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空间:糙汉的穿书娇气小知青 第258章

作者:捉刀小情书 标签: 穿越重生

她的念头的脑海里转了转,抬头看向霍旬,说道:“你再给潘大哥打个电话,问问他那个亲戚的电话号。”

霍旬也没问于静姝想干什么,就又一次给潘成庆去了电话,把对方亲戚的电话号问了出来,抄在纸上递给了于静姝。

“本来还想轻松几天,看来这些人就是不让我轻松……”于静姝拿到号码,立刻就要去拿起话筒拨电话。

这时霍旬说道:“你有什么计划可以指挥我来干,设计时装的事我不明白,其他的事我还是能帮上忙的。”

于静姝本来还憋着一股气,这会儿也笑了,“我还成指挥官了?”

她指着电话说道:“等我先问完潘大哥家的亲戚具体做什么买卖,再指挥你去干活。”

说着就拨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一开始还很疑惑,听于静姝解释自己丈夫和潘成庆是战友之后,才打消了疑虑。

“吓我一跳,我还寻思北京那头找我干啥呢?咱家买卖也没做到那啊!”电话那头虚惊一场,紧接着说道:“咱们家这不是在辽宁这边嘛!有不少地方靠海,咱家就是做海货买卖的,像那些什么紫菜干啊、鱿鱼丝、乌鱼蛋、干海参啥的,咱家都卖。”

辽宁那边方言,有不少人都爱说“咱”、“咱们”,不知道的乍一听,还以为自己和对方是一家的。

好在于静姝在大院那边也听惯了,便问道:“那大哥你们家是不是雇了不少渔民啊?”

“那倒没有,我们家自己没有船,都是收人家捞上来的,能活着运输一段时间的就就近送到饭店,不能的就做成干货,卖到外地。”

“我听潘大哥说,你那也有雇的人被撵回村里的事,有的还连车票钱都没给退,我今天也碰上这种事了,所以才打电话过来问问。”

“你说这事啊!你们家雇人是干啥的,人多不?”

“我们家雇的都是女同志,到制衣厂工作的,就五六个。”

“那你人少,我前阵子雇了十好几个呢!一个也没来成,都给我撵回去了!”电话那头的人叹了口气,说道:“得亏我没提前进货,不然都得烂手里!”

于静姝便问:“大哥,你们家什么岗位要雇这么多人啊?”

“拣货员呗!这边拣货员基本都雇海边长大的,认识的东西多,像是那个有蓝环儿的章鱼、河豚啊啥的,拣货的时候都得捡出来,不然要是送上谁饭桌了,那可就出事了!本来吧,我还打算今年扩大一下规模,每天多出点货,现在这一下子,给我整的啥也干不了了……”

电话那头唉声叹气的,显然是觉得可惜。

这时于静姝又问道:“大哥,你们那边开的工资肯定比在乡下种地挣钱吧?那些被撵回去的人,是不是也都很想跟着你干?”

“那是肯定啊!这年头谁不想出来挣钱?”

“那我这里现在有个办法,你想不想听听?”

“你真有办法?”电话那头的态度一下子认真起来,“你说吧!我听着。”

“是这样的,我看咱们两边雇的人,本身都挺想进城务工的,但是咱们两个要是以企业的名义给领导写信,领导十有八九会觉得咱们有私心。与其这样,咱们不如让工人自己联名举报。”

“让他们举报……他们说话还不如咱们有分量呢!再说了,咱们老百姓有要求的多了,也不可能谁想进城务工,写封信就能进城啊!”

“不是让他们举报进城被撵回家的事,是让他们举报火车票没退钱的事。”于静姝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群众因为进城务工的事被撵回家可能不算什么,要是因为这事背上债务,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债务……”

“那些老乡的火车票钱,肯定都是你垫付的吧!按理说,这些员工还没有参与劳动,这路费自然是预支。现在他们不来了,预支的钱却也没退回,这不就是债务吗?”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些人和我家长辈也认识,乡里乡亲的,哪能这么干呢?”电话那头还有点犹豫。

于静姝立刻劝说道:“不是让你真的催债,是让他们这么写信。把务工人员撵回去是合规的,可扣下人家的火车票钱却不合规。而且说这些老乡欠了债务,本也是事实,只是咱们有良心不追着要这个钱罢了。要是大家以这件事联名写举报信,上面是一定会派人下来调查的。”

电话那头听说不是真的逼着老乡还钱,也改变了立场,说道:“要是就这样走个过场,那倒是没啥。这样吧,我先打电话回去和渔村那边的人商量商量,回头再给你答复。”

“好。”

双方商量好了,就这么挂断了电话。

这时霍旬凑过来,调侃道:“领导,有什么指示?”

