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第70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这会儿的胡厂长,可是和几个月前,拉着纺织机械厂厂长演戏的胡厂长大不相同。

  合同签下,一切尘埃落定,心心念念的设备升级不但彻底成真,还比原先想的更好,他如今容光焕发。

  吴海棠揶揄他:“呦,胡厂长这是要赶人了,好让我们给你腾会议室是吧。”

  这就是开玩笑,胡浩乐呵呵的,“赶什么人,你们要是留下,我放炮欢迎。可惜啊,我这里庙太小,你们两位省里的干部就不用提了,肯定要回去继续将咱们东阳工作组精神发扬光大,至于许厂长,我看一个机床厂是止不住脚步的。”

  “不过你无论做什么,我胡浩和东阳厂都会支持!尤其是机床这一块,你可千万别和我们东阳厂客气。”

  许如意一听就知道,胡厂长肯定是在省厅听到了什么风声,但她也不奇怪,自己关于技术服务厂的报告交上去了,肯定是要讨论的,传开很正常。

  而东阳厂体量大,跟省厅的关系肯定很密切,胡浩有消息来源也正常。

  但这个表态,许如意很领情:“如果真的需要,一定不会客气。”

  别人听见这种麻烦人的事儿,说不定会想躲开,可胡浩却是更高兴而来,“别客气,当我们东阳厂是朋友是不要客气。”

  但现在显然不是煽情的时候,胡浩说完就换了话题:“我们晚上准备了饭菜,咱们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

  这显然是要谢谢他们,顺便送行,许如意自然不会拒绝直接应下:“好。”

  虽然只生活了两个月,但许如意的东西还真不少,办公室里连书带资料,她就收拾出了好几摞,原本还想着怎么搬到招待所呢,就又听见了蹬蹬蹬的上楼声。

  还有问话:“王叔,是在这里吗?”

  这声音太熟悉了,一听就知道是许吉祥,她立刻往外走去,就瞧见小姑娘穿着一件红色的呢子斗篷外套,扎着个马尾辫,衬得唇红齿白,就跟个小仙女似的。

  瞧见了许如意,许吉祥立刻激动地喊了一声姐,飞奔了过来,给了她一个大拥抱。

  许如意也是许久没见她了,心里想得很,抱抱后,才问:“放假了?”

  王石头从后面跟了上来,笑着说:“昨天出的成绩,就跑我们家了,问我什么时候来接你,她要跟着来。”

  许吉祥显然怕许如意说她,立刻说:“你东西多,我来帮着收拾。”

  许如意立刻指了指自己的三大摞资料,“那帮我搬吧。”

  本以为许吉祥会求饶,结果人家立刻笑了:“就知道你东西多,姐,我们带好东西来了。”

  许如意这才看到王石头手上拿着的拉车,这东西她看着眼熟得很,不就是穿越前,楼上老太太天天拉着买菜的拉车吗?

  而且还是三轮能上楼的。

  这是两个月前,许如意给红星厂技术科开会的时候说的需要开发的产品之一,儿童推车做出来了她知道,没想到拉车也做出来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都没告诉我?”

  王石头立刻说:“刚刚出了成品,我前天去红星厂送文件看到的,我说你工作组的事儿结束了,马上就可以回家,薛厂长就让我带上,说是他们试了很好用,让你看看,要的是不是这个。”

  许如意拉了过来,这个跟她那个年代几乎没区别,如果说有什么地方不同,就是他们生产的更重一些,毕竟这年头的产品,可是一个风扇能用一辈子的那种,肯定要质量更好一些。

  许如意立刻说:“那就试试。”

  拉车是两用的,上面有个袋子可以拆卸,平时买菜或者一些零散的小东西可以放在袋子里拉着,如果是大件譬如许如意这种书籍不好放的话,可以直接拿下来,用后面带的绳子,捆绑货物。

  许如意仔细看了看袋子,这个是和收缩推车内胆一个材料,都是牛津布的,不但结实还防雨,不过这个材料成本高,许如意就问:“老雨布版本做出来了吗?”

