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35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郑如谦咧着嘴傻乐起来。

  曾几何时,他还是需要姜笙偷饭才能养活的人。

  现在,他已经可以养活哥哥弟弟妹妹们了。

  姜笙把九两银放进自己的大荷包里,感受着沉甸甸的重量,也是满脸笑意。

  “二哥真厉害,二哥最棒了,二哥是个赚钱小能手。”

  她的马屁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外甩。

  偏郑如谦吃这口,骄傲地不像话,甩着脑袋,神气极了。

  庞大山在旁边看着,不自觉又开始艳羡。

  可是时间已经不早,他得回去了。

  虽然,他并不是很想离开。

  “我送你吧。”方恒起身牵驴。

  庞大山跟在他身后,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姜笙礼貌地道别,始终没有开口留人。

  “他似乎很想加入我们。”许默站在她身后。

  姜笙抿了抿嘴。

  她已经答应了二哥,五哥是最后一个。

  更何况,庞大山也不是孤身一人。

  “他总觉得我们温暖,想要融入我们,却忘了,其实他一直都有人陪伴。”姜笙小声道。

  同一时间。

  庞大山居住的山洞门口,他从驴车上跳下来,才发现自己收的几个小弟并没有逃跑。

  他们趴在山洞里,百无聊赖地等待。

  当看见庞大山时,几人惊喜地跳起来,却因为许久没吃饭又摔了回去。

  饶是如此,还是有人递出半个窝窝头,“老大,给你留的,这些天你去哪了?”

  “还以为你不要我们了呢。”

  几个半大孩子,你一言我一语,清冷的山洞顿时热闹起来。

  庞大山的眼圈红了。

  方恒把老驴栓好,走过来拍拍他肩膀,从怀中掏出姜笙早就准备好的一百文铜钱,“去给兄弟们买点吃的吧。”

  白天他和郑如谦路过镇子时就知道了这里的情况。

  之所以一直压着不讲,就是为了让庞大山亲眼看看。

  方恒是外人,留下钱就走了。

  没离太远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了山洞里传来了哭嚎声。

  他摇头笑了。

  第二天。

  姜笙突然想起来,既然庞大山要冒充“庞公子”,总得要置办身行头,彻底洗掉乞儿的形象,更要让熟人不敢相认。

  哦,这又是一笔钱。

  姜笙肉痛极了,可为了保护家人,该花就得花。

  正好赶上元宵节,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赶着驴车去县里。

  路过镇子,把庞大山捎上。

  不知这一夜经历了什么,昨天庞大山还有些发虚的眼神,今天格外坚定。

  他拽着郑如谦的胳膊嘀嘀咕咕,“老弟,听说你能挣钱,我能跟你赚点吗?”

  郑如谦眉头一皱。

  来回运菜是个大生意,他也的确有多带几辆驴车的想法,正发愁他跟方恒两个人手不够,庞大山就来了。

  “你放心,我不要多少钱,能管我兄弟们吃饱饭就行。”庞大山拍拍胸脯,“我有力气,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郑如谦看了他半天,点了点头,“那行,先学会赶驴车,以后跟我出远门。”

  庞大山满口答应,喜不自禁。

  正好前头姜笙在摆手,他赶紧走过去。

  “这件细布长袍不错,换了看看。”执掌经济的姜姑娘大手一挥,“喜欢就买了。”

  还是头一次有人主动给自己买衣服。

  庞大山受宠若惊地换上,连鞋子都配了双新的,这是跟着干活的福利吗?

