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116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过这还不是最令人高兴的, 经过仔细一打听,林屿才晓得,这个蘑菇酱的配方, 还是林青山跟林青河两个一起研究然后改良的。

  林青山一直专注着豆腐铺子的事情,铺子虽然小,但利润不少,他想着这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一直都在努力专研, 常常去买了香料自己搭配,调试小菜。去年时, 还研究出一款凉拌小菜,风靡一时。有了调味的经验,再来调试蘑菇酱,当然轻松许多。

  得到鼓励后,林青山又一鼓作气,做出五香味和鲜香味, 这就有了三个口味, 每个口味都是经过反复调试的, 弄的有段时间三叔家的人闻到蘑菇酱味就反胃。

  但好在东西是做出来了,撒了盐也能多保存一段时间。林屿把蘑菇酱用泥封好,先观察会不会串味以及保质期。没加防腐剂的酱料就是不耐放, 差不多开封后一个月, 一定要吃完, 不然风味变了, 上面还会浮起一层白霜。

  既然如此, 就不能卖大罐装, 小巧的一罐子, 够一家人吃个七八天,刚刚好,还要再标签上备注好,生产日期。

  林屿一想到现代超市里,常常玩更换生产日期换标签糊弄人的把戏,再三强调说:“这是进嘴的东西,吃坏人可是要蹲牢房的,所以一定不能马虎,该怎么标就怎么标,宁愿少赚钱,也别毁了招牌。”

  “那当然,咱不能赚这个昧心钱。”村长说道,“这可是有知县,不对,知州大人题字的蘑菇哩!”

  敢砸这个招牌?是不是不想活了?

  村长一提到这个岔,本来没有缺斤少两的心思,还另外升起几分与有荣焉来!没错,这就是自信!他们林家村的人,现在出门背脊都要比旁人挺三分。靠着就是这个底气。

  所以他们必定会认真对待此事的。

  第一批的蘑菇酱做好后,林屿先让隔壁村在宴会上准备了一道小菜,酱烧肉。鲜香扑鼻的酱料混合了大块大块的肉,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第一批尝过这个口味的,纷纷被征服,打听到还有酱料卖,大多数都慷慨解囊,买了一罐两罐的。

  只要打开市场就好,林屿倒是不着急销量的事情,或者说他有底气,先慢慢做着呗。

  结果何货郎过来进货时,一眼就瞧见了蘑菇酱。他本来是来进李子蜂蜜酒的,一看见蘑菇酱就放不下手。

  “这又是什么好东西!”他惊讶的不肯放下罐子:“你居然都不告诉我!”谴责谴责,深刻谴责。

  林屿哭笑不得:“不过一罐肉酱罢了,又有什么稀奇?家家户户吃饭时佐餐的。”

  “你可别哄了,我的味觉好着呢!“何货郎露出怀念的神情来,“以前我还在走街串巷卖东西,出门只能自带干粮,最常见的就是炊饼,炊饼没什么味道,加一勺辣酱,鲜香开胃,市面上的酱我吃遍了,我可是行家啊!”

  他自吹自擂,林屿也不拆他台:“喔,既然这样,让咱何大老板来品鉴品鉴。”

  “来就来!”何货郎挽起袖子,要了一个白饼,红油浇在饼上,真令人口舌生津,胃口大开。烤的脆脆的面皮,适口的味道,何货郎陶醉的神情,让林屿都想啃一口饼。

  这还不算完,何货郎品出好几味香料,一一报出,林屿惊讶,这舌头,何货郎不是吹牛啊。

  何货郎又问过报价,连连点头。

  “怎么样?能在你尝过的酱里,排几位?”林屿故意说。

  “如果要说味道,的确有比这还好的,可那都是几个老字号的酱料铺了,配方不知道传了几十年,你这暂时追不上。如果从价格到味道综合考虑,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何货郎摇头晃脑的拍马屁:“比它便宜的没有它味道好,比它味道好的没它便宜。”

  “就是性价比最高呗!”

