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空间:糙汉的穿书娇气小知青 第257章

作者:捉刀小情书 标签: 穿越重生

很快,就有另一群人,自发站在了于静姝这边,认为于静姝是在捍卫自己国家的文明,且有理有据,不能因为lv是时尚界泰斗,就无视他们疑似借鉴宝相花纹的行为。

这些人强调,即便是秦姝确实因为lv的名气,变相受益了,也不能改变华夏文化被其他人窃取的事实,同时更不能因为一个受害者受了益,就否认其先前受过的伤害。

而抨击于静姝的人则觉得,中国古典的花纹那么多,于静姝却偏偏带了一种有争议的花纹来到巴黎,显然是别有居心。

两方媒体,一方觉得时尚界本来就是非多,不存在不谙世事的新人,于静姝显然就是个很有心机的野心家,另一方觉得自己客观公正,帮理不帮亲,觉得于静姝既然没有抄袭,就无需受到任何指责。

由于双方争论过于激烈,加上外贸局那边也在跟进着于静姝这边的品牌发展,所以这件事渐渐地就传到了国内,电视台甚至还特派了记者,到国外进行了采访。

于是于静姝在家抱着蓁蓁,和霍旬、秦素云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就看到了电视上的报道。

第439章 人格分裂好了但也疯了

“这怎么突然上电视了?”秦素云一脸错愕地看向于静姝,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咱们这边也能花钱上电视吗?”

于静姝被秦素云的反应逗笑了,“哪儿啊!就是能投广告,咱们也上不了新闻播报啊!”

霍旬两只手肘压在腿上,提醒于静姝和秦素云,“先看看具体内容。”

秦素云听了,便没有立刻再问,转而盯着电视,听上面的记者说话。

“据悉,本次外媒的争议重点,是围绕我国传统纹饰宝相花纹。而宝相花纹之所以在国外名声大噪,却是因为国内的一位年轻企业家……”

“目前,也有不少正义之士,正在对秦姝进行着有力的声援,有关这件事的争议结果,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

听记者介绍完了国外的情况,秦素云就立刻说道:“看这个样子,是外贸局那边对咱们的进展很满意,借着这个机会给咱们打广告了。”

于静姝脸上也带着喜色,说道:“这可比普通广告有用多了。电视上播报的新闻,明天早上也会印刷文字版,刊登到报纸上。咱们国内现在家里有电视机的不多,可看报纸的人却多了去了。上一次报纸,咱们离家喻户晓也不远了。”

霍旬看着于静姝那副兴奋的样子,有些心疼地问道:“不过现在势头比预想得好,你设计的成衣是不是就要提前发售了?”

“是呀……”于静姝冲着霍旬乖巧地笑了笑,“放心吧,图纸早就设计好了,大的第一版样衣也没什么问题,用料也都运到制衣厂去了,就是需要制衣厂那边赶赶工。”

“你就不用监督了?”霍旬立刻戳破了于静姝的小把戏。

“哎呀!那也没办法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秦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肯定要趁着良机,让秦姝走向世界呀!”

秦素云听到这,插嘴道:“制衣厂那边的事我去盯着,你毕业论文的事是不是还没来得及弄呢?我看今天邮递员送过来挺沉一个文件袋,说是伊春那边的什么精神病院寄过来的。”

“精神病院寄过来的?在哪呢?”于静姝听说这个,立刻来了劲头。

“我放你书房桌子的第一个抽屉里了,今天忙活起来就给忘了,刚刚才想起来。”秦素云说话的时候,给霍旬递了个眼色,那意思是“还不跟你媳妇去书房?省得一会儿想起来,又该忙活公司的事了”。

霍旬咳嗽了一声,立刻跟着于静姝一起进了书房。

于静姝冲进书房,立刻像个朝阳群众似的,飞快地拉开抽屉,把文件袋拿了出来,撕开牛皮纸封,查看起里面的东西。

文件袋里的大多数文件,都是白秋雨的诊疗记录,剩下的,则是最后的诊断结果,以及白秋雨治疗时的一些照片。

于静姝没有仔细去看那些记录,而是先拿起诊断结果读了起来。

白秋雨的诊断结果中,赫然写着“已无第二人格存在,人格分裂症状消失”,只是在这句话之后,还跟着白秋雨的其他病症,比如“偏执”、“强迫性自残”、“囤积垃圾”、“歇斯底里”等等。