  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不能给几个弟弟们都准备上。

  他一边嘀咕,一边换好衣服走出来。

  还没来得及欣赏自己的新风貌,庞大山愕然发现,等在成衣店门口的姜笙兄妹,被一群持刀衙役给团团围住了。

第43章 击退县令夫人

  衙役们持着长刀,凶神恶煞,偶尔回头便是看向身后的一位华丽妇人。

  显然,这些衙役是她叫来的。

  只见她约莫四旬年纪,穿着富贵华服,虽然五官已现老态,但依稀能看出与被压在云水县大牢下的高衙役有几分相似。

  不过高衙役是满身张狂的傲气,这妇人则含着几分悲愤,目光扫过姜笙等几人,最终落在年纪最大的许默身上。

  “便是你们告了我弟弟?”她含恨张口,“你们是斜阳县的人氏,他也是斜阳县人氏,为何要去云水县那等子偏远区域?”

  姜笙腹诽:到底因为什么,你不清楚吗。

  可她不敢说话。

  作为全家代表的许默拱手出声,“这位就是县令夫人了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很难过,去云水县也只是就近原则罢了,毕竟没人规定,案子需归当事人籍贯地点才能审理。”

  如此回答,滴水不露,真不像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讲出来的。

  县令夫人嘴角抖了抖,“我那弟弟生性顽劣,是我教育不当,同你们开了个玩笑。你们便是有不满,也应该来找,何至于状告到县衙,害得他有家不能归,留在那云水县受苦?”

  明明是故意害人,却说成了生性顽劣。

  连姜笙都忍不住要笑出声。

  许默却依旧保持严肃,冷声道,“案子是庞县令判的,夫人有何困惑,应去云水县衙,而不是问受害者。”

  县令夫人再没话讲,目光森冷地望着许默。

  “既然你们敬酒不吃……”

  剩下的话没说完,被姜笙一声惊喜的“庞公子”给打断。

  所有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成衣店门口。

  穿着新衣新鞋的庞大山不自觉挺胸抬头,吭叽了好几次,才勉强发挥出一道字正腔圆的“嗯”。

  “庞公子怎么从云水县回来了,是庞县令有什么话要捎给我们吗?”姜笙欣喜道,“那这次庞公子可要多留几天,让我好好感谢你们。”

  三言两语透露出,庞大山与庞县令之间不菲的关系。

  旁观者的表情又变了。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哪怕只是个小小的县令,他的小舅子,他的侄子,但凡是沾亲带故,都让普通百姓发自内心地敬畏。

  要说唯一不屑的,就县令夫人了。

  在她眼里,弟弟的事第一重要,那为弟弟出气就是第二重要。

  “管你庞什么公子,来人!”县令夫人大声下令,“把他们全都给我带回县衙。”

  这是既不要名声,且得罪云水县令,也要为高衙役出头了。

  许默脸色一变,正准备新的措辞。

  冷不丁一道声音出现,“住手。”

  不知何时落地的轿子里出现一位四旬胡须男,他身材高大,面无表情,先是盯了庞大山,随后看向县令夫人,“莫要同几个孩子玩闹。”

  竟又把“当街捉人”形容成了“玩闹”。

  这些大人物,可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许默心底愤慨,但又长松了口气。

  县令夫人是个虎的,既不在意名声也不在意得罪云水县令,幸好还有斜阳县令忌惮这些,喝退了持刀衙役们。

  “大人。”县令夫人面色一变,“他们害了虎儿。”

  斜阳县令面色不变,“既是云水县令判定的,想必有理有据,夫人不可胡言乱语。”

  说完,又看向两位侍女,“把夫人扶回县衙。”

  婢女低头应是,拉着不情不愿地县令夫人打道回府。

  一场危机就此解除。

  姜笙还没来得及松口气,那斜阳县令又把目光放在了庞大山的身上,似笑非笑道,“欢迎庞公子来斜阳县玩耍。”

  便施施然离去。

  持刀的衙役随之撤退,看热闹的百姓也四散开来。

  姜笙回过头,对着庞大山比了比拇指,不吝啬夸赞,“大山哥哥你表现的比我想的还要棒。”

  对于一个乞儿来说,见到县令及其夫人能够挺直腰脊,已是不易。

  更别提那一声“嗯”,简直冷傲至极点,在姜笙心里,无限接近贵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