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34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弹棉弓用竹子做的话不太经用,还是用木头削出来一把为好,只是那弓弦非得牛筋不可。牛,想吃都有些困难了,何况买它的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法是好的,但是付诸实践却困难重重。

黎清画好了图,洗了手,抱着木板去了柳二爷家。他是木匠,传说木匠的祖宗是鲁班,但愿柳二爷能够看得懂图,并造出来。

……

“你说这两个东西叫啥?”柳二爷以为自己幻听了,刚刚黎清说这东西可以用来取出棉花中间包裹的籽。一朵棉花中至少有七八颗棉籽,多的有十几颗。寻常人家收了棉花,棉籽都是自己撕出来的。这黎娘子就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

还有这个长得像个弓的,这东西对棉花有啥子用?

“轧棉机和弹棉弓。”

“行,大体我都知道了,这东西做起来也比较简单,只是需要除了木头以外的东西,你半个月之后再来拿吧。”柳二爷向来是不说没有把握的话的,他这身手艺都是几十年的老手艺了。出过的学徒少说也有几十个,怎么会连这点儿小东西都做不出来呢?

黎清付了定金。

必须要赚钱了,再不赚钱,家里就要喝西北风了。

姜氏已经等不及要手撕棉花了。

黎清沿着小路走到家,发现自家娘亲正在撕掉包裹棉花的托儿,也就是之前的花萼。她也加入到姜氏的行列。

“你今天神神秘秘的在作甚?”

黎清看着姜氏手撕棉花的速度简直快到她咋舌,连她说话的时候,手速也不曾减慢。

“娘,您悠着点儿,这东西扎手得很。”黎清对姜氏道。

“你以为我像你啊!年纪轻轻,细皮嫩肉的,老娘这双手啊老茧都有这么厚了。”姜氏说着,扔下棉花两根手指合起来露了个缝隙比划了一下。

黎清笑道:“哪里有那么夸张?尽说些笑话。”

“诶,我看你今天上午啥也没做,拿个炭画什么呢?”黎清还是没能转移成功方才的话题,只好坦白说。

“我是想着这棉花的籽不好脱出来,这不?去柳二爷家造点东西,到时候去籽容易的很。”

“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姜氏以为黎清是在说笑,一副丝毫不相信的样子。

“看这里棉花少说也有二十来斤吧,柳二爷说半个月之后去拿,不如我们等等看。”

“你呀,留着吧,我倒要看看你能造个什么东西出来。”姜氏脸上盛满了无奈。

自家儿媳妇还能干啥?宠着呗。

反正这棉花也是她种出来的,自己不过是帮着挖了点坑,挑了点水。

“墙角那堆废石,你该清理了。”姜氏指着墙角那堆东西道。

“……”

那是之前堆起来的面包窖,被洪水浸泡成了渣渣,黎清一直搁在那里未曾清理。

自从姜氏知道自己力气有一丢丢大之后,背箩筐等的工作就是自己在做了。比如现在姜氏光明正大的指挥着自己去搬石头。

但是姜氏也懂得避讳,她从来不在人前让黎清去搬重东西,而黎清只要不触发大力buff,连一桶水都提不起来。

“好的娘。”

黎清放下手中的棉花,姜氏的手速简直就像小马达,根本不需要她,她还是去搬石头吧。

石板还是好的,是那些泥巴泡涨了之后才毁掉这个面包窖的。黎清废了好大力气才将石板抽出来搁在一边。很久没管它,泥巴上已经长满了青苔和其他小草植物。

可不可以就让它堆在这里?不如再弄点土,弄成花坛?

黎清在心里悄悄的了句:你真是个小机灵鬼。

等姜氏弄完了棉花之后,她起身看那片地方是不是已经干净了,却撇到黎清拍了拍手叉着腰。

再看废石烂泥堆被碾平了,石板做了挡板,把泥巴封存在里面,泥巴上面插着些枝条。

姜氏:我能不能收回宠她这句话?

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不知道这东西搁在院子里有碍观瞻么?关键是还占地方。

真是气死她了,以后还是自己来吧,黎清有多不靠谱,她已经不止一次见到了。

黎清回头看姜氏正阴沉着脸看着她,忽的背脊发凉。

“娘,看这里是不是很漂……”亮,黎清吞下了最后一个字,里面没有花啊,漂亮啥子哦。等她腊月去寺庙里寻一株白梅栽在里面。

不过现在要稳住姜氏的情绪,黎清笑道:“哎呀,现在是空的,不过我准备在里面种点东西,到时候就漂亮了。”

第67章 轧棉机

樗夫子通音律,云及从去年三月开始跟着他学琴。

云及推开院子大门,走了进来。他手上抱着一把琴。

“小白。”

“娘亲,奶奶。”云及甜甜的喊道。姜氏应了一声儿,问道:“你手上拿到是甚东西?”

“奶奶,这是夫子送给我的琴,是他托关系得到的。”

黎清眼神一亮,这是琴?作为一个学文的她确实也习过琴,陶冶情操嘛。但是……原主不会,所以她“被不会”了,不过现在她可以跟着小白学啊,假装自己是个天才。

“是吗?我们家小白棒棒哒。”黎清走过去摸了摸云及的头,真软,舒服。

“夫子说我习琴的心性不足,他让我回来请教娘亲。”云及歪头对黎清说。

黎清心里也该咯噔~

这是把我当全职家教了吧?他难道不知道我“不会”么?