  王石头点头:“有,也做出来了。”

  许如意就放了心,拉着车子进了办公室。

  当然,最吸引注意力的还是打扮的鲜亮的许吉祥,吴海棠直接夸:“你们家的人怎么都这么会长,哪个都这么好看。”

  许吉祥大大方方地说:“还是我姐养得好。”

  吴海棠可不知道,许如意家里大半年前还吃不饱饭呢,只当是许吉祥随便说说,也没当真,毕竟许如意这都出来工作两个月了,哪里能照顾家人。

  许吉祥也没解释,姐姐对他们的好,她和哥哥都记在心里就行了,犯不着把家里那堆事儿都告诉别人,毕竟,她也有心眼呢,她姐可是工作组的组长。

  就是她当了班里的学习委员,都不乐意人家说她原先吃不饱饭天天上课走神的事儿呢。

  都好面儿,她了解!

  许如意哪里知道许吉祥这些小心思,介绍了一番后,她就将自己的书放在了拉车上。

  任晓友是第一次见这样的车子,立刻问:“组长,这车子咋不太一样啊。”

  许如意就说:“我们新设计的,可以上下楼,今天拿来试试。”

  一听这个,他俩常出差的可是太感兴趣了,每次来的时候还好,就是几件衣服几本书,一个包就能带走。

  可回去的时候,积攒的书籍和资料,是怎么也不舍得扔的,那大包小包的,可麻烦呢,如果有辆能拉着上下楼的车子,这可太省事了。

  立刻吴海棠他们也不管自己的事儿了,都盯着这车子。

  许如意这边放到车子上,足足有半人高,为了实验,根本就没让王石头帮忙——否则他直接就拎下去了,根本用不上车子。

  全程都是许吉祥一个人操作,等着绑紧了,就瞧见许吉祥用脚掌一踹,立着的车子立刻斜了下来,她则轻松的拉着向外走去。

  刚刚明明一个女生搬运三次才能搬走的书籍,这会儿一个人就拉走了,而且丝毫不费力不说,拉动的过程也没有什么声音,一点都不扰民。

  许如意立刻跟了出去,吴海棠他们也跟在了后面。

  他们的办公室就是会议室改造的,所以在二楼楼梯的正对过,一出门就是楼梯,许吉祥慢慢拉着推车,只听见扑腾一声,第一个轮子落在了第一台阶上,随后,她提着往下拉去,随着扑腾扑腾的声音响起,真的稳稳当当的慢慢下楼了。

  虽然费点力气,但是比搬三次强多了。

  等着到了楼下,吴海棠和任晓友都说:“这东西不错。”不过他们更关心一点,“上楼呢。”

  许如意就说:“那你们自己试试。”

  一听这个,吴海棠直接上了手:“我来!”

  任晓友也没抢,吴海棠是女同志,如果她都能轻松上楼,那么自己也没问题。

  吴海棠就学着许吉祥的样子,扶着把手踹了一脚轮子,整个车子顿时倾斜,力量压在了她的手上,她试了试,有些重量感,但拽起来的时候,就不明显了,很轻松。

  随后就到了楼梯台阶处,许吉祥说:“你先上去一个台阶,往上拽。”

  吴海棠照做,居然发现,咦,并不困难,而且比下楼要快很多,她几乎没费力气,就拉到了二楼,一放下来,吴海棠直接问:“组长,你们这个怎么卖的,我也想买一个。”

  任晓友一听,都不用试了,立刻说:“我也要一个。”

  许如意就说:“现在正在试产阶段,大概很快就能上市,现在是买不了,不过,这个就先送你们了。有人问帮我宣传一下。”

  这有什么的,吴海棠立刻应了。

  许如意招待所的东西也不少,不过由许吉祥帮忙收拾,王石头帮忙运到楼下,很快就收拾完毕。

  晚饭就在二食堂,许如意没想到的是,除了东阳厂的熟人外,还见到了不少陌生人。

  一进门胡厂长就热心地给她介绍,先指着个中年男同志:“这位是东阳电风扇厂厂长蒋金喜,他们厂的电风扇,是咱们南河省的畅销品牌,不过设备很老旧了,也想升级一下,现在对我眼馋的不得了。”

  蒋厂长一听就不干了:“嘿,老胡,你显摆个没完了是不是?”他扭头就跟许如意吐槽:“我们现在被他烦的不得了,许组长,听说你要弄机床技术服务厂,专门帮着升级改造,你到时候帮我们规划规划,比他强就行。”

  许如意只能说:“这事儿还没定呢,不过如果做,请你们放心,东阳厂就是标杆,保证一样的质量水平。”

