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第21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穿越重生

  王氏立刻点点头, 附和道:“姐姐说得是。”

  刘氏突然神神秘秘地说:“听说那篇手书出自赵学士之手, 写的非常好, 不少人都偷偷抄下来,留着收藏。”

  “那如此一来,两个宰相岂不是要‘流芳百世’了。”李宁笑着眨眨眼。

  刘氏用帕子捂嘴笑道:“可不是么!”

  林从站在旁边, 听着几个人八卦, 很是想笑。

  想不到古代皇帝看大臣不顺眼, 居然会写小作文骂臣子, 还是找人代笔, 这也是够逗的。

  想到以前看得电视剧中皇帝看哪个大臣不顺眼,又不能动这个大臣, 各种阴谋诡计。

  而现实是,皇帝看哪个大臣不顺眼, 又不能动这个大臣,就找人这个小作文,然后自己抄了,逼着大臣看完,让大臣丢人丢得脸疼。

  果然现实是电视剧都不敢拍的, 因为拍了被人说没逻辑。

  刘氏李宁几人吃瓜了一阵两个宰相被骂,就说起两个宰相最近在干得另一件事。

  “母亲和姨娘听说了么?最近陛下好像准备立后了。”刘氏小声说。

  最近曹夫人身体不舒服,曹夫人王氏都没怎么出府,府外人情往来,都是刘氏身为长媳代替去的,所以最近刘氏消息很是灵通。

  曹夫人和王氏摇摇头,曹夫人问:“陛下怎么突然提起立后的事了,之前不是搁置了么?”

  “之前是搁置了,可这不最近天下比较旱么,郭枢密使和两个宰相就上书,说天下久旱,是中宫未定的缘故,陛下应该早立中宫以安民心。陛下好像也有意让喜事冲冲,就答应考虑这事。”刘氏回道。

  “郭枢密使不是和两个宰相向来意见不合么,这两人怎么弄到一起了?”曹夫人疑惑,“对了,他们想拥立谁做皇后?”

  “自然是刘妃。”

  曹夫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郭枢密使和两位宰相这次相争,造成民变,虽然只有宰相吃了陛下手书面责,可皇帝对郭枢密使肯定也是不高兴的,三人定然想着弥补一下,刘妃素来得宠,有有皇长子,如今三人替刘妃谋划,事成之后,刘妃少不得枕头风替三人回护一下,而且就算枕头风不管用,以后和哥儿上位,也会感谢三人,确实是不亏本的买卖。”

  “还是娘看的周全。”刘氏笑着说。

  “那陛下允了么?”

  “听说陛下为了皇长子有意立刘妃为后,只是刘妃出身低微,太后娘娘一直不同意,陛下也一直很是烦恼此事。”

  曹夫人却看得开,“什么身份不身份,她都是皇长子之母了,陛下只要想立和哥儿为太子,就绕不过她,只是……唉,刘妃生性太过贪婪,只怕她做了皇后,未必是好事。”

  林从抬起头,看了曹夫人一眼。

  他这后爹的正室夫人,虽然天天病歪歪的,也少有出门,性格也和善,还有些避世,可这见识,真是不俗,很多事,她看得比大多数人还明白。

  想到历史上李存勖的刘皇后,确实一言难尽,甚至李存勖最后的死亡,都是刘皇后擅自下令诛杀郭崇韬才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要是刘妃没当皇后,李存勖还真不一定玩完。

  而且想到郭崇韬最后的结局,再想到现在郭崇韬为了刘妃当皇后忙前忙后,还真是恩将仇报啊!

  曹夫人那边还在和刘氏说话,刘氏却有点不太赞同婆母的话。

  “刘妃虽然是皇长子的母亲,可身份太低,怎么堪为国母,如今外面虽然已不如前面唐时要求皇后出身名门,可也是看家世的,刘妃原来一个舞姬,要没个身份就被立为皇后,只怕被人笑话。”

  “出身这事是父母定的,又不是能靠自己改变的。”曹夫人摇摇头。

  “怎么不能改变,”刘氏笑着说,“若是认一位出身高贵的人做养父,成了人家女儿,这事不就解决了吗?”

