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41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弘晖真的没想到竟然是这个原因,怪不得这次回府后,就觉得大格格对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原来是怨自己没有带他们出去玩,他无奈道,“你不是正在与额娘学管家吗,我哪里敢打扰……”

  大格格听他提到“管家”二字,原本浑身的气势瞬间萎靡下来,无精打采道,“你真是不知道我这几个月经历的是什么日子……”

  她以前只觉得嫡额娘非常有气派,正院里的宫女嬷嬷们各个都非常规矩,可等这次自己掌家管事才知道,底下的人有多难管理,便是那些看着规矩老实的人,也有可能是面憨内奸的,要想将底下的人管得服服帖帖的,没些手段是根本不成的。

  对此弘晖也算是深有体会,他手下好几个工坊呢,还有一个大有赚头的酒楼,工坊里的工人们倒是不难对付,只要给定报酬,基本上都会老实卖力,可大大小小的管事是最难掌握的,里面不是没有偷奸耍滑的,或者是中饱私囊的,弘晖手头就逮到了好几个。

  但他觉得自己与大格格相比,应是要轻松不少,不管是哪个工坊,他都有帮手,胤禟、胤誐与胤祯都会帮着一起盯梢。

  大格格不过是来瞧瞧弘晖,原本以为他这下出不了门了应该与自己一样难受,没想到见他竟然颇为淡定,不由气闷。

  “府里实在是太无聊了些,你都不想着出去玩吗?”

  弘晖觉得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我以前也没出去玩,那都是出去办事的……”

  大格格瞧瞧翻了一个白眼,见弘晖果真是打定主意不出府了,便转身走了。

  弘晖几人是在这里读书的,没甚么好玩的,她还不如去正院那里陪嫡额娘,说不准嫡额娘找戏班子时,她也能跟着点一出戏。

  看着大格格走远的背影,弘晖若有所思,德伍伸过脑袋来,与他一起张望着,“弘晖阿哥,您在看什么呢?”

  弘晖喃喃出声,“我大姐姐这个年龄,也该相看了吧……”

  “咳咳咳——咳。”原本一脸好奇的德伍,听到弘晖所说的话惊到,竟被自己的口水给呛了,弘晖与乌智转过头来,一脸奇怪地望着他,“你这么激动作甚么?”

  “没、没有。”德伍的脸爆红,眼神闪烁几下,直接抓起书本将自己的脸挡住,不敢与弘晖二人对视。

  弘晖并没有在意他这反常的表现,而是心里寻思着,等寻到合适机会该向他阿玛打听一下,清朝不少宗室格格都是和亲草原,但也有些能得到康熙的特殊恩典,以他阿玛如今的地位与能力,去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在弘晖为大格格的终身大事操劳着的同时,胤祯匆匆往雍王府的方向赶来。

  先前黄河一带发洪水河口决堤时,他就想着要将水泥用来修河口,但是弘晖光用水泥修河口是不管用的,必须得进行再加工,这些日子胤祯就是一直在工坊那里,他按照弘晖给出的法子让工匠们对水泥进行加工,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那空心水泥转,因为弘晖并不记得各材料的具体比例,胤祯是带着人进行了好几次的试验,如今才终于将红心水泥砖与简易版的混凝土给弄出来,然后便匆匆来找弘晖。

  雍王府里,弘晖望着匆匆赶来的胤祯,不由感叹,眼前这个十四叔的办事效率可真快啊,而且如今见到他,只觉得变化很大。

  弘晖觉得胤祯是他见到变化最大的,记得最初的时候,胤祯见到自己这个亲侄子可是横眉冷眼外加冷嘲热讽,而且整个人就像是一个愤青,日常挤兑他们雍王府的人,如今倒是不计前嫌地往他们府邸跑。

