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 第77章

作者:痒痒鼠 标签: 穿越重生

  陆炳微微一笑:‘皇上,那些女子不露面,可能是不敢露面。小臣猜测,指挥使那样的人,既然回来朝廷离开江湖,那就不会耽误任何江湖女子的青春,指挥使一定是都拒绝过,她们都害怕了。”

  严嵩脑袋里灵光一闪:“皇上,陆炳说得对。这人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男女之情,想必也如此。”

  一时之间,一伙儿小玩伴一起附和,唐伯虎和刘成学、章怀秀……听得目瞪口呆。

  都还没娶妻的小少年,居然这么懂?好吧,大道理都一样,一通百通,神童就是神童。

  最大的神童·皇上,大眼睛亮亮的:“红姨说,她们是听说指挥使要娶媳妇才来京城的。”

  “这就对了。如果没有指挥使要娶妻的消息,她们根本就不抱希望了,根本连京城也不来。”

  “皇上,严嵩认为,只要放出消息,指挥使的妻子人选在这个月底选定,她们一定露面。”

  “皇上,陆炳认为,她们怕指挥使,不怕魏国公。她们都有本事,只要说魏国公生病,她们一定露面。”

  “皇上,杨博认为,这个事儿,不能冒失。凡事讲究水到渠成,指挥使娶妻乃是大明大事,对方的人品性情等等,都要要先打听好。”

  于是皇上在几位狗头军师的言语下,有了主意,要来一个“主帅装病,诱敌出营”。

  魏国公听完皇上的小主意,哭笑不得。

  “皇上,这主意不灵。我们不能这么做。”

  皇上不懂。

  魏国公慈爱地笑:“皇上是不是认为,她们都不够好?因为之前,徐景珩受伤的消息放出去,都没有人来看望。”

  皇上瞪大眼睛,随即气鼓鼓着腮帮子——皇上虽然因为徐景珩,接受江湖女子的做派,也学着尊重天下有本事有骨气的女子。可皇上的内心深处,是不认可的。

  因为徐景珩受伤的时候,她们都没来。

  魏国公叹气。

  “皇上还小,不懂。这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爱就有恨,爱恨是互相的。”魏国公猜测,那些女子,爱也恨也,估计宁可他儿子真病重不治。只是听到他要娶妻,恨不过,才来到北京。

  皇上:“???”

  “皇上长大就懂了。”魏国公乐哈哈地笑,“等皇上长大,娶妻生娃娃,行走天下,遇到各色各样的人,朋友,敌人……皇上就会明白。”

  魏国公对皇上的未来充满期待,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期待,大明人都在梦想皇上长大,大婚,纳妃,生一窝小娃娃……

  皇上表示他听懂了,一眨眼睛,语气坚定:“国公,朕不要娶妻生娃娃。指挥使就没有娶妻生娃娃。”

  魏国公:“!!!”

  魏国公眼睛再次瞪圆。

  就见皇上一拍胸膛:“朕要行走天下,喝酒交朋友,偶遇江湖第一美人,坐怀不乱柳下惠!”

  魏国公:“!!!”

  魏国公在心里呐喊,文老先生,你天天都讲了什么故事?!!!

  “皇上,这话可不能告诉别人哦。”魏国公极力稳住自己,告诉自己皇上还小,根本不懂,“皇上,世人都是希望男子娶妻生子。徐景珩,他这样的少。皇上你看,孙思邈、张三丰那样的人物,有几个?”

  皇上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都是不认同:“国公,朕不是普通人。朕只有一个。”

  魏国公:“!!!”“皇上,这是长大后的事情,等皇上长大,长大到能喝酒的时候,再讨论?皇上还小,不知道长大的事情。”

  皇上思考片刻,有道理。

  “等朕长大,朕再思考。”

  “对对对。等皇上长大,再去思考。”魏国公的一颗心,从嗓子眼回归心脏,“皇上,臣看那徐景珩要喝第四……”

  魏国公的“杯”音还没出口,眼睛一花,不见皇上的人。魏国公一转身,就见皇上端着抢来的酒杯,瞪大眼睛气呼呼地看他那酒鬼儿子,忍不住笑出来。

  “只能喝一点点啊。”皇上挺生气,徐景珩不乖乖,一有机会就要喝酒。

  徐景珩讨饶:“皇上,臣才喝了不到两杯、三杯……”

  皇上不相信他。

  绿豆酒虽然养身,但总归是酒,尤其这所谓年份正好的二十年绿豆酒,一杯就相当于一大海碗。

  皇上低头看看桌子上酒坛子里的酒,果然只有一小半。皇上知道这是年份久水分没了,却只当不知道。

  “一大半。”皇上理直气壮。

  “好,一大半。”徐景珩只笑着答应,“皇上困不困?要不要去午休?”皇上看看头顶的太阳,确实到午时了,大方地点点小脑袋:“午休。”

