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第172章

作者:悠闲小神 标签: 穿越重生

  王萍萍此次回得很高调,此刻幽州牧赵虞应当已经知晓她抵达渔阳的消息了。

  “赵虞实力不可小觑,虽然兵力先前被公孙瓒骗去不少,但手中至少还有五万兵力,倘若一战,必是一场恶战。”

  徐大一边喝着西瓜汁,一边分析道:“且赵虞与乌桓人素来交好,对边民一直采取怀柔政策,在乌桓人中颇有声望,倘若他同乌桓借兵,对方未必不应。”

  “你想好怎么应对了吗?”徐大看着王萍萍,试探道。

  王萍萍果然是有备而来,直接便答:“与袁昭要兵!并、冀二州夹击赵虞,他就算跑到乌桓去,也没用了。”

  “与袁昭要兵?”徐月小小吃了一惊,“阿娘才把他们打成这样,他们怎么会借兵给咱们?”

  “错了!”王萍萍好笑纠正,“不是借,是要。”

  徐月众人不解。

  王萍萍嚣张的一挑眉,“打赵虞的前提,便是全面拿下冀州!”

  徐大心头一跳,紧接着似乎有了头绪,“你是准备把袁昭彻底干趴下?”

  王萍萍没点头,只道:“差不多吧。”

  “赵虞还会等你们先拿冀州再下手?他只是仁善,可不是傻子。”徐大摇摇头,不太明白自家婆娘到底想干什么。

  好在她不是爱故弄玄虚的人,解释道:“冀州这么好一块肉,不可能只有公孙瓒一个人盯着,曹氏一直按兵不动,是他想看袁昭和公孙瓒鹬蚌相争,他来做渔翁。”

  “但显然,现在这块好肉已经快要成为公孙瓒囊中之物,曹氏绝不会就此坐视不理。”

  “等着吧,赵虞急,袁昭比他更急,而要解决曹氏的压力,袁昭只能来找我们合作!”

  徐大问:“他要是去找东吴呢?还有荆州赵表,这人可一直是袁昭的盟友。”

  王萍萍似乎一点也不怕这样的局面出现,或者说,就算真的出现这种局面,她也不惧。

  只是从容道:“东吴刚死了老盟主,小盟主才上位,自顾不暇。”

  “荆州赵表……他要是敢同曹氏作对,先前袁昭被我困住时,他就该领兵过来帮袁昭了,可结果呢?他并没有来,二人关系早就破裂。”

  王萍萍忽然坏笑了一下,“我猜想,要不是袁昭现在还有邺城,赵表说不准会把走投无路前来投奔他的好盟友袁昭杀了,献给曹徳做投诚之礼。”

  等于是,袁昭现在四面楚歌,汝南集团早就没了当初一呼百应的威风!

  现在棋盘上的多方势力,想的只是怎么吞掉冀州这块地盘,免得让公孙瓒独占北方,一家独大。

  只是,倘若袁昭要找公孙瓒合作,那曹氏肯定会向赵虞联手,一场北方大战很快就会在冀州上演。

  成功的道路看似就在前方,可实际上一步都不好走。

  因为这张棋盘,骨子里早就烂透了,各方势力想再多要一点兵力一点财力,都是那么的艰难。

  只靠世家壕绅的支持,这场军阀混战的战线恐怕会拉长到二三十年之后,等到其中一方再也消耗不下去时,才能得出一个结果。

  这种明知赢也是输的战斗,王萍萍一点都不想打。

  打了个哈欠,王萍萍起身摆摆手,时间不早,睡觉了。

  徐月和徐二娘跟在母亲屁股后面,把她送到房间,床榻上,铺的是新弹的棉被,盖的也是透着淡淡米色的纯色棉布被罩,里面塞了一层薄毛毯。

  王萍萍刚躺上去,就被一股阳光的味道包裹住,忍不住发出一声幸福的喟叹。

  家的味道总让人心安,待姊妹俩退出去,她很快便沉沉睡去。

  徐二娘先回房间继续完成她还没来得及做完的衣裳,徐月则又回到了堂屋里。

  屋内只有徐大郎和徐大,父子两个分坐在两个角落,正在大眼瞪小眼。

  徐月还未进门,忽然听见阿爹小声发问:“大儿,你今年也十六岁了,按虚岁算都十七了,想过女人没有?”

  屋内没有徐大郎的回应,只有男儿站起身往外大步走来的脚步声。

  “哥哥!”正要往里走的徐月同走出来的徐大郎来了个面对面。

  徐大郎冲屋内翻了个白眼,回头对着妹妹立马换了个温柔的微笑,拍拍妹妹的小脑袋,大步回房去了。

  徐月无奈的走进屋里来,就见阿爹盘膝拢袖坐在屋内,一脸得逞坏笑。

  “瞧,到底是长大了,羞了。”他对刚刚怒走而出的徐大郎如此评价道。

  说罢,还冲徐月挤眉弄眼,好似能让他好大儿吃瘪,他就很高兴。

  徐月只能小声嘀咕,“阿爹,你为老不尊。”

  徐大只当没听见,拍拍身旁的软垫,“乖女儿,来,坐这。”

  徐月走了过去,在他身旁坐下,询问他顾大夫顾为荷那边说通了没有。

第272章 公孙乌堡

  徐大轻轻颔首,事情谈妥了。

  “不过,你怕是得亲自入城去见他一面,顾大夫说他要看看他到底要为谁效力。”徐大补充。

  徐月想了想,“那等下次休沐我就去一趟。”

  徐大点头,一副随你想怎么样的纵容模样,邀着徐月同他下盘棋。

  家中五人,除了徐大郎这个搅局高手之外,就数徐月棋艺最烂,徐大的用意不言而喻。

  徐月感受到了冒犯,沉声道:“阿爹,不带你这样欺负人的。”

  徐大挽留,一脸可怜样儿,“来嘛来嘛,就下一局,就一局,下完就回去睡觉,如何?”