于静姝还真有活儿让霍旬干,于是说道:“你有空的时候就打电话回大院打听打听,看看大院里还有谁家亲戚朋友也遇上了一样的事。”

霍旬沉吟了片刻,说道:“要是这样的事发生的次数多……”

“火车上的乘务人员就会被取消协助排查进城务工人员的资格。”于静姝耸了耸肩膀,无奈地说道:“我知道这样相当于一竿子打死一群人,但是他们首先应该责怪的是那个贪钱的人。如果没有乘务人员协助,估计排查的人手就会不足,到时候再想雇更多的人进城务工,就简单多了。”

两人正说着,院门口就响起了引擎声。

紧接着,耿兰就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我去问了铁路局的人,人家打电话查了账,说是火车票的钱早就退过了,账目上都是有记录的!”

第442章 可是爸爸也出门呀,妈妈为什么会愧疚呢

“账目是平的,钱却对不上。”于静姝冷笑了一声,说道:“你说这钱是让谁拿了?”

耿兰也挺生气,“这些眼皮子浅的,铁饭碗不好好保住,干这种事!”

“要是城里人,懂铁路局规定的,他们未必敢这么干。说白了,就是看乡下来的人生地不熟的好欺负,才敢这么明目张胆。凤萍她们被撵回去,都没敢吭声,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呢!”

这世上干坏事的人分许多种,但恃强凌弱的,是最让人看不起的一种。

于静姝心想:

这些人干这种缺德事被她碰上,那就是好日子到头了。

等她收集好证据,反手就给这些人来一个天降正义!

就这样,四合院里的人都忙碌了起来。

没过多久,霍旬就拿到了那些被遣返的老乡的名单,统计过后,发现没退回火车票钱的还真有不少,而且这些人乘坐的火车,也就是固定的那么几列。

最奇怪的是,这几趟火车上,偶尔有几次,坐车的老乡只买到了站票,被撵回去之前却都退了票钱。大风小说

霍旬便猜测,很有可能是这几个列车的乘务员有问题,没有给老乡退票钱,自己却做了假记录和假账。

毕竟站票数量不固定,如果没有车票做凭证,是很难证明哪些票退没退票的,即便不退,乘务员也没办法在没有拿到车票的时候,拿着不存在的“座位”做假记录。

而硬座、卧铺这些,谁中途下车了,空出来了位置就是空出来了,下一站还可以把位置卖给其他人,退票的假记录自然就好做,退票的钱也能顺顺当当地流进做记录的人的口袋。

拿到了这份有力的证据,于静姝几人便开始组织老乡写信举报,为了斟酌措辞,还特地把办公楼里唯一的律师也一起拉了过去。

老乡们自己也想挣钱,加上在火车上被人很不尊重地撵下火车,心里也都有怨气,联名写信举报的事也没谁反对,信一写好,就纷纷以村为单位写了大名按了手印,把信给寄了出去。

而在等回音期间,于静姝和霍旬又收到了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胡英卫和吴桂云的处分下来了。

“可惜你不在大院,没机会看。吴桂云和那几个一起造谣的家属,最近要在大院和军区里公开检讨,还要写保证书,保证以后绝不再犯。”

张春妮给于静姝打电话的时候,眉飞色舞的,仿佛和吴桂云有仇的人是她似的,“我看她们以后咋好意思说道人家,自己在那么些人面前,面子里子都丢干净了!”

“胡英卫呢?”于静姝说道:“吴桂云不用进去,他就得负责任吧?”

“说是给记了个大过,以后想升迁,基本是不可能了。这阵子他们家三天两头吵架,闹腾得不行,左邻右舍都听得真真的!”张春妮有些解恨地说道:“让吴桂云进去算个啥,当初要是诬陷你们家霍旬成功了,还不是他胡英卫拿好处?要真让吴桂云进去了,让他娶个更年轻的,还便宜他了呢!”

“这件事刘师长是什么态度?”

“刘师长好像是挺失望的,这次还主动提出要退休,说自己识人不清。还是其他几个师长拦着,这才没退成。不过摊上胡英卫和简嘉勋这么两个玩意儿,估计他以后也该长记性了。”

于静姝说不上来怎么回事,一时觉得,刘师长这人有点惨吧,但又不是特别值得同情。

这时电话那头的张春妮又问道:“对了,你的那个秦姝啥时候开始卖衣服,我在报纸上都看见了,咋还不见你回沈阳开店呢?”

