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166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他话音刚落,姜笙伸出头来,“谁胖,谁胖。”

  许默立马改口,“外头那位可爱的小姑娘,是家中幺妹。”

  幺妹,即最小的妹妹。

  姜笙这才气呼呼地缩回脑袋,继续罚站。

  齐淮调侃地拍了拍他肩膀,“没想到许兄也有弟弟妹妹,还是这样可爱的弟弟妹妹,真是有福气啊。”

  许默想起来骚包的二弟,武痴三弟,动不动落泪的四弟,还有腹黑深沉的五弟。

  是挺服气。

  “我要是能有这样的弟弟可多好。”齐淮还在观察长宴,当发现这个小少年气度不凡后,眼底露出一抹艳羡。

  许默诧异地扭头,看向还在发呆的齐越。

  齐淮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尴尬地描补,“我这个弟弟……他不太成器。”

  幸好许默没有追问,转头看向安浚,沉声道,“安兄,这里恐怕不能住了,你要另择他所。”

  两个黑衣人过来灭不了的口,很可能会换成四个,紧接着变成八个。

  到那会,才真是难对付。

  安浚也知道自己惹到了庞然大物,他不仅没有畏惧,反而生出几番豪情,“我是个普通学子,虽无身份背景,但也是堂堂正正的人,也有自己的风骨傲气,这些世家欺人太甚,抢了我的才华,还要夺我性命,我誓要与他们不死不休!”

  退无可退,那就不退。

  车到山前总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许默沉吟着,似乎在思考安浚去哪里比较安全。

  一旁的齐淮下定决心,“我有个别院,不为外人所知,可能要委屈安兄先住几天了。”

  又看向许默,“明日我去接许兄,再按照约定行事。”

  事情到这里基本就商谈完毕。

  姜三和姜四把黑衣人绑好送到齐家,由齐淮找人审问出幕后指使。

  许默则带着弟弟妹妹回家,为明日之事措辞备稿。

  几人就此分别。

  抱拳告辞后,齐越才回过神,望着牵手离去的兄妹三人,满脸都是艳羡,“许兄真是个好哥哥。”

  “怎么,我不是好哥哥?”齐淮瞪眼。

  齐越撇撇嘴,“是不是你心里没数吗?”

  齐淮噎住,表情愤愤。

  他只是没有许兄那样温柔耐心罢了,怎么就不是个好哥哥。

  但他忘了,真正思虑周全的哥哥,是不会愿意弟弟妹妹去冒险的。

  就像许默牵着弟弟妹妹前去找张姑姑。

  路上,长宴轻声问,“大哥怎么找了齐家兄弟?为什么不找我跟四哥?”

  “你们还小。”许默语气温和,“这事牵扯甚广,我毕竟有功名护身,你们却什么都没有,不好卷进去。”

  如果可以,他恨不得长出五双羽翼,将弟弟妹妹牢牢护住,不让他们被风波席卷,不让他们被外人欺侮。

  只可惜,身在丰京,委实艰难。

  许默知道自己护不住所有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强大自己,越强大越好,直到有一天,成为弟弟妹妹们坚实的依靠。

  “老三啊,什么时候回来。”

  少年语气太轻,眨眼被风带走。

  思念飘向北方,带到家人身旁。

  不多会,兄妹三人停在大师傅家的三进小院门前。

  许默率先拍了拍铜门。

  大门被打开,露出大师傅圆润的脸,和张姑姑微微羞怯的面容。

  “我就说是孩子们。”张香莲长吐一口气,“糕点的事我还要跟孩子们商量商量,隔天再给你回复。”

  大师傅一边应着,一边把几人送到马车旁。

  看着他们纷纷登上马车,才想起什么似的道谢,“刚才,多谢香莲你帮忙拾掇了,家中委实有点乱。”

  张香莲不欲多说,让许默驾着马车离去。

  路上,三个孩子六只眼睛望过来。

  张香莲捡重要的说,“大师傅说悠然居是真心想合作,也说了不是单纯把糕点卖到悠然居。”

