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后娘与萌崽崽 第108章

作者:乔微安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李玉凤那边收拾好,红薯已经煨得差不多了,散发着阵阵香气。

  小肉包馋坏了,不停说:“要茨,要茨~~”

  小汤圆也很好奇,拉着弟弟走过去拿根小棍子去戳红薯窝。

  李玉凤觉得差不多了,熟练地用锄头把煨红薯挖出来,一个个香喷喷冒着热气,孩子们迫不及待去捡,小肉包要伸手去抓,被张春英赶紧抱回来:“你们小心烫手啊,很烫的,小肉包等一会再吃。”

  饭团捡起来一个两只手来回扔,等不烫手了掰开两半剥了皮,等确定不烫了才递给小肉包和小汤圆一人一半。

  小宝也给了弟弟半个。

  新鲜的烤红薯又粉又香,吃着跟吃板栗似的,李玉凤总担心三个小的会噎着,不过小汤圆和幺宝不怎么爱吃,吃两口就不想吃了,只有小肉包吃得很香,但是他很聪明,小口吃,含在嘴里等到口水湿润透了才吞下去,他一个人吃了足足有两个大红薯愣是没见他噎着,吃了还想吃。

  李玉凤不给他吃那么多:“小肉包等一下回家吃饭,你再吃的话回家就吃不下你妈妈做的好吃饭菜啦。”

  小肉包摇着头说:“茨,下,要~~”意思是吃得下,他还想要。

  李玉凤只好又给了他小半个,小家伙还是吃得很香,四个哥哥都没他吃得多,也不知道他的小肚子怎么装的。

  小饭团本来也是小吃货,饭量也不小,他也吃了两大个才停下来:“新挖的红薯果然比放久了的好吃,姥姥,我以后要每天吃一个红薯,咱做饭的时候往灶膛里煨几个!”

  李玉凤说:“想吃红薯还不容易?不过放几天就不会那么粉糯,糖化以后变甜了晒红薯干最好吃,你想吃粉的就每天来挖几个,那样最好吃,不过大年初一不许来啊。”

  小饭团点点头:“知道了姥姥!”小饭团留了好几个红薯带回去给苏笑笑他们吃。

  回去的时候张春英和李玉凤轮流挑红薯,三个大哥哥一人背一个崽崽,全家人又浩浩荡荡回家去。

  路过牛棚的时候,李玉凤往里面扔了一大捆红薯叶,足够辛勤的老水牛饱吃一大顿。

  与此同时,韩城在首都的汇报工作也进行得很顺利,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奖励了他不少东西,最后一天聚餐的时候还每个人发了一个礼包,里面有烤鸭大肘子京八件等等。

  韩城直接领着这些东西去了张家老爷子住的巷子,路过某一处四合院停留了好一会才继续往前走。

  一直走到那棵歪脖子槐树前才停了下来,敲了敲院门已经焕然一新的四合院大门。

  张鸿途开的门:“韩城来啦?今天这么早?”

  韩城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他:“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不用再去了。”

  张鸿途接过:“你们也够忙的,都年二七了才肯放人,怎么那么多东西?到时候带回去给饭团他们吃吧。”

  韩城摇摇头:“东西不耐放,年三十加餐正好,老首长喜欢吃。”

  张鸿途说:“他人就在首都,要吃这些还是容易的,肘子和烤鸭可以先吃掉,到时候我再去排队买几个给你带回去,这京八件可以留着带回去。”

  两家人本来就亲,这些小事韩城不会跟他计较。

  四合院简单古朴,但收拾得井井有条,自从有了孙子,老爷子觉得生活有了新盼头,再不像之前那样不修边幅,头发一剪胡子一剃,穿上得体的军大衣,整个人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看着都年轻了十岁不止,加上院子特意找人收拾过,补了不少家具,小菜园也盖了暖棚,里面种了不少蔬菜,整个院子看着就是人间烟火,家里气氛也是极好。

  小柱子难得喜形于色,看到韩城来特别开心,他一天见不到韩叔叔都担心他不来接他回苏家村:“韩叔叔你终于来啦!”

