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后娘与萌崽崽 第120章

作者:乔微安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苏卫民摸了把眼泪:“好好好,苍天有眼,我闺女考上大学啦,我闺女考上最好的大学啦!”

  ……

  韩城挂上电话,把泣不成声的妻子搂入怀内亲了又亲,心疼不已:“怎么还哭上了呢?好了不哭了,该高兴的。”

  苏笑笑真的不想哭,作为这个时代的女子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真的太难,如果不是韩城,如果她当初没有当机立断嫁给韩城,她都不敢想象自己过的会是什么日子,有没有勇气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苏笑笑还是一个劲地哭:“韩,韩城……”

  韩城的心跟着一抽一抽地疼,抱紧妻子轻拍着她的后背:“我在呢,我知道的,我都知道。”

  韩城以前不知道什么是一见钟情一眼万年,像周玉华和赵先锋那样在学校看对眼开始处对象的也有,但是并不是主流,大多数夫妻都是组织安排或者媒人介绍,双方条件差不多就在一起搭伙过日子的革命伴侣。

  如今回想起来,他当初其实第一眼就被苏笑笑温婉的性子吸引,后来的相处也是天造地设般合拍,苏笑笑慢慢地变成了他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见不得她有一点委屈和难过。

  韩城不再说话,静静地抱着妻子无声安慰,心脏还是随着她的抽泣声一抽一抽地疼。

  苏笑笑那阵子情绪过去就好了,就是人看着特别娇,眼泪鼻涕都蹭到韩城的衣服上去。

  韩城也不恼,拿出手帕擦干净苏笑笑脸上的眼泪在她的唇上亲了下,亲到了眼泪淡淡的咸味,蹙着眉头说:“不许哭了啊,眼睛都肿了,孩子们看到该担心了。”再哭下去他都要怀疑自己得心脏病了。

  苏笑笑抿唇笑了下,摇摇头:“不哭了,我高兴呢。”

  韩城见她笑才松了口气,把手帕收回口袋,又抱了抱她,牵过她的手:“咱们回家给孩子们做饭。”

  苏笑笑抱着韩城的手蹭了蹭:“嗯,咱们回家。”

  夫妻俩回到家门口就听见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推开院子大门,周玉华和雅丽都在,院子中央放了个大炭炉,上面架着铁丝网,边上还放着各种各样的串,看样子是准备烧烤了。

  崽崽们看到苏笑笑和韩城回来都纷纷围了过来,饭团数“一二三”,六个崽崽异口同声说:“欢迎我省高考状元苏笑笑同学回家!”

  苏笑笑:“……”谁出的馊主意?

  小肉包和小汤圆一人一边抱住妈妈的大腿,小肉包说:“麻麻,你这个状元真厉害,今天学校里好多人来恭喜我们,摸我脑袋说要沾喜气呢,还给我塞糖果,不过我很乖,我都没有要哦。”

  哥哥们护小汤圆护得紧,没人敢摸小汤圆,都跑去摸小肉包,小汤圆也昂着小脑袋弯着眼睛说:“麻麻,状元和小汤圆一样受大家欢迎哦。”

  韩城弯腰抱起闺女:“好了,再说妈妈不好意思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苏笑笑揉揉小肉包的脑袋:“乖了,去玩吧。”

  饭团忽然凑到苏笑笑跟前,盯着她的眼睛说:“妈妈你哭了吗?”

  苏笑笑一向把孩子当朋友处,叹气说:“崽啊,换你等了十年才考上大学不得喜极而泣啊,我给你姥爷打电话,我一听他的声音就不行了,你是不知道你姥姥姥爷当年顶着多大的压力供我上学,我嫁给爸爸之前多少人在背后说闲话,现在妈妈总算为他们争了一口气。”

  饭团上前抱住妈妈,拍拍她的后背:“都过去了,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会教好弟弟妹妹,我们以后也一定会考上最好的大学。”

  小豆包也上前抱妈妈蹭了蹭她的腰:“妈妈不难过,我会争气的。”

  苏笑笑揉揉两个崽崽的脑袋:“妈妈不难过,也相信你们,好了,去看着点弟弟妹妹。”

  苏笑笑走到烧烤摊前:“怎么忽然想吃烧烤?”

