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后娘与萌崽崽 第119章

作者:乔微安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谢谢谢谢!”张鸿途颤抖着手捏着信封看了又看,回过头跑回去抱起雅丽转圈,“雅丽,媳妇,你考上大学啦,你真的考上大学啦!”

  雅丽红着眼,喜极而泣,眼泪一个劲地掉:“老张真的吗?我真的考上大学了吗?”

  张鸿途把信封给她:“真的媳妇,你真的考上大学啦!”

  雅丽抱着张鸿途泣不成声:“我,我考上大学了吗?我,我可以离开文工团,不用受苏明澜的气了吗?”

  张鸿途也红了眼,夫妻相知相守多年,一起落难过苦日子的时候雅丽都没有哭,回来文工团上班却被苏明澜气哭了好几次,张鸿途看着都觉得难受,除了心疼又帮不了她,让她辞职不干她又不肯,说不能有一旦困难就退缩,给儿子做了坏榜样,这下总算好了。

  被晾在一边的邮差大叔这几天见过太多这样的场合,也是替他们开心的:“你们先帮我签收一下,我好送下一家。”

  雅丽摸了眼泪给他签名,问他:“邮差同志,麻烦你看看有没有苏笑笑的录取通知书。”

  邮差同志摇了摇头:“今天这一片就你这一封,再等等吧,这几天都会陆续有来的。”

  雅丽点点头:“好的,谢谢你。”

  邮差走了之后,雅丽才张开双臂抱苏笑笑:“谢谢你笑笑,真的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是一定考不上大学的,你真是我们全家人的贵人,你的通知书也很快就会到的,不用担心。”

  苏笑笑真心替雅丽高兴,笑着说:“我不担心,你也不用谢我,你本来的基础就很好,艺考成绩又好,恭喜你终于不用对着苏明澜啦。”

  孩子们放学回来,看到两位伟大的母亲抱成一团,两两对视一眼,聪明的崽崽们已经想到了录取通知书。

  饭团松开小肉包的手跑过去:“妈妈,雅丽姨,是你们的通知书到了吗?”

  苏笑笑松开雅丽:“是你雅丽姨的到了,妈妈的还没有到呢。”

  饭团有点惊讶,这几天见雅丽姨愁眉苦脸,一脸发奋图强来年再战的架势,还以为她落榜了呢,虽然不是妈妈的,但他也很替雅丽姨高兴,弯着眼睛跟雅丽说恭喜。

  小柱子牵着妹妹过来,伸手抱雅丽:“妈妈,恭喜你!”

  小汤圆其实不知道哥哥恭喜什么,也不知道大人怎么都那么高兴,但是也弯着眼睛漾着小梨涡奶声奶气说:“恭喜~~”

  雅丽把儿子和小汤圆都抱在怀里:“谢谢,谢谢孩子们。”

  苏笑笑左手牵着小汤圆,右手牵着小豆包回家。

  饭团牵着小肉包,一路上偷偷观察妈妈的表情。

  次数多了,苏笑笑自然也就觉察到了:“饭团同学,你有什么想问就问吧。”

  饭团还是问了:“妈妈,雅丽姨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为什么你的还没有收到呀?会不会是寄漏了呀?或者是邮差叔叔在路上丢了呀?”

  饭团从来想过苏笑笑会考不上这个问题,但他真的担心录取通知书在路上丢了,据他所知都好多人收到了呢。

  苏笑笑失笑:“哪能这么儿戏呢?放心吧,好多人都没收到,总会轮到我的。”

  然而又好几天过去,这眼看都要过年了,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人越来越多,愣是没有苏笑笑的。

  连韩城都开始有些着急,私底下托领导去查查是不是真的丢了。

  直到一月底,这一天饭团像往常一样带着弟弟妹妹去上课,人才刚刚走进学校就被拿着报纸的校长拦住:“恭喜你韩靖同学,恭喜你妈妈苏笑笑同志成为我省的文科高考状元!”

  饭团聪明的大脑宕机了一下,柱子和小豆包也愣住了,小肉包和小汤圆对视一眼,小汤圆问:“校长伯伯,状元是什么呀?和小汤圆一样,都是团团圆圆的意思吗?”

  小肉包说:“肯定是和小汤圆一样好吃的东西。”

  校长看着这一家出色的孩子,感慨万千,他轻轻抚了抚小肉包的脑袋说:“状元的意思就是,你们的妈妈是我们军区最出色的女同志,她高考得了全省第一名!”