  “是,是这个意思!先给我来一百罐吧,我带回去卖,看看市场。”何货郎拍板。

  “你倒是想哩!现在库房里总共都没有一百罐,顶多给你匀出二十罐来。”林屿亲自把人带到库房看,何货郎无奈的说:“行吧行吧,算我没有赚钱运,那我可要下订单了,定个一百罐。”

  林屿盘算着下一缸酱出锅的时间,让何货郎十日后再来。

  何货郎拖着满满一车的李子蜂蜜酒走的,一步一回望,恨不得马上就带走酱料。刚走出两步,他又想起什么,回首说道:“最近桃子要结果,改一改口味,桃子酒很受欢迎的。”

  林屿点头示意他知道了,事实上他也的确在准备桃子酒,只是现在桃子产量不高,还处于试验阶段。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水果,风味各异。

  何货郎这才点头了,现在修好路后,给他省了不少时间,赶在天黑之前他还能回家。

  何货郎如今赚了钱,也就在县城里安了家,买了一栋院子。休息一晚后,开门迎客。

  二十罐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是其他店,肯定就直接开始卖。但何货郎大方,做的又是回头客生意,周围都是街坊邻居,直接把泥封一拆,邀请顾客过来品尝辣酱。

  一时之间,吃面条的吃炊饼的,都纷纷跑过来挖走一勺辣酱,很快就把两罐酱吃光。

  何货郎笑眯眯的,还问客人好不好吃,吃人嘴软,大家纷纷说酱料好吃,拌在面里,倍添风味。

  “那就好,这是新产品,先请大家尝个鲜。”合伙狼笑道,可不得不说这招有用,尝过好吃,问过价格也不贵,当场有人订货。

  和货郎收到几十个订单,利润完全能抵过他免费送的。这酱料有门!何货郎都后悔一百罐定少了,心急火燎的追加了一百罐。

  可惜酱料发酵需要时间,急也急不来。

  一等到约定好的日子,何货郎软磨硬泡,试图让林屿多给他批一点货量,毕竟客人还嗷嗷待哺呢,只可惜真没有多余的,何货郎再怎么缠也没有达成目标。

  唉可惜,何货郎怏怏离开。

  新到货的一百罐,销量也特别高,刚到货几天,就卖的差不多,只剩下几罐运输途中被损坏的,这种放不了多久,所以何货郎照旧拆开,邀请左邻右舍品尝。店铺旁边有一个面馆,有两个青年正在吃面,看到何货郎居然免费大派送,感叹道:“我们俩是不是在外地呆久了,竟不晓得如今生意人这么大方!”居然白送!

  他们俩也好奇酱料的味道,厚着脸皮舀了一勺一尝一下,眼睛发亮,味道是真的不错,再问价格,平民消费。

  两人的眼睛越来越亮,似乎觉得,这次有门!

  “老板,这个酱批发吗?”批发价格更低。

  何货郎笑道:“批发能够打九折。”

  “那我们先批发五千罐,如果卖的好,还能再合作。”

  嚯那可真的是大生意,何货郎来了精神,把人请进店铺里,细细问来。原来这俩青年家里是做生意的,派年轻子弟出门历练,让他们自己学着独当一面。

  青年姓陈,陈大和陈二,两个人是兄弟,正好就是打算在这里进货,然后带回家乡卖。何货郎看过他们的户籍和凭证,的确是偏远地区的商户子弟,按住怦怦乱跳的心,如果能谈成,能赚一大笔。

  何货郎跟人约定再次商谈后,又找人打听,确认无误后心急火燎的去找林屿订货,一开口就是五千,不禁让林屿起来疑心,“五千!差不多是现在全部的蘑菇存货了,你确定?”