  周玉华调侃苏笑笑说:“我们军区出了个大状元,自然得好好庆祝庆祝,怎么样,选好学校没有?”

  几个顶尖学府招生办的人来军区“抢状元”的事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现在整个军区的考生哪一个不羡慕苏笑笑呢。

  苏笑笑摇了摇头:“你们就别埋汰我了,首都大学一直都是我的第一志愿,开学前得先去首都安顿下来,还得找找房子呢。”

  雅丽说:“不用找房子,柱子爷爷那四合院住得下我们两家人,他老人家也喜欢热闹,天天念叨着饭团他们,到时候这么多孩子天天陪着他,他老人家指定很高兴的。”

  老爷子今年暑假本来要来,临时有事情耽搁来不了,后来说过年来看孩子,现在她和苏笑笑都考上首都的大学,提前过去适应适应也好。

  周玉华一脸疑惑看着雅丽:“韩城本来就是首都人啊,他家也有四合院,跟你们家一个胡同进去,他不住自己家,住你们那去干吗?”

  雅丽“啊”了一声,瞪圆眼睛看苏笑笑:“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提前过?”

  苏笑笑都无语了:“不好意思啊,我也是现在才知道。”

  韩城父母早就不在,没有听他提起过爷爷奶奶辈的人,也没走过亲戚,苏笑笑一直以为韩城是州城人,毕竟徐媒婆当初介绍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苏笑笑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心大,连韩城是哪里人都没搞清楚就直接嫁给他,跟着他回来军区。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女人的直觉有时候也挺准的,反正她一眼就看上了韩城,并且觉得他是个可靠的人,事实也证明如此。

  周玉华难以置信看着苏笑笑:“你不会真的现在才知道吧?”

  又看着雅丽问:“老张大韩城和赵先锋几届,他们几个小学就在一个学校里,虽然赵先锋高中才认识他们,但是老张和韩城确确实实是从小就认识,老张居然也没跟你提起过?”

  雅丽摇摇头:“没有。”

  周玉华不想问了:“行吧,看来只有我刨根问底,连赵先锋祖宗十八代都搞清楚了以后才嫁给他的,你们俩没被人卖多亏运气好。”

  赵先锋和张鸿途刚在隔壁商量完事情,进门就听到自家媳妇说什么祖宗十八代被人卖,以为她又在骂人:“什么祖宗十八代?周玉华你干嘛又骂人?”

  周玉华想翻个白眼:“赵先锋你的耳朵可以切下来烤了,反正留着也没什么用。”

  赵先锋昨晚差点被她拧掉的耳朵又开始隐隐作痛了,清了清嗓子不敢惹她:“我不跟你说,我找韩城去。”

  周玉华说:“走走走,我们女同志说话本来就没有你插嘴的份。”

  张鸿途忍不住笑,这两口子真是欢喜冤家,赵先锋这么多年一直被周玉华欺负,就没赢过。

  雅丽碰了碰张鸿途的手臂:“老张,怎么没听你说过韩城跟你一块长大,他们家跟咱家在一个胡同的事?”

  张鸿途下意识看了眼苏笑笑,又看回妻子:“韩城家的情况有点复杂,这事还是让韩城自己跟笑笑说吧,咱烤快点,孩子们该饿了。”

  孩子们已经吃了好几串填肚子,小肉包已经吃了个半饱,否则现在是在蹲着等肉熟,而不是和哥哥们玩游戏。

  苏笑笑说:“其实无所谓,该说的时候韩城自然会跟我说,不跟我说的事代表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张鸿途点点头说:“的确不怎么重要,如果你们不回首都生活也没必要提,算了不提了,等韩城自己跟你说吧。”

  苏笑笑本来是无所谓的,但是被张鸿途这样一说,反而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这韩城也是,眼看都要回首都了,居然一点也没跟她提起。

  烤串的时候苏笑笑都有点心不在焉,好几次差点烧到手。

  烤串是雅丽的强项,边疆人好像天生就会烤串,她往一碟烤好的串上洒了点孜然粉才递给苏笑笑:“拿去给韩城吃吧,顺便把你想知道的问清楚了,以韩城的为人肯定不是有心瞒着你的,不生气好好说啊。”

  苏笑笑伸手接过,看雅丽小心翼翼的样子未免有些好笑:“怎么?怕我俩吵架呀?说起来我们从认识到现在还没有吵过架呢,我想想该怎么吵啊。”

  雅丽瞪圆眼睛看着她的背影,这对模范夫妻该不会真的要吵架了吧?