  ……

  没过多久,皇帝带着刘妃出去游玩,经过河南尹张全义家,就进去游玩。

  这河南尹张全义可不是普通人,他原来只是个种地百姓,后来黄巢起义,他活不下去,就跟着起义,再后来黄巢攻下洛阳,把洛阳洗劫一空,更是一把火烧了洛阳,张全义是个农民,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十分心疼,就开始招揽百姓,到洛阳种地。

  因为张全义精于农事,又脑子比较灵活,知道同时招揽军队,替自己守护耕地,所以洛阳就渐渐成了一个能够安稳种地的地方,于是越来越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前来投靠,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投靠,种地,张全义的地盘收粮食就越多,就可以招揽到更多军队,不过张全义打仗本事很一般,后来就开始和其他节度使合作,谁来占洛阳,他就每年侍奉一大笔粮食钱财,而这个节度使负责保护他和洛阳。

  而其他节度使发现自己找人种还没有他给的多,所以也很乐意和他合作。

  于是慢慢的,张全义就成了洛阳最大的地主,甚至如今是河南最大的地主。

  李存勖攻下汴京后,张全义也投降了李存勖,并且奉上大笔粮食和钱财,还在洛阳修了一个巨大的宫殿,说修改了送给李存勖。

  李存勖相当满意,不仅让张全义继续当河南尹,还封他做齐王,并对他十分敬重。

  当然要是林从在这,就会感慨,这才是五代搞基建第一人。

  所以这次李存勖经过,也特地进来探望你下张全义。

  张全义见到李存勖来,也是十分讨好皇帝,不仅掏了自己库房拿出几十件宝物送给李存勖,更是给李存勖说起洛阳的宫殿建设进度,侍奉得李存勖十分开心。

  就在李存勖高兴地和张全义准备再促进一下关系时,刘妃突然泪眼婆娑地看着李存勖,说:“妾身自幼父母双亡,十分羡慕别人有父母,今日一见张老,就觉得十分亲切,陛下,还请让妾身认张老为父,以慰妾身失亲之苦。”

  李存勖和张全义面面相觑,但随即两人反应过来,这事可行。

  对于李存勖来说,他需要张全义的钱财和对洛阳的掌控,而对张全义来说,他是降臣,他之所以送这么多钱财给李存勖,就是想李存勖能够心无芥蒂地接纳他,而若刘妃成了他女儿,刘妃的儿子成了他的外孙,那真是他做梦都会笑醒。

  不过张全义还是客气地推辞一下,毕竟他可不敢真拿李存勖当他女婿。

  “刘妃娘娘千金之躯,小老儿不过一种田老丈,何德何能,能认刘妃娘娘为女儿。”

  李存勖立刻客气地说:“我这爱妃自幼失了双亲,今见张老亲切,那就是缘分,张老不必顾虑,不如体谅刘氏一片心意,认了她吧!”

  于是李存勖和张老客气来客气去,再加上刘妃在旁边软语相求,说得让人怜爱。

  最终,刘妃认张全义为父,成了张全义的养女。

  而李存勖也叫来赵凤,打算让赵凤起草一份两家走礼的章程,如今既然刘妃成了张全义养女,那以后就是刘妃娘家,需要按照国丈来走动。

  结果赵凤来了,十分看不惯刘妃这种为了权势认父的行为,性子一起,本性顿时暴露。

  赵凤直接把李存勖刘妃喷了个狗血喷头。

  其言辞之犀利,丝毫不逊于那日骂两个宰相的。

  李存勖直接懵了。

第27章 惠明:小叔,我可以攒钱买面首吗?

  李存勖还是让刘妃认了张全义为爹, 毕竟这事于他于刘妃都有力,李存勖也确实很需要加强对洛阳的掌控,至于赵凤, 李存勖还是很有肚量的, 并没有为难他,只是自此对他淡了许多。

  李府

  自从发现李嗣源就是一块砖, 哪里需要搬哪里,李府众人对尽快去藩镇的事也不抱太大希望了, 开始安心在汴京过起了小日子。

  李嗣源不在家, 王氏除了去正院帮曹夫人管管家,就没啥事了,算是难得清闲了下来。

  而这一闲下来, 王氏才发现, 自己儿子已经六岁了, 却还在天天疯玩, 不是跟着惠明丫头在花园里挖蚂蚁, 就是跟着府里一群男孩子在院里疯跑。

  王氏顿时受不了了, 把林从逮回来, 你都六岁了,怎么还能天天只想着玩呢!

  被逮回来的林从一脸懵逼,他这年龄,不玩能干什么。

  虽然他说是六岁, 可那是虚岁,他周岁才四岁,这年龄放前世上也才上幼儿园,除了玩别的也干不了啊!

