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144章

作者:作者明光里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唐三叔骄傲道:“我侄儿是去岁童科状元郎,如今是木饶县县长!”

  刘书生这才想起真有这么一回事,一下子被堵住了,他面子上过不去,恼道:“得意什么,你还不是个没功名的平民,见了县太爷照样得跪!”

  这说的是事实,但唐三叔心里还是不舒服,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至少也得考个秀才出来,免赋税徭役,见官不跪。

  “呵,说的好像你自己见了县太爷能不跪似的。”唐四叔把眼睛从圆案上转过来,回了一句。

  唐二叔不管这些,只找着自己的名字,这个时候一拍手,兴奋的大声道:“哈哈我中了!

  “第几?”唐三叔唐四叔立时没有空去理闲杂人等了,唐三叔边找着看边问。

  虽然现在县试前三四场并不排名,不过圆案都是从北向东向南向西再向北写的,一般前边的都是成绩好一些的,可以数一数。

  “第八名!”

  两人已经看见唐二叔的名字了,一数,果然见他是第八名,喜的都笑了,又立刻找起了自己的名字来。

  “我也中了,第十二名!”唐三叔高兴极了。

  “我第二十名。”唐四叔也咧开了嘴。

  三人再三确认后,觉得没看错,都挤出去了。

  刘书生听了他们的名字,一去数,见第八名是唐平,第十二名是唐安,心里突的一下,再去看第二十名,果然也是姓唐的,叫唐康。

  都姓唐,那就是唐家人,刚才人家没有说错,他们的确是状元郎的亲叔叔。

  刘书生心虚极了,偷偷望了唐三叔他们一眼,见人都快挤出人群了,没理他,松了一口气。

  他舅舅的主簿是门荫得来的,这辈子也就一直是个主簿了,而唐大人以后肯定会升官,他们比不得的。

  唐三叔三人挤出来后,见了唐爷爷,一个个都笑吟吟的。

  唐爷爷也稳不住了,急声问:“可是中了?谁中了?”

  “我中了。”

  “我中了。”

  “都中了。”

  三人齐声道,喜得唐爷爷眼睛都笑眯了,不住的连声说“好”,说着说着,鼻子发酸,眼里就有了雾气。

  唐三叔转移起了他爹的注意力,笑道:“我哥第八,我排十二,我弟二十。”

  唐爷爷有些惊喜的望着三兄弟,对着唐二叔道:“第八好,努力努力,府试过了就能中个童生了。”

  唐二叔高兴的很,直点头:“我三弟考好了也能中童生呢,都是要努力。”

  他没有提唐四叔,是大家都知道,县试第一场考了个二十名,府试怕是要到一二百名了,一般来说考不中的。

  唐四叔也知道这个理儿,不过他能中第一场,就说明这几年的书没白念,往后去也有机会,并不失落。

  唐爷爷怕小儿子失落,安慰唐四叔:“你也不差,府试在四月呢,好好学,也有很大的机会能考中。”

  唐四叔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考试时有些紧张,没答出最好的水准。”

  “你就是字写的不好。”唐三叔在一旁揭他底儿。唐四叔的字不难看,但在几个兄弟里,基本上算是最差的了。

  等几人最大的高兴劲儿过去了,沈平这才给唐爷爷道喜。

  唐爷爷为免沈平心里有意见,笑着对他道:“老五念书好,跟在我爹身边学,以后肯定能童生秀才连中。”

  沈平高兴的哈哈笑了,心里自在的很。唐老爷子能教出一个状元郎来,唐五叔跟在他身边,的确是能比其它兄弟学的多一点。

  唐爷爷心里高兴,就早早的在外边吃了饭,才回了沈家。

  这个时候,白忠又拿着自家主子的拜帖,找上了奉天县的县令,说了唐家人不能科举的事。

  应禹海道了声知道,就让人送走了两父子。

  人一走,他便问秦师爷:“这左家跟唐家到底有什么过节啊,跑了千里远就为了不让唐家男人考试?”

