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6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荀家军援军到,正在施校尉咬牙要以命守门时,突然城门外一片喊杀声。

  他心中一悚,以为是荀家军要搞里外呼应,他一脚将身前的人踢开,一刀杀了,正要回头迎敌,为首的一个落魄青年已经越过他,直接一剑砍向荀平。

  连着砍了两刀,哦,不,是两剑以后,青年手中的剑一转,转身躲过攻击捧起剑看了一眼后道:“失敬,失敬,这不是刀,而是剑。”

  说罢,他的剑微微垂下,再抬起时便灵巧如龙,身姿如猿猴般闪转腾挪,剑也不知如何动的,他越过荀平时剑刃从他的脖子上划过……

  施校尉瞪大了眼睛,见他带来的人呼啦啦的从城外冲进来,直接就迎着荀家军杀去,因为人数众多,赵家军这一方瞬间就占了优势。

  他们快速拿下两队荀家军,重新将城门夺回。

  虽然刚刚并肩作战过,但施校尉也不敢相信青年,一边让人去通知郡守荀家军造反了,一边盯着青年这一行人,“你们是谁?”

  看他们衣衫褴褛的,似乎是流民军。

  但青年姿态从容,眼睛清亮,又不像是流民,倒有种世家公子的恣意,施校尉看着看着,觉得他很眼熟。

  赵申就不是会卖关子的人,听问,当即道:“在下赵申,家父名讳铭。”

  施校尉就在脑子里慢吞吞的换算,名讳铭,那就是叫铭了,又姓赵,赵铭呗……

  他反应过来,眼睛微微瞪大,上下打量过他后问,“有何凭证呢?”

  一个更乱糟糟的青年扛着刀从后面挤进来,喊道:“凭证在我这儿。”

  他在怀里掏了掏,掏出一张纸给他看。

  这是一张路引,实在没想到,这年代了还有人用路引,自天下大乱后,这东西名存实亡,谁还看路引出门啊?

  不过施校尉还是接过来看,上面有赵申的身份信息。

  路引嘛,户籍上有的,上面都有,还有赵申的样貌描写。

  不过赵申离家时才十四岁,这一走就是五六年,样貌已大不相同,至少上面写的,肤白,眼大,眉如远山他是没看出来的。

  他就觉得眼前的人肤黑,眼睛明亮,眉如利剑,胡子拉碴,头发散落……

  但别说,细看,还真有些像郡守。

  于是施校尉将路引还给他,抱拳道:“末将拜见郎君。”

  赵申也没觉得他的拜见有什么不对,挥了挥手道:“不必客套了,这是怎么回事,城中有人作乱?”

  他一脸惊讶,“不是说我们赵家军极其利害,三妹妹德高望重吗,为何城中会有人作乱?”

  施校尉快速的解释了一下他们和荀家军的恩怨,“前不久荀将军对阵石军时重伤昏迷,荀家军不听军令私自撤退,郡守大怒,斩了荀盛,从那以后荀家军便颇多怨气,加上前段时间大将军收降了石军……”

  赵申并不知道荀盛是谁,但不妨碍他理解这一长串的讲解,搞了半天,这还是他爹的锅。

  赵申当即问道:“城中有多少荀家军,有多少赵家军?”

  施校尉道:“赵家军一万,荀家军也只有一万,但城外有荀家军三万多。”

  赵申:“各处城门是谁看守的?”

  “都是我们赵家军看守,”施校尉顿了顿后道:“本来是荀家军看守两个城门,赵家军看守两个城门的,但自从荀将军醒来,郡守便做了调整。”

  看来他爹还是有所防备的,但是……

  赵申当即道:“立即选出三十人来,三人为一队,拿上令信,命其他三个城门立即关闭,不许进出,余下七队,分往宁陵、睢县、武平和陈县求援,要快!”