  皇上把酒坛子给文老先生,严肃地,牵着徐景珩的手去午休。徐景珩:“……”

  文老先生和魏国公一起笑,文老先生抱过来酒坛子:“国公来一杯?”魏国公笑一看桌子上的酒杯,更笑:“好。玉双凤耳杯好,崖柏树根杯也好。”

  文老先生闻言,大乐:“国公果然是知酒人。我来到大明,感受最深的就是大明人的爱酒。那太~祖皇帝,居然不禁酒,皇家居然是大明最穷的大户,大明从上到下都爱酒。”

  魏国公哈哈哈笑,淡绿色的液体晶莹剔透,飘在绿色的玉双凤耳杯里,宛若绿波荡漾,凤凰点水,他闻着酒香,赞叹:“好酒,好酒。”

  两个人碰一杯,文老先生看着手里奇形怪状的崖柏树根杯,同样赞叹:“大明人爱喝酒,这酒杯也有讲究。成化鸡缸杯且不说,这皇家御用的玉双凤耳杯,也是文雅大气。”

  “大明的家具式样,大明的酒杯文房四宝,黄花梨、青田冻石、古藤、瘿木、柏根、湘竹……都是追求大自然神奇的天作之美,其美学境界要人叹服。”

  魏国公与有荣焉地笑:“崖柏树根其实是一种香料。宋朝吴悮的《丹房须知》中有记载,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地域、不同生长年限……崖柏的品质天差地别。目前知道的,四川崖柏最合适做酒杯。”

  “一些年轻人追求形式,有了崖柏树根杯,就去做沉香杯。我们这个岁数就知道了,喝酒,看心情,看和谁一起喝。”

  文老先生豪迈大笑:“对极对极。”

  两个人慢悠悠地品酒,皇上和徐景珩午休,内阁谢阁老等人,因为皇上的决定忙乎宗室的事情,忙翻了天。

  无他,光是湖广的土地,一亩一亩地丈量出来,这就是天大的事情。这可不光是宗室,还关乎世家、文臣武将所有人。

  桂萼又想起他的那封上书,在家里癫狂大笑——桂萼以为,他的那封上书,这辈子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一亩一亩地丈量土地,这要得罪多少人?可是,皇上就要办了。

  兴王和楚王自知保不住那么多土地,干脆点一把火,要激起来皇上和文武大臣世家的矛盾,皇上一点儿也不在乎。

  之前因为皇上清查张国舅的亲友们,一些官员贬的贬,降的降,桂萼从宣府大同回来后,有功,从礼部侍郎升到都察院的副都御史,左右老御史都临近退休,他是板上钉钉的继任人,可谓是位高权重,前途无量。

  都御史,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朝廷官员委任,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奉敕内地,拊循外地,权力之大,远非历朝可比。

  当然事情也繁重。历朝历代的言官御史,地位本就高,大明发展到高峰。

  桂萼也知道,他的地位目前非常危险。那些人,暂时不过是捧着他,等着他出错,好一下“打死”他。

  桂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不能乱。他在书房走来走去,转了好几圈,心里头还是乱,干脆出来书房到院子里转圈。

  院子很小,只有一口井,一颗老花椒树,一只老狗趴在地上伸舌头。桂萼的家位于城西的一个二等巷子,一个二进的小院子,略破败,就这,还是花了所有积蓄的两千两银子买的。

  桂萼出身低,为官多年不知道变通,贪污不会,为人更差,一些同僚们默认的潜规则银子他也没有,还要补贴族里的穷困人家,导致他夫人再会过日子,也还是紧巴巴的,前些日子刚强制桂萼答应,安排家族里的人去皇上开办的作坊做工。

  桂萼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一抬头,去绣房问纺线的夫人:“家里可有酒?”

  他夫人停下来织机,犹豫片刻:“有几坛子。族里一个年轻人善于酿酒,自己酿的送来,我看着好,听他说要开一个酒坊,就给五百两银子算份子。”

  桂萼一愣,知道这五百两银子乃是夫人的嫁妆,一时心生惭愧,满脸通红地夫人抱拳作揖:“夫人操持家里辛苦,桂萼感谢之。”

  桂萼夫人忙不迭地起身避开,一抬头,眼圈就红了。

  “老爷在外头辛苦,妾帮不上什么,家里的事情,都是妾的本分。老爷这般,是要折煞妾身?”

