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7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小屿在家吗?”

  “在的。”楚楚回答,看到他背后推车的麻袋,“我去叫人。”说完还慎重的重新关上门。

  林青山哭笑不得的,又觉得有戒心是好事,总比他家里那几个强,随便一块糖都能哄了去。

  林屿听到对话,已经从房间里出来,看到林青山后喊了一声哥,让他带着的人绕到屋后去,直接把麦子搬进仓库。

  林青山跟他一起把麦子搬进仓库,原本空旷的架子很快就被塞满,林屿热的冒汗,数了数数量,一麻袋能装五十斤,就算丰收,怎么摆了二十一袋?

  “青山哥,今年产量这么高吗?”

  林青山脸上出现挣扎,最后还是叹口气说道:“是赔礼,我娘她老糊涂了,想用年纪小糊弄你,终究还是我们对不住你。”

  真是没脸说这事,林青山光是想都觉得脸上滚烫。这段时间,小屿一直跟着胡婆婆神出鬼没的,天天不见人影,头两天还好,过了五六天后,三婶子开始觉得,是不是上次她想占便宜的事把人惹怒了,小屿真的在考虑不继续租田的事情?

  不然怎么躲着她?

  虽然种田累,但少了这么一笔收入,家里可真的吃不上饭了!

  三婶子观察了好几天,始终没跟林屿单独说上话,她急了,又害怕出事,不得不把事情和盘托出。三叔气的要命,大骂了三婶一顿,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来解决事情。

  最后商量之后,还是让林青山出面道歉,希望不要断了两家的情分。

  林屿神情复杂,这事怎么说呢?他的确生气,但看到小时候举着他逛灯会的青山哥这么低声下气,又是难言的辛酸。

  都是穷闹的啊!穷才会斤斤计较在乎一毫一厘,要是有钱,谁不会大大方方呢?

  “都过去了。”林屿对着青山哥笑了笑,表示他不会计较这事,林青山紧张的肩头这才放下,尴尬的气氛重新和缓起来。

  林屿本来想留人喝茶,青山哥抹一把脸,表示自己还要忙着磨面歇不住,推着空车子回了。

第十一章

  送新面是本地习俗,每年秋天收获后,就要把当年的新麦子磨成粉,亲戚们之间互相赠送。发展到后来,就不是送面粉,而是送面条和面饼,是分享收获喜悦的一种方式。

  拿到新面后,林屿就在想该怎么送合适,思来想去,干脆就送挂面好了!处理后的挂面在干燥的地方能存放半个月到二十天,已经超出林屿预期了。

  光有挂面似乎有点单调,在加上糖心烧饼,也就拿的出手。

  一早林屿就起来熬糖浆,先把红糖放进小锅里熬化熬粘稠,再揉面,柔软的面团里包入糖心,团成巴掌大的面团,稍微在锅里煎到成型,就放到炉子旁边烘烤,用余温把它们烘熟。

  做好的糖心烧饼,表面酥脆化渣,里面甜津津的,咬一口酥脆跟甜蜜混合,味道简直好极了!

  林屿从炉子旁边拿出一个饼,烫的左手倒右手,好容易等凉了点,扳开分给烧火的希希一半。

  希希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埋头吃了起来。

  “大哥你们吃什么呢?”康平警惕的从院子里伸出脑袋来。

  林屿招手让他进来尝尝味道,烧饼就要趁热吃,才有糖心流动的感觉。

  康平被烧饼堵了嘴,只能呜呜地发出声音。

  “呜呜呜。”这是康平

  “好吃吧?”

  “呜呜呜。”

  “当然,我的手艺是这个!”林屿自卖自夸,竖起大拇指。

  “呜呜呜。”

  “我平时怎么不做?你看看这一通忙活,从揉面到煮糖,多费事,耗了一上午。”林屿垂了垂自己可怜的腰,要不是送新面,他才懒得费事。

  最后做了好几十个烧饼,放在竹篮里用纱布盖好,林屿带着四个孩子齐齐出门,开始上门送面。

  首先是林三叔家,他们没想到林屿还是第一个来他们这儿,惊讶的把人往屋里请。

  “不了不了,我还要赶着多走几家。”林屿摆手,“三叔,这是烧饼,趁热吃,如果凉透了再烤一烤,这是挂面,能放十天半月的,慢慢吃。”

  林三叔听着林屿细细解说,听得晕晕乎乎的:“等等,怎么这么复杂?”