用通俗的话来讲,大概就是白秋雨真的精神失常了,而且症状还比普通患者要严重。

“她怎么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变成这样?”霍旬一直现在于静姝身边,诊断书上的内容,他也尽收眼底。

他的潜台词是,既然白秋雨之前那么多年都没有真的疯,现在怎么会几个月就疯了。

“我也不知道。”于静姝把诊断书放在一边,开始查看白秋雨的那些照片,淡淡地分析道:“可能是上次的事让她彻底失去了希望,也有可能是疯人院的人治疗的手段太残酷了,亦或者两者都有。”

于静姝低头看着手里的照片,表情不由变得有些复杂。

照片里的白秋雨,看起来比于静姝离开疯人院的时候要健康,皮肤有血色不说,身上也长了点肉。

但是白秋雨整个人的精气神,却像是一下子被抽干了似的,每一张照片里的精神面貌,不是宛如行尸走肉,就是带着一股极端的疯狂。

简直和于静姝最后一次和她面对面的时候大相径庭。

白秋雨似乎是接受不了现实生活和她书中内容的落差,时而求生欲极低,时而又陷入虚无的想象,所以才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霍旬见于静姝一直盯着照片看,自己就先行拿起了白秋雨的诊疗记录,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才从诊疗记录上收回视线,对于静姝说道:“这种人没什么值得可怜的,即便她落得现在的下场,也完全没有忏悔的意思,你根本不必可怜她。”

霍旬把诊疗记录递给于静姝,“这里面的记录很详细,可她自始至终也没有说过对不起你,或者想向你求饶的话。”

“我什么时候可怜她了?”于静姝哭笑不得地看了霍旬一眼,接过诊疗记录,说道:“我就是觉得,都到了这个程度,还死不悔改的人到底有多偏执。”

于静姝拿着诊疗记录,随手翻了几下,就扔到了一边,说道:“现在我的猜想已经确认了,白秋雨的另一个人格确实不见了,她之后的病情怎么样,我也就无所谓了,反正疯人院那个地方又不是什么好地方……就是我的毕业论文课题,确实要改改了。”

“那监督制衣厂的事,不如就交给咱妈吧!”霍旬趁机说道:“蓁蓁我来看,你这段时间就考虑论文的事就行。”

其实两人要今年冬天才毕业,现在忙着写论文,其实还有点早,只是霍旬见于静姝这段时间太忙了,想让她休息休息而已。

于静姝看霍旬和秦素云都统一战线了,只得答应道:“行,我让咱妈帮我盯一阵子。”

这时秦素云敲响了书房的门,说道:“阿姝,利业村那边有人打电话找你,是大队长梁爱民。”

第440章 进城务工受阻拦

于静姝和霍旬对视了一眼,都有些纳闷。

也不是下乡那会儿了,大队长打电话过来能有什么事?

不过电话打过来了,也不能就这么在堂屋放着,于静姝便快步走出书房,去把电话接了起来。

“喂,大队长。”

“小于知青,凤萍她们几个进城的名额让卡住了,你可得给想想办法啊!”

大队长一着急,也忘了于静姝早不是知青了。

“进城的名额被卡了?”于静姝下意识看向霍旬,用眼神询问他最近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政策出台了。

原来于静姝最近打算开门店,推秦姝这个高端线的同时,也推一推中端线,所以就想在利业村的副业队里,招几个自己当初带过的,技术过硬的女队员。

不过因为公司的地点在深圳,副业队的那些队员里,年轻的媳妇们因为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几乎都没有应聘的意愿。

只有没结婚的年轻姑娘,以及上了岁数的婶子,愿意到于静姝这里工作。

而于静姝这边也要对这些人的手艺进行考核,一来二去的,剩下的人也就那么五六个,其中一个,就是林家三姐林凤萍。

于静姝觉得林凤萍做事认真,就想让对方给自己当设计师助理,以后自己动手做衣服的时候,像是布料再造、钉珠针、记录修改细节的工作,就都可以交给她。

至于其他几个老乡,就先送到深圳的制衣厂,给她们单独分配一个车间当技术指导,专门带新人做有缩褶绣元素的中端产品。

本来这一切计划的好好的,就等着几个坐火车,来北京的来北京,去深圳的去深圳,只是于静姝没想到,这事却在进城名额上卡了壳。

“怎么会突然不让进城了?我记得现在进城已经不受限制了才对。”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地方都不需要介绍信了,尤其是像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

“不知道,我也正问凤萍她们几个呢!本来都好好的,人也送上火车了,结果检票员带着几个人到车厢里问话,也不知道她们几个哪里答得不对劲儿了,就让人给撵回来了!”

