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 第207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武将保持沉默。

  ——他们哪敢对官家的事情指手画脚?

  不过再怎么不指手画脚,他们对真宗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那是一位与圣明天子没什么关系的官家,生平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是立如今的太后为皇后。

  立后既然是真宗一件最正确的事,那便说明立后之事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一拍脑袋便决定的。

  ——天幕在胡扯,真宗绝不可能说出谁先生下皇子便立谁为皇后的话。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真宗爱美色是众多周知的事情,但掰着手指数一数真宗的后宫,哪有什么叫李妃的人?

  “李妃?”

  赵祯眉头微蹙,问身边伺候的小宫人,“父皇身边有叫李妃的宫人吗?”

  小宫人瞧了一眼赵祯,又飞快收回视线,一边给身后人使了个眼色,一边摇头回答赵祯的话,“没有。”

  身后之人悄然离开宫殿,快步向刘娥所在的地方狂奔而去。

  杨太妃抬手遣退来报信的小宫人,脸上满是担忧,“姐姐,李美人的身份怕是藏不住了。”

  刘娥手持御笔蘸朱色,不甚在意,“藏不住便藏不住?”

  “有什么好担心的?”

  “狄将军,官家不会为了这位李妃与太后娘娘闹起来吧?”

  亲兵心有戚戚,“如果这样的话,咱们还能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应该不会吧?”

  “太后已降诏,由曹将军为主帅,狄将军为先锋,三日后出兵北伐。”

  “现在什么都准备好了,总不能为了这件事便让大军按兵不动吧?”

  “那可不好说。”

  “太宗真宗做的荒唐事还少——”

  “闭嘴!你不要命了!官家都敢评价?!”

  狄青扫了一眼亲卫,叽叽喳喳的亲卫们瞬间安静。

  “将、将军,属下不是有心的。”

  评价官家的那个亲卫期期艾艾认错。

  狄青声色淡淡,“三十军棍。”

  “是。”

  亲卫连忙退下。

  其他亲卫你看看我,我看看,最后推出一个胆子比较大的亲卫。

  胆大的亲卫看了又看狄青的脸色,小心翼翼试探道,“将军,咱们——”

  “先去寻曹将军。”

  狄青微眯眼,声音低沉。

  “太后已降诏,三日后出兵北伐。”

  曹玮将狄青一行人迎进府,开门见山道,“而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纵然官家与太后闹起来,也不能更改大军开拔的时间。”

  “那便好。”

  狄青稍稍松了口气,“既如此,末将便按照将军的命令来安排。”

  “无论谁来寻末将,末将的计划都不会为之更改。”

  然而话音刚落,他忽而发觉主位上的曹玮欲言又止,刚刚放下的心再度提了起来,皱眉问了一句,“既不会影响大军出行,曹将军又为何满腹心事?”

  “此前太后有意亲征的事情已被我飞信告知边疆将士,将士们无不期待,士气空前高涨。”

  曹玮叹了口气,“而今天幕将她去母留子的事情全盘托出,官家再怎样好性,可当牵扯到自己亲生母亲,官家还是会与太后大闹一场。”

  “官家与太后大闹,其结果无非两个,一个是太后娘娘趁现在此时威望甚高,废官家而另立新君。”

  “另一个便是太后做出妥协,安抚官家,追封官家的生母。只是如此一来,太后的权柄必会大大削弱,一个不能大权独揽的太后娘娘,若前线战事受挫,她还能力排众议让我们继续北伐吗?”

  狄青眼皮狠狠一跳。

  ——他也在担心这件事。

  曹玮抬手掐了下眉心。

  他比狄青年长三十多岁,历经太宗真宗两朝,算上太后执政的这些年,他已是三朝老臣,若非大宋重文轻武极度打压武将,他这样的家世又这样的战功,必会成为一手遮天的权臣。

  可正是因为武将在大宋不得重用,又因为士大夫们党争夺权,他这位武将成为党争的最大受害者,明明战功卓越,却一贬再贬,最惨的时候被贬到流放地,过着茹毛饮血的蛮夷生活。

  多年的官海沉浮让他太清楚执政者对政局的影响,若是在平时,执政者左右不定,民生政策便会随之改变,造成劳民伤财的后果,给盛世太平画上短促的休止符。

  对于延绵百年的王朝来讲,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谁能保证一个朝代永远是圣明天子?

  纵是明君频出的西汉,也有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所以执政者的政策改变,肯定会对王朝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个影响不足以让大宋从现在的太平盛世顷刻间便走到王朝末年。

  可战时便不一样了。

  执政者发出的每道命令都关系着成千上万位将士的生死,更有甚者,会左右战局的成败,而一场战局的成败,也会关乎到这个国家的命运,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让孱弱被欺负的大宋达成汉唐的成就,从此傲立于世界之巅,还是一蹶不振,甚至让辽人挥师南下,让靖康之耻提前到来?

