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 第208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赵祯眼皮狠狠一跳,瞬间跪在刘娥面前,“大娘娘,在我心里,您就是我的亲娘,我哪敢把您放在油锅里炸的道理?”

  “这个故事定是文人为了挑唆你我关系所撰写!故事里的仁宗与我完全不同!”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个故事,套了仁宗与刘姐的壳,写了一个跟他们关系不大的小说。】

  【历史上的真宗对刘姐挺情深义重的,他想立刘姐为后,但刘姐没有生育能力,且出身低微,不被士大夫们所容,真宗没有办法,便宠幸刘姐的侍女,侍女产子之后,他将孩子抱给刘姐,对外宣称是刘姐所生,然后顺理成章把刘姐封为皇后。】

  【而生下仁宗的侍女,只是被真宗封为县君,依旧不被真宗所喜。后来真宗崩逝,仁宗生母病重,刘姐将她封为宸妃,以皇后之礼下葬。】

  【关于仁宗,这里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历史上的仁宗一直不知道刘姐不是自己的生母,在刘姐崩逝之后哭得死去活来,这个时候燕王赵元俨就跑过来告诉仁宗,说哎呀官家你别哭了,太后根本不是你生母,你生母是早就被太后害死的李宸妃①。】

  【需要注意的是,这位燕王赵元俨是八贤王的原型,但没有八贤王那么宅心仁厚,这位燕王因位高权重,被刘姐颇为忌惮,但他知道自己不是刘姐的对手,刘姐临朝称制时,他装疯卖傻自保,刘姐崩天了,他立刻挑出来挑拨仁宗和刘姐的关系。】

  【仁宗听完勃然大怒,一边赶赴停放生母灵柩的洪福院,一边派兵包围刘姐的便宜兄长的住宅,一旦查明自己生母是死于非命,就把刘姐的便宜亲戚们全部给噶了。】

  【为了查清真相,仁宗强行开棺验尸,打开棺木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生母竟是以皇后之礼下葬的,且以水银浸泡,尸身不腐。于是仁宗愧疚万分,感慨了一句人言岂能全信?】

  【仁宗遣散包围刘宅的士兵,并亲自给刘姐上香,说自此以后,大娘娘清白分明,没有谋害我的母亲。】

  【且在这件事之后,仁宗给刘姐上了章献明肃的谥号,要知道宋朝皇后的谥号一般是两个,刘姐第一个上四字谥号的皇后,而仁宗的生母与养母杨太妃皆是两个字的谥号。】

  【刘姐上四字谥号之后呢,宋朝就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摄政太后,皆上四字谥号。】

  刘娥眼皮微抬,伸手将地上的赵祯搀起来,“你的孝心我当然知道。”

  “但我也的确愧对你的生母。”

  “你若想对你生母家人做出补偿,我绝不会阻拦。”

  【第二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关于仁宗生母的事情。】

  【因为生母在世的时候仁宗一直没有与生母相认,仁宗便深感愧对生母,为了减轻自己的愧疚,仁宗疯狂弥补自己生母的娘家人,不顾女儿的意愿,将自己唯一的孩子嫁给生母的侄子李玮。】

  【但福康公主并不喜欢这位长得极丑的驸马,而驸马对公主也不好,俩人婚后成了一对怨偶,公主险些被逼疯。】

  【在又一次的争执之后,公主再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夜叩宫门,希望自己的父亲能为她做主⑤。】

  【但被她视为救命稻草的父亲,并没有为她做主。】

  【她夜叩宫门引来士大夫们极大的不满,弹劾的奏折如雪花一样飞在仁宗面前,仁宗为了给士大夫们一个交代,命令公主继续与李玮生活⑥。】

  【公主和离不成,疯疯癫癫,多次自尽。】

  【公主的生母苗贵妃心疼自己的女儿,恳求仁宗降旨和离,但仁宗心中对生母愧疚,并未答应。】

  【后来李玮的兄长上书和离,仁宗这才同意让公主与李玮和离。】

  【而好不容易跳出火坑的公主却因为和离之事又一次遭到了士大夫们的弹劾。】

  【司马光直接上书,虽然驸马有错,但公主一定就没错嘛!】

  【司马光的一顿直言敢谏让仁宗连连称是,不仅斥责了公主,更重赏李玮,赐金二百两⑦。】

  【咱就是说,这得亏是宋朝,作为皇帝唯一的孩子,待遇比同皇太子还落了个这样的下场,要是换成汉唐时期的公主,哪怕她不是皇帝唯一的子嗣,哪怕她待遇不咋地,如果驸马敢在公主面前作,公主能把驸马的骨灰都扬了。】

  【至于受了委屈找亲爹告状被弹劾?和离被弹劾?】

  【别开玩笑了!唐朝的安乐公主会告诉你什么叫宰相出自她门下,她指哪宰相打哪,哪怕亲爹有儿子,但不影响她想当皇太女。】

  【两相对比,宋朝公主不是一般性的惨。】

  【而仁宗,在面对士大夫的时候是彻彻底底的被压制,连自己唯一的孩子都护不住。】

  作者有话说:

  刘娥:…这种补偿还是不要有了。

  赵祯:???我只有一个女儿???还被欺负成这个鬼样子???

