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67章

作者:屏娘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这些人有些仿徨,就只能来寻弘晖阿哥。当初他们去海外讲学,很大的一部分原因还是弘晖阿哥促成的,如今他们回京了,想必弘晖阿哥应该不会不管他们了吧。

  弘晖才坐定下来,就感受到眼前两人目光殷切地望着自己,他抬头时便对上两双可怜巴巴的眼睛,哪里会不明白这两人心思,心底失笑。

  在他看来,这些讲学团出去走了一趟,也不算是完全毫无长进,至少现在能看得懂眼色,而且瞧着也比以前灵活不少,只来了两人,他原先还以为自己要面对的是叽叽喳喳的整个讲学团呢。

  不过大致扫了一眼,弘晖差不多就将对面两人的身份摸清,这两人可以明显看出是分数不同阵营,年纪轻些的少年感更强,整个人也显得有些玩世不恭,而稍微年长些的则看起来文绉绉的,有点喜欢掉书袋子,明显前者是出身国子监,后者则是胤祉招来的。

  弘晖的这些念头不过是在脑海稍纵即逝,面上未露出分毫,他看着这两个人,意有所指道,“难得你们这次是选了代表来……”

  听弘晖阿哥夸赞了他们,两人脸上都露出高兴,略显有些骄傲道,“其实我等也是与那西洋人所学,那英吉利行事与咱们大清不同,不管是朝中议事还是民间百姓行事,时常选出代表以出面,而非让众人皆……”他们这番开口,露出几分对此举的赞同,那英吉利诸事与他们大清不同,他们初到时很是不习惯,但是待久了却能从中品出一二,如今反而觉得不错起来。

  他们不过是稍微一提,弘晖就立马清楚两人所说的是什么,英吉利的选民制度已经出来很多年,虽然如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与大清这边一比,那就是相当地民主了,他原先只是想让讲学团出去宣传一下国内的文化,增强一下他们在海外的影响力,没想到这些人此次回来明显受到不少西方思想的熏陶。

  但这不见得是坏事,反正变革早晚会发生的,若是这场序幕是由这些读书人自己亲自拉开,反而比弘晖自己费心竭力地折腾反而更有效果,看来讲学团的队伍不能停下,还是要不断选拔文人出海去见识一番,若是能让他们都成为最早“觉醒”的那一批,那就最好不过了。

  “既然已经写好了上书的折子,不妨交予我,等我入宫见到皇法玛时,可亲自呈上去。”弘晖对海军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一直住在京城内陆,他没什么机会能去海域那边,故而一直没将这个海军建设提上日程,如今能由出海讲学团提出来,可谓是非常好的时机,到时候他不仅将这折子递上去,弘晖还打算自己也亲自再写一份折子,来分析这水上制海权的重要性。

  虽然眼下压根看不出来那些潜伏起来的危险,但既然他们大清有那个实力,就该将一切都准备安排起来。

  讲学团的两个代表对视一眼,然后转头看向弘晖,期期艾艾开口,“弘晖阿哥,不知你对我等可有安排?”

  当初他们出京前,弘晖阿哥可是特地找了皇上给他们封官呢,如今总不会就丢下他们不管了吧?

  弘晖早就在心中对这出海讲学团的人作了安排,便是他们不开口,自己也会找过去,总不能平白浪费这么好的资源啊。

  这些人在海外待了几年,回京后差不多都能说出一口日常英语,弘晖觉得让他们来学校里当外语老师最合适不过了,他娘的那些学校里安排了各项现代化课程,学生们学了这么多年,也到了该拿出来练练手的时候,这些讲学团从海外走了一遭回来,让他们给学校里学生当外语老师,可不仅仅就只是教授外语这么一个职责。

  弘晖还指望着让他们给学生多讲些海外的见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海外的风气与大清国内截然不同,弘晖打算还要派出去一批留学生去海外,可以从讲学团里挑出引路人来,而在他们出行前,肯定要先将外语练好,要不然去了海外也无法与欧洲那些学士们进行交流。

  弘晖记得英吉利似乎颁布过一个法令,就是用来鼓励创新的,故而这些年英国学术界学风活跃,勇于动手创新的更不是少数,弘晖觉得让自己学校的学生出去和这些人多交流交流,等回来时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弘晖的行动效率一向很快, 对这些游学归来的讲学团有了想法后,不等两个代表各回各家,就差不多已经将他们的职位安排好了, 只等第二日就可以上岗点卯。

  而不等他先验收这批出海讲学团带来的成果, 就先被一个小太监找上了。

  “世、世子, 我们阿哥昨夜未、未回府……”小太监的脑袋死死埋下去,哪里敢抬起来,身体更是抖如筛糠,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弘晖眉头拧紧, 稍微打量一番就认出眼前这个小太监是弘昼身边的, 启声问道,“此事可禀报阿玛了?”