  曹玮心里乱得很,“无论是太后废管家另立新君,还是对官家做出让步,都会让朝政陷入动荡。”

  “而汴京一旦动荡,而前线的军心则必然不稳,粮草辎重都会被影响。”

  “尚未开战,便后院起火士气大跌,这可是兵家大忌!”

  “大军开拔在即,我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出后院起火的事情来,让大娘娘分心,更让前线将士军心不稳。”

  赵祯揪着衣袖,垂眸拒绝小宫人劝他去问大娘娘的事情。

  小宫人有些闹不清赵祯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可是官家这样闷在心里也不是法子啊!”

  “依奴婢来看,官家还是早些与大娘娘说开为好,大娘娘心地纯善,未必会做出伤害官家亲生母亲的事情来。”

  “大娘娘的确善良,可这件事跟其他事情不一样。”

  赵祯摇了摇头,再次拒绝小宫人的提议,自己琢磨天幕的话,“李妃,我生母姓李,父皇——”

  赵祯声音微微一顿。

  片刻后,他猛地站起来,脱口而出,“我想起来了,父皇的确有李姓妃子,但这位娘娘是大娘娘追封的宸妃,而非父皇在世时封的。”

  “去岁病重时被大娘娘封为宸妃的那位娘娘,你可还记得?”

  赵祯问小宫人。

  小宫人想了一会儿,点点头,“记得。”

  “可惜这位娘娘命薄,刚被太后娘娘封为宸妃,第二日便薨了。”

  “对。”

  想起生母,赵祯声音有些低沉,“当时我还纳闷,这位娘娘并不得父皇宠爱,哪怕曾为父皇诞下一位公主,也不过被封为才人罢了。”

  “后来小公主夭折,父皇在大娘娘的劝说下封这位娘娘为婉仪,再后来是顺容。”

  “这般不被父皇所宠爱的一个人,大娘娘何必在她病重时将她封为宸妃?”

  “而今看来,是因为她是我的生母。”

  赵祯吸了吸鼻子,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不错,她的确是你的生母。”

  廊下传来刘娥的声音。

  赵祯心头一跳,连忙擦了擦脸上的泪,勉强挤出一丝笑,起身去迎刘娥,“大娘娘,您怎么过来了?”

  “来看看你。”

  刘娥瞧了一眼赵祯微红的眼眶,“我一直在等你来问我,谁曾想你一直不来,我便只好来寻你。”

  刘娥开门见山,赵祯想起自己从未相认的生母,声音有些哽咽,“大娘娘,以前的事情过去便过去了,您不必再向我解释,我都明白的。”

  “您虽将我从生母身边抱走,可您视我亲子,对我敦敦教导循循善诱,纵然生母在我身边,只怕也未必能做到您这种程度。”

  【毫无疑问,作为诡计多端的反派,咱们的刘姐用一张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李妃所生的儿子,并命令宫女寇珠勒死太子。】

  【寇珠不忍,偷偷把太子交给真宗的心腹太监陈林,陈林把太子藏在食盒里,送给八大王养在膝下。】

  【李妃生下妖孽,被真宗打入冷宫,而刘妃则成功诞下太子,被封为皇后。】

  【但刘妃生的太子没过几年便夭折了,真宗无法,只得抱养八大王的孩子作为嗣子,而抱养的这个孩子,便是当初被送走的李妃之子。】

  天幕之上,八大王给狄娘娘使了个眼色,狄娘娘会意,着人将李妃之子领到真宗面前。

  或许是父子连心,又或许是其他原因,真宗见了这个男孩便心生欢喜,当即便道,“就这个吧。”

  【于是乎,当初被送走的李妃之子兜兜转转还是成了太子,并在真宗崩逝之后顺利继位,成了大宋新天子。】

  【而多年之后,李妃找到铁面无私的包拯,诉说自己的冤屈,成功认子,恢复身份。】

  【对于害自己母子分离的刘妃,怒火攻心的仁宗要将刘后扔进油锅里活活炸死,被包拯劝住,最后赐刘妃白绫一条让她自尽。】

  天幕之下,百姓们看得津津有味。

  ——还别说,这跌宕起伏的故事他们爱看!

  就是这个故事好像跟他们的官家没什么关系。

  故事里的官家大权独揽,但他们的官家是出了名的傀儡皇帝,朝政大事皆由太后娘娘做主。

  故事里的官家在得知真相之后要将刘妃受尽折磨而死,而他们的官家若是敢对太后使小性子,太后脾气上来了,废官家立新君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出来。

上一篇:鸡飞狗跳大杂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