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48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刘小虎都愣了,他那口气可不咋地,这许厂长怎么还夸奖他呢。

  就听见许如意说:“我正要说工资的事儿,我给大家保证,欠的就要发,不过不是一气发给大家。”

  市局做主,将红星厂转让给燎原厂,跟木艺厂不一样,红星厂是打包给燎原厂的,所以资产直接抵了债务,他们的工资也归燎原厂处理。

  许如意一指通知,“这已经写了,我给大家念念——同志们,因为我们的订单只收了定金,还有交货,所以燎原厂手中的资金有限,不能够一次性补全所欠所有的工资。”

  其实这个打包是肃南市和市局合在一起,给燎原厂的优待,燎原厂赚了,毕竟这么大的厂房这么多的设备,但这都是死东西,换不来现钱。

  “所以我们决定先发两个月的工资,剩下的工资补贴,等待第一批货款收回当月,一起发放。”

  “如果有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可以拿证明到财务进行借款。”

  居然有两个月?薛喜明他们想着,有半个月就不错了!而且人家还认补贴!

  这可出乎意料!

  立刻薛喜明就说:“足够了!”

  刘小虎下意识地想说“才这点钱”,不过瞧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瞧着许如意满脸的笑容,愣是没说出口。

  事实上,工人们都是很朴素真诚的,他们盼望的不多,许如意给的却超出预期,更何况,她那番给自己干活的话,谁听了不暖心?

  顿时士气就被激了起来,不少人都表态:“厂长,您瞧好吧,我们手底下的活可都没松散!”“保证保质保量!”

  许如意趁机就把新的厂规十条说了一下,内容很简单,就是不做大锅饭——这厂子原先就是吃着大锅饭干私活搞死的,那就直接把大锅饭端了。

  “厂子与各车间签订合同,实行利润包干制度,你们多挣的,都会以奖金的形式发放,亏损的不补充。每个月厂子还会拿出一笔钱,来奖励各方面最优秀的车间。”

  虽然只是组装推车,都是有损耗的,责任心强一点的,损耗率就低,没什么责任心的,那损耗率都不能看。

  当然,这样的话,要是一个车间有人能干,有人不好好干,也不公平,所以还有一条分配改革——工资奖金加班费都跟质量数量挂钩,干得多挣得多,没有上限,有多少发多少,干得少就少拿,扣工资。

  这些足够让他们自己给自己省钱。

  当然,销售也有改革,推车和锅炉厂不一样,不涉及到技术难题,所以不需要和办公室一起搞售前售后小团队,他们的改革是,加入提成制度。

  谁卖出去的谁提成!卖的多提得多!

  这可是工资奖金外的另一份收入,谁能不兴奋,但兴奋之余也有顾虑,供销科科员刘丽丽就说:“厂长,我们这收缩推车用的人不多啊,除了外贸不好卖!”

  许如意就笑着说:“谁说我们只有收缩推车,我们还要推出婴儿手推车,儿童手推车,老人拉车,可都是需要你们去销售,放心吧,有的是活干!”

  当然,新的改革不止这点,从工人到厂长,都有各自的不同,但总的就一句话,能干就多拿,不干就没有。

  可但凡正干的人,怕的是我干活了还没钱,谁怕这个啊!

  这天晚上红星厂的饭桌上说的都是:“哎呦,听这意思,要是干得好,说不定一个月奖金比工资都高!”

  “大家都好好干,那不就一样了?”

  薛喜明:“那怎么一样,额度是按着完成量分配的,干的越多肯定拿的越多!更何况,厂子里每月也有奖励,我们车间干得多,那就归我们!”

  晚上九点是这样的:“赶紧的收拾收拾睡觉,养好精神明天上班。”

  “不是明天来货吗?你们干不了。”

  “那就帮着卸货,早卸完了早开工,早一天多一天钱!”

