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39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不知怎么的,文昌耀忽然有点愤愤不平,也不知是气自己太矮,还是为以后能不能长高而忧愁。

  徐月盯着面前这个男孩,看着他脸上的神色变幻,暗叹一声:到底还是个孩子,装得老陈稳重,心里想什么却还是流露在神情上,一眼就能够看透。

  “你认识多少个字?”她问。

  文昌耀心里算了一下,扬起下巴回道:“一百多个。”

  这在他们县里可是很了不得的了,他才十岁,刚开蒙一年。

  周围的孩子们顿时露出了惊讶又羡慕的神色,文昌耀的下巴扬得更高了,可见读书识字这件事,是他最骄傲的点。

  徐月哦了一声,用笔在文昌耀个人信息那一栏上标注了一下。

  继续问:“算术会吗?”

  徐月冷淡的表现,让文昌耀尴尬了那么一下下,但很快又回:“百内皆可。”

  他想着,徐月问得这么清楚,肯定是要给他安排不一样的活,或许还要重用他也说不定,是以把自己的底都掏出来了。

  只可惜,这点水平,在徐家庄学堂,初级班毕业都难。

  徐月面上神色平静,文昌耀看不出她是满意还是失望,但就是觉得,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放到她面前,似乎一文不值。

  不,或许也值几个工分!

  徐月把手里的书递给他,“这里是初级一的语文书,半月内你要是把上面的拼音都学会,我就让你当你们这批人的班长。”

  语文书带着一个文字,文昌耀猜到应该是识字本子,可拼音是个什么东西?

  音律吗?

  要他唱歌?

  文昌耀大脑思绪已经飞了,抱着徐月给的语文初级(一),跟着其他伙伴……不,现在他们都是同学,徐三小姐说,他们现在就是同一批学习的学生,所以简称同学。

  文昌耀跟着其他同学们离开了徐家大宅,被安排到了学堂后面的学生宿舍里。

  一大间屋子,里面的地面光滑平整,硬邦邦的,是从没见过的石材,和浴室里的一样,应该挺防水的。

  围墙三面都搭着前年刚时兴起来的炕床,一间屋子能睡三十个人,这样的屋子在这片叫做学生宿舍的地方,有好几间。

  文昌耀怀疑,后面那些房间,以后还会有人来填满它。

  男女生分开,各有各的房间,中间隔着一块菜地,领他们过来的人说,平时下课后学生们要去地里种菜,种出来的菜拿到食堂去做,实现自给自足。

  这些七七八八的规矩还有很多,别的文昌耀就不说了,他知道大户人家是这样麻烦的,但有一条规定,简直震碎了他还未健全的三观。

  学堂里居然还有女孩!

  他原以为徐家三小姐把福宝那些女孩一起带过来,是要安排他们在学堂做杂活的。

  万万没想到,居然也是来读书的,而且和他一样,都要经历月考和毕业考,她们可以和他一样,争取那碗鸡腿饭。

  抱着一本语文初一的文昌耀不淡定了,天知道他有多想吃一口那油亮多汁的大鸡腿。

  福宝都吃过了,怎么还要来跟他抢?

  一下子,男孩的危机感涌上心头,跟着大部队一起吃了一顿半稠的午饭后,立马回到宿舍的小桌前,开始翻阅那本初级语文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只有半边的字,还有奇奇怪怪的符号,让文昌耀有种自己之前读的书都读进狗肚子里的感觉。

  幸好,徐三小姐并没有指望他能够自学成才,而是派了个人来教他。

第216章 简体字和拼音

  “我叫周荣,比你大一岁,我现在是中一班的班长,老师让我来教你简体字和拼音。”

  留着一头青茬短发,身穿短褂长裤麻布鞋的少年大步走了进来,边走边自我介绍,来到愁眉苦脸的文昌耀跟前时,已经把自己的来意讲清楚了,一分钟都不耽误。

  文昌耀欣喜不已,但见到只比自己大一岁的周荣都当中级班的班长了,心中暗暗有些不服。

  可当周荣坐下,熟练的翻动初级语文一上的内容,清晰的读出来时,文昌耀惊了。

  就算这语文书是徐家编的,也不可能编得这么完整,自成体系。

  所以,是他读书太少,所以不知道这世上原来还有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字?

  不过男孩心中仍是不服的,他觉得,自己努力的话,肯定能够超越周荣这个只比自己大一岁的中一班班长。

  .

  简体汉字、拼音、普通话这三样东西,原本徐月是不准备拿出来的。

  但经过这将近一年的教学考验,她发现,学生们从初级班读中级班后,明显吃力起来。

  这种吃力不是因为他们天资愚笨,而是因为教学体系不同上带来的麻烦。

  从文字到数字,再到字母字符,因为一些现代化的概念,在数学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简体字。

  学生们学的是繁体,冷不丁遇到简体,而且还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脑子很容易就乱了。

  于是,徐月意识到,繁体字要认识,但简体和拼音更要学!

