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34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也许是饿了,老驴甚至嚼起门口的稻草,喝起烂瓦岗里的脏水。

  姜笙的眼睛又红了。

  这一次不是内疚难过,而是激动与失而复得。

  “史书记载,老马识途,却未想到一头驴也能找回家来。”许默感慨。

  “老驴。”姜笙大叫一声。

  门口抛蹄子的驴打了个响鼻,仿佛在回应主人的欢喜。

  从驴车上下来。

  姜笙带着温知允长宴,喂驴的喂驴,收拾屋的收拾屋。

  方恒和郑如谦去送菜,送完菜还要把租借的驴车还回去。

  一切都很好处置,唯有这辆高衙役坐过的马车,成了烫手山芋。

  扔了吧,可惜。

  不扔吧,怕将来说不清楚。

  “要不,把车厢处理掉。”长宴缓缓道,“一匹马儿十两纹银,这车厢最多二两银子。”

  关键是马车上有太多高衙役的痕迹,很容易被指认成证据。

  好在十里铺村背靠大山,随便找个山崖扔下去,保管尸骨无存。

  “不用扔,劈成柴火可以取暖。”庞大山自告奋勇,吊着一只胳膊也不影响利落,“我来劈。”

  车厢被解下来拉到一边,没多大会四分五裂。

  徒留马匹无措地站在原地,打了个响鼻。

  老驴尚且有姜笙欢喜,它呢?

  方恒心底一软,上前抚摸着马儿红棕色的皮毛,轻声叹息。

  曾几何时,他也有一匹专属于自己的战马。

  后来,被尽数抢走。

  “马儿呀马儿,我叫方恒,你若是愿意跟随我,那就过来吧。”

  他起身上了驴车,一手执驴鞭,一手吹口哨。

  驴车启动的瞬间,马儿没有任何犹疑,甩着马尾跟上。

  郑如谦看地眼睛都红了,“老三,你还有这能耐,马儿怎么能听懂你的话,为什么我不可以。”

  方恒哈哈大笑,没有回答。

  郑如谦不忿地撇嘴,但很快恢复自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方恒能使唤马匹,而他能赚钱。

  驴车上的牛蒡,就是郑如谦的金银财宝。

  也是他将来发财的契机。

  以后的以后,他郑如谦,一定要做大渝王朝最有钱的人!

  破庙里。

  姜笙看着两个哥哥远去,突然有些担忧,“二哥和三哥会不会被县令为难?会不会被扣押在县城里?”

  又懊恼地拍头,“我们应该一起去送菜的。”

  就算被扣押在县城里,至少一家人是整整齐齐的。

  许默安慰她,“不会的,斜阳县令是个很谨慎的人。”

  仔细观察下来,不管是迫害温郎中夫妇也好,抢虎皮虎鞭也罢,又或者谋害郑如谦,都是高衙役出面行凶。

  县令大人到最后顶多就是包庇一下自家小舅子,并没有实际做过什么恶事。

  这说明他是要名声的人。

  而要名声的人,不管做任何事,都一定会师出有名。

  至少要有“犯罪”的证据,才会出手抓人。

  “可我们毕竟势单力薄。”姜笙忧心忡忡,“一个县令想要针对我们,实在是太容易了。”

  长宴翘起嘴角,为妹妹超长的反射弧感到无奈。

  这种事情,在对高衙役动手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了。

  不过谁让是自家妹妹呢。

  长宴也只能尽量安慰她,“别担心,我们也有靠山。”

  “我们也有?”姜笙吃惊,“谁啊?”

  “云水县县令的侄子。”长宴一本正经,“我们跟云水县县令的侄子交好,有他在,会保我们无虞的。”

  “云水县县令的侄子?”姜笙更迷糊了,“那是谁?”

  正好庞大山劈完木柴回来。

  长宴单手指过去,“就是他,庞县令的侄子,庞大山公子。”

  庞大山陡然瞪圆了眼睛。

第42章 县令夫人出手了

  郑如谦这个能说会道的人不在。

  长宴颇费了些功夫,才让庞大山搞明白前后原因。

  说白了就是,用庞这个特殊的姓,扯虎皮,拉大旗。

  至于真实与否并不重要,只要斜阳县令忌惮,就足矣。

  “可是……谁家县令的侄子,是个流浪的乞儿。”庞大山苦笑一声。

  要让他自己选,他肯定不愿意干这种迟早会被人揭穿的冒名顶替之事。

  但看了一眼姜笙,他又沉默了。

  还记得拿丸子那天。

  庞大山虽然早早地走出破庙,但并没有离开,而是躲在大树后,偷窥到黎明才走。

  他看着姜笙欢快地跟哥哥们嬉闹,看着许默用蔬菜丸子煮了一大锅饭叫弟弟妹妹来吃,看着他们围在破庙里欢声笑语,看着他们点燃篝火,甚至燃放炮竹。

  姜笙胆子小又爱玩,非要自己亲手点燃饭前必放的炮竹,结果几次都没成功,好不容易点着了,迅速燃蹿起的噼里啪啦又把她吓得尖叫。

  郑如谦第一个冲过去,把妹妹护在怀里。

  方恒紧接着将俩人拉进屋。

  长宴和温知允全都凑上前,你一句我一句地关心。

  许默烧着火,温柔地看着弟弟妹妹们。

  多么美好的一幕啊,庞大山有些艳羡,还有些难受。

  那个时候他就后悔针对姜笙了,要是他接纳了姜笙,那在破庙里的人里会不会就有他一个。

  也正是这种渴望,促使他在高衙役举起木棍的一刹那,飞扑上去,用身体保护郑如谦。

  庞大山知道自己错了,他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弥补,希望姜笙不要更讨厌自己。

  后来的七根糖葫芦,证明他选对了。

  庞大山很开心。

  如今又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可以保护姜笙,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融入他们。

  庞大山舍不得拒绝。

  “好,以后我就是庞县令的侄子。”他咬着牙龈应承下来。

  许默拍拍他肩膀,“别害怕,我们不会让你一个人承担的。”

  下午。

  郑如谦和方恒送菜归来。

  一个赶着驴车,颠颠簸簸。

  一个骑着马儿,潇洒英俊。

  当方恒踩着脚蹬子从马上下来的时候,姜笙眼睛都直了,连呼惊艳。

  郑如谦愤愤不平,“这马鞍还是我给买的呢。”

  怎么到头来,称赞都是方老三的。

  “哎呀,我的好二哥。”姜笙发现了郑如谦的不高兴,立马扑了过来,开启吹牛模式,“我二哥那么聪明,这次一定赚了不少钱。”

  “那可不。”郑如谦骄傲地昂起头,“还记得那五十斤的牛蒡吗,我用两百多文收来的,卖了足足二两银子。”

  “还有其他的菜,一共卖了十两银子。果然驴车还是越多越好,拉的菜多,赚得也更多。”

  姜笙的眼睛更亮了,她伸出小手,摇了摇。

  郑如谦心领神会,掏出九两银子,放在她掌心。

  “怎么少了一两?”姜笙瞪圆眼睛。

  郑如谦瞟了眼红鬃马身上的马鞍,哼了一声。

  什么破东西,居然要一两银子一套,简直贵死了。

  可看着方恒那么喜欢,眼神久久都挪不开,郑如谦还是一狠心一跺脚买了下来。

  家里有钱了。

  没道理继续抠搜。

  赚钱的意义不就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买就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