第159章

  苏笑笑托着烤肉串敲门进了书房。

  韩城正在处理带回来的文书工作, 见苏笑笑拿着烤肉串进来,捏了捏鼻梁说:“你们先吃,等我处理完这点就出去吃。”

  苏笑笑带上门把烤串放下, 歪着脑袋难得严肃地盯着韩城看。

  韩城伸手把她拉到自己腿上坐着,亲了亲她的脸颊:“怎么了吗?”

  苏笑笑扭过头双手捧着他的脸, 注视着他的眼睛:“韩城, 咱们好像从认识到现在还没吵过架对吧?要不咱们吵个架吧?”

  韩城老半天反应不过来了,迟钝地望着妻子:“咱们为什么要吵架?”

  苏笑笑拿了串烤肉咬一口,递到韩城嘴边让他也咬一口,夫妻俩你一口我一口吃完了一串烤肉, 苏笑笑才说:“因为你都没有告诉过我你是首都人,咱在首都还有四合院的事呀。”

  韩城还以为发生什么事了,原来是这个事,他也拿过一串烤肉喂苏笑笑吃:“我还以为什么事呢,我的确出生在首都, 爷爷曾经的确是政要人物,奶奶是个外交官,我在首都上过几年学,后来爷爷奶奶不在了就跟着父母来了军区,其他亲人走的走散的散也没有联系,所以一直没有提,那座四合院里发生过一些不好的事,也不打算回去住, 这次回去一并处理了吧。”

  苏笑笑眨巴眼,嘴里咬着烤肉巴巴望着韩城:“原来你是名门之后啊, 那当初相亲的时候徐媒婆为何说你是州城人?”

  韩城喂苏笑笑吃一口肉, 自己也咬一口, 摇摇头说:“谭政委和周翠花是州城人,谭政委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长辈,他的确有收养我的打算,只不过我没同意,当然周翠花也不会同意,我也的确在州城上过一段时间学,替我找徐媒婆那位老师在州城小有名气,对我的情况知根知底,知道我不打算回首都生活干脆说我是州城人在清风镇当兵,省得徐媒婆刨根问底,其实徐媒婆还算靠谱,有这位老师作保徐媒婆才同意介绍。”

  苏笑笑点点头说:“徐媒婆在我们那里很有名,十有八九的婚姻都是她促成的,大家都很信任她介绍的人,那韩城,咱家真有四合院呀?你说的处理是什么意思呀?”

  韩城想了想,点点头:“有,离首都大学也不算远,就是这么多年没有回去看过,里面也没有住人,不知道现在破旧成什么样子,我想卖了它,或者置换一个。”

  苏笑笑说:“不要卖,你要是实在不喜欢咱们可以不住,或者跟别人换一个小一点都行,但是不能卖哦。”

  开玩笑哦,几十年后的四合院是何等的稀缺资源,先不说什么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保养得好的四合院价值好几个亿呢,现在又不缺钱,现在卖了等以后就算有钱也买不回来的。

  韩城疑惑地看着苏笑笑。

  苏笑笑搂着韩城的脖子蹭了蹭他的脑袋说:“我看过很多优秀文学作品里提到过首都胡同里的四合院,老胡同老槐树四合院代表着人文和情怀,我读时就很喜欢也很向往,如果你实在不舒服,咱们跟别人换一个好不好?”

  韩城什么都依她的,这种小事也自然也不会拒绝。

  “你要是喜欢咱就留着吧,但不住那。”韩城想起什么,把苏笑笑抱下去,起身走到书柜前从最顶上拿出来一本书。

  然后,苏笑笑看着他从里面拿了一块金子出来。

  苏笑笑瞪圆了眼睛:“韩城,你居然把金子藏书里?”也不怕崽崽们翻书的时候翻出来,饭团看到了一定会说一句书中真的有黄金屋。

  韩城说:“这是老首长,就是张鸿途他爹给你的见面礼,我们刚结婚那年我去首都出差他老人家让我带给你的见面礼,我见用不上就没有提,随手放书里了,现在金价不错,这块金子应该够我们在首都大学附近置办一个小一点的院子。”