  秦师爷点了点头:“虽说不能科举的确是一件大事,但唐大人都做了官了,左家目的达到了,也只是让唐大人恼怒,跟他结怨而已,又不能伤筋动骨。”打击敌人,自然要用狠的方法,做这种无关痛痒只能恶心人的事有什么用。

  应禹海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这中间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儿,我得写信去京城问问。你一会儿去查一下往年的公文,看有没有这事儿。”

  “这左家下人说的是‘不得科举入仕’,那其实唐家人考中举人进士,只要不做官,都没有关系吧?这只算科举,不算‘科举入仕’。”

  应禹海把这一点忽略了,闻言后笑着点头:“唐谨那个小人精,说不得在救下太子的时候,都已经向着圣上说了这件事,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写信给京里问问吧。”

  不提县衙这边,唐家人回了沈家后,沈平妻子一听三人第一场都中了,高兴的很。

  晚上,她对着夫君道:“听说他们这六七年才正经念起了书来,这都能中第一场,咱女婿想来也不差,再过几年,说不得能一下考中个秀才呢。”

  沈平高兴的直笑:“我也觉得是这个理儿,我听他唐家老四说,咱女婿在兄弟六个里边,学的也算好的,跟唐家老二差不多呢。”

  这成绩出来了,唐家人也担心能不能过,不过因着家里两头骡子和车被唐谨他们驾走了,新买的这一套车又被唐爷爷他们驾到县城里来了,来回不方便,也没让家里人去县城问。

  奉天县的县试共考了四场,最终录了五十二个人,唐二叔排名第六,唐三叔排名第十,唐四叔排名第十六。

  得了消息后,四人回了家,家里的人听说三人县试都中了,一个个高兴的很。

  尤其是唐二婆,听说儿子在三兄弟里考了个第一,喜的合不拢嘴,直对着唐二叔道:“听说府试只选五六十人,平均下来一个县也就五六个人,接下来你可得加把劲儿,到时候考个童生出来,给娘脸上也涨涨光。”

  唐二叔自然是应下了。

  柴氏很容易知足,笑眯了眼,对着唐三叔唐四叔两人道:“你们两都好好学,府试能考上了最好,要是万一考不上也没有关系,咱们再学一年,明年去考,肯定能考上。”

  两人都应下了。

  晚饭后,考试的三兄弟自然是用心在堂屋里读书。

  唐二叔对着另两人道:“我看乖乖这一路贡元会元状元考出来,总也觉得科举没有那么难,谁成想自己一考,这才觉得困难来。”

  两人跟着点头,唐四叔叮嘱唐二叔:“二哥,爷不准咱们叫乖乖小名的,怕叫顺口了以后出去了被人听见,有损乖乖威严。”

  唐二叔不甚在意的点了点头,不叫乖乖还能叫唐谨不成,叫小四的话听着与乖乖官家大人的身份也不合适,他也就是在私底下叫叫而已。

  唐三叔对着书叹了一口气:“一起念书的时候,咱们都知道乖乖学的好,要是他在这里,我们也能请教一下他问题。”

  “也不知道他在木饶县过的怎么样。”唐四叔随口道。

  “他当县长呢,过的肯定比一般人好。”唐二叔倒是不担心这个。

  而他们完全想不到,唐谨根本没在木饶县当县长,而是在千里之外的杭州,在姜家当卧底。

第202章 番外3

  县试成绩出来了以后,白忠父子在人少的时候也去看了,知道唐家三兄弟都过了。

  白金团稍微有一些意外,对着白忠道:“我还以为这县令不好明面上得罪唐家,才让他们考试,暗底里不会取中唐家人呢,没想到他竟然把这三人都取中了。”

  白忠没有出声,白金团怕自己说错话,就没有再出声,而是跟着父亲回住处。

  看父亲沉默一路,白金团有些无聊,问:“爹,这唐家既然是个穷的,可能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唐家,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等。”白忠道。

  白金团不敢问等什么,只好沉默。

  白忠就轻声解释着:“这秦省的苗提学不帮咱们,咱们查不到唐家那老头的父亲和祖父的姓名叫什么,可总有人能知道总有人能查到。这奉天县的县令是俞大人一派的,咱们等这县令问清楚了,再过去试探。”

  白金团有些疑惑:“只有县试府试院试这些正式考试才写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姓名,平时考试好像不写吧?也没听说过唐家老头子参加过科试,也不知道他是哪一年的秀才,不过至少离现在都三四十年了,就算是苗提学愿意帮咱们查,当时院试的卷子怕也不好找了吧?”