  此刻还没入秋,但是天气已经渐渐凉了下来,不像之前那般炎热,而胤祯的额头上全是沁出的汗珠,他也浑然不觉,随手擦了两下,便直接在弘晖身旁坐下。

  弘晖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先缓一下。

  胤祯端起茶盏就“吨吨吨”灌了下去,然后迫不及待地跟弘晖说起水泥加工坊的事情。

  “……那个水泥砖确实有些麻烦,不过如今已经试验好了就简单多了!”胤祯一脸激动,“如今工坊里可以大批量地进行生产,随时都可以派上用场,到时候就可以用这空心水泥砖和混泥土去修河口,再大的洪水也不能将这样的河口冲垮……”

  弘晖看着他两眼发光的样子,也感到很高兴,这次胤祯在水泥砖与混凝土中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毕竟他提供的配方不全,很多都要靠胤祯带着人来摸索,眼下就能将它们造出,弘晖听了也激情澎湃。

  “十四叔,既然这水泥砖与混凝土都已经造出来,你可以给皇玛法上折子了,就能早日将黄河河口修好……”他明显感受到原本兴高采烈的胤祯情绪一瞬收敛了很多,奇怪道,“怎么了,十四叔?”

  胤祯脸上露出纠结,他犹豫了一会儿,道,“这次我不想再去修河口了。”语气里充满怨念。

  弘晖微微错愕,很快就反应过来,先前的修城外京郊官路以及后来的内城道路,这两个差事好像都被他推给了胤禩与胤祯,这么一想弘晖顿时有些心虚,他脸上绷住,轻咳一声,“既然十四叔不愿意,那上报给皇玛法时顺嘴提一下呗……”

  在弘晖看来,胤祯此次也算是立了功,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或者是提前请命另一件差事,就能将修河口的事情给推掉,并不是什么难事,哪里需要这般烦恼。

  胤祯听他这么说,露出一丝迟疑,“那这么一来,这件差事是不是就要落到八哥身上?”

  他对胤禩有些歉疚,自从与弘晖一起开了那个水泥坊后,再见到胤禩总觉得做了对不起八哥的事情,但是先前两次与八哥修路,胤禩都未曾说过什么,正因为如此,胤祯心里越发歉疚,如今他自己不想亲自去修黄河的河口,只怕胤禩也一样,毕竟他们都有过两次经验,能猜到这份差事就是一副苦力活。

  将自己不愿意的差事推给八哥,胤祯心里过意不去。

  弘晖直接给他出一个主意,“那就在上折子时,顺便给皇玛法推荐一个人选呗,这也不是难事,八叔近来确实办了不少差事,忙前忙后的,该歇歇了……”

  胤祯听着他言辞恳切,不由一脸感动,“那弘晖你有什么好人选吗?”

  用水泥砖修河口,哪怕只是去当监工,也可以预料到这是一件苦差事,胤祯不知道该选谁去,感觉无论推荐谁,都是在坑谁,他忍不住问起弘晖的意见,说不定这个大侄子能给他一个合适的人选。

  弘晖仿佛是不经意提起,“十四叔可以看看还有哪些叔伯得空,既然你不想让八叔去,那就只能考虑前面的几位叔叔了,七叔恐怕腿脚不太方便,五叔不善言辞,我阿玛这阵子挺忙的,唔,这么一看似乎就剩三伯了……”

  胤祯被他这么一说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哪里不对劲,老七虽然有腿疾,但平并不影响平时走路,老五不善言辞影响也不大啊,而且还有一个十三被错漏了,但若是让老三去也没什么不妥,听着弘晖一堆分析说得他晕头转向,便拍板决定下来,就让老三去修河口吧。

  ***

  胤祯将水泥造成空心水泥砖,还弄出了混凝土,虽然不知道这些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但看着折子上写的性能,坚固耐用,可以用来造房建城,不管是修城池,还是建立防御,都能派上用场,甚至用这两种材料修筑河口坚硬牢固,即便以后再发洪水,也不会再轻易就被攻破。

