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36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管尚轩进入考场后,李夫子和黎清一同去了茶馆。

“你是那位黎娘子?”李大夫端坐在茶馆里,上面的说书先生就要开场了。

“正是,李夫子听说过我?”黎清受宠若惊,她的名号……怎么可以传的这么远?

“是听说过黎娘子的一些事迹,之前来的路上听尚轩小娃说黎娘子是他认识的人,还果真是。”

黎清绯腹道:我明明什么也没做,却到处都能听说过我,我应该是高兴呢,还是高兴呢?

第70章 府试(二)

上京礼部。

“大人,这是锦州和横州呈上来的折子,都在这儿了。”工部侍郎郭优身后的小吏抬上来两只箱子,他手上还抱着一打。按照规矩,呈给六部的折子,需要分类一个一个的送,郭优很幸运的赶上了送折子的差事。

“下官仔细审阅之后,挑出了这些,大人可以一观。”郭优将手上的折子整整齐齐的码在礼部尚书的案几上。

礼部尚书左青葵摆了摆手,拿起一本来。

呈给礼部的折子都是关于锦州和横州在天灾里出现的一些美德之事,像孝子,舍己救人等,或者是那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安排事宜,学校的修复情况……左青葵百无聊赖的翻看着。

片刻之后,他搁下折子,道:“来人,拿下去,将这些登记造册存档。”立刻有官吏进来,拿走了案几上的折子。

“既然左大人已经过目,那下官就告辞了。”左青葵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和随了郭优一礼。

郭优准备迈出门,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道:“这次锦州爆发了瘟疫,却很快平息,实际上不是太医院的人最先扼制,而是一个乡下村妇提供了法子,这才阻止了瘟疫蔓延出境。”

“哦?竟有此事?看来小小村妇倒也有几番见识。”左青葵回想起方才折子上看到的,若有所思。

“来人。”

“大人有何吩咐?”

“刚才那折子上,十里塘那妇人,记她一笔,若是日后她还有造化,再呈给管家看看。”左青葵思前想后,觉得这样做符合礼制。

“是。”

锦州与横州的天灾终究被时间所涤荡,剩下的就是小民门自己的忙忙碌碌,然后逐渐逐渐的恢复到以前的经营状态。

云及坐在考棚里,要是他没看错的话,斜对面的那个人是管尚轩。两年了,又在考场上遇见……哼。

还是熟悉的配方,云及把考篮放在考棚一角,桌上摆着考卷,有十多张。这一次可不是考着玩儿的了。

再看上面的监考官,除了苏徐宁之外还有两人,云及可以肯定这两个人他上次没有见过。应该是樗夫子所说的锦州派下来的。

天还没有太亮,云及借着微弱的光在考棚里盯着试卷。卷子是提前出好,专门抄写的人抄的,字体全正楷,分毫没有逾越,统一的如同印刷。能把字练就成这样的人心性一定十分坚韧。

参加考试的考生陆陆续续进入考棚里,天渐渐大亮,所有的考生都坐定。主考官宣布考试开开始,并撞响了大钟。

一众考生开始研磨提笔作答。

云及依旧不慌不忙,他先检查了一遍试卷,顺便看看题目。这张试卷前面部分是贴经,后面部分是墨义,总共两种题型。那么云及猜测,明日应该是算学和诗赋,大胆猜测应该还有经义的题目。

来之前,樗夫子已经给他透彻了科考的题型,他也做过练习,樗夫子没有告诉他练习的结果。不过这并不重要,面前这场考试才是关键性的。

云及磨好了墨,提笔沾墨,慢慢的在密封线内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祖宗三代和推荐人。

这些届时都会核查的,听说只有参加解试及其以上的考试才会糊名,所以现在做的这份试卷上的密封线只是个摆设。

云及开始在草稿纸上写贴经的内容。贴经也是正版贴经,不再是上次那样背写一大段的内容,而是任意摘取下经典书籍中的某一页,或者一段,盖住周边的内容,留下一行或者几个字,然后填写。

怪不得这次的卷子纸张这般多,题目数量比起上次,多了一半。云及默默的填写内容。

他过目不忘,再加之《经义》读了不下十遍,贴经对他来说实在简单。比起七岁参加县试的情景,这次他连腿都没抖一下。爽爽朗朗的提笔写,没有犹豫不决的地方。

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是为了防止写在试卷上出错,改了不好看。草稿纸也是要回收核查的,必须完整和整洁,以防作弊打小抄。