  桂萼知道自己孟浪,轻轻咳嗽一声:“夫人且准备一坛好酒,几道好菜,为夫明天休沐,宴请一个同僚。”

  桂萼夫人一听老爷终于有同僚要宴请,欢喜得眼泪出来:“老爷尽管放心。妾一切都给准备好。”

  桂萼要宴请的谁?自然是户部侍郎张璁。皇上亲笔批复兴王和楚王的上书,老百姓感叹皇上的英明大度,宗室的情意;章怀秀等人注意到,这个事情对宗室的影响。

  朝堂上的正经官员更关注的是,湖广这般完全彻底的土地改革。

  这是九个边镇的土地改革,山西的土地改革,都达不到的彻底和完全。一亩一亩地丈量土地,这真的是要翻天,这关乎到湖广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文臣们,读书人。

  张璁主持土地改革,一开始采取中庸之道,后来桂萼冲上来,皇上一句话放弃皇庄,京畿地区的土地改革进入一个阶段。

  但是张璁也不敢去想,一亩一亩地,丈量京畿土地。

  这就好比,人无完人,一样的道理。谁吃饭喝水没有五谷轮回?都是肉做的大俗人,真要查,这大明,从上到下,有几个是真干净?从官员到士绅,从世家到大户,谁手里的土地来源绝对正路?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土地作为华夏人最大的财富,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它们沾染的血泪汗一样多。

  张璁收到桂萼的请帖,长长地叹一口气。他们两个,终于要碰面。也罢,该来的,总要来。

  张璁知道桂萼的家境,去赴宴,还自己带上两坛好酒。

  三杯酒下肚,话题打开。

  “张侍郎这酒好。我喝酒这么多年,就一点心得,论起来这酒文化繁荣的时代有很多,唐朝算是一个,宋朝也绝对排得上号。但要说真正热爱喝酒的,还是我们大明。”

  “桂御史这话对极。历朝历代,就属我们大明的老百姓最富裕,日子过得最好。那民间的老百姓都说,我们的皇家那么穷都肆无忌惮地喝酒,我们也要喝。”

  桂萼唱:“闻一闻嗅一嗅,感受美酒的芬芳,轻轻抿一口,哥俩好啊!五魁首啊!六六顺啊……”

  张璁朗声大笑:“对对对。不过我听说现在大明人喝酒也文雅了。几个小菜,湖边河边树荫下一坐,慢悠悠。”

  桂萼因为喝酒的脸通红,大声嚷嚷:“那都是学的读书人的文气。现在的年轻人,都去学指挥使穿飞鱼服,小孩子学皇上打仗,哎,年轻,年轻……”

  “年轻的时候可不就是这样?说起来我年轻的时候,也梦想穿飞鱼服,可惜啊,那时候的大明年轻人哪有这个胆子?也没有猿背蜂腰螳螂腿,现在嘛,肥肚子都出来了。”

  “张侍郎你这俊秀模样还嫌弃自己?来来来,喝一杯。御赐的飞鱼服,一定有。”

  “借桂御史吉言。来,喝一杯。”

  大明风气,理学压制下的平和,因为开国皇帝是一个农家娃出身,再怎么折腾皇家富贵,也是平易近人。上层斗啊斗,大明的老百姓只管安居乐业,享受太平生活——

  太~祖皇帝规定不许玩蹴鞠上瘾,可还是连青楼女子都玩得更痴迷。太~祖皇帝喜欢喝酒,一代代皇家人都喜欢喝酒,大明人自然更爱喝酒。

  大明看似穷,但论起来实际生活水平,对比唐宋元,高出来很多。即使是北方,各式作坊也到处都是,已然形成规模,平易近人的吃喝玩乐中,厨师和酿酒师的身份独树一帜的高雅。

  蒸馏酒和冷藏酒的出现和普及,更是引发热潮。从皇家到官员到大户到平头百姓,有空的时候,小酌怡情,喝下两口,生活就是美滋滋。那大名鼎鼎的成化鸡缸杯,就是专门来喝酒用的。

  街头巷尾猜拳行令,文人墨客猜字谜,猜灯谜,对对联……一旦有人答不上来,就要接受喝酒的惩罚,一种享受的惩罚,自然这酒桌文化,就发展起来。

  桂萼和张璁一坛美酒喝完,这交情就上来了,脱去外衫,哥俩好地唱吼。

  他们的皇上,很好,超过想象的好。他们的皇上就是有这个胆子,接下来这个激将之法,那他们就给办了!

  桂萼和张璁做了决定,不光是操办成这个事情,更是两个人的联盟达成。

  东西厂将收到的消息递给徐景珩,锦衣卫也送来消息,有关于皇上亲自批复兴王上书引发的一切,锦衣卫指挥使看完,思考片刻,准备分类收好……

  皇上在书房门口探头,发现徐景珩要起身,小炮弹一般地冲上来,气呼呼的小样儿。

  “徐景珩,朕知道。朕自己来办。”

  徐景珩瞧着倔强的小孩子,心口一热:“皇上要自己来办,臣自然欢喜。”皇上一愣,皇上以为徐景珩会说:“皇上你还小,这些事儿有臣来办就好……”

  皇上不敢相信徐景珩真能不操心这些事情。

  徐景珩抱住小小的孩子,语气感叹:“皇上长大了,长得这么好,不光知道土地改革的难处,还有勇气要担当起来,臣高兴还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