虚心纳谏。

  自觉有了好主意·皇上开心地,放大臣们三天假庆贺,有皇上带动,四九城里头各大家凑热闹,北京城热闹的跟过节一般,正好挨着救灾事宜快要结束,达官贵人、平头老百姓,都结结实实地放松一番。

  北京城,魏国公因为北京老百姓的热情,欢欢喜喜地大办三天流水宴席答谢,每天乐呵的合不拢嘴。

  朝野上下因为指挥使的醒来,再次进入正规,放假也不能休息·某些操心官员们,该做什么做什么,比如那两淮盐业改革……

  户部尚书越琢磨越觉得哪里不对劲,和手下大将张璁抱怨:“沿海晒盐,走海路运到北方?这运河?”

  张璁也正愁得慌:“运河,一时还是必须。沿海晒盐后,长芦盐场也还是大盐场。而且西南四省吃盐更方便,再加上红薯推广……都是好事。下官担心,这沿海……包括哪里?”

  户部尚书憋屈脸,这些好事他都知道,只气愤不平:“东厂试验出来,南方有个蛮荒小岛,叫什么小琉球,有好盐。杨阁老还要把战舰作坊建在那里。”

  张璁惊讶:“不在南海?”

  “南海自然也有建造。兵部的提议,不光要从内地移民,还要南海和内地开放通婚,那几个小岛,就是中间地段。”

  张璁眼睛睁大,好一会儿找回来声音:“皇上是要……”

  户部尚书灌下一杯浓茶提神,长长地叹口气:“老夫不想移民,那样的蛮荒之地……老夫也知道移民是必须……就算不移民,南海现在光是内地逃民、流民,就有四五万……

  这次东厂江斌的提议,和内阁不谋而合……通知户部的人打起来精神,移民,加上户籍小改革,估计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不能出错儿。”

  户部尚书的意思,运河一路……且看吧。如果沿海的盐要从海路北上,我们也无能为力。

  张璁沉默。

  自从海路肃清,对大明的影响堪称巨大,想象不到的巨大。光是运河漕运这一项……不说集中两淮盐财富的扬州,京杭运河通过的所有地方,肯定不会同意失去这份财源,这要闹起来……

  内阁六部九卿都愁得慌。可海运对比大运河确实有好处,比如现在谁要从北京去广州,你说走海路还是运河?自然是海路!

  魏国公收到南京书信,一打听,和皇上、徐景珩商议:“以前只是搭配运河漕运,送粮食税银北上……正好这次运河泛滥,沿海人都提议,加大海运力度。还有很多个人要求,海路开通私人船只……”

  徐景珩大体明白形势:“……暂时还是以运河为主,京杭运河不能乱。”

  魏国公瞳孔一缩,知道大明放弃运河运输变成必然,只是缓慢实施罢了,一时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那运河……”那运河,作为中原流动的大动脉,贯穿南北,从隋唐到现在上千年了,中原人对运河都有感情,魏国公也不舍得,更何况,南京?

  徐景珩笑而不语,看到皇上板着小胖脸,一副指挥使你要好好休息,不要关心政务的小模样,小无奈地笑。

  “皇上认为,运河,将来如何?”

  皇上拿一个小毛毯给他盖到腿上,气鼓鼓着腮帮子,出口的话却是眼睛眨也不眨:“灌溉。部分路段依旧作为内陆运河。年到二年内,漕运依旧主要走运河。但民间的老百姓,会用脚投票。”

  魏国公:“!!!”

  魏国公很是伤感:“是臣想得简单了。”老百姓说是不舍得运河,可嚷嚷着走海运大船的,也是老百姓。

  “运河沿路一定会闹起来……缓缓来的话,年到二年,差不多可以。臣就是担心南京。如果没有运河,南京、杭州、扬州……可能都将落后于广州、松江……”

  皇上对此不大了解,看徐景珩。徐景珩倒是没有多大的担心。

  “广州、泉州、宁波、松江一带,自隋唐起就是海运港口,物宝天华,天子南库。南海市舶司起来后,这些港口越发扩建,越发兴旺。但是南京关系到大明西南,整个江南的稳定。”

  “江南还是大明的经济重地,即使未来要从内陆移到沿海,内陆也是宜居之地。我更担心的是,西部和北方。”

  魏国公一听,回忆一下这次来北京的所见,不由也跟着担心:“皇上,海贸兴起后,北方和南方的差距越来越大,要不,也在山东兴建港口?”

  皇上没听明白,徐景珩摸摸皇上今儿的冲天辫:“等皇上到江南一看,就会明白。”

  皇上乖乖地点脑袋,一看滴漏上的时间:“午休!”

  “好,午休。”徐景珩从躺椅上起身,牵着皇上的手一起去午休,魏国公瞧着他们的背影干瞪眼,端着茶盏思考片刻,只能去给南京回信——沿海兴起大势所趋,南京要好好准备,保住自己的优势,布拉布拉。

  皇上和指挥使午休,用午膳,发现天气阴了下来,一起在屋子里不出门——休养中的指挥使,对西洋几何有了兴趣,皇上也就有了兴趣,指挥使的好友们也有了兴趣,干脆,一起学习《几何原本》。

  皇上的老师伴读玩伴们,院子里的侍卫们一看,好嘛,这样功夫高的人都学习,我们也学习。

  文老先生乐哈哈地笑:“不学习,怎么练好功夫?”

  众人纳闷,学习和练习功夫有关系?可指挥使慢吞吞的目光环视一圈儿,各个都低头装乖,无他,他们这段时间都放松学习了。

  尤其是皇上。

  皇上自从指挥使醒来,每天拉着指挥使撒欢地疯玩,不玩的时候就赖着指挥使,非要指挥使教导他功课,他才肯学……指挥使正是心疼皇上的时候,自然是皇上怎么闹都答应,亲自陪着皇上斗鸡遛鸟、陆博投壶……

  可是指挥使每天固定的读书时间不变,皇上这小学生,每次都成陪客……如今指挥使一说学习,皇上立马装乖的不得了,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