  说罢,他举起长剑,对他身后衣衫褴褛的众人道:“兄弟们,你们跟着我一路从蜀地奔波到此,不就是想建功立业吗?今日,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第966章 邪念

  赵申带着他不到两千的兄弟们杀向皇宫别院,施校尉将城门关闭,负责看守城门,不给敌军进城的机会。

  不过赵申觉得,荀修要是早有反意,一定早就偷偷运兵进城了,根本没必要今天才冲城。

  所以现在赵铭和小皇帝在的地方一定很危险。

  他左思右想也不觉得自己这一千多人可以打赢,于是他叫住几个兄弟,又拽来给他们当向导的赵家军,道:“我已知皇宫别苑在何处,不必你领路,你带他们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将城中百姓都集中起来,把所有的‘趙’字旗都找来,让他们扮上赵家军。”

  士兵惊呆了,问道:“此法如何可行?城中百姓未曾经过训练。”

  赵申这一路看过多少城破人亡啊,守城的士兵有几个是经过训练的?

  他道:“你们不都说大将军在民间德高望重,一呼百应吗?既如此,就当用此优势。”

  “我是不知荀家军造反的诸多内情,但荀家军也曾归大将军指挥,亦受她颇多恩惠,我不信所有的士兵都愿意跟着荀修造反,”赵申道:“他们或许只是缺一个契机,而我们缺的是时间,这城中的百姓便能够唤醒那个契机,也能为我们拖延时间。”

  这个士兵跟着后勤和学堂来的义工认过字,也听过赵含章讲课,闻言不赞同道:“这是将全城百姓暴露于危险之中,大将军说过,我们守城便是为了守护百姓,城在,百姓在,若为百姓存活,可以破城,但不能为了守一座城而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赵申闻言惊讶的看着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士兵一脸严肃道:“某冯卫,就是郎君军法处置我,此话我也是要说的。”

  “我不是你的将军,无权军法处置你,”赵申道:“听你的意思,竟是宁愿放弃一座城也要保百姓了?”

  士兵一脸严肃的点头。

  赵申就问:“那陛下和赵郡守等大臣怎么办?”

  士兵一呆,他倒是不在乎小皇帝,因为他又不是小皇帝的士兵,他是大将军的士兵,可他却不能不管赵铭。

  那可是大将军的伯父。

  士兵头疼起来。

  赵申便道:“为天下计,只能行此险计,你们说荀家军在城中只有一万人,但我知道,一定不止这些,荀修也算一员名将,那皇宫别苑只是一座普通的大宅子,能防多久?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手来行疑兵之计才行。”

  “求援的人已经出去,最迟明日一早就到,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持到明日。”

  冯卫咬咬牙,最后还是转身去了。

  他带着赵申给的人,敲着锣走街串巷,大声招募百姓为兵。

  一开始,所有人都紧闭着门口,但听到赵含章的伯父赵郡守也被困别院时,开始有人打开了门,探头往外看。

  看见士兵,一个身穿褐色布衣的青年不由咬咬牙,进屋里拿出一柄长叉来,问道:“你是赵家军?”

  冯卫眼睛大亮,立即道:“是的,你看我的脸,我常在东城门守门,你认得我吗?”

  那人仔细看了看他的脸,发现还真眼熟,于是拿着叉子走出门道:“我与你一同去。”

  声音才落下,隔壁邻居也开门探出头来看,顿了一下后缩回去关上门,不一会儿就扛了一把锄头出来,默默地跟上。

  这一条巷子的门陆续打开,青壮都拿着可以找到的武器走出门,有几户人家还出了两个青壮,有一个小少年拿着烧火棍就跟出来,被他兄长给推了回去;

  然后是正当年的妇人,毕竟城中的青壮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冯卫看到她们想要拒绝,一个瘦削面苦,大约只有二十四五岁的妇人冷静的道:“大将军亦是女郎,将军麾下也有女兵,你们男子做得的事情,我们女子也做得。”

  冯卫一听便不再拒绝,他走街串巷,将能叫出来的百姓都叫出来了,而此时,赵申带着他的队伍早就杀到别院大街上,与正围攻皇家别院的荀家军碰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正如赵申所料,这所谓的皇家别院根本就守不住,荀修已经带人杀进去了。

  这本来就是一座普通的大宅子,是蒙县当地一豪族的家,为了指挥前线战事,赵铭和小皇帝后撤到此处,他当即把宅子腾出来给他们居住。

  因为是皇帝的住所,所以才美其名曰皇宫别苑,其实围墙不到两米,各处的门除了大门外,其余角门都是一脚便可踹掉。

  所以荀修骤然发难,这座宅子根本抵挡不住他的进攻。

  哦,对了,赵家军在城中的一万兵马并不全都在别院里,废话,这宅子就这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这么多人?