第109章 刘娥

  “官家只是无子,并不是无后。”

  “……”

  刘娥静了一瞬。

  ——拿自己唯一女儿去补偿生母亲族的方式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半息后, 她抬头看面前尚未回过神的赵祯,“祯儿,方才天幕所讲, 福康公主是你唯一的子嗣,位比皇太子。”

  “但你为了你心中的愧疚, 为了士大夫们向你施压的压力, 你对公主的惨剧视而不见, 甚至成了压死公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大娘娘。”

  赵祯终于回神, “我怎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可转念一想,这的确是他能做出来的事情。

  他对生母充满愧疚,但子欲养而亲不待, 生母已逝,他只能补偿生母的家人。

  如果李家人有才干, 他大可提拔他们, 当他们没有才能,无法胜任高官厚禄的话, 那么与天家皇室联姻便是最好的选择。

  一旦李玮娶了公主,那么李家人便是皇亲国戚,而他的公主享受皇太子的供奉,那么也就是说李家人也一同享受。

  这是最好的补偿方式, 让李家人与公主成为利益共同体。

  但问题是公主不喜欢李玮,李玮对公主也算不得好, 要不然公主不会夜叩宫门,求他来给她主持公道。

  再然后是公主想和离,他碍于对生母的愧疚和士大夫们的压力, 不许公主和离, 直到公主疯疯癫癫几次自杀, 他才勉为其难允许公主和离。

  然而公主的和离再一次激怒士大夫,铺天盖地的弹劾让他根本招架不住,他只能再次补偿李家人,再次训斥公主。

  ——这样的他的确不是一个好父亲,他连自己的女儿都护不住。

  赵祯六神无主,“她是我唯一的子嗣,唯一的女儿——”

  赵祯声音戛然而止。

  ——所以他没有儿子?他绝后了?!

  赵祯瞳孔骤然收缩。

  ——这不可能!

  “官家无后而终?”

  曹玮敏锐捕捉到事情的关键点,“那造成靖康之耻的徽宗和钦宗是谁的后人?”

  狄青饮茶动作微顿,“必是官家过继来的皇嗣的子孙。”

  “断然不能让这位皇嗣登基为帝。”

  曹玮眸色微沉,“否则哪怕我们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两位昏聩之君也会酿成另一种的靖康之耻。”

  狄青微眯眼,往嘴里送了一口茶,慢慢思索道,“天家宗室众多,在天幕没有告知徽宗与钦宗是谁的后人的情况下,我们找这位皇嗣如大海捞针。”

  “与其大海捞针,不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少年声音微顿,手里的茶盏放下了,抬眸看曹玮,此时的曹玮也在看着他,两人视线相撞,狄青声音微凉,“阻止官家过继宗室子嗣,不许任何宗室子登基为帝。”

  “……”

  这是他们大宋武将能做到的事情吗?

  大宋的武将什么时候有了能左右官家意志的权力?

  曹玮哭笑不得,“你说起来轻巧,可做起来却难于登天。”

  到底是年少气盛,狄青比他敢想,更比他敢说。

  ——阻止官家过继宗室子是他们这种备受打压的武将能干成的事情吗?

  但凡他们有丁点苗头,朝堂之上的士大夫们的唾沫星子便能把他们淹死。

  曹玮抬手揉了下眉心,“官家没有儿子,不去过继宗室子,赵宋现在便能亡于官家这一代。”

  “徽宗钦宗与靖康之耻发生在百年之后,咱们不能为了百年之后发生的事情现在便让官家绝后,让赵宋现在便灭亡。”

  “这是因噎废食。”

  曹玮看了一眼面前意气风发的少年,“再说了,这种事咱们也做不到。”

  “狄将军,你不会以为重文轻武的国策会彻底更改吧?”

  “太后已老,能有几年执政时间?”

  “待她崩逝,便是人亡政息。若官家强势,或许还能继承她的政策,但官家素来耳根子软,在士大夫们的诘问下连自己唯一的女儿都护不住。”

  “这样的官家,怎么可能会一直延续太后的治国方针?”

  狄青皱了皱眉。

  曹玮伸手给狄青续了一盏茶,继续说道,“少年热血,这是好事。”

  “但作为过来人的我要劝一句,不必对太后百年之后的大宋抱有太大希望,官家守不住太后的政策,武将被委以重用的国策不会延续你的一生。”

  “若天佑大宋,太后娘娘长命百岁,你我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还能再为大宋开疆扩土。”

  “若天命不在宋,太后过早崩逝,那么你我二人便该急流勇退,万不可与士大夫们争一时长短。”

  “功名利禄虽好,可也要有命享受。”

  “狄将军,与其在士大夫们的构陷下抑郁而终,不如辞官归野,畅游天下。”

  狄青手指紧紧攥着茶盏,难得陷入沉默。

  理智告诉他,曹将军爱重他的将才,所以才会与他一见如故,拿他当心腹,推心置腹与他说这些肺腑之言。

  他的话字字珠玑,都是为他好,他应该遵从他对他的推心置腹,太后活着时一往无前,太后崩逝后立刻辞官,不给士大夫们攻击自己的机会,这样才不会让自己英年早逝,抑郁而终。

  可情感又告诉他,不对,不是这样的。

  身为臣子,身为将才,他应当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无论执政者是谁,他都不能改变自己报效国家的心。

  狄青眉头紧锁。

  半息后,少年紧蹙的眉头一点点舒展开来,手里的茶盏被松开,他抬头看向一心为他打算的曹玮,“曹将军,末将与您的想法不同。”

上一篇:鸡飞狗跳大杂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