  倒是光明厂那边,不太好过。

  光明厂这个体量,有能力吃下来的并没几个,而且都是更大的企业。

  到时候别说话语权,被分到什么地方干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陆时章一提出燎原厂,耿明耀稍微了解后是一口应下。

  太小了,太没根基了,太容易拿捏了。

  谁能想到,燎原厂那俩厂长,老的老,小的小,看起来跟草台班子一样,脾气倒不小,底气还挺足,他这边不过提了要求,连还口都没有,换人了!

  别说陆时章把话放出来了,现在满厂职工都盼着跟燎原厂合作,赶紧开工,他是骑虎难下,就算是没这事儿,他也咽不下这口气。

  王唐问:“不行找陆厅长问问,这也太不像话了,把我们当什么了。”

  耿明耀却没同意:“这陆时章上次过来,就不对劲,不能只问他,我找找机会。”

  但这消息,可捂不住。

  虽然省城和肃南市离着两个小时的路呢,但谁能想到,他们的工人居然有和燎原厂的工人加了联系方式的。

  他这边得到消息本来就晚,人家那边已经寄了信来——

  “新民同志:一别一月,原本以为两厂合并,我们就可以一起工作,没想到并未成功。

  如今,我厂已与红星厂合作,我们给他们先发放了两个月的工资,如今他们干劲儿正浓,生产搞得如火如荼,已生产收缩推车两千辆,很快就可以交付第一批货物。

  不能与你成为同事,我真是遗憾,希望以后还可以再见面,祝好。项南开。“

  卓新民就是上次跟陆时章聊的钳工,那天燎原厂来,他和项南开稍微聊了两句,就发现对方手艺很不错,两个人还小小比试了一下,他输了。

  卓新民可对自己的技术很是自豪,输了以后就想再来一场,结果许如意他们过来了,没找到机会。

  那会儿项南开还安慰他:“很快就是同事了,有的是时间比试。”

  他一想也是。

  这些天,厂子里的工人们包括他,都在等着燎原厂那边的消息,赶紧开工,没想到居然等来了这封信。

  卓新民拿着信就匆匆回了家属区,这会儿有活干的出去打零工了,没活干的,好多人凑一起打牌,他直接将信拍在了牌桌上,“别打了,出事了。”

  所以耿明耀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办公楼就被匆匆而来的工人们给包围了。

  “燎原厂怎么跟红星厂合作了?”

  “你到底怎么跟燎原厂谈的?为什么人家不选咱们了?”

  “就是啊,上次陆厅长说你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你说说呗,这么好的机会,你咋弄得?”

  更何况,那两个月的工资也太刺激人了,如果光明厂好好跟人聊,这就是发给他们的,两个月啊,光明厂的工资等级高,一个人最少45块钱,那是90块钱!

  这会儿大家都捉襟见肘了,有了90块,解决大问题!

  谁不着急!

  耿明耀也怒了,他觉得这就是许如意的阴谋,否则没事干写什么信,他直接说:“别光看工资!他燎原厂就没诚心跟我们合作!”

  “别光看工资”五个字简直太刺激人了。

  没钱不看钱看什么?大家就是缺钱啊!

  不知道谁吼了一声:“耿明耀,你说的是人话吗?要不是你们,我们厂能成这样吗?”

  这事儿就闹大了,连警察都出动了。

  这事儿自然传到了省厅这边,第二天,耿明耀就被叫到了省厅。

  这会儿他左眼一片青紫,很是萎靡,坐在厅长杨又春的办公室里,一脸的委屈。

  杨又春看了一眼就皱了眉:“不说没动手吗?”

  耿明耀窝囊死了,他是被吓了一跳,向左退了一步,直接崴倒了,没想到旁边有个墙角,一脸磕在了上面,左眼现在还看不清楚呢。

  可这事儿怎么说?心虚吗?人家一吼你就倒?只能自己认栽。

  “没动手,这是前几天磕到了。”

  然后就开始解释:“我们这也是谨慎,这么多年的厂子,就跟自己的闺女一样,闺女要嫁人,也得多问问。哪里想到,许厂长还是太年轻,误会了,以为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也能理解,觉得拿了订单来,你们怎么还这么多事?”