于静姝听大队长这么说,便说道:“大队长,您把凤萍叫过来,我来问问她。”

电话那头忙乱了一阵,林凤萍才接起电话。

她毕竟还是个没结婚的姑娘,又是第一次出远门,碰上这种情况也有些乱了阵脚,觉得是自己说错话了,才让人撵回来的,所以接电话的时候,声音里还带着点哭过之后的鼻音。

“静姝姐,我们是不是不能去城里挣钱了……”

“你先别急,先回忆回忆,车上人家都问你什么了,原原本本地都告诉我。”

“我们上了火车之后,刚过了三棵树没多久,就有一个人过来检查火车票,我们几个就赶紧把票给检票员看了,检票员看完票,打量了我们几个老长时间,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就说我们几个是进城干活的……”

说到这,林凤萍的语气就有些激动,“结果这人不知道咋回事,立刻就带了几个人来,说话可凶,说现在不让进城了,让我们赶紧回家,到了下一个站就把我们给撵下去了!”

“直接就撵下去了?火车票没退?也没找车送你们回去?”于静姝听得一阵火大。

“啥都没退,我们几个的车票还是那个耿经理给订得卧铺,还有转车的票,加一起好多钱呢!”

“行,这事我知道了。你在家安心等着就行,过几天会有人接你们过来。对了,你们的火车票要留好,不要损坏了,我有用处。”于静姝忍着怒气,安抚了林凤萍几句,就把电话给挂了。

紧接着,她又去了西厢房找到了耿兰,把林凤萍几人的经历说了,让她去和铁路局那边沟通,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行,我去问问。”耿兰答应了一声,就立刻出了门。

毕玉也出门去了公司,安排司机开车去利业村那边接人。

霍旬则给潘成庆打了电话,打听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情况。

潘成庆家里也有亲戚做生意,闻言便说道:“你媳妇那公司最近没怎么招人吧?”

“在深圳本地招了一些,北京这边人手够用,确实有一段时间没招人了。”

“那就对了,最近风口又收紧了,好多和外国人谈成的生意都黄摊子了。深圳那边受的影响还不大,其他地方基本上一下子打回原形了。这两年国营工厂有不少都不景气,都说是被私营的工厂给抢了饭碗,挺多人心里不满,就开始举报,现在为了限制这些私营企业的规模,都不让农村人进城务工了。”

“如果靠过去的模式就能富裕起来,过去十年早就富裕了。现在突然这样,私人企业办不下去,之前几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霍旬叹了口气,又问道:“汽车不会有人查吧?”

“汽车哪里查得过来?都是查火车。不过那个检票员也是多管闲事,这事和他又不搭噶,他去叫什么人!我估摸着,就是他看那几个人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农村的,结果还能坐卧铺,心里不平衡,才这么干的。”潘成庆叹了口气,说道:“这段时间就这样,就当买个教训得了。”

“买个教训?你的意思是说,你亲戚雇的那些人,火车票也没退?”霍旬立刻就察觉到不对劲,语气不善地问道。

“看运气,有的给退,有点不给退。”潘成庆自己说完,也有点反应过味儿来,“不对啊……既然有人能退,那肯定是规定可以退的。这没退的钱,是让人给贪了呀!”

“向上面反映一下吧,这种事不能放任下去。”

霍旬挂断了电话,于静姝也正好从外面走了进来。

“说是最近不许乡下人口进城务工了。”

于静姝哼了一声,说道:“估计又是那些大厂领导自己没本事改革,就拿私人的小厂开刀,幸亏我的厂子早开起来了,要是今年开,人都招不到,还指不定怎么样呢!”

“潘成庆说他亲戚家招的人,火车票也没退。”

于静姝的眼神顿时一变。

这不是擎等着别人写举报信?

第441章 联名举报

不过于静姝转念一想,上次吴桂云和胡英卫的事,就因为调查组的意愿是鼓励人民群众监督贪腐,而没有立刻解决。

眼下既然风向是不许农民进城务工,她如果以自己的名义举报,难免就会被人怀疑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公然反对新规定。

毕竟就算是打官司,利益相关证人的证言通常也不采信呢!

秦姝最近虽然因为新闻和报纸名噪一时,但她的公司本身却也属于目前不受待见的私企,在这种时候,未必能占什么优势。

想到这,于静姝也没急躁,反而打算等耿兰回来,再一起商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