  “不复杂啊,就是一个好吃,一个耐放,以后要是提前做起来,农忙时候不用现做饭,麻烦。”林屿笑着解释。

  “好,今天就吃这个!”林三叔大手一挥,把面条拿到厨房里,搓着手不好意思的说:“上次的事情......”唉,他都没脸说。

  “上次有什么事情?我怎么不知道?”林屿开始装糊涂。

  林三叔张了张嘴,还是没说什么,做晚辈的如此大气和通情达理,让他自愧不如啊!

  林三叔再三想要挽留林屿吃饭,林屿举起篮子:“还有东西没送呢!”他趁着时间还早,多走几家人,顺便把身后的四个小跟班介绍出去。

  刚来林家村时,人生地不熟的,林屿发现四小个不怎么跟村里孩子来往,他是没当一回事。孩子们之间有自己的来往方式。

  结果这都快一个月多了,他们还是抱团,林屿这才觉得,做家长的应该适当插手。并不是要按头让他们跟谁交朋友,至少认识认识?打个招呼?

  抱着这样的心里,林屿接连走了五六户亲戚,特意介绍了主人家的小孩。

  这时候就能看出四个孩子性格的不同,康平是混玩混耍根本没往心里去,楚楚笑的特别甜,还能马上分清谁是谁,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

  而希希嘛,一贯的低头,小声说话,跟兔子一样胆小。

  而康安这孩子格外敏锐,在林屿介绍小孩时,瞬间发觉了他的目的,抬头直愣愣看着林屿,林屿对着他点头后,他才上去跟人说话。

  一样米养百样人啊。

  不过在村里送完面后,很明显打开了局面,开始有孩子过来找他们玩了,至于具体怎么相处,林屿就不会再插手。

  他等了几天没等到春霞姐回娘家,干脆自己上县城去送。临出发前,康平抱着大腿,表示自己也要上县城。

  “要走着去喔!”林屿吓唬他。

  “走就走!我不怕!”康平表示小意思,谁没走过啊!

  他非要去,林屿就没阻拦,他也没说谎,这次不像上次卖东西,专门雇了邱伯的车,他们只能搭顺风车,剩下的路就靠自己走。

  走了差不多足足一个时辰,总算是到了县城,林屿走的脚底发热脑袋冒汗,在这种交通靠走的古代,出个门真费事。

  林屿记得春霞姐婆家的位置,在县城里一条巷子里,前头是一家木匠铺子,后面是自家住的院子,还挨着水井,算是顶顶好的位置。

  他顺着水井的位置找,正拿捏不定时,突然听到嘈杂的吵闹声,一个女人大声说着:“这日子不要过了!”

  “天呐,我到底是什么苦命人,侄儿媳妇嫁过来还想着挖空婆家,贴补娘家啦!”

  这么一嗓子,几乎把附近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来,林屿看到不少人从篱笆围墙里冒出头,试图听清八卦。

  看热闹真是人之本能,连康平这么大的孩子,也竖起耳朵听着。

  林屿走进了几步,侧耳听着。

  那个嗓门尖利的女人继续数落着:“哪家都没有这样的媳妇,嫁过来没给我们老秦家留后,这就算了,操持家务尽心服侍公婆总是应该的吧?连这点都做不好,现在还好意思闹着回娘家!你回,回去了就不要在往我家来!”

  接下来安静了几分钟,没人应答。

  尖利声音又起了话头,开始说起侄儿媳妇做饭不好吃,怎么嫌弃怎么说,她絮絮叨叨还要继续说时,听到一声巨大的斩击声,似乎切到什么木头上,轰隆的一声把人吓的够呛。

  “你说够了没有!”一个年轻女音反驳着。

  “天呐,我不过说了你几句,长辈说晚辈还说不得了?天底下就没有这个道理!”