  “确定啊!”何货郎搓手,激动的来回走,“那些特别偏僻的商行,的确会跑来进货,扣除路费,翻倍赚!”他看过户籍,保证没有问题。

  既如此,林屿点头:“你既然要下订单,咱们还是老规矩,三成定金,做到一半给另外三成,交货时结尾款。”

  “当然没问题,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我懂的。”何货郎爽快的拿出定金,签了契约,兴冲冲的做着发财美梦。

  林屿这边,也在吩咐人加班加点赶工,正确早点做好,光是切蘑菇丁和磨香料粉,都要安排两班人轮换,菜板都磨坏好几块。

  林青山是负责最后调味的,工序也只有他和林清河知道,为了保密,厨房里只有这两兄弟,搅拌的手都酸了。

  林屿心想,大批量还是得需要工具啊!不然光靠人力,累也累死了。他临时让人做了一个搅拌支架,把勺子固定在支架上,这样搅拌省力。

  林青山干活更加卖力,毕竟蘑菇酱算是他技术入股,一想到分红,手臂就再次冒出力气来。

  好不容易,第一批的酱料切好放进大缸里等待发酵,第二批正在筹备时,也是过来交中期款的日子,何货郎失魂落魄,一副快要死去的模样。

  林屿一看他这模样,心道要遭,这回难道何货郎老马失蹄,阴沟翻船?

  果不其然,何货郎开口就是一顿哭腔:“我被骗了!陈大陈二居然是骗子!现在找不到他们人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林屿听的脑袋嗡的一响, 受骗了?怎么骗的,还有挽回的余地吗?一串串问题都浮现在脑袋里,他努力稳住心神, 尽力的控制情绪,用一字一顿的语气稳定何货郎的情绪:“现在着急也没用,不如想一想怎么挽回,我问你, 你回来。”

  “第一个问题, 报官了吗?”

  “报,报了。”何货郎被他镇定的情绪感染, 开始结结巴巴的回忆起来。

  “第二个问题,你最后一次跟那伙人碰面是什么时候?”

  “前几日,我还去客栈见了陈大陈二,他们住在客栈里,跟七八个特产商人见面,下订单, 还交了定金。我就进去说过订单做到一半的消息, 陈大还催我, 让我尽快,到时候好一批货车全运回去。”他深深吸气,“然后这几天该交中期款了, 我就去客栈找人, 结果客栈老板说, 那天之后, 陈大跟陈二就没了踪影, 行李也没带走。我便去卧房一看, 哪有什么行李!里面就两个空包袱皮, 装了一些石头!甚至房费都没结清!”

  何货郎又是着急又是生气,牙齿咬的咯咯作响,这一笔能亏进去他大半个身家,他怎么能坐的住。

  林屿也照样着急,这才刚刚开头的蘑菇酱生意,就遭到重大打击,不仅仅如此,还把库存的干蘑菇全部消耗,下一批蘑菇干攒出来,至少也要一个多月。

  “这,这可怎么办啊!”何货郎哭的不行,懊恼难言。

  林屿算了算,距离何货郎最后一次跟陈大陈二碰面,只过去三天,时间不算太久,就算跑了也跑不了太远。

  “你再去报一次官,提供骗子用的户籍,还有面部特征等等,还有受骗经过。另外,你不是说还有别的商户也在吗?联合他们一起报官,人多了官府才重视,顺便去州城一趟,我给白大人写封信提示一下,免得再有别的人上当。”

  何货郎忙不迭点头,他跑来找林屿,也是指望能够让白知州出面,这样说不定能指望上呢?

  尽管希望渺茫,何货郎还是这么指望着。

  何货郎急匆匆的跑去报官,林屿扶着额头,头大如斗,这边厢林青山还兴冲冲的过来问,第二批的酱料缺了香料,什么时候去补齐?

  “先暂停,已经切碎的蘑菇丁香料粉先做成酱,剩余的部分先停手,另外等通知。还有,点算一下已经做好了多少缸,还有,这事瞒着所有人,别透露出去。”

  林青山一愣:“有什么问题?”林屿简短说了过程,一个晴天霹雳打在了林青山头上,“那怎么办?做好的酱怎么办?”