  “真不是这样。我们就是想尽可能保留下光明厂的原有生产线,国家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设备,只生产小推车不合算啊。”

  “结果,我们还在家等着呢,燎原厂已经接受了红星装配厂,哎呦,他们着急,我更着急,谁不盼着开工呢。”

  杨又春怎么可能听不出他的推卸责任,直接拍了桌子:“不用说这些,你要是有这个想法,就不能把好好的一个光明厂弄成现在这幅模样!“

  耿明耀立刻不吭声了。

  杨又春看他就生气:“我就问你,工人都等着呢,你现在想怎么办?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挑挑拣拣那些小心思!你已经搅黄了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企业是国家的,不是你自己的。”

  耿明耀一身冷汗!

  他真没想到,闹得这么大!

  如今不表态就代表有私心,他敢说什么吗:“我们工人不容易,这么久不开工资,急了也正常,我都理解,谁家不过日子。厅长,只要能合作,我们这些厂领导,怎么都行。”

  等着耿明耀走了,杨又春又让陆时章过来一趟:“陆厅长,来我办公室一趟。”

  他进屋,杨又春说:“你上次跟我说,燎原厂那个许如意,想租赁光明厂做机床?她胃口不小啊,刚合并了红星厂,就盯上了光明厂,2200万外汇,够她花吗?”

  陆时章就把手里的杂志送了过去,慢慢说:“她在这方面,的确是下了功夫。”

  杨又春翻了翻,瞧见一个个燎原厂许如意的大名,又看了看文章题目杂志名称,都是专业期刊,都是专业文章。

  “咱们有好好的东阳机床厂,她这是要干什么?生产锅炉还生产小推车,还不够她折腾?”

  这就是有些意动。

  倒不是许如意有多么的天才,而是懂技术又会管理,又会销售的整个南河省就没比她强的!

  实力在这里,就算想得多,想得远,那也是目光长远有规划。

  陆时章就说:“但我们东阳厂的机床一直销售一般,即便是在国内,也不属于一二线产品。不过就这一个机床厂,咱们扶植多,补贴多,日子过得也不错。”

  “我倒是觉得,许如意敢闯敢拼,适当的加入竞争,对东阳厂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杨又春看着他:“你对这个许如意很关注!”

  陆时章毫不掩饰:“如今提倡市场经济、自由经济,要把经济效益搞上来。可我看咱们的绝大部分工厂企业,还停留在老观念上,老框框上。生产了东西往那一放别人就得抢着要,亏损了一伸手,咱们就得拨款给钱。就是这改革,跟他们怎么强调,也不想动。”

  “他们不变通,我认为我们就得变通,就得去鼓励能够变通的企业。自由经济不就是比本事吗?许如意她有本事生产锅炉,卖推车,还能做机床,只要她能按着规定来,我们就该给她开绿灯,让她往前冲。“

  陆时章说的很直接:“同时,这也给那些吃惯了大锅饭的企业引入竞争,让他们有危机感,自己动起来。而许如意,不是我关注她,实在是她让人不得不关注。”

  “如果咱们厅要选一个最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厂长,我选她。如果想找一个竞争者搅动这一潭死水,我只能选她。”

  这话可是中肯。

  现在就是这个局势,企业们习惯了大锅饭,谁也不想动啊。

  杨又春终于点了头:“那就按着规定来。她不是想要租赁光明厂吗?她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拿出足够的资金,那就让她搞!耿明耀自己都说了,只要工人好,他什么都愿意。”

  陆时章回去就给许如意打了个电话,没想到红星厂办公室的邬汇雍告诉她:“我们许厂长已经去省城了。说是东阳厂的鉴定小组邀请她过去的。“

  陆时章上次把这事儿给许如意说了后,就将她的联系方式给了相关负责人,时隔大半个月,专家组终于成立了。

  他问了句:“几点到省城?”

  就听见大门被咚咚咚的敲响了,陆时章抬头一看,就瞧见了裹得严严实实的许如意,他就把电话放下了:“正给红星厂打电话找你,你就过来了。”

  这会儿已经十一月了,省城昨晚上下了第一场雪,许如意出门的时候专门戴上了围巾,可还是有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