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 第121章

作者:奶酪月亮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

  在同乔黎明结束了这一场互相试探又坦白的对话后,苏曼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开始有意识地避开乔黎明,包括避开所有可能遇到他的场合,任由自己整个人都投身到了更加忙碌的工作中。

  若是以往,乔黎明或许会觉得忐忑、不安又紧张,慌乱得猜测起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开始陷入到妄自菲薄的状态,甚至会主动去找到苏曼询问,好能够在得到回应后进行反省工作,争取能够缓和双方的关系。

  但,今时不同往日。

  面对苏曼的有意躲闪,乔黎明就像是一个木讷的锡兵,仍埋头于自己手头这些由苏曼安排过来的工作,像是没有察觉到苏曼对他的态度,却又和苏曼同样默契地避开了所有他们可能碰面的地方。

  这样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过完年后的三月份。

  1972年的到来,是否能给乔黎明和苏曼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带来缓和,或是新变化,现在还没无从晓得。

  但可以确定的是——

  这一年,会是很好的一年。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这一章虽然是短小的一章,但却是感情线的一大进步!

  小曼的心情可以用一首诗来形容——《避免》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

  小乔的心情可以用一首歌来形容——《浪费》没关系你也不用给我机会/反正我还有一生可以浪费(这首歌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歌词的话,我其实更喜欢另外那句“没关系你也不用对我惭愧

  也许我根本喜欢被你浪费”)。

  ------

  前天作话里说了我最近“火大”后的第二天,我这座“火山”就真的“爆发”了,直接医院一日游,带着一大堆药回家了_(:з」∠)_

第129章

  自从苏曼正式接管了纺织厂以后,整个花阳县的老百姓们,包括县里另外几家厂子的领导、工人们,也就都知道了县纺织厂因经营不善而被来自下边公社的,那家最近风头挺盛的麦田服装厂给吞并成分厂的消息了。

  老百姓对这种事情不太关心,只是在乍一听见消息的时候,私下里多少是会三五成群地讨论一下麦田服装厂生产的衣服咋样,说说如今两个厂子合并成一个厂子以后还会不会再招工人的事情。

  这样的讨论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并大多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就又会被县里新的“新闻”所覆盖,但对于县里其他厂子的工人和领导而言,这事却是足够他们津津乐道一番。

  虽说都是同在一个县里的厂子,但有一句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别看各个厂子之间,表面上是因为经营方向不同而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但实际上,都是一厂之长的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的可都是竞争关系。

  从县里领导每个季度都要求的经济指标,年终的工作汇报,再到各厂子的年盈利……这些可都是决定各自厂子在新的一年里能得到多少县里给的补贴、优待,也是关乎着各个厂领导之间的面子问题。

  像是阳历年的时候,机械厂的谢厂长、皮鞋厂的皮厂长、毛巾厂的金厂长、食品厂的史厂长、烟草厂的曹厂长……这群厂长们齐聚一堂,准备汇报工作时,他们表面上谈笑风生,看上去友善极了,可实际上却都是在暗自发力,说着各自厂子今年的盈利,互相较劲呢。

  只是比起往年,今年他们中却少了纺织厂的王厂长,这个最会豪言壮志,却总被他们奚落的“猛将”,至于为啥今年会没有纺织厂……

  嘿嘿,在场的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眼神。

  ——谁都知道,如今的纺织厂已经不是从前的纺织厂了。

  纺织厂现在啊,倒是还没倒闭,但却成了下边公社的分厂,没资格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对此,对纺织厂如今情况心知肚明的厂长们嘴上说着对纺织厂如今被麦秆公社的那个麦田服装厂吞并事实的惋惜,说着对王厂长的同情,可心里头却都是想要看看如今已经变成分厂的纺织厂的笑话,恨不得现在就冲到纺织厂里去,好好奚落一番王厂长,顺便也看看麦田服装厂那位他们也都有所闻名的女厂长苏曼,会怎么处理纺织厂的那群工人,又怎么让纺织厂翻身。

  抱着这样的想法,大伙儿在结束了又一年的年底汇报后,就都开始等待着纺织厂在年后开工的消息,想要看看他们到底会裁多少工人,又会因为厂领导交接这样的麻烦事儿,而闹出多少笑话。

  等啊等啊……

  等到他们能将各自得到消息时的震惊、好奇与看热闹等情绪,一直发酵、持续到过了阳历年的心照不宣,再到如今已经过了农历春节,各厂子都开工好久,久到又一次春回大地的三月份……

  可等来等去,这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县厂领导们也都没能等到到他们想看的场面,听到他们想听的笑话。

  其他厂领导们茫然了。

  心想,这是怎么回事?