  光是看着折子上写的这几点,康熙就瞬间龙心大悦,当场就大力地褒奖了胤祯一顿,赐下了一堆赏赐,至于胤祯提出的那个小小的提议,那更是眼睛都没眨就同意了。

  京中众人也有些惊讶,他们原先的注意力都主要放在前面年长的皇子阿哥身上,这个十四阿哥虽然是德妃所出,听闻因是幼子而颇受皇上宠爱,但是众人一直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和前面的哥哥们相比,十四阿哥差的岁数有点大,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个十四阿哥竟然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以前的水泥虽然也不错,但终究只是用在修路上,即便将路修得再漂亮、再平稳,也是用途有限,但是这空心水泥砖与混凝土就不一样了,朝臣们光是听着这二者居然可以用来修河口,而且按照十四阿哥的口气,应该是很坚固耐用,众人的态度就瞬间变了,对这空心水泥砖与混凝土态度火热起来。

  若是它们真的如十四阿哥所说,能在河口中发挥这样的作用,不让洪水将庄稼农田淹没,那就是造福天下黎民,是能被记入功德史册的幸事。

  一时间众人都对这两样东西十分好奇,想要见识一下,看它们是不是真的有这样厉害的效果。

  而验证它们的方法很简单,要么便是直接去那水泥加工坊买上两种材料,让工匠们在宅子里砌成墙便可试出其牢固性,另一种则是用它们去修河口,亲眼见见它们是否像十四阿哥说的那样厉害。

  不少人都选了第一条,可惜他们的家丁没能从工坊买到这两样。

  胤祯可是等着皇阿玛下旨派人去修黄河河口呢,工坊里的材料光是供应黄河河口都不够,仍然在不断地生产,又怎么可能现阶段就拿出来对外销售。

  因此众人抓心挠痒,就只能等着皇上下旨,看看究竟是哪位大臣能接下这件差事。

  诚郡王府。

  送走传旨的太监后,胤祉傻了眼,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众人好奇的差事会落到自己的身上,看着那明黄圣旨上写得一清二楚,胤祉欲哭无泪。

  他只是一个文弱的读书人啊,皇阿玛为何将这种差事派给他。

第48章 二合一

  这件差事明眼人都能看出很不容易, 如今黄河一带受难的百姓虽然大多数已经返乡,但还有不少漂泊在外。

  刚刚经历一场浩劫,正是仿徨无助的时候, 朝廷已经派官员去安抚, 还要带着乡亲们重新落户登记, 让他们早些安定下来,从而能将受灾的农田拾掇好。

  故而这个时候胤祉接到这样的差事比较头疼,他都能想象到,等他带着人手与物资赶到河口决口的那一带, 见到的必然是七零八落的局面, 只怕连修筑的工人都很难找齐。

  胤礽心里有些奇怪,为何皇阿玛会将这件差事派给老三, 以往胤祉接到的活计多是与修编书册有关,还是头一回见到他被派到京外, 而且还是处理这种民用工程。

  想到那水泥坊是十四与弘晖的产业, 胤礽略作思索,还是找上了胤祉, “你近来可是与老四发生了龃龉?”

  胤祉眼里有一丝慌乱,却还是强自镇定下来, “太子为何这般问, 我与四弟一向交好,并无何事发生……”

  他这般反应, 让胤礽心里的狐疑更甚, 面上却没有流露分毫, “这样便好,你与四弟都是孤的人,孤也希望你们能齐手协力, 将来……”

  胤祉与太子打着机锋,他心里苦涩不已,想不通为何皇阿玛会将这件差事派给他,若是说是李彧之事暴露,可也没见老四找上门啊,甚至连太子到现在都不知,如今胤祉只能当做无事发生,弘晖与十四弄出了这空心水泥砖与混泥土,他目前什么都不能干,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去当个监工,将修筑黄河河口这差事办好才是最要紧的。

  太子从诚郡王府回到东宫时,面沉如水,跟在他身后的太监大气都不敢喘,太子府詹士匆匆赶来,胤礽轻描淡写地将自己与老三的交锋说了一遍。

  太子府詹士眉头皱紧,“殿下是怀疑这诚郡王背着您做了什么?”