  “还、还没呢……”小太监的声音低不可闻, 他们没将阿哥照料好,如今人竟然不见了, 如何敢将此事禀与王爷, 若是王爷知晓,定会严惩他们。

  弘昼阿哥若是有个三长两短, 只怕他们也没命了,如今小太监只盼着世子爷能将他们主子找回来, 让他们好歹有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弘晖冷哼一声, 将这小太监心底的盘算瞧在眼底,但眼下还不是处罚这些看守不力的人时候, 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将弘昼那小子找回来。

  揉了揉有些发疼的额头, 弘晖招手让人去通报四爷, 而他这边则是派人将弘昼院子里的宫女太监们都喊来,他要清楚掌握弘昼昨日的动向。

  弘昼平日在府里就是个混世魔王般存在,四爷每日忙于政务很少有时间管他, 而弘晖与弘昀都与底下的弘历、弘昼差了些岁数,平日很少碰头,所以弘晖也不知道这个异母弟弟居然这么会折腾。

  他记得自己那会儿,不管是乌拉那拉氏,还是四爷都看得很紧,他每日只有完成了功课才能有机会出府,而且还是带着众多护卫的情况下。

  而弘昼就生猛得多,不仅在王府里就时常逃课,甚至还故意捉弄教书先生,在这方面四爷与乌拉那拉氏倒是没有纵着他,也曾狠狠责罚过,当时弘昼哭声震天,怕是连隔壁胤禩的贝勒府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看他哭得这么伤心,众人是有好气又好笑,弘昼长得圆滚皮实,平日里像泼猴般玩闹,虽然是惹祸精,但也着实招人喜欢,不管是四爷还是乌拉那拉氏对他都难免放纵些,哪里想到他还敢偷溜出王府了。

  弘晖了解了全过程后,就将门房传来问话,弘昼是带着三只雪橇犬出去的,那么大的动静,这门房居然都没发现阻拦,甚至都没通报上来?

  被喊来问责的门房满嘴苦涩,他们昨日当然瞧见弘昼阿哥了,不仅如此,还小心给他牵了一下狗脖子上的绳索呢,谁不知道这弘昼阿哥在王府里的“恶名”,那就是个爱捉弄人的,平时没少戏耍他们这些当下人的,昨日弘昼阿哥大摇大摆地牵着四只毛发俊逸的雪橇犬,那仿佛就是恶少出街,他们哪里想到竟会是偷溜出去的呢。

  看着跪在底下叫苦喊冤的门房,弘晖沉默半晌,昨日是弘昀大婚日子,府上宾客人来人往,弘昼趁着人多眼杂而钻了空子,但这门房确实有失察之嫌,不过这事还得交给正院,让他额娘来处理。

  弘晖不过使了一个眼色,那门房就被带了下去,而他则起身清点人手,如今差不多摸清了弘昼出府方向与时间,但是更多消息却是不清楚,要赶紧派人通知京兆尹,而他们府上也要安排人手去找人。

  弘晖这边人手还没清点好,就见四爷沉着脸过来,他对弘昼之事也感到头疼,不管是弘晖还是弘昀、弘时,都没做过这么出格的事情,甚至同龄的弘历更是格外早慧懂事,所以胤禛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小儿子会给自己整这么一出。

  他见弘晖已经安排起人手了,脸上神情缓和几分,心里颇感宽慰,幸好他的儿子多数都是不错的,像弘昼这样混账的只是意外。

  四爷拿了令牌给弘晖,“待会儿你去佟佳大人府上拜会一下,你五弟的事情还要请他帮忙……”

  这佟佳大人指的就是隆科多,康熙这些年对自己的儿子们都不太信任,但是对这个妻弟兼舅家表弟却很放心,直接将京中治安管理都交给了他。

  隆科多的步军统领虽然主管京中治安,但却掌控着京中为数不多的武装兵力,可谓地位特殊,这两年前往佟佳府上拜见的人层出不穷,弘晖若不拿上他阿玛的拜帖,只怕还不一定能见着如今的忙人。

  雍王府的侍卫出动时,京中人们就察觉到了不对劲,而等到弘晖找上隆科多时,众人差不多都已经知道雍王府的小阿哥居然走丢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弘昼可是正经的龙子凤孙,居然会在天子脚下走丢,什么人敢这么胆大妄为,居然连皇子阿哥都敢动?