  因为这关乎着高级班的进阶版教程能不能顺利展开。

  于是,中级班开班后,徐月就着手撰写简体教材和拼音教材,特别是拼音,这真的是个好东西。

  只要学会拼音,庄民们的阅读水平就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在有拼音的前提下,很多老得学不进去字的庄民,也能对着标有拼音的公榜读上几个字。

  并且,这样一来,庄内各处的信息传递速度就快了起来,最新消息君梅每天都会抄写一份贴在小卖部门口,路过的庄民对着拼音就能够读出来。

  这也养成了庄民们每天到小卖部用工分兑换生活必需品时,必看公榜的习惯。

  在有简体字和拼音的加成下,徐月已经着手研究造纸、弄印刷、搞简报什么的。

  越是到了后头,越是感觉到了纸张和书写的重要性

  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大量的信息处理只能依靠于纸张的记录。

  原先庄上的事物还没完全展开,木板尚可利用,但随着现在需要记录的信息越来越多,看着库房里堆放得越来越高的木板和竹简,徐月立马感受到用纸不自由的压力。

  但以现有的技术,大有叔那边不管再怎么努力,第一批纸的产出时间也要等到年底去了。

  只能继续用竹简和木板凑合一段时间。

  心里计算着第一批改造纸张的成品时间,徐月已不知不觉走到了阿娘等人训练用的后山瞭望台上。

  站在这里,可以将整个庄子的情况尽收眼底。

  现在庄子上的人多了起来,加上闻讯前来徐家集市交易的商贾、乡民们,热闹得像是一个小城镇。

  不过庄子内外两个部分界限分明,以河沟为界,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澡堂。

  一个给庄里人用的,一个给外来人用的,都是一根筹子洗一个人。

  这是整个庄子上除了集市、工厂以外,最热闹的地方。

  徐月翻过账目,外澡堂每天稳定有三百多人流量,随着天气转凉,还有人特意跑过来洗澡。

  内澡堂的人流就更多了,夏天最热的时候,庄民们一个不落,一天有四五百人进进出出。

  特别是吕蒙等人,训练流汗多,加上他们也会在庄子的安保任务中得些工分,平时又包吃包住的,手里这点工分恨不得一下全用完,一天要洗两次澡。

  古代的豆皂没什么污染性,洗澡水也没浪费,王氏在庄内做了个自循环系统,这些生活污水一部分自然排出,一部分集中起来,比如停车场上的马粪牛粪,则转成种地用的肥料。

  要不是沼气在当前这个阶段起到的作用不大,徐月一点不怀疑,阿娘要把沼气弄出来。

  说到沼气,徐月就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沼气发电,可惜,从沼气到发出电,这其中的复杂过程,超人来了都办不到。

  而且科技树卡得死死的,徐月曾试图要一台柴油发电机,可柴油呢?她上哪弄去!

  光靠她实验室里的器材,累死累活也达不到柴油发电机需要的使用量。

  所以,还是想想怎么弄点煤油灯、蜡烛什么的吧。

  只是煤油灯的灯芯是棉绳,还是等她把棉花给种出来先。

  外澡堂对面,就是集市,共有两条长街,街后就是旅店。

  旅店再往后,用围墙隔起来的坡脚下,便是吕蒙等部曲的宿舍和训练场之一。

  这样的布置徐月不懂,只知道阿娘有她的用意。

  不过,保安守在大门口,住在庄里的人会更有安全感。

  此刻,几名从部曲中抽调出来的部曲化身为教练,正在操场上操练新加入的一百个新生力量。

  乃娃又跑在最前头,这已经是徐月第三次看到了,她休沐回家总共就两天,一个月内连着看到三次,可见这小子确实厉害。

  这批孩子,王氏统称为学员,他们进行的训练比吕蒙他们这些半路出家的更系统,行走坐卧颇有几分现代化军事训练的感觉。

  但徐月知道,这批学员绝对不止是这样而已,阿娘已经在准备教他们练体术了。

  并且,阿娘还要亲自担任教练,这待遇,整个庄子上也就她们兄妹三人才有。

  老实说,徐月都有点羡慕,但想想书院里还有那么多自己还没抄完的书,为了能量果的经验值,还是老老实实多读书吧。

  而且现在伯亚和子瑜天天来找她谈论天下大势,眼看着就要加入我社主阵营,可不能就这么放过。

  徐月笑了笑,把目光转到庄内,东南角的工厂,兵工厂的炉火日夜不熄灭,纺织厂外的水车已经报废了一个,现在又换了一个全新的,铁制的,估摸着能用个一两年。

第217章 别驾,算一卦

  陶瓷和布匹每日都有一定量的产出,除此之外,兵工厂做的最多的还是冶铁,打兵器,如此反复。

  为了方便几十里外的砖厂和矿山往庄内运输材料,在工厂后又开了一条道,这样一来,外来的人就再也无法窥视工厂内的情况,工厂这边自成一派。

  徐家每年都要给公孙瓒交一批武器,但他只知道王氏在矿山铺设轨道,增加了运输量。

  却不知道现在矿井下的采矿技术已经和当初的不一样了,每月采矿量比以前提升了五倍。

  但对外上报,徐大只说多了两倍,就这,公孙瓒等人就已经觉得很不可思议了。

  于是,剩下的一大半铁矿石,夫妻两暗中全部吞了下来,调到自家兵工厂,专门给自家生产兵器。

  公孙瓒看中的无非就是王氏的神兵手段,只要王氏交出去的武器比他原先的好用,就算是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