于静姝笑着说道:“最近正忙着事呢,门店也装修好了,就等第一批货送到,就能开业了。”

“我看报纸上说你在外国也开了店了?”

“是,巴黎那边有一家门店,伦敦也有一家,美国那边因为离法国太远了,暂时还开不了。”

“这可真了不得了,总听说人家在咱们这开公司开厂啥的,还没听说咱这有谁把公司开到国外的。”张春妮说到这,顿了顿,问道:“阿姝,要是这样,你以后是不是就得经常各地跑了?”

“虽然不至于天天不回家,不过每年出差的次数确实是要比普通的商人要多的。”于静姝回答完,又问张春妮,“怎么突然这么问?”

“唉!也没啥……就是老这样,你家霍旬能乐意吗?”

“他有心理准备。再说了,等毕业以后,他回部队肯定要接任务的,就算我待在家里,我们俩也不可能天天见面。夫妻俩都有自己的事业干,挺好的。”

“那孩子谁管呢?”张春妮毕竟和于静姝差了快二十岁,互相之间有代沟,觉得看孩子的事主要还是当妈的管。

“我俩谁方便就谁管呗!养孩子教孩子也不是一个人的事,父母双方都要分担。这样孩子长大了,也不会亲近一个疏远一个。而且像是做饭、做家务这些琐事,对教育孩子帮助也不大,我和霍旬没空,也能雇人干,不至于苦了孩子。”

于静姝觉得和张春妮讨论这事,八成是谁也不能真的说服谁,说了这么几句,就把话题给转移开了。

两人又聊了一些家常话,便挂断了电话。

等挂了电话,于静姝低头看向正在自己一个人拼拼图的蓁蓁,忍不住凑过去问道:“蓁蓁,你想妈妈天天在家陪着你吗?妈妈出差,你会不会责怪妈妈?”

蓁蓁小大人儿似的审视了于静姝一眼,撇了撇嘴,说道:“只有妈妈问。”

蓁蓁的意思,是只有妈妈们才会这么问孩子,爸爸们从来不问这个问题。

“只有妈妈问?你还听谁的妈妈问这个问题了?”

蓁蓁的眼睛往西厢房看了一眼,又往东厢房看了一眼,说道:“佳宁姐姐的爸爸就不问。”

蓁蓁说的佳宁,就是东厢房的租户单俊平的女儿。

说到这,蓁蓁歪着脑袋,看向于静姝,有些困惑地说道:“可是爸爸们也出门呀!”

那一瞬间,于静姝突然觉得,自己还没有一个孩子活得通透。

第443章 蛀虫要及时清理

于静姝当然不是不懂得男女平等的道理,但有的时候,作为女人,难免还是会受大环境影响,更容易心软,也很容易反思自己。

反而是蓁蓁这种没接触过社会、天真的小孩子,才更能直白地理解那些本应如此的道理。

是啊!既然爸爸们也需要工作,为什么只有妈妈们忙事业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觉得愧对孩子呢?

明明妈妈们也需要成就自己。

家长们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却不知道,有时候孩子也能做父母的老师。

而且孩子本身,也并没有需要父母到时刻不离的程度,反而是父母有时会给自己加上一些道德上的枷锁,并坚定地认为孩子需要。

于静姝看着蓁蓁,摸了摸她的小脸蛋,“蓁蓁给妈妈上了一课,妈妈知道了,妈妈和爸爸的责任是一样的。不过妈妈觉得,爸爸们也应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因为爸爸们也需要关心自己的孩子。”

蓁蓁意识到自己应该回答妈妈的第一个问题,便说道:“蓁蓁不怪妈妈,但蓁蓁会想妈妈。”

“妈妈可以给蓁蓁打电话。”

“蓁蓁想要能看妈妈的电话。”蓁蓁低头把最后一片拼图拼好,整个人钻进于静姝怀里,软软地说道:“等蓁蓁长大,给妈妈买看人的电话。”

“好,妈妈等蓁蓁给妈妈买能看见人的电话。”于静姝抱着软软的小团子,感觉整颗心都要化了。

不过母女俩独处的时间没有维持太久,过了一会儿,耿兰就拿着一堆账目走了进来,满脸怒气地说道:“服装厂那边越来越不像话了!现在三个车间的损耗率都超出了标准值!”

于静姝只好把蓁蓁抱到沙发上坐着,自己接过账目,看了起来。

“上次调查出来的问题,你和厂长反映了吗?”于静姝看完账目,抬头询问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