  “若非如此,弘晖与十四又怎会将这件苦差交给他去做?”

  太子府詹士不解,“可是诚郡王对太子您一向敬仰,若真是做了什么,应该也会与您说才是……”

  胤礽目光放空,幽幽道,“所以指使他的人定是皇阿玛。”

  胤祉一向为他做事,胤礽不信他会在此时背叛自己,这就说明指使老三的人只能是皇阿玛。

  太子府詹士一惊,结结巴巴道,“可、可若真是如此,皇上又为何将这件差事交给诚郡王呢。”他无法理解,按照太子的意思,诚郡王可是为皇上办事啊,皇上又怎么会将这种辛苦差事交给诚郡王。

  胤礽忽而一笑,“看来老三这差事是没有办好啊。”他似乎心情好转起来,看向自己东宫詹士时,脸上一派和煦,“还劳烦你去给四弟备一份礼,只当是赔罪。”

  太子府詹士垂下头去,连忙道,“不敢不敢,属下定会好好办这差事……”

  胤祉丝毫不知自己所做之事已经被太子猜的七七八八了,他收拾了几件衣裳,便与康熙指派下来的官员一起出发了,随行的还有从水泥加工坊运出来的各种材料,都是用马车或者木制三轮车拉着,长长的队伍出了城门。

  先前胤祯与胤禩用水泥将这城门外的官路都铺了一层,胤祉带着人马走在那官路上,只觉得一路平坦,脚程比往日快了很多,心情不由好了几分,只可惜这官路只修了出城几十里的路,还没走到黄河决口处时,水泥官路就没有了。

  有了前者的对比,就更能显现出以前的官路多么差强人意,不仅地面上有许多小石头导致队伍晃晃荡荡,还有风一吹就扬起的灰尘,扑了胤祉满身灰尘,让他颇为不满。

  这老八与十四就是偷懒,就该将剩下的官路也都修好嘛,胤祉甩甩衣袖,黑着一张脸让人加速前进,他要早点落榻歇息。

  等到了决口一带时,胤祉只能在一个城外驿站歇息,到处都是被水淹过的痕迹,这驿站本就破落,如今墙面上还有先前洪水淹没留下的印子。

  胤祉胆战心惊,“你们居然让本王住在这种地方,这屋子能结实吗,万一倒了伤到本王,你们该当何罪!”

  当地的地方官是一个姓李的汉人,此刻一脸苦笑,“王爷,这驿站已经算是不错之地,城中地势较低,被水淹的时间还要长些,如今不少屋宇倒了在重建……”

  胤祉听了心里颤颤巍巍,更觉得这驿站不靠谱,像是随时都要倒的样子,胤祉咽了咽口水,甩了一下袖子,“算了,本王还是让人在一旁搭帐篷!”帐篷虽然简陋,但总比驿站倒塌掩埋要好得多。

  李大人连忙点头,表示立刻就让人手安排起来。

  接下来的几日,胤祉都觉得这日子过得不顺畅,不仅是吃住简陋,有时候竟连一口热乎的水都喝不上,明明他是朝中堂堂的郡王,几日下来就胡茬满脸,胤祉接连受挫后都放弃挣扎,干脆以不修边幅的模样度日,反正他在这地界是维护不了自己作为郡王的体面了。

  胤祉这个监工当得其实不难,除了他以外,康熙还派了不少的官员来,都是比他更专业的,而且当地的官府也是积极地配合着,等他抵达后,第二日工程就安排起来,胤祉整日只需转个几圈,差不多就算是已经监工了,他喜欢站在高处,没事时就看着四处忙碌的人群,忽然伸手指了一个方向,“那些妇人,她们怎么都带着孩子?这是要往哪个地方去?”