  雅丽给韩城倒了茶:“小柱子总是担心你食言不带他回苏家村,他的心早就飞到饭团他们那里去了。”

  韩城揉揉孩子的脑袋:“答应过你的事不会食言,怎么样?大名选好了吗?”

  小柱子眯着眼睛点点头:“取好了,修远,张修远。”

  韩城想了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好名字。”

  小柱子又点点头:“我也很喜欢。”

  老爷子喜欢读《楚辞》,里面顺口的名字被他列了好几个,小柱子从中选修远,老爷子个人更喜欢“君然”,不过孙子喜欢最重要,他现在是有孙万事足。

  老爷子听见韩城来,马上放下手中的书从房间里出来,看见韩城先骂了一句:“臭小子”。

  韩城知道他为什么骂他,也做好了被他骂的心理准备:“老首长,首长没有明说小柱子的身份,我和赵先锋也只是看相貌猜测,到了很后面才确定,上回来您不让我进院子,鸿途和雅丽的事情也还没有解决,周围又耳目众多,电话和信件都有人监视,以免节外生枝才没有跟您提。”

  老爷子自然知道个中厉害,他还感谢韩城帮他把孙子养那么好呢,嘴上却还是得理不饶人骂了句:“放屁,藏了我孙子这么久你还有理了你?”

  韩城摸摸鼻子:“不敢。”

  老爷子一个标点都不信他:“还有你不敢事?这样吧,明年暑假或者寒假,你把你的孩子带过来我这住一阵子,不然饶不了你。”

  孙子跟韩城家孩子感情太好,他们不来小柱子就住不长,总会想着回去,这不,大过年的还准备年初二就跟韩城走呢,他一年才见一回孙子,还住不上几天,快郁闷死他了。

  没问过苏笑笑韩城可不敢答应,只好说:“我得回去跟笑笑商量一下,其实您也可以去部队住一阵子,我们两家院子挨着,很方便。”

  老爷子当然也想过,不过他虽然不去复职,要处理的事情还是特别多,走不开那么久,今年倒是有可能的。

  雅丽也说:“是呀爹,韩城家的小肉包和小汤圆还小,来首都这么远也不方便,您跟我们过去住一阵子最好。”

  老爷子其实心动了,但还是摆摆手:“到时候再说吧。”

  反正韩城得留下来住几天,老爷子有的是时间跟他好好聊聊。

第140章

  今年苏家村的年二八, 除了是洗邋遢的日子,也是养了整整一年的大肥猪开杀的日子,往年都是年二九开杀, 今年大队征得公社同意多养了好几头猪, 杨南怀博学多才,不知道从哪本养殖书看来的养猪方法,愣是把每一头猪养肥了大几十斤超额完成任务, 除了必须上交的斤两数目,公社还给生产队多留下两头分给大家过年吃。

  虽然分到家家户户可能就是多几斤肉的事, 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图啥, 不就是能填饱肚子之余能多吃上几口肉?对于好些一年到头不见荤腥就盼着过年分猪肉的困难家庭来说,几斤猪肉腊起来可以慢慢吃上好几个月呢,这已经是过上了一个大肥年。

  其实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杨南怀, 觉得他就是个百无一用的落魄书生, 哪会什么养猪啊, 但是苏卫民信他,说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养得跟去年一样, 只要不把猪养瘦养死又没有什么损失,试一试也无妨,万一成功了那就是立了大功, 反正责任也是他担着,不会连累其他社员。

  既然大队长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杨老师夫妻年纪不小,董老师身体不大好一般不怎么出工, 在家里忙家头细务, 苏卫民指派两个年轻力壮性格敦厚的小伙子跟杨老师一起养猪, 让他们听杨老师的指挥,杨老师年纪大尽量不让他干重活。

  养猪相对是轻松的活,起码不用日晒雨淋,怎么干拿的都是全公分,两个大小伙自然是求之不得,反正体力活他们干,脑力活杨老师干,搭配起来干活也不怎么累。

  这不,今年都干成了公社家喻户晓的养猪标兵,和大队长一起去公社领奖,本来应该是杨南怀做代表,但是他寻了个借口不去,他们俩就跟着苏卫民一起去,得到了领导的表扬,还一人奖励了一个搪瓷盆和一个搪瓷杯风风光光回村,可把大家伙都羡慕坏了。