  “所以先去点算做了多少缸,如果少的话,说不定能降价卖,挽回一点损失算一点。”林屿脑袋疼,因为蘑菇才刚刚起步,如果市面上出现大批量的低价产品,很容易自己把自己的市场搅和了,以后还怎么卖的上价格?还怎么扩展市场?

  林青山脑袋发懵深一脚浅一脚的出去,他去点算清楚后有过来回禀,五千罐的订单,已经做完了四千罐,那些剩余的材料还能凑个五百,基本上完成订单了。

  林屿头大如斗,这么多卖到什么时候去!如果真的卖不掉,损失谁承担?桩桩件件都是问题。

  而且,他总觉得这事有点蹊跷,骗子骗东西,难道不应该等到货品上了货车,然后在尾款上动手脚吗?现在三成定金交了,东西也在自家手里,骗子又骗走了什么呢?

  这事他回去告诉康平康安,他们两苦思冥想,同样不得其解,始终没明白为什么。

  何货郎统计了受害人,长华县一共有七八户商人受害,都是同样的手法,下了少量定金后,人跑了。衙门虽然受理了,也发了通缉令,可是那两骗子就像滑手的鱼,不见踪影。

  林屿想了想,让何货郎送来的定金拿起来看。现在银票用的很普遍,大桩生意都是用银票通兑,轻便小巧,可是陈大陈二居然用的是现银,就显得刻意了。

  林屿用银铰子把银子从中间铰开,里面银白色的金属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这是假银子了!

  靠!何货郎都快把脑袋埋进胸口,什么叫终日打雁被啄眼,这就是了!以前走街串巷,一文钱也没有上过当,反而是现在,上了一个大当!而且过这段时间的反思和缓冲,何货郎也逐渐接受自己上当的事实,勉强说道:“这次的事情,责任都在我,是我没有打听清楚,货款我会照样全额支付。”总不能让旁人付出代价。

  其实在行业内,遇到类似事情,下订单的客户往往会弃订单而不顾,三成定金也不要了,先挽回自己的损失。何货郎能这样说,也是想自己负全责,不得不说他是个厚道人。

  林屿叹气,他跟何货郎合作过这么多次,也知道他的商业信誉,打起精神说:“这事儿不急,酱料发酵还要二十天,做好能保存三个月,能销多少算多少。”

  何货郎感激的很,现在少赔一点是一点。

  他们心里都绷紧了一条弦,做好两手准备。一边是尽力开拓新销路,一边是给衙门提供线索,寻找两个骗子,何货郎也日日跟那七个受害者互通消息。

  不过骗子如同鱼入大海,全无踪迹,就算是白知州下了令,也没有寻到人。时间拖的越久,找到人的机会越小。

  一晃就是十多天,看着那些酱大缸,众人就发愁,可没有销路,他们也没有办法。

  何货郎算是彻底死了心,开始盘算怎么堵上这个缺口,铺子不能动,只能找出家里的现银,先把尾款结了,再把酱料运回铺子里存放。

  林青山一直眼巴巴望着,生怕林屿心软,好在林屿一直没有开口阻止。

  如果是林屿自己的生意,平摊损失也无所谓,但可惜这是村里共同的产业,只能公事公办。

  倒是何货郎反过来安慰他:“吃一堑长一智,下次我就学机灵了。这个教训买的值啊!”林屿无声拍了拍何货郎的肩膀,示意他努力!

  何货郎咧开哭一样的笑容。

  做生意一着不慎,就会输的倾家荡产,风险着实高,本来蠢蠢欲动还想自己出门闯荡的村民,这回老实了,他们自问还没有何货郎见识广,怎么分辨真假?倒不如老老实实的搞种植,至少种出一波赚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