  李大人一直小心在旁作陪,此刻闻言连忙抬眼看去,也没瞧出什么名堂,赶紧看向一旁带来的其他人,立刻有人极有眼色答道,“这都是一些寻常百姓家的妇人,看着方向,应该是带着孩子去打牛痘……”

  自从胤禛向康熙禀报了牛痘之事后,康熙就让太医去找人试验过,确实如老四所说,几乎是没有一点风险,存活率比先前的人痘要高出太多,康熙得知后,很快就让各地官方组织百姓接种牛痘。

  这里先前经历了洪水,如今洪水散去,原先逃走的百姓又回来,之前接种牛痘的地方继续兴盛起来,牛痘接种后反应小,而且几乎没有伤亡,最重要的是这是官府帮忙接种的,不收一文钱,所以百姓们都很乐意给自家孩子接种。

  那些妇人带着的孩子差不多都是五六岁的样子,瞧着方向,也是当地的一个接种牛痘的点。

  胤祉缓缓点头,这牛痘之事似乎是三年前提出的,他先前也没太当回事,毕竟他们这些皇家阿哥小时候就已经接种了人痘了,只是人痘在民间的推广一直不是很好,没想到百姓对牛痘却这么信任,心里顿时百感交集。

  李大人见他感兴趣,立刻就多说些,“王爷,这牛痘是真的神奇,凡是接种的人,几乎全都好了,可比人痘厉害多了……”

  人痘接种后是有一定风险的,会进入发热出痘阶段,若是身子太差很可能就挺不过去,所以凡是接种人痘的孩子,几乎都是养到了一定的岁数,在身子康健的时候才去。

  胤祉点点头,心里有些复杂,这牛痘好像也是老四发现的,虽然皇阿玛当时并没有怎么褒奖他,胤祉这些年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可如今看来这对百姓来说却是一件不小的功德。

  这些日子胤祉见到很多京中从未见识过的事情,看着这里的百姓穿着破旧,脸上的神情更是麻木空洞,心里生出了从未有过的感受,而这些百姓在听闻他带来了空心水泥砖与混凝土,用它们来建造河口,日后河口就不会再决堤,不会再有洪水将他们的屋子田地全部冲没时,那些原本绝望麻木的百姓当场失声痛哭,甚至不少人朝着他跪下磕头,眼里全都是感激。

  胤祉作为一个郡王,向他磕头的人数不可胜数,但是从未有过哪次是像此次这般让他心里激荡澎湃的,这些跪着的都是他大清的子民啊,而他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子孙,理该让这些人都过上好日子,让他们都吃饱穿好,日后都不受这漂泊零落的苦楚。

  一时间胤祉内心豪情万丈,他看向一旁的李大人,动情地开口,“你作为父母官,这次的差事可要好好办,不要辜负本王与朝廷的信任啊。”

  李大人抬起袖子擦擦额间冒出的汗珠,这些日子他在诚郡王这儿跟进忙出的,可算是听到了一句让他动容的话。

  其实李大人比任何人都希望这差事能办得好,他是这里新上任的地方官,他的前任因为失察,没有及时做好河口的防汛差事,导致数十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已经被皇上罢免了职位,此时可能已经全家流放了。

  李大人作为新上任的父母官,心里发苦,这每到夏汛时,黄河的河水必然上涨,河口决堤是极易发生的事,他生怕自己来年也就如前任一样卷铺盖了,幸好这时弘晖阿哥与十四阿哥弄出了空心水泥砖与混凝土。

  他一开始听到这两样东西时,并不清楚这究竟是何物,但是在得知它们能用来建筑河口,而且非常牢固不易破,立即就在心里给两位阿哥立起了长生碑,若是这水泥砖与混凝土当真有此奇效,那他们二人不仅仅是他李家的恩人,更是这方圆几十里百姓的恩人。

  ……

  ……

  弘晖丝毫不知道被他弄去修筑河口的胤祉,此刻心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也不知道还有人在默默感激着他,自从这京郊的难民尽数散去后,他的产业有开始继续营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