  这俩小伙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大场面”,回来时走路都脚步浮浮,飘着回来似的,恨不得马上去感谢杨老师一番。

  当然苏卫民也没忘杨老师那份奖励,高调地亲自给他送了过去。

  加上杨林这两年都在大队帮忙记公分,他也是个老实本分人,办公室不忙的时候经常下地帮忙干农活,虽然一开始笨手笨脚什么都不懂,但是他肯学,大家伙教完他就埋头苦干,干完了地里的活还得回大队帮忙记公分。

  所以经过这两年的相处,大家伙都知道杨老师一家人是什么人,态度都好转了不少,只不过杨南怀和杨林都是务实的人,不会来事,更不会跟大家伙打成一片,董明月深居简出也不怎么跟其他人来往,更不会跟大家寒暄,社员们知道自己跟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没什么共同话题,所以虽然态度变了,但相处起来跟以前也没什么两样。

  今年的杀猪任务比往年重,苏卫民担心一天搞不定,就提早了一天把队里年轻力壮的小伙都叫去杀猪。

  苏笑笑很多年没吃过猪血灌肠,想尝试做一下,一早交代她爹接一盘猪血和要一副猪大肠,少要一点肉也没关系。

  往年这些猪下水都是有份帮忙杀猪的人平分带回去吃,苏卫民往年都不要,他挑人的时候就是挑那些家庭困难的人去帮忙,下水基本都留给他们带回去吃,自己就不要了。

  既然今年闺女想吃猪血灌肠,苏卫民早早跟他们说好第一头猪的下水他要猪血和猪大肠,因为闺女想吃,他可以拿肉跟他们换,好几个社员跟着苏卫民干了几年,知道他的为人,都说不用,往年都是他们拿走,今年他拿一些是应该的。

  凌晨五点已经杀完第一头猪,六点不到,苏振华已经托着满满一盘猪血和猪大肠回来。

  苏振华把东西放下:“娘,笑笑要做血肠,猪血和大肠我放厨房了,她起来你告诉她一声,我回去帮忙了啊。”

  孩子们喜欢吃葱油饼,李玉凤正在小菜园拔小葱准备点葱油饼,听到儿子回来就说:“锅里的粥好了,你吃一碗暖暖身子再去。”

  苏振华说:“爹在酒堂煮了猪肝粉肠粥呢,等忙完这会大家伙再一起吃。”

  李玉凤都忘了这茬,往年的惯例也是这样,大清早来不及吃早饭就去干活,一般都会就地割点猪下水煮锅粥大家伙一起吃,也算是犒劳大家。

  李玉凤拿了把小葱递给他:“那你拿点小葱过去,下水粥里切点葱花下去才香,还去腥。”

  苏振中点点头,接过李玉凤递过来的小葱转身就走。

  李玉凤进厨房看见那么一大盘猪血,想了想改变主意今天先不做葱油饼,又回去小菜园割了一把韭菜回来。

  李玉凤烧了一锅水,锅里下入大量的姜丝一点盐巴一点糖和几滴花生油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把火除走只留下炭火,再去割一块猪红切成小块放下去,滴上几滴白酒盖上盖子用余温把猪红焖熟,这时候是不能开火的,一开火猪红就会老,老了就不好吃。

  今天五个崽崽一起起床,从屋里出来小饭团吸着鼻子问:“姥姥今天做什么呀?怎么那么香呀?”