贴经有一百条,墨义六十条。写字的速度既不能慢,也不能出错。慢了可能在天黑之前完成不了,出了错改了不好看之外,还容易自乱阵脚,方寸不分。

云及小心翼翼地写着,写完一张便放在一旁晾干,接着写下一张。这次的内容比起县试来说更具有挑战性。经义的内容大部分是常规的,但有少部分比较刁钻。

《论语》《春秋》《礼记》等皆有所涉猎,其中贴经大部分来自于《论语》和《礼记》,很多题目不是寻常的名句好句,而是找的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墨义摘录其中的内容,加以概括成题,由学子笔墨答之,这其实也是死记硬背的内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比起贴经来说要活跃得多,但是也简单的得多。

贴经记不起来,那是一点儿提示也没有。墨义就不同了,它的字里行间都在说:我已经告诉你答案了哟,快写吧!写不出来你就等着受罚吧。

没错就是这样。

云及花了二个时辰写完了贴经的内容。经过两年的练习,云及的字看起来比县试时更规整好看了,但是他写字的速度依旧没有提上来。

高度凝神一口气写完贴经之后竟然感觉精疲力竭的。

无奈之下,他放下笔。

娘亲说过,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有一下午的时间,足够写完六十条墨义了。

云及开始拿出干粮来吃,边吃边喝水。喝完水去了茅厕一趟。回来歇息了一会儿接着写。

“有云‘见有礼於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

云及遇到的墨义第一题出自于《春秋·左转文公十八年》,要以下文对出,实际上和贴经也差不到哪儿去。都是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内容。

云及立刻提笔在草稿纸上写出:“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检查过后,觉得没有什么错误,便往试卷上写上:“‘下文曰: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谨对。”

第71章 府试(三)

格式是很严格的,如果云及不会做这道题,那么他要在题目的下方写下“对未审”三个字。不过云及没有机会写下这三个字。

对于墨义题写留空白的人,朝廷会严厉惩罚的,可能就此永久不能参加考试。所以每一个参加考试的学子都会很小心的对待墨义题。要是出了差错,可能就会胆战心惊的渡过接下来的日子。

时间在云及的砚台墨汁中慢慢减少,就快要日临西山了。

云及等待着最后一张纸晾干,然后长呼了一口气。

仔细检查了每一页,并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他整理好东西。斜对方的管尚轩也在此时停下了笔。两人抬头刚好对视,云及尴尬的笑了笑,随后拉响了自己考棚的铃铛。

刘安云没有和他在接近的考棚,不过都约好了在门口汇合,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时辰左右。云及对自己有信心,自然不会将时间浪费在狭小的考棚里。

“云及,怎么样?”管尚轩一出来,急急忙忙的拉着云及到一旁问道。

“还行。”已经有两年没有见到管尚轩了,云及心里本来已经接纳了他的,可是他竟然一次都没来过。他和娘亲去县城管家书铺买书,也没有见到管尚轩。

说好的来自己家里玩儿的,哼(ノ=Д=)ノ┻━┻

“云及我这两年,唉,一言难尽啊!你知不知道我爹有多丧心病狂?他竟然把我一个人扔给夫子,还不许我回家,夫子是沐州人,我娘的娘家族学先生,云及我没来找你,你不会怪我吧。”

云及不说话,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超出了他有能力回答的范围。

“你不说话,我就当你没有怪我啦,你不知道我从小生活在外祖家,那群迂腐的老头子,我都受够啦,现在我能遇到你,你就是我人生的福音。”

云及觉得管尚轩可以和刘安云一块儿玩儿,两个都是话唠,在一起应该可以说上一年不停歇。

正想着刘安云呢,刘安云的身影就出现在云及的视线中。他提着考篮,看起来心情不错。

“师弟,原来你早就出来啦,走我们去门口守着,快结束了,争取第一个出去,我觉得这次希望蛮大的,不会辜负夫子,哈哈哈。”

两个话唠相遇,定然会擦出火花来。

“云及,他是谁?”管尚轩问道。

“你是?哦不,我是云及的师兄刘安云,都是师从樗夫子的。”

“原来是师兄啊,失敬失敬。”管尚轩抱手一礼,刘安云也随了一礼。

“我是云及的哥哥。”

“嗯?据我所知……”刘安云面色疑惑。

管