  饭团笑了,看着小柱子和弟弟妹妹笑了,但是他没有表现得特别激动,在他的心里,他的妈妈本该如此,要是拿不到第一名他才会觉得意外。

  “谢谢校长,我们妈妈一向都是最厉害的!”

  苏笑笑也是回到宣传部才知道自己考了省状元的消息,姜部长早早在门口等着她,另外还有几个陌生的斯斯文文的同志一起等着她。

  “哎哟,我们的大状元你可算回来啦?这几位招生办的同志等你半天了呢。”姜部长笑得是见牙不见眼,瞅着比自己考了状元还开心。

  苏笑笑已经猜到了怎么回事,笑着点了点头说:“你们好,抱歉让你们久等了。”

  一位拿着公文包戴眼镜的男同志笑着说:“苏笑笑同学你好,我是首都大学招生办的,我姓莫,感谢你第一志愿选了我们学校,为表诚意,我们亲自来把录取通知书送到你手上,恭喜你成为我们首都大学的新生!”

  另一位穿着西装革履的男同志不甘落后凑过来说:“苏同志你好,我是清大招生办的小张,是这样的,我们学校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愿意提供更优渥的条件,你具体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跟我们提,我们都可以配合,希望你能考虑来我们学校。”

  在场唯一的女同志过来握苏笑笑的手:“苏同志你好,我是外国语大学招生办的小刘,首先恭喜你成为高考状元,也恭喜你英语考了满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当一名外交官,我们国家百业待兴,尤其需要你这样的外语人才,我们真的很希望你能到我们学校来。”

  ……

第157章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还不是全国统一考卷,都是由各省自主出题,招生办的老师对比过各省的考卷, 侧重各有不同, 但就从整体的难度差别来说,苏笑笑所在的Z省是相对难度较大。

  但是不管放在哪个省份,数学和英语满分, 总成绩断层抛离其他各省第一名以及本省第二名这样的好成绩都足够亮眼,算得上天才学生的存在。

  原本他们还以为苏笑笑是名应届生,事实上绝大部分省份的状元都是应届生,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她居然是老三届里最早的一批滞留考生, 目前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 从小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高中就是他们当地的第一名,要不是高考按下暂停键, 早在十年前她就该是一个大学生。

  苏笑笑同志十年磨一剑从不间断学习, 哪怕高考的暂停键已经按下十年,她依旧可以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高等学校深造,这样的优秀的学生哪个学校不抢着要呢?这样励志的人生到了哪个学校不得写进校史,注定成为传奇呢?

  姜部长实在是太喜欢苏笑笑一家子,苏笑笑能考取这样的成绩,他与有荣焉。

  “咱们进去再说话,别都站在门口了。”

  各个学校的招生办对苏笑笑的履历都了如指掌, 更知道日报上写连载那三个孩子都是由姜部长做中间人引荐他们才坚持写连载, 因此都不约而同来宣传部等苏笑笑。

  清大招生办的老师说:“苏笑笑同学, 我们知道你的设计能力很强, 宣传部很多大型晚会的舞台和背景设计都是出自你的手笔, 我们清大建筑系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王牌专业,相信你也知道咱们国家的领导班子提倡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所谓民生无小事,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莫过于衣食住行四件事,咱们目前的状况是大量的知青回城,恢复高考后还会有千千万万的人才会从农村流向城市,咱们先不说改善目前的居住坏境问题,就是安置这些从农村涌进城来的人才就迫切需要给他们提供居住地,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大量的人进城务工,苏笑笑同学,我们国家真的很缺优秀的建筑师,也很需要给这些人一个安身立命的居住所,我们真心希望你能从大局观出发慎重考虑自己的择业方向。”

  首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发话道:“国家目前百业待兴,哪个行业不缺人才?建筑行业需要苏笑笑同学,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生物研究甚至服装设计食品研发……哪一个领域不需要苏笑笑同学这样的人才?难道这些就不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吗?推动社会发展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哪一个都和建房子一样重要,所以苏笑笑同学,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不管你选哪一个学校,哪一个专业,都对社会发展有利,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不一定非得选什么建筑专业。”

  清大招生办的老师被气到了:“你……”

  外国语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打圆场说:“苏笑笑同学,你的英语水平这么好,外在形象也这么好,将来不当外交官给祖国做贡献实在是可惜,我知道你的成绩可以选择任何一所大学,我们学校的排名算不上高,但我还是希望你能考虑一下我们学校。”