  “我不过提了两句要回家送新面,小姑你就哭天抢地的,是怕把自家送穷了?你自己打听打听,谁家闺女不回娘家送新面的?耽误到现在我都不好意思!”

  “今天就是说破了大天,我也要回去!你要是不怕别人指指点点你们老秦家不懂礼数,那就继续拦着我好了!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丢脸!”

  年轻女音怒气冲冲的,在厨房里咣咣当当收拾东西,伴随这尖利女音的哭嚎,叫喊,期间也没别的人来劝阻和说合。

  门栓被取掉,木门吱呀被打开,愤怒的女人拿着包裹出现,胸膛还是气的一起一伏。

  越走越近的林屿没注意,自己被八卦心情驱动,已经走到人门口,跟年轻女人撞个正着,两人面面相觑。

  “春霞姐。”林屿尴尬的举手打招呼。

第十二章

  老秦家的内屋。

  秦父秦母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开口说话,似乎谁要是出头,谁就该去劝阻厨房里的两人。

  秦瑞看着秦母,秦母盯着秦父,最后作为一家之主,秦父不得不站出来:“这是咋了啊这是?怎么还吵了起来?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说不清楚的?春霞也是,怎么还跟姑姑计较,一点都不大气。”

  说自己媳妇不大气,秦瑞不得不闷声解释两句:“春霞要回娘家送新面,念叨了好几天,姑姑不让送,说店里订单多忙不过来。”

  但一直不回去也不是办法,除非是两家人闹掰了断亲,不然没有不送新面的规矩。

  明白是自家理亏,秦父也闷闷的:“晚几天去也行啊,这不是事情多嘛。”

  “但也不能太晚,别家都快送完了,别让岳父家生气。”秦瑞小声的辩驳了两句,“爹,我还得出去劝劝,面还没揉呢,总不能让爹娘饿着肚子。”

  “好。”秦母接话,“你盯着点春霞,少放点油。”

  听着厨房传来的巨响,秦瑞吓了一跳,又退缩了,春霞是不是生气了?他要不要等等在去问?

  秦瑞又等了一炷香时间,再去看厨房时,里面只有一个傻啦吧唧的姑姑,林春霞已经不见人影。

  这下可咋办?

  *

  林屿没想到出来送个面还撞上家务事,尴尬的想扣个城堡住进去。而林春霞一眼瞧见林屿跟康平拎着的篮子,心里的酸楚就跟泡泡一样冒个不停。

  丢脸,难过,委屈,种种情感在林春霞心头不停的翻滚,眼泪就这么直接的淌了出来。

  “别,别哭啊姐,有事你告诉我,难道秦家人还敢欺负你不成?”一向坚强的春霞姐突然哭了,林屿是真的手足无措。

  康平机灵的把自己手帕贡献出去,很快就被眼泪浸湿了。

  人就是这么奇怪,自己受委屈时未必有多难受,甚至还能扛住,但亲近人只要一声安慰,就能让人哭的收不住。

  旁边茶水摊的老板娘“啧”了一声,喊着:“妹子到我这里坐,别傻站着。”

  站在大街上哭的确挺傻的,林屿拉着春霞姐去了茶水摊,给她到了一杯清茶补充水分。有时候哭泣并不是坏事,至少说明还有情绪起伏,能宣泄心里的郁闷。

  林春霞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尽管眼睛都肿成桃子,看起来却精神多了,她一口气灌了一杯水,肚子却开始咕咕叫。

  林春霞捂着肚子,林屿递上提前准备的烧饼,“先顶饿,等下我们一起去找家面馆,吃点热乎的。”

  春霞姐饿狠狠的咬了一口饼,“没错!我省吃俭用又是为了谁!根本没人把我的辛苦当回事,就要吃!还得吃贵的!”

  烧饼已经凉了,但味道依旧不错,春霞姐一边吃一边开始诉说自己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