  九珍坊卖一百文半斤的糕点,拿到悠然居没法抬价,也不可能原价售卖。

  这时候就得应用到郑如谦之前给枣糕抬价的手法——用更精美的造型,换取高昂的价格。

  但更美的造型,就意味着更精细的制作,要浪费更多的制作时间。

  张香莲没有立即答应,也是怕耽误九珍坊原本的生意。

  好在大师傅又给了建议:一直用手捏造型固然精美,但太过浪费人力,也没办法大量生产,最好还是使用模具,既能保证稳定性,还能节省时间。

  想想老祖宗制作的月饼,也是靠模具才能保证稳定清晰的花纹。

  张香莲完全可以把模具糕点放在九珍坊卖,专门供给悠然居精细的手捏糕点。

  当时大师傅还感慨了句,“你这双手如此灵巧,只有悠然居的高昂价格才配得上。”

  张香莲又羞又怯,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幸好孩子们的敲门声救了她。

  马车里,张香莲轻声道,“大师傅诚意十足,我觉得可以合作,只是具体的事情,还是要如谦回来敲定。”

  身为糕点铺子的大东家,郑如谦这个坏家伙已经好久没出现了。

  姜笙苦着小脸,眼圈有点不受控制。

  她吸吸鼻子,“二哥这个坏蛋过年回来就等他决定,要是不回来,我们就自己决定,姑姑这段时间先研究花样。”

  张香莲轻轻颔首。

  接下来几天,二进小院又恢复之前的模样。

  张姑姑忙碌不已,许默神出鬼没,姜笙苦苦等待。

  可时间是不等人的,眼看着还有两三日就要过年,郑如谦还是没回来。

  倒是丰京突然流传起一则消息:那朱家三代儿郎朱志的举人身份,来路不正,是找人代笔得来。

  刚开始只有两三个人接耳,随着时间的发酵,竟然逐渐弥漫整个丰京,让作弊过的人惶惶不安的同时,也终于震惊到了天家。

  科举作弊!

  尔敢!

第223章 不团圆的新年

  离新年还有三天,整个大渝王朝陷入一片火红。

  道路两旁早早地挂上了红灯笼,来往百姓皆着新衣裳,孩童欢喜地奔跑嬉笑,庆贺着每年仅一次的阔绰与丰足。

  春节这两个字,对穷人的意义,要远远大过富人。

  那些平日里省吃俭用,能啃粗粮馒头就不吃肉包子的人,积着攒着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

  从前与未来交替的时光中,他们换掉简朴的衣裳,拿出最精神抖擞的面貌,吃着最甜的果子,与最爱的家人团聚。

  可就在这阖家欢乐的氛围里,还有三个大傻子正官路上急驰狂奔。

  “需得多少天才能抵达丰京?”灰头土脸的郑如谦趴在车辕上,有气无力地问。

  高严和他坐对面,抚着屁股说不出来话。

  高大万在心底估算,“得四五日。”

  四五日后,那岂不是只能过元宵了?

  郑如谦大惊失色,顾不得其他,主动接过来马鞭,一心催促马儿快些,再快些。

  算一算。

  十一月他带着高家兄弟离京,原打算去河南郡运些红枣,却痴迷于当地物产丰富,沉醉于民风民俗,不知不觉竟跨越整个河南郡,抵达河北郡。

  抱着“来都来了”的想法,郑如谦带着高家兄弟在河北郡一阵搜刮,果然找到不少好物,其中有一样他更是信心十足地捎带回京,只等着放在九珍坊里叫卖。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行至半途,马儿竟然疲劳过度,倒地不起。

  这要是在城池中也就罢了,偏偏是在半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郑如谦只能徒步去了较近的城池,租赁新的马车,并带上兽医前来,救治起马儿的同时,又出差价跟车行换了匹马。

  这一前一后耽误了三天。

  如果没有耽误这三天,再加紧些速度,说不定就能赶回去跟哥哥弟弟妹妹一起过年了。

  郑如谦抓着马鞭,满脸都是懊恼。

  今年对他们兄妹来说太特殊了。

  这是他们抵达丰京后的第一个年节,也是没有方老三的第一个团聚日,妹妹那样心心念念地叮嘱他要回来,郑如谦也拍着胸脯应了。

  可现如今,他要失约了。

  冷风渐渐刮起,刺痛了郑如谦的面庞,不眠不休两日的身体到底是遭受不住,偏偏马车内装满了从河北郡购来的货物,连个躺下的地方都没有。

  “东家,还是歇歇吧。”高大万在后头劝,“或者让我来,你已经两天没休息了。”

  郑如谦摇头,只恨马车速度不够快,没办法在年前抵达丰京。

  不知过了多久,穿过无垠的官道,抵达下一个城池,感受着人山人海的热闹氛围,他愈发心急如焚。

  偏偏城里人多路堵,想要加速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