  “给我的?”苏笑笑连连摇头,“太贵重了,咱不能要。”

  韩城说:“不是什么稀罕物,咱家四合院里应该埋了一坛金子。”多年不曾提起往事,韩城有点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当年我爷爷奶奶走得仓促,来不及交代埋金子的位置,我大伯一家为了找金子把整个四合院翻了一遍,掘地三尺也没有找到,最后要动手拆院子,我爹和姑姑不让,后来大打出手,我大伯不小心失手把铁锹砸到姑姑脑袋上,姑姑就这样走了。”

  韩城攥紧拳头,指甲插进肉里都不觉得疼,他那时候年纪还小,可至今还记得那天姑姑流了好多血,几乎染红了整个院子,但她临终前说的最后一段话是“家和万事兴,不要怪大哥不要追究更不要说出去,是我自己失足摔倒,这只是个意外”。

  这是家门不幸,也是家丑,他的父亲最终遵守姑姑的遗愿没有报警,也没有怪大伯,但他一直怪自己,一个宅子而已,大哥想拆就拆了,他为什么要去阻止,多少宅子金子都比不上一条人命的。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都算不上,但正直的父亲认为这是他光明磊落的一生里唯一的污点,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姑姑,对不起死去的父母,也自己对不起身上的戎装,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赎罪,哪里有战争就申请去哪里,什么任务最危险别人都不敢去不愿意去的,他就去,母亲深知父亲心里苦,作为一名军医,在陪在丈夫身边去战场上救死扶伤和留在在孩子身边陪着他长大之间,她选择了前者,最后双双倒在战场。

  韩城看到父母遗体的时候,他们表情从容嘴角上扬,大概直到在战场上倒下的那一刻,他的父亲才觉得自己洗净了戎装上的污迹,有面目下去面对父母和妹妹,他的儿子也会因此成为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烈士遗孤,他背负着罪孽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往事太沉重,最终荟萃成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韩城下意识封锁关于那所宅子和关于父母的所有记忆,别人问起双亲,他都是简单一句“我是一名烈士遗孤,我的父母为国捐躯了”带过,要不是苏笑笑要去首都上学,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回首都生活,更不会回那所宅子。

  宅子里的秘密韩城从来没有对外人说过,别说张鸿途和赵先锋他们,就连老首长也是不知道的,外人只知道他姑姑意外去世,大伯一家辞去职务去了国外。

  他一直背负着这个沉重的秘密,如今跟妻子说起,好像也没有他以为的那般沉痛,有种找到人跟他一起分担的如释重负。

  韩城猝不及防的叙述让苏笑笑无限唏嘘,心痛地抱着韩城亲亲他的脑门:“对不起啊韩城,我不该提起的。”

  韩城松开拳头,捏捏妻子的手心:“没事了,这些事外人都不知道,但你不是外人,我早该告诉你的。”

  苏笑笑抓起韩城的手用自己的两只手轻轻揉着:“你说出来有舒服一点吗?”

  韩城点点头,拉着她的手放到唇边亲了下:“轻松了不少。”

  苏笑笑又亲了亲他:“没事的,我和孩子们陪着你呢。”苏笑笑干脆一次问个明白以后就不问了,“那,大伯一家呢?”

  韩城摇头:“不知道,去了海外之后二十多年来音讯全无。”

  苏笑笑又问:“那四合院在谁的名下?咱们可以自行处理吗?”

  苏笑笑记得后世很多四合院无法进行买卖的原因就是因为产权问题,大运动前后收了很多人的房产,越是地主级别的大户人家的房产产权越是复杂,那时候住房紧缺,为了解决一些干部或者职工的住房问题,会把这些产权不明的房产租给一些职工干部住,几进几出那种大型四合院里往往住着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待运动结束之后,平反的人自然想要回房产,但手里得有完全的遗嘱和房契这些全套证明,一般这种大户人家的房产继承人名单都是一串那么多,很难把这些契约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上,甚至根本找不齐继承人,加上里面住着的人又不肯搬走,就算明知道房子是自己也拿不回来,更别说买卖了。

  当然韩城家的四合院没有被没收过,不存在这种情况,但如果要进行买卖的话,还是需要明晰的产权所属以及遗嘱和房契这些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