  甚至因为四爷的身份,这京中朝臣们都忍不住思虑了很多,一时京中风声鹤唳,原本还松快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一些二世祖们都被自家长辈拘在府里,生怕他们在这关键时刻惹事。

  弘昼走丢的事情,胤禛转头就递了消息到宫里,其实真要想找到那小子,康熙的速度会更快些,胤禛早在前几年就察觉到皇阿玛似乎培养出了一批暗探,故而这几年一直深入简出,万事都不落话柄。

  不止是朝臣们多想,康熙在听闻弘昼居然在京中走丢时,也一时阴谋论,他甚至还怀疑上了是不是北部沙俄派人做的,但更快就自己否决了,不提弘昼只是胤禛的一个庶子,放在皇室里算不得贵重,再者沙俄的手还伸不了这么长,若是敢在他们眼皮底子下将人弄走,那大清的官兵都是吃闲饭的吗。

  差不多是全京出动,不仅康熙派了人去找寻,隆科多与京中各家家丁都在找寻,但谁也没想到,弘昼居然是自己回来的。

  只是出去的时候是一身绸缎富贵小公子模样,回来的时候却衣襟带血,整个人都狼狈不堪,还没进外院人就已经昏厥过去。

  弘晖听到弘昼已经自己走回来时,先是让人往宫里递了消息,又让人往隆科多那里走一趟。

  “可传太医了?”弘晖长腿迈开,朝着弘昼院子里垮去,脸上仿佛凝了冰霜,京中闹了这么大动静都没找到弘昼,他很想知道这两天弘昼究竟是跑哪儿去了。

  陈福气喘吁吁跟在他身后,“已经让人拿了牌子去请了,只是太医估摸着还要一会儿才能来,如今让府医先过去了……”

  弘晖微颔首,并未多言,等进了弘昼院子时,发现耿氏已经在了,此刻坐在弘昼床前,两眼肿得如同核桃。

  在弘昼走丢后她泪珠子就没停过,如今见弘昼不省人事地躺在那里,更是哭得止不住声。

  弘晖见此也不好多言,他瞥了一眼床榻上躺着的男孩,这才几天,原本还肉乎乎的脸蛋就明显瘦了一圈,顿时心里满腔恼意不由消去几分,沉声问一旁的府医,“五弟如今怎样?”

  在弘晖来之前,府医就已经在给弘昼把脉,如今见他开口,也不敢掉袋子,赶紧开口,“世子无需担忧,五阿哥并无大碍,只是有些力竭,再加上许久未进食……”

  耿氏哭声又大了一些,弘晖干咳一声,见对方止了止哭意,才再次开口,“那他衣襟上血迹从何而来?”

  府医沉吟片刻,斟酌开口,“那估计要等五阿哥醒来才知晓了,不过依小人之见,这衣襟上怕不是人血……”

  弘晖目光落在弘昼被换下的衣裳上,这才发现出一些异样,那衣襟上血迹暗沉,瞧着确实与人血有些出入,他让府医开了一些安神的汤药,便准备先离开。

  如今耿氏守在弘昼这里,他也不方便多待,防止落人口舌。

  只是没想到他还未走出门槛,就听到了床榻上弘昼发出闷哼声,似乎要转醒的迹象,弘晖停住脚步,重新走到弘昼床前。

  弘昼眼皮挣扎了好一会儿,才彻底睁开,与弘晖的目光对上时,两人望了好久,弘昼才晃过神来,原来自己已经回到王府了,顿时小嘴一瘪,大颗大颗泪珠子从脸上滑落。

  弘晖见惯了这小家伙哭闹的模样,每次都仿佛是魔音贯耳,而像这次无声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头一回,原本他是憋了一肚子气的,弘昼小小年龄就私自跑出王府,还将侍卫给甩在身后,才将自己弄得走丢,让整个京城都为他闹得人仰马翻。