“可是娘亲不会弹琴啊?”

黎清接过云及手中的琴,把它放进书房里。

“夫子说娘亲的心性很平稳,让你教我如何平稳心性。”云及追上来。黎清坐在凳子上闭着眼睛沉默了一会儿。

“虽然我没有弹过琴,甚至不知道它长什么样,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黎清睁开眼睛竖起一根食指。

“是什么?娘亲快告诉我。”云及追问道。

“你弹琴的时候想像一下你练字时候的心态,如果写字的时候心态不稳,那么那个字所体现出来的精气神便会被你毁掉,这弹琴呢和写字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你明白吗?”

云及迫不及待的打开琴盒,将琴摆在案几上。夫子之前一直没怎么让他碰过琴,又因为身体本来力量的缘故,很多东西都做不到。

黎清看着自家儿子,这孩子有一颗迫不及待想要长大的心,这是一种渴望一夜暴富的心态。用这样的心态去弹琴能够弹好就怪了。

该找机会打击磨练一下这孩子,黎清决定有空就带他去坊间或山林走走,只有多出去见见世面才有广阔的心胸啊。

从此云及每日都背着那个和他一般高的琴往返于村学和家里。每日黎清都会陪着他练琴,久而久之,黎清慢慢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弹琴。甚至有时候还可以给云及指点一二。

云及心里碎碎念:我居然连娘亲这个没有正经上过课的人都赶不上,太失败了。

“别灰心啊,你年纪还小,手指这么短,骨节没长好,再加上脑子不好使,短时间学不会很正常,更何况你的手指太短,又不是很有力量,弹起来怪异,咳咳……”

真·脑子不好使·云及:“……”娘亲终于说出她的心里话了,果然娘亲认为我很愚蠢,我是个愚蠢的小孩儿。

黎清瞄了一眼云及,发现他正认真的练习指法。因此也不好再说话。

唉,孩子长大了不听话了。

孩子学会自己努力学习了,做娘的赶到很欣慰,认真学习的孩子最好看了。

黎清算着日子,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她去柳二爷家准备将做好的东西拿回来。那根铁棍应该不是很便宜,还有弹棉弓上面弓弦应该用的是某种动物的筋,总之不太好找。

“黎娘子,两件东西都弄好了,只是不太轻,你确定拿得起?”

黎清付了后续的钱,道:“拿得起。”

“你能告诉我你这弓拿来作甚?又不能打猎不能犁地的。”

“这弓叫弹棉弓,弹棉花用的。”黎清对柳二爷说道。只是一个弓可还不够,她记得当初见到弹棉花的,还有几个工具,等她想想再说。

不过这东西对于自己来说,暂时还是个蒙尘之物。虽说是造出来了,不代表她就会用啊。

还是以后找机会寻个能人再说吧。

“你说的就是这玩意儿?”姜氏盯着轧棉机研究了老半天,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是最简单那种,复杂的我也画不出来,就算画出来了,柳二爷可能也会研究许久。”

黎清固定好轧棉机,将带籽的棉花塞进去,反向转动两旁的手柄,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轴动带动了铁轴上的倒刺,刮走了棉花,棉籽进不去被迫掉落出来。

姜氏见了不禁感叹道:“这东西果真好用。”

“那是,也不看是谁设计出来的?”黎清傲娇道。

“瞧把你乐得,给你点颜色还开起染房来了。”

姜氏和黎清有默契的迅速分工,两人各站一方反向转动手柄,姜氏往里面塞棉花,黎清将没有去除干净的棉花进行二次压榨。

不过半个时辰就将所有的棉籽都取了出来。

呵!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棉花去籽,在这里得到了解决。黎清将这东西的制作与基本原理,甚至简图,都写进了自己那本《棉桑纪要》里。

这只是她脑子里构造的目标第一步。

黎清从来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既然她都敢下决心写书出来了,自然也是奔着推广棉花种植的目标而去的,既然以及决心抢了黄道婆的功劳,那便一做到底。

现在的布料界麻和葛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丝绸等贵重布料都是提供给上层人的。就算整个锦州都物事蚕桑织业,也没有多少人真正的能够享用丝绸。它对于锦州百姓来说是财富的源泉。

当然整个锦州并未完全投入到蚕桑事业当中。只是乐旭县最为突出罢了。其他的县乡还是以务农为主,纺织为辅。过得是你耕田来我织布的日子。

就拿姜家来说,其实家里的织机上除了纺织出丝绸之外,有时还会纺织葛布,葛布也可以换钱,大部分还是拿来家用。

家里身上的衣裳都是她和姜氏两个人一起裁剪做出来的。在裁剪过程中,姜氏教会了她如何尽量将一匹布的损失降到最低。黎清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不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适应了这里的民风物俗,包括语言语音。

她在原主的记忆中学会了裁衣织逢,并且在实践中真正的化为己用。

其实她有推广棉花种植的想法还是因为这次洪水之后,她竟然看到了有人剥了死人的衣裳穿,还有的人除了身上的衣裳之外,连被子都没有,每日和衣而睡,日出起身,两臂空空。

穷是原罪,她没办法改变,但是她有能力引起布料界的革命。如此为什么不去做呢?

圣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