  可王氏却不管,把林从逮回来, 就开始拿千字文给他启蒙,并准备给他找个先生。

  林从一看这哪依,古代真读书都是要起五更睡半夜的,他年龄才这么小,古代孩子夭折率那么高,他玩孬好能强身健体,可过早读书,真会读坏身体的。

  于是林从十分不配合,又拿出之前装傻充愣那一套,一个字,他娘王氏教他十遍他都愣是装成记不住。

  王氏这次却没有崩溃,反而一遍一遍的耐心教他,并且给他找夫子的事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而且没过多久,王氏还真替他找了一个她自己觉得非常满意的夫子——李嗣源的掌书记药纵之。

  林从一看,闹腾得更厉害了。

  虽然这药纵之和冯道一样是掌书记,可和冯道那样的才华横溢八面玲珑不同,这药纵之是个书呆子啊!

  药纵之呆到什么样,林从进李府已经快一年,除了有两次跟着李从珂石敬瑭的儿子们一起去前院玩,路过前院的书房见过药纵之一次,其他时候,林从几乎没见过这个人。

  药纵之身为他后爹的掌书记,虽然住在府里,可在府里存在感十分低,甚至连住在府外,但却经常来串门的安重诲都比不上。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药纵之素日只会窝在屋里看看书,除了给他后爹李嗣源写写文书,旁的大小事一概不管,而且也不会,不仅如此,药纵之平日做事还犹犹豫豫,遇到点事要纠结个一两天才下能决定,所以他后爹李嗣源除了写文书找药纵之,其他时候都宁愿找安重诲。

  要说这样的人为什么能成为他后爹李嗣源的掌书记,没办法啊,晋阳当年地处偏远,文人本来就少,而这这少之又少的文人第一选择也是李存勖这样的一方之主,不会是李存勖手下的将领。

  而且李嗣源当年也只是个将军,是跟着李存勖混的,人家李存勖管理手下的文臣武将自然需要能力强悍的掌书记,而李嗣源只是听命令光管打仗,手下有个会识字的帮着写写文书就行了,哪里还会要求太多。

  至于后来李嗣源当上统帅,成为节度使,可人家药纵之从穷时就跟着你,尽心尽力,又无过错,难道还能换了不成。

  而且李嗣源平时除了文书的事都交给安重诲打理,倒也没觉得什么不方便。

  所以药纵之虽然只是书呆子,现在依旧是李嗣源掌书记。

  现在王氏让药纵之给他做夫子,林从自然是一百个不乐意。

  这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他才不要呢!

  可王氏却不肯依他,依旧让人买了许多礼物,准备过两日带着林从去拜师。

  林从实在无法认同此事,跟他娘闹了两天别扭后,见他娘不松口,只好决定,亲自去找他娘开门见山地谈一次。

  但林从没想到,还没等他去,他娘已经先找到了他。

  屋里

  王氏挥退下人,把林从抱到床上,看着林从,“你这些日子在闹什么?”

  林从装无辜,“娘,我没闹。”

  王氏似笑非笑,“行了,别装了,你是从我肚子爬出来的,我把你从小带大,你什么性子我不知道,别装听不懂,我知道你能听懂。”

  林从心里一惊,难道他娘发现了什么。

  却不想王氏随即愤愤又自得的说:“我就说我王妤自幼聪慧过人,三岁就知道给家里的糕点铺子收钱,五岁就没错过账,生得儿子怎么会如此蠢笨,原来你小子是装的!”

  林从听了暴汗,却也松了一口气。

  王氏把林从拉过来,问:“我教你读书,你为什么不认真听?”

  这次林从没再装傻充愣,而是认真回答,“娘,你不觉得我现在读书年龄有小么?”

  “小,你都六岁了,还小!”

  “可是我是冬天的生的,虽然我是六岁,可我实际才四周岁啊!”

  王氏愣了一下,“这倒是,可四岁也不小了,人家世家都这个年龄启蒙啊!”

  “可我还在长身体,我这么小,一旦读书,就得每天早起晚睡,如今天寒地冻的,我这小身板怎么撑得住,娘就我一个儿子,万一我有个不好,娘你可怎么办。”林从想到这时代的医疗条件,实在对小孩子太不友好了。

  “呸呸呸,胡说什么呢!”王氏忙呸了三下,不过听到林从说得,王氏很是感动,抱着林从,“我儿是担心年纪太小,身体会撑不住。”

  林从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