  “找不找得到,得找过才能知道。提学三年一任,等明年这苗提学滚蛋了,我们找新的提学去打听。”白忠应着。

  白金团说到刚才那里,像是发现什么秘密一样,猛一拍手:“这不对劲啊!既然是秀才了,怎么可能几十年都不去参加科试?谁不想当个举人啊,这一看就有问题啊!”

  白忠心里有些火,又只能忍住,道:“你又没把他生平全查清楚,如何得知他到底有没有参加过科试?他要是参加过一两次呢?!再者,入学三十年以上的生员就不用再参加岁科试,那他不再考试也没问题,咱们打听出来这唐盛历年岁考都在四五等,也可能是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考不上,才没有再去考试。”

  “入学三十年以上就不用参加岁科试了吗?我都不知道!”白金团连忙转移话头。

  白忠就讲起了这个,顺便讲起一些别的见闻。

  回到了住处,白忠让白金团自己想,要是他一个人来做这事,该怎么办。让他把知道的事列出来,把不知道要查的列出来。

  白金团拿了纸笔,认真把过程再理一遍。

  现在知道京城唐家人的官职姓名等一些信息,只是年代久远,查不出唐家那个活着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如果唐家这个老头子唐盛是京城那个唐家的孩子,那么只需要知道这个唐盛的父亲或者祖父的名字就可以。

  这个可以从院试试卷上查,也可以从户籍上查。

  只是这两边都碰了壁,也没人知道唐盛那老头爹爹爷爷叫什么名字。

  实际上,奉天这边的人还真没几个人知道唐家那老头子叫唐盛,这个名字还是他们从京城来得时候在京里查到的。

  白金团想了一会儿,突然问白忠:“爹啊,你说是不是咱们没给钱,所以人家才不愿意受麻烦啊?”

  白忠摇了摇头:“你要知道,不是谁都会贪那一些银子,这姓应的和姓苗的风评都很好,不是那等喜欢黄白之物的人,你给钱了,他很可能不愿意好好帮你,而拿的着主子的信去,有主子皇亲的身份在,他们反而能好好帮你。”

  “那或许……是给的不够多?”白金团小声的说着,“谁能拒绝得了银子啊?!”

  白忠有些意动,白金团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好主意,有些兴奋,解释起来:“要是他们不接也没什么,要是接了,可不就好办事了吗?”

  白忠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就想着试试。

  于是,他们坐车去了长安城里。

  拿了拜帖去见秦省的苗提学,白忠拿了两百两的银子出来,请他帮忙。

  这一次,苗提学倒是爽快的很,直接拨了两个人带他们自己去库房里查。

  这岁考生员成绩册也是按府县来分的,倒是不难,找到咸阳府奉天县的,直接从二十年前开始查。

  往上翻了十二年的册子,白金团终于在名册里看到了唐盛这个名字,激动的叫:“爹!爹!这里!”

  白忠接过来一看,是启昌十八年的册子。

  成为生员三十年后可以不再参加岁考,唐盛在启昌十八年之后都没有参加过岁考,也就是说他在这一年刚好是成为生员的第三十年。

  他今年七十六岁,启昌十八年他是……四十四岁。那么,他是十四岁就中了秀才,这一年是哪一年来着?

  这个不好算,白忠一小册一小册的往上翻着,边翻边数。

  启昌往上,年号是兴盛,兴盛共十七年,减去十二年,那么唐盛应该是兴盛五年中的秀才。

  白忠直接向最后翻,找兴盛五年。

  结果,查到兴盛八年就没有了。

  白忠抬起头来,白金团见机迅速问旁边跟着的那两人:“怎么到兴盛八年就没有了?前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