  可如今见他躺在床榻上哭得这般可怜,脸颊都瘦瘪下来了,心里是又气又心疼的,没好气地揉了揉他头上新长出来的绒毛,“好生歇着吧,等养好身子再找你算账。”

  弘昼却伸手努力抓住他衣角,弘晖诧异抬头,对上他目光。

  “大哥,你将那些坏人都抓起来。”

  ***

  雍王府的小阿哥找回来了,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不由打听起来,究竟是何人竟这么大胆子,连王府阿哥都敢下手。

  众人万万没想到,他们原先还猜想的各种阴谋,结果压根与那些不沾边,弘昼居然是被人贩子给抓了起来。

  人贩子是最可恨的存在,但是却一直消除不绝,寻常人家只能叮嘱自家儿女出门要留意,别让这些人盯上,而很少有官员将此太当回事。

  他们的儿女出门都有护卫看护,人贩子还没那么大胆子,只是如今听闻弘昼居然是被一群人贩子抓了去,害得他们跟着担惊受怕好久,顿时心里没好气。

  他们压根不知,那些人贩子心里还叫屈呢,他们一开始还真没想对弘昼下手,毕竟这小阿哥一身穿得太富贵,又是在京中皇城这种地方,谁知道是哪个大人物家的金孙,惹上这样人物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偏生这小阿哥居然自己找上他们老窝,差点坏了他们好事,他们见到那身上挂着的玉器坠饰,才起了贪念,想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才痛下杀手。

  弘昼出府时带了三只雪橇犬,那三只狗是真的皮实,但因为弘昼时常喂他们好吃的,它们在他跟前还算乖巧听话。

  弘昼能发现人贩子老窝纯属意外,他是为了躲码头的商船,才尽挑了荒僻小路,最后撞上那些人,但是最终能活着回来,却是离不了那三只雪橇犬的舍命相护,他衣襟上的血迹就是雪橇犬的。

  弘昼以前没怎么出过门,在没了雪橇犬后,更是摸不到回王府的路,一直被困在京郊外的民宅附近,他倒是想出来求救,但好几次都险些撞到那群人贩子手里。

  那群人见弘昼跑了心里也不踏实,生怕自己等人会暴露,一直暗中再找弘昼,故而弘昼根本不敢露面,哪怕后来见了其他人家的家丁也不敢贸然站出来,生怕就被抓了去,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才找到雍王府,若非是平时爱在身上藏糕点,只怕根本坚持不到回府,就饿昏在外头。

  堂堂一个王府阿哥,居然被一群腌臜人逼成这样,四爷得知弘昼遭遇震怒不已,哪怕那些人贩子如今早已逃出京外,也扬言要将他们抓回来惩办,而这次弘晖主动请命。

  便不是为了弘昼,他也想将这群人渣碎尸万段,让他们尝尝严刑酷法的滋味。

  弘晖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人贩子,故而不知这群人竟然如此猖獗,

  看着一群被解救出来的女孩子,有的是妙龄女子,而有的还只是几岁的女孩子,一个个都惶恐地看着他,被关押久了而胆小畏缩。

  弘晖冷着脸,忽然觉得将那群人渣流放到北寒之地还是太便宜他们了。

第92章 较肥一章

  弘昼此次牵扯到的人贩子案件比较严重, 里面涉及人员极广,甚至还和朝中一些官员扯上联系,若非如此, 他们也不会胆大妄为到来京中犯事。

  这种大型拐卖组织一般都是团伙作案, 被拐去的孩子都样貌不错, 其中女孩居多,但也有几个长相清秀的男孩,经过对那些犯人审讯才得知,这些孩子被特地□□过后, 多数是流落烟花之地, 甚至有些会被精心培养后,学了一些琴棋书画就被当作礼物送给一些官员成了他们的外宅。

  不管是烟花之地, 还是被圈养起来当外宅,都不是什么好去处, 而弘晖更是对这些人的行为深恶痛绝, 原本是好人家的女儿,却因为他们这些人的私欲, 不仅毁了人家女孩子的人生,更是让许多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愁云惨淡, 所以他是极力主张要将这些罪魁祸首严惩。