  想着他们年前还听说纺织厂内部闹过一场罢工的消息,几个厂领导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咋罢着罢着工,就突然没音儿,也没后续了呢?

  …………

  在县里其他那些试图看纺织厂笑话的厂领导们百思不得其解着纺织厂如此平静背后,是否蕴藏着更大风暴,思索着他们还能否当个围观吃瓜群众的时候,作为话题中心的纺织厂在做什么呢?

  纺织厂:谢邀,我们正在围观那片已经由政府批准,正式属于我们厂建设家属院的土地开工仪式。

  早就将纺织厂顺利转型为服装厂分厂,且安抚好了厂里工人,让厂子上下全都成为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踏实工作,一心为厂的当工人的工作完成后,苏曼没等县里面通过她的批地申请,先开了个会,向他们说明了厂子建房需要他们个人出钱,厂子以房还钱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房子的终身使用权。

  在所有人都签署了合同以后,具体的购房标准也跟着被贴在了厂宣传栏上面,让大伙自行去厂委处登记。

  按照如今县里筒子楼的市价,厂家属院的购买标准为20/每平米出售。

  可供工人们作为最初选择的户型比较多,30平米、40平米、50平米等等选择,但最后确定建房的户型还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了其中被更多工人选择的三种户型——40平米的两室一厅一卫一厨、60平米的三室一厅一卫一厨和80平米的三室一厅一卫一厨。

  其中,40平米和60平米的户型是相对年轻工人们的选择,对于不少还是单身,或是新婚的工人们而言,这样面积和房间数的房子已经够他们一家子住的了,毕竟在现在这年代,更多人都还是一家好几口人挤在二三十平米的房子里共同生活,40/60这样的面积已经够大了。

  而80平米的户型则更多是管理干部和双职工、多子女或是家里有父母、老人的工人们的选择,管理干部就不说了,但对于家里人口多的工人,和双职工人而言,狭仄、拥挤的房子他们真是住得够够的了,以前是他们没得选,可现在,他们做个能住一辈子大房子的好工人![1]

  于是,在阳历年前就将这个消息发布出来,工人们也都确定了各自对户型的选择后,整个纺织厂都躁动了!

  在之后的每一天时间里,一直到纺织厂这边筹够了钱,得到了县里的批准,正式准备开工的这段时间里,所有工人们脑海中能想到的就只有——钱钱钱!他们一定要把选择的平米数需要的钱筹集够了!

  这也苏曼为什么要将这个消息这么早的发布出来,又这么早地要求工人们做出平米、户型的原因。因为哪怕是40平米户型的房子,按照纺织厂给出来价格进行计算,也都是需要八百块钱的,更别说60平米和80平米的房子需要的钱了。

  总得工人们凑钱买房的时间,不然等到了过完年的开春,就算是地被批下来了,钱不到位就开不了工,一切也都是白瞎。

  这不,从年底到如今开春,这几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几乎所有人的工人们都凑齐了需要交给厂里的购房钱。

  这还不算完——

  有道是好事成双。

  厂子这边前脚刚收齐了几十万的购房钱,后脚这县里就紧跟着批准了苏曼年前递交上去的申请,将纺织厂东边那一大片未经开发过的荒地批给了他们建房子。

  不光如此,连离着纺织厂不远,但相比较建房那块荒地还算靠近县中心的一块地,也一并被批了下来,给苏曼用来建技术学校。

  地都给批下来了,不赶紧施工还等啥呢?要知道,公社那边为几个厂子圈出来作为工人家属楼的地早在过完年,土地解冻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动工了,如今地基都快完成了,纺织厂这边要不是县里领导迟迟没有给消息的话,估计也是差不多进度,现在才开始打地基,已经算晚的了!

  所以,这事儿可是得赶紧的!

  …………

  从收到县里批准回执以后,就一直没闲着,忙活了一个来礼拜动工准备工作的苏曼早在上个月公社那边动工的时候,就跟着忙活,如今也算一回生,两回熟了,没了之前准备公社建房事情时的手忙脚乱,有条不紊地安排小刘道:“公社那边的人手和车辆都安排好了吧?明天就是动工仪式了,等会儿想着通知赵爱军,让他问问小朱几个人明天有没有空,有空就过来帮忙拍个宣传照片。”

  小刘跟在苏曼身边也有小一年的时间了,本来就不俗的工作能力更是被苏曼□□得越发出色,直接就回答道:“公社那边已经把工人和车辆全都给安排好了,明一早准时就到!宣传方面的工作,我也早在礼拜一的时候就已经联系好了小朱,说好了明天过来负责拍照的事儿,她也保证了,暂时不会让县政府那边知道。”

  苏曼满意地点了点头:“等明天公社建筑队的人来了,先带大伙儿去厂里食堂吃饱了饭再干活。这县里不比在公社,厂里头也有不少女同志,到时候让领队的人多注意点,尽可能给工人和施工队的人把时间岔开。”

  “放心吧主任,这部分事情我会安排蔡东方同志负责的。”作为女同志,小刘自然清楚苏曼话里的含义,点头道,“您之前不是一直想试试这人的本事嘛,让他负责调度、协调厂里和施工队的工作,正好!”