  “这就可以!听说您给他设计了个半自动仓库,用的是电子液压升降车,还配了计算机,直接由计算机帮着拿东西,可以解决库存混乱的问题,这个得花不少钱吧。”

  这个说话的人,许如意可是挺眼熟的,“我好像见过您。”

  胡浩直接介绍:“可不是,第一天你们来,我俩就吵了一架。”

  许如意立刻记起来了,“东阳纺织机械厂黄厂长。”

  黄厂长伸出了手,跟许如意握了握,“黄念中,你叫我老黄也行。”他感叹,“现在想想那会儿,老胡为了升级设备,还找我演了一场,如今就已经签好合同了,这是太顺利了。”

  胡浩想想也忍不住笑:“那不是没办法了吗?不过,我可不后悔!”

  其他人都说:“我们都想吵一架了。”

  胡浩自然又夸了许如意,不过许如意并不在意这个,她是给黄念中解释这个半自动仓库。

  “并不是计算机帮你拿,而是这样的,整个仓库是立体货架组成,计算机系统里有所有的库存数量,你可以设置上通用的组合,譬如说我要取主轴配件,它就会告诉你,齿轮在哪里,羊角形摆块在哪里,滑套什么的在哪里,然后开着液压车过去取。”

  “一趟就可以完成。省时省力。”

  “至于价钱,如果全进口大概在20万美元左右,不过我们找到了配套厂,国产下来,也大概在20万。”

  这个价钱是可以接收的,立刻黄念中他们就说;“弄好了咱们参观参观,我觉得行。”

  当然,还有其他工厂的厂长,各个都有设备升级的想法,显然,胡浩这是给许如意介绍客户呢。

  所以,等着应酬完了,许如意专门谢了胡浩:“谢谢,胡厂长。”

  胡浩一脸不自在:“谢什么谢,我都不知道怎么谢你,总的还是那句话,东阳厂是你的朋友,我胡浩也是你的朋友,许组长,可别忘了。”

  这顿饭吃完,第二天一大早,许如意就告别了他们,离开了东阳厂。不过,她先回的是肃南市,去的红星厂。

  她要等一个人,刘晓红。

  上次回燎原厂过元旦,红星厂的供销科副科长刘晓红给许如意写了一封信,也可以叫做推销方案,许如意看过后觉得可以,但缺少奇招,不够吸引人。

  所以,她专门出了主意,让刘晓红去执行。

  这个主意就是打广告,1981年的春节,夏国电视台将要播放夏国历史上第一部 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这部片子在后世争议颇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它的收视率达到了99%。

  这是在后世任何电视剧都不可能超过的收视率,也就代表着在春节阶段,所有有电视的夏国人的目光,都在这部电视剧上。

  而这部分已经稍微富裕起来的人,正好是他们婴儿推车的目标用户。

  所以,许如意就要求刘晓红做两件事,一是先联系国家台的相关负责人,谈一谈广告的问题。二是找人拍摄一支合适的广告。

  刘晓红倒是敢闯敢干,这年头,别说是联系国家台,就是去京市很多人也会觉得难。但刘晓红居然做到了。

  她收到许如意的回信,第二天就带着销售员李莹莹去了京市,国家台并不好接触,尤其是他们还没有门路。

  还是许如意给锅炉报编辑姜红打的电话,带着她去了国家台的广告部,找了相关的负责人。

  如今国家台的广告已经开放了,在去年,甚至已经有了白酒广告,所以对于想要打广告这事儿并不惊奇。

  但是人家要求也挺严格的,广告片要审查,第一次送过去,人家就退回来了,嫌弃拍的太差。

  别的许如意还成,可写稿子这方面,她一个工科女真搞不定,好在,许吉祥的老师赵教授就是中文系的,有个学生在电视台干编导,这才凑齐了人马拍了第二版。

  前天刘晓红就把样片送去了国家台卢主任那里,如今还没出结果。

  一下车,薛红英和徐磊就已经等着她了,许如意就问:“打电话来了吗?”

  薛红英摇摇头:“没有呢,不过说是今天肯定会出结果。”

  许如意就说:“那再去看看车子吧。”

  上次做好后,许如意提了几点意见,她得看看改好了没有。

  许吉祥一听就说:“我也去。”

  许如意就点头说:“那去吧,王叔也去,你们看看,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