  当最终的处刑却并不能让他满意, 除了几个为首之人被判了斩立决,其他多数人只是流放而已, 甚至连牵扯到其中的官员也只拉下了几个小鱼小虾, 更多的高级官员居然从头到尾安然无事。

  若不是这些人在背后为人贩子保驾护航, 怎么会这么多孩子遭受毒手,而更令弘晖生气的是,明明这些事康熙都是知情者, 但很多时候都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对康熙而言,或许这些人贩子们的存在还比不上他那几个儿子觊觎他的位置更令他担忧,所以他不想背负着重杀戮的名声而放了大多数一条命。

  不过就算那些人能逃过一死,弘晖也不会让他们好过,这流放之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前朝历代都出现过,而到了满人入关后,却将流放之地选择了宁古塔。

  宁古塔在黑龙江一带,属于北寒之地,那里人烟稀少,不管是物资还是平时的生活环境都比旁的地方差很多,但却是满人发家之地,故而这清人祖先对此地还是很看重,将有罪之人流放到此处也是为了对此进行开发镇守,被流放过去的人不仅要做许多苦差改造,甚至还要当披甲人,充当戍守之职,对于平时养优处尊的人来说极其遭罪,可谓是比死刑更令他们痛苦。

  弘晖觉得这样也不错,对于罪孽深重的人,若直接让他们一死了之反而是便宜了他们,如今将他们流放去改造,让他们做着苦差或许对这些人而言更加痛苦,还能造福一下社会,弘晖想通后,不仅没有再阻止,甚至还上书请求将这批人发配到更远的地方,也就是西伯利亚那边。

  和西伯利亚那边相比,宁古塔算得上是温和之地,至少那里已经有不少被流放过去的“先辈”,若托人打点一二,说不定还能在北地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是西伯利亚那边就不一样了,不仅环境比宁古塔更冷几分,也没什么大清子民,而且还有语言不通问题,甚至当地可能什么都没有,他们这批罪犯成了最早开发者。

  对于弘晖的这个提议,康熙并无不可,这几年胤祯带着部队北上,可谓是一路顺畅,大清这边做了充足的准备,不仅物资军饷给得足够,还特地了解了当地的环境与地形,给士兵们做了足够的战前动员,而他们军队的规模本就庞大,还装备上了最新研发出来的物资,就算这几年沙俄那边发展势头不错,一时也抵挡不住。

  胤祯带着战意高涨的庞大军队,几乎是直捣黄龙,在平息了准噶尔的战乱后,直接跨过了西伯利亚冲到了沙俄境内,可谓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沙俄那边也万万没想到此次大清态度居然会这么强硬,他们暗戳戳搞事情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尤其是与准噶尔这边暗地里的往来更是常有的事,但是大清一般都是以忍让为主,他们哪里想到这次大清居然会来个大的,等胤祯带着军队进了沙俄的时候,那些往日高高在上的沙俄老爷们也坐不住了,那些贵族大地主们更是频频进宫去找他们的彼得皇帝。

  他们以前也与大清开战过,当时打输了就直接向清朝投降了,最后也没什么损失,这几年彼得皇帝在沙俄境内搞各种改革,甚至还试图想要向欧洲那边扩张,可谓是野心勃勃,自然不想再像他父亲当年那样像清朝投降,可他也抵不住这不断进宫施压的贵族们,感到头疼不已。

  彼得想要在沙俄进行改革,这事本就受到不少旧贵族的抵制,如今再加上胤祯的率兵逼近更是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最后彼得为了自己心里的改革发展大计,只得忍气吞声派人去与大清讲和,只盼着胤祯能早点撤兵,当务之急他还是要抓沙俄境内的发展,大清的军队踏入沙俄的国土,哪怕这些人什么都没做,沙俄百姓都人心惶惶。

  彼得做出求和姿态可以说完全是逼不得已,心里受到了巨大的煎熬,但最后还是选择忍气吞声,只是他没想到这次光是投降可没有用了。

  上回沙俄也投降了,最后还从清朝这里啃去了那么一大块肉,这根本不合理,对此弘晖耿耿于怀,如今胤祯占据胜势,哪能就这么轻易放过沙俄。

  这几年胤祯都没怎么回京,他带着军队进了沙俄后,就一直在那边盘旋定居,就像是土匪进了地主家,一直耐着不走,彼得与沙俄的忍耐都快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