  另外还有两所排名仅次于首大和清大的学校也派了人过来抛橄榄枝,虽说机会渺茫,但也总得试一试对吧。

  苏笑笑也不知道他们是约好的还是姜部长提前安排好的,竟然都集中在这一天。

  苏笑笑上辈子学习成绩还不错,也是985学府本硕连读,但远远不到“高考状元”的程度,“线下抢人”这种事她听说过,耳熟能详那几所顶尖的学府为了招揽人才,都会开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向各省的高考状元或者单科状元抛出橄榄枝,希望他们能入读自己的学校。

  万万没想到这种事居然会发生在她身上。

  苏笑笑性子平和,上辈子就是条咸鱼,不是那种打了鸡血努力拼搏的人,这辈子参加高考上大学也是为了完成原主和老苏家全家人的心愿,并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在她看来,她的能力根本就没有大到能在建设祖国的里程碑上留下姓名的程度。

  但招生办的老师好像又在赶鸭子上架了,事实上她只想低调地去一个她上辈子考不上的顶尖学府体验一下天才扎堆的感觉,并没有打算多出风头,奈何实力不允许啊,总不能明明会做的题目故意做错或者不做吧?

  “首先我很感谢各位老师的抬爱,你们也知道我年近三十,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我一向以家庭为重,这一点姜部长是知道的,我以后的择业方向也是很早之前就跟我爱人商量好的,写字画画甚至设计都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没打算选择相关的专业,或许再过几年等我的孩子参加高考的时候,如果他们感兴趣的话会往这个方向发展,另外我很崇拜外交官,我的英语也不错,所以它是我的第二志愿,但很抱歉我的初衷不变,首都大学的经济学依旧是我的第一志愿。”

  苏笑笑上辈子的专业就是建筑设计类专业,这辈子打算换个专业,事实上她自由自在惯了,毕业后也不打算进入到体制内工作,这个时代不适合自由职业,那她就自己开店开公司,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正好赶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她也看看自己到底能飞多高。

  首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亲手把录取通知书交到苏笑笑的手上,握了握她的手说:“苏笑笑同学,谢谢你选择我们学校,我代表首都大学欢迎你。”

  苏笑笑轻轻回握他的手:“谢谢。”

  苏笑笑冲其他老师微微鞠躬:“不好意思害你们白跑一趟了,也谢谢你们。”

  其他学校招生办的老师其实也做好了白跑一趟的准备,除非去不了自己想去的专业,否则没有考生会拒绝首都大学而选择其他大学。

  清大最为遗憾,建筑设计是他们的王牌专业,画画设计功底这么好的苏笑笑真的很适合:“苏笑笑同学,你真的不考虑一下建筑设计吗?”

  苏笑笑摇摇头说:“不考虑了,抱歉。”

  她已经读了那么多年建筑设计,如果不打算进建筑研究院工作,就算自己开房地产公司,她的专业水平也够用的,她还是研究一下经济会计金融或者国际贸易等等,毕业后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吧。

  送走了招生办的老师之后,姜部长递给苏笑笑一个大信封:“这是组织给你的奖励,苏笑笑同志,感谢你为我们军区争光,希望你到更高的学府深造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苏笑笑伸手接过:“谢谢姜部长,也谢谢组织这些年以来对我的包容和你这些年以来对我还有我们家孩子的照顾。”

  姜部长笑着摇了摇头:“你说反了,是我该谢谢你和你们家孩子为军区做出的贡献,你们家几个孩子给宣传部做了这么久的免费劳动力,以后使唤不上我还怪不舍得的,对了,韩城没那么快走吧?那孩子们呢?是跟着你一块走,还是等韩城一起走?”

  苏笑笑说:“韩城年后也会和我一起到首都去,已经有实验室接收他,他到时候会直接在首都考研。”

  韩城现在这么拼命复习也是立了军令状的,他这样导师提前接收先去实验室工作再考研算是特例,必须得考上。

  姜部长十分遗憾,他还以为孩子们能多留一个学期呢:“天高任鸟飞,你们夫妻和你们的孩子都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如今没有了束缚,属于你们的时代也正式开启,去吧,都去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吧。”

  ……

  年底文艺汇演的布景工作已经完成,这也是苏笑笑在宣传部工作的最后一天,她的工作都是领导直接指派,每一次都完成得干干净净,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交接的,中午姜部长硬是要在食堂请大家吃饭算是为苏笑笑践行。