  “那这事就由你看着来吧。”

  “成,到时候我随时跟您汇报!”

  说着,小刘就干劲十足地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苏曼知道,她这是心里头憋着气,想要好好操办明天的开工仪式,好以此来狠狠地打一打县其他厂子对纺织厂持有看热闹心态,却又嘘声不断人的脸。

  想起这个,苏曼也觉得有些头大。

  之前在公社的时候,甭管是砖窑厂、服装厂、养殖场还是打谷厂,那都是她办起来的,厂长也都是她,工人也都是公社和下边大队的人,彼此之间是实实在在的兄弟厂,没半点隔阂,也没有啥竞争可言,她也根本不用费脑子去搞啥厂子社交。

  可谁知道县里头这些厂子,明明是半点竞争关系都没有,那经营方向都不一样,却偏偏把苏曼这好好的大女主事业线发展给弄成了后宫宅斗戏。

  从苏曼正式接管纺织厂,搬进了纺织厂厂长办公室以后,那电话,是一个接一个的来啊。

  嘴上说得都挺好,啥大家都是兄弟厂,纺织厂有啥事情都可以找他们商量的话,可私底下,这群人却是各种嘲讽、奚落着纺织厂现状,连底下的工人也都毫不约束,接二连三地出现厂里工人在下班后被其他厂工人追问类似“纺织厂啥时候倒闭”的话,可以说是让苏曼彻底认清了县里这些所谓“兄弟厂”的虚情假意,心里也是腻歪得不行。

  因此,对于小刘的跃跃欲试,苏曼也能理解,实在是这几个厂的人太可气!

  不过,打脸不是目的。

  仅凭开工仪式这样的方式,去“打”县其他厂子的脸也远远不够解气。

  苏曼看着手里已经基本完善,只等着明天开工仪式的风吹出去以后,就可以来一趟“县政府办公室一日游”的计划书,和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而特意由麦秆公社社员组成的施工队……

  等其他厂知道了他们纺织厂不光没有因变成分厂而一蹶不振,反而是超出他们所有人一路领先,直接建起了家属院的事情以后,肯定会第一时间过来打探消息。到时候,县里那边就能顺势把自己的计划书拿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建房很简单,就都会动心思,跟着一起建房——

  计划书,她手写的!

  施工队,她组建的!

  烧结砖,她厂里的!

  到时候,别说打脸了,这群人的钱也都得乖乖地钻进她的口袋里!

  想到这里,苏曼的脸上就不自觉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

  说实话,苏曼早已经不是几年前刚上班时,干啥都得亲力亲为,亲自盯着的小干事了,如今已经创办了好几个厂子,身兼数职的她只需要把控大局方向就行了,身上的担子虽是越来越重,但手底下能用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比起从前,现在的工作对苏曼而言已经算是很轻松了。

  但对于这种算计人……咳,不是,是同县里其他兄弟厂进行友好交往的事情,苏曼还是更喜欢亲力亲为!

  只是……

  看着手头这一份不久前由乔黎明绘制完成的图纸,和旁边那一份他提交的技术报告书,苏曼不可控地想起了乔黎明在年前那一次对自己的表白,忍不住地叹了一口气。

  被一个性格倔强的人喜欢,到底是该高兴的事,还是让人觉得忧愁的事呢?苏曼拉开抽屉,看着被她从公社带到县里,一直都被藏在抽屉里,一直没戴过却也从来没离过手的,那两根头绳,心情复杂极了。

  哎,还是先把手头的工作忙完,再去想关于乔黎明的事吧……

  这样想着,苏曼直接将抽屉推了回去。

  且当这是,眼不见,心不烦吧!

  作者有话要说:

  生病一周,人瘦了好几斤,钱包也跟着瘦了orz

  感谢在2021-12-12 21:00:01~2021-12-16 11:56: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鱼非鱼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0章

  如果说,去年一直到年底,才出现了一则能够吸引到了花阳县全体老百姓,外加几个厂子全体工人注意力的新闻,也就是关于县纺织厂为了能不用倒闭,而被下边公社服装厂吞为分厂的消息,那么在1972年这个才刚开始的三月份,关于纺织厂的又一条特大重磅消息,就一定能够超过去年那条消息的影响。

  ——县纺织厂要建家属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