  “……那好吧。”看面前的老男人实在可怜,徐月心软了。

  那她就让他赢一回吧,阿爹也难得回一次家,就当是做女儿的孝敬老子了。

  结果不用说,自然是徐大赢了,仿佛喝了假酒一般,哈哈笑得满院都能听到他的快乐。

  “徐青阳你不想睡了是不是!”

  隔壁主屋内传来刚入睡又被吵醒的王萍萍女士的怒喝声。

  屋内父女俩顿时一惊,忙捂住嘴巴,猫着腰,轻手轻脚各自撤离。

  临散前,还不忘互相对视一眼。

  徐月眼神幽怨:这下阿爹你高兴啦?

  徐大一脸悻悻:差点忘记你娘这母老虎回来了!

  父女二人无奈的齐摇头,默契散去。

  .

  半月很快就过去,轮到书院休沐的日子,徐月和哥哥徐大郎并没有如同往常那样直接回家,而是越过徐家庄,朝着渔阳县城而去。

  一路上,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到出行人们的热情,周边村民、小贩,带着家中的农产品,或是新鲜小玩意,大步大步往县城和徐家庄两个方向走。

  往徐家庄去的,目的地是徐家庄的集市,顺带着用几个鸡蛋卖来的筹子请全家老小到澡堂洗个热水澡,等着好过年。

  而去县城的,则是为了购买一些基础生活用品。

  虽然徐家庄集市也有很多商家,但这边出售的日常用品却不多,反倒是卖货的农户爱往这里去,因为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价格。

  大家一般是这样的路线,先到徐家庄出售自家的产品,洗个澡,吃个饼,然后舒舒服服从徐家庄搭乘车夫们的牛车,拿着从徐家庄换来的钱,往县城内采购。

  但往往,县城内的商户收到农户们消费的钱币后,又会转到徐家庄来,同那些大商们购买大宗商品,比如油粮米面,铁器、锅碗之类的。

  反正,怎么算最后徐家庄都能从中抽成。

  也因为这些往来商队越来越多,县城周遭的治安也越来越好,加上徐家女将军的名号,那些个偷鸡摸狗的小混混都不敢到这边来。

  当然,治安如此之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徐家庄常年收容流民,不管男女老少,他们都要,入了徐家庄的人都能分到田地耕种,或者得到一份工厂的工作安排。

  如此一来,周边几乎没有闲人,大家都有工作做,有地要种,有饭吃,连乞丐都快要消失了,又哪里来的小偷劫匪?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徐家庄从一开始的一个小庄园,现在已经扩大到成为渔阳县城周边最大的私人乌堡。

  这般强盛的崛起,令本地世家壕绅们一边恐慌着,一边又欢喜着。

  原因无他,只因为徐家乌堡内的集市,周边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而又因徐家夫妇二人现在几乎把持着公孙瓒手下的三分之一的军政力量,渔阳县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促使得徐家这个一开始小小的集市,现在已经成为渔阳郡内最受商人欢迎的交易点。

  而徐家集市收取的税率,又比县城内低了很多,并且还有按照交易额等级分级收取交易费等相当完善的收费规则,大家都觉得在这交易很划算。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徐家筹。

  徐家庄的筹子,是商人们这么多年交易以来,最公平的交易货币。

  但也是这徐家筹,让徐家庄成了世家壕绅们又爱又恨的地方。

  他们爱这徐家筹的公平,又恨因为徐家筹,而被徐家集市拿捏着,想走不敢走。

  因为离开徐家庄,他们就要独自承担劣币交易的风险。

  这其中的损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你要是倒霉碰上,就够你膈应的。

  最近因为王萍萍领兵在渔阳县驻扎,周围治安更是好到连小女孩都敢独自一人在大道上撒欢的程度。

  王萍萍治军严厉的名声早就从并州那边传了过来,现在渔阳百姓们算是切身体验了一回。

  军队驻扎不是小事,不但内部管理严格,对外部环境也抓得很紧。

  自从王萍萍回来之后,整个渔阳郡的进出入手续就变得严苛起来。

  是的,对标往日的户籍、人口流动管理水平,渔阳郡太守等人直接用上了严苛这个词。

  前两年,在那场大雪灾中,公孙瓒处理了很多肥得流油的壕绅,并放出许多土地分给佃户,让佃户回归自由民,分田分地交给他们耕种,重新增加了渔阳郡的纳税人口。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徐大一手推到户籍管理位置上的公孙安着手重新登造户籍黄册。

  现在渔阳郡百姓们手中的黄册已经不再是以前老旧的黄册,而是全新的。

  不但纸张变更成更硬更平滑的徐家黄纸,户籍内容也比以前记录得更加详细。

  这是个很大的工程,所以从开办起,到现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公孙安把头发熬秃,也才勉强完成任务。

  但让公孙安没想到的是,这一切安排,似乎都是为了今天。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说明什么?

  说明早在两年前,他家表哥表嫂就已经在觊觎渔阳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