  苏笑笑拗不过,让雅丽管几个孩子的午饭,她自己中午和同事们在食堂吃。

  今天也是苏笑笑听到过最多恭喜的一天,她和韩城结婚和生龙凤胎的时候都没有听过这么多,就连一向看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苏明澜都客气了几分,知道雅丽也考上首都的大学马上要离开这里,她就气得牙痒痒,上过大学将来不管去哪里都是干部级别压她一头,那个上过大学的江雪就是一个例子,听说她现在首都军区文工团转了文职干部,文工团的事几乎都是她说了算,指挥别人演出就行,自己都不怎么上台了。

  苏明澜也想转幕后,她现在说得好听是个台柱文艺工作者,说得不好听还不就是个上台给人表演的戏子?她都三十多岁了,再演下去以后只能给人演老妈子,她可不想一辈子上台演出,得想个办法才行。

  下午完成所有的交接工作,苏笑笑别过共事几年的同事,捏着装满了组织沉甸甸的爱的信封出了宣传部大楼。

  远远便看见身姿挺拔的韩城双手抱胸倚靠在车头,他微微抬着眸眺望远处微红的云霞,目光温柔而悠远,嘴角微微上扬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韩城。”苏笑笑弯着眼睛喊了一声。

  韩城回眸,看着温柔的妻子小跑奔向他,她身上依旧穿着那件他几年前从首都带回来的羊绒大衣,她眉目如画嫣然浅笑,一如五六年前的初见。

  韩城唇角的弧度拉到最大,张开双臂接着向他飞奔而来的妻子,顾不得什么矜持什么男女大防,紧紧地拥着温柔的妻子,偏头在她的脸上亲了下:“恭喜你笑笑,恭喜你得偿所愿。”

  苏笑笑听过再多的恭喜都不及韩城的一句“得偿所愿”,是啊,这一天是她和老苏家所有家人盼了十年的心愿,她终于得偿所愿。

  苏笑笑眼眶温热,在韩城的脸颊上轻轻亲了下:“我们去给爹娘报喜吧。”

  当年苏笑笑一家几乎被全村人背着戳脊梁骨,一口一个唾沫星子说什么读书无用,泥腿子妄想上大学,女孩子读这么多书只会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熬成老姑婆,还说什么苏卫民心头大,培养女儿是为了将来攀龙附凤等等等等,比这还难听的话老苏家都不知道承受了多少。

  苏笑笑快六点才拨通苏家公社的电话。

  苏卫民好像一直守在那头似的,响了一声就被接了起来,苏笑笑原本还挺平静,但是听到苏卫民的一声激动的:“喂,闺女是你吗?”

  苏笑笑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爹,是我,我考上大学啦!你的闺女没有让你失望,也没有丢你的脸,你和娘这么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她将会以省文科状元的身份入读首都大学,爹,你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告诉那些曾经说读书无用的愚昧社员: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女孩子也可以通过读书跳出农门,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第158章

  苏卫民被人戳了脊梁骨这么多年, 始终坚信总有一天会恢复高考,他的闺女一定会成为一名大学生,闺女当年为了知青跳井时他深深自责过, 一度怀疑自己让闺女读那么书是不是一个错误, 如果闺女像其他初中没毕业甚至都没有读过书的乡下姑娘一样,年满十八岁找个平凡敦厚的老实人结婚生子,在乡下过着平凡的日子, 就不用承受那么多闲言碎语,更不会因此想不开。

  但他家闺女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啊,从上学开始都是考第一名,能读书为什么不让她读?别人没有学问配不上她本不是她的问题,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天等了足足十年。

  苏卫民不敢想, 要是几年前没有遇上韩城, 他家闺女现在过的会是什么日子,只有韩城这样的读书人才会相信知识的力量, 才会陪着闺女一直读书。

  等录取通知书的这段日子, 苏卫民天天盯着报纸,蹲着广播,生怕错过一丝一毫跟高考有关的消息,每天一有空就蹲在公社的电话旁边等着,生怕错过闺女的电话。

  苏卫民今天看到报纸上“Z省文科状元苏笑笑”几个大字后手一直都是抖的,他想打电话去问韩城,又担心只是同名同姓, 因为韩城说过收到录取通知书就会通知他, 所以他这一整天都守着电话, 终于让他等到了。

  三年□□, 十年大运动, 经历过那么多磨难愣是咬咬牙挺过来没让自己流一滴眼泪的一家之主听到闺女这番话时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