  宅子里巡逻的士兵将领等才千人不到,但四周宅院都被赵铭征用,赵家军营所便在四周,因此回援很快,但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荀修的进攻。

  毕竟,赵家军还分了人出去守城门,其他各处也有把守,荀修一定偷偷的运兵进来了。

  此时,赵铭就提着剑站在大堂中,身后是瑟瑟发抖,脸色苍白的小皇帝,朝臣们倒是还能勉强稳住,只是脸色也有点发白。

  眼前大门紧闭,外面三队士兵,正在努力的阻止荀修杀入。

  听着喊杀声越来越近,甚至有弓箭不时的穿过门口射入堂内,大堂内的士兵立即手持盾牌上前垒起,挡住射进来的箭矢。

  有一支流箭从门框的上方射入,蹭的一下朝小皇帝坐的位置射去,被守在小皇帝身边的护卫挥刀砍下。

  这箭射穿门框后被卸了一层力,很容易就被削去了,但依旧吓了小皇帝一跳,他双腿发软,看到落在脚边的断箭,十岁的他忍不住哭出声来。

  赵铭回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情绪翻滚,刚才一瞬间,他脑海中闪过的念头是,若荀修攻进来,那他带着小皇帝和豫章王殉国,荀修的所有谋算便成空。

  他想要学赵含章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没了天子,他拿什么来反抗赵含章?

  只待含章归来,一呼便可招赵家军攻之,天下很快就能够安定。

  而天子要是落入他手中,荀修说不定还真能拿着皇帝对抗含章,天下又是一拨大乱。

  可这样的想法与他一直的主张相悖,赵铭一时心中复杂不已,他一定是被赵含章给蛊惑了,怎能起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第967章 对战

  虽然在心里唾弃了自己,但赵铭还是快速做了决定,他从不是一个犹豫寡断的人。

  赵铭回身走到皇帝身边,安抚的按了按他的肩膀道:“陛下放心,臣在,陛下在。”

  他若真的殉国,也会带皇帝一起的,赵铭心中一狠,在皇帝和赵氏,晋室和天下百姓间,他还是选择了赵氏和天下百姓。

  小皇帝不知道赵铭的打算,闻言只觉得感动,他抬起头来泪眼汪汪的看着他,点头。

  他抖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紧紧地靠在赵铭身后。

  荀藩站在一旁,见皇帝如此,不由失望,他看上去和其他晋室子弟并无不同,一点骨气也没有。

  他快速的扫了赵铭一眼,目光落在他手中握着的剑上,有些担忧,赵铭是要保护皇帝,还是要杀了皇帝?

  荀修不会杀皇帝的,他的目标就是夺取皇帝的监护权,他只会杀赵铭。

  皇帝在,他便有了和赵含章相争的资本,皇帝若死,他就只剩下一条被赵含章清缴的路。

  赵家军大军分散各地,在豫州名望又高,荀修要是得不到活的皇帝,他活不下去的,所以,赵铭会让皇帝活着被荀修俘虏吗?

  荀藩动了动,想要去挡在皇帝身前,但看到他脸上的惊恐,双股战战站不起来的样子,他又停了下来。

  他有些犹豫,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坚信产生了质疑,皇帝如此,真的能守护天下吗?

  就算赵含章将来还权于他,他又真的能安定天下吗?

  若是不能,他到底为何坚持要他当这个皇帝?

  天下已经乱成这样,已经乱了这么多年,还要再乱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