  李玉凤说:“今天大队杀猪,姥姥做了猪红汤,你们快去洗漱好过来吃。”

  崽崽们“呜呼”一声,手拉着手去洗漱。

  李玉凤把切好的韭菜垫到碗底,每个碗里放上几块猪红,然后用一勺热汤淋下去,韭菜的香气瞬间就和猪红融合到一起,猪红配韭菜简直天衣无缝,闻着就流口水。

  李玉凤一碗碗摆到小桌子上,再从灶膛里翻出烤好的红薯,每个碗的边上放一个,中间再放上一碟早几天腌着的酸萝卜,一顿美味又开胃的早餐就做好了。

  孩子们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好过来排排坐吃早餐。

  天气寒冷,刚出锅吃猪红会烫嘴,放上这么一小会吃就刚刚好,李玉凤自己也盛了一碗站着吃:“小心猪红烫嘴,小肉包你慢点吃啊。”

  崽崽们说:“不烫了,刚刚好。”

  小豆包坐在小肉包边上,他勺起一块猪红吹了吹,咬一口不烫了才递给弟弟先吃。

  几个大崽崽都吃过猪红汤,只有小肉包是第一次吃,他就着小哥哥的手咬一口滑溜溜的猪红,入口即化,连嚼都不用嚼直接滑进喉咙,这个味道和质感直击小肉包的味蕾,他睁大眼睛朝着姥姥点点:“姥~~好茨~~”

  几个大哥哥李玉凤不担心,就怕烫着小肉包,小家伙又不让别人喂,要自己吃,李玉凤只好一直盯着他,聪明的小家伙颠着手勺起来一块送进嘴巴,开始咬小小一口,确定不烫了,是容易吞下去的食物才开始大口咬大口吃,李玉凤已经很确定吃什么都难不倒这个小家伙。

  “好吃就要慢慢吃,一人只有一碗啊,吃完就没有了啊。”李玉凤把猪红切挺大一块,小肉包的分量和几个哥哥是一样的,真不能让他再多吃了。

  小肉包听懂了,开始放慢进食速度,还伸手去抓一块萝卜酸就着吃。

  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小肉包有着绝对的天赋,他真的吃什么都比别人香,在他眼里就没有不好吃的食物,只有好吃和更好吃。

  昨天挖的红薯今天烤着吃也很香,几个崽崽等猪血吃得差不多才就着汤把红薯也吃了。

  大宝小宝和小豆包都吃饱了,只有特别喜欢吃烤红薯的小饭团吃了一个不够又再吃一个。

  都吃饱了三个大崽崽负责洗碗,小豆包牵着弟弟回屋,这时候苏笑笑和小汤圆才起床。

  吃货小肉包急吼吼跟妈妈汇报:“麻麻,红红,好茨~~”

  小豆包眯着眼睛补充说:“麻麻,姥姥做了很美味的猪红汤,你和妹妹快去吃吧。”

  苏笑笑揉揉两个崽崽的脑袋:“好,妈妈洗漱完就去吃。”

  李玉凤从苏笑笑手里接过小汤圆:“你先去洗漱,今天年二八洗邋遢,姥姥要帮小汤圆扎两个漂亮的小髻子。”

  苏笑笑小的时候李玉凤最爱帮她扎各种各样的小辫子,一直到苏笑笑二十多岁了有时候都还会帮她扎辫子,现在轮到小孙女。

  张春英也带着幺宝起床了,四个人一起吃过猪红汤,李玉凤已经把猪大肠洗干净。

  李玉凤说:“怎么忽然想着吃血肠?这东西又多工又复杂,还不怎么好吃,猪大肠卤着吃多香呀。”

  苏笑笑说:“卤大肠经常有机会吃,这么新鲜的猪红可不多见,几年都未必能吃上一次,猪血调好味道灌进去就行,不复杂的。”

  李玉凤知道闺女喜欢捣鼓吃食,也就不管她:“你在厨房弄,下午等振中他们回来再洗厨房,我先带着大宝小宝和饭团把家里小东西搬到河边去洗,大件的等下午振中振华在家再搬,小豆包在家里带好弟弟妹妹,春英把屋顶的蜘蛛网清理干净,你在家俩盯着点孩子们啊。”

  苏笑笑和张春英异口同声说:“知道了娘。”

第141章

  原汁原味的血肠做法其实挺简单的, 紫苏韭菜切碎兑一点盐水泡着,汁水揉到盐水里之后把渣子过滤出来不用,再加入一点糖和五香粉调味, 加入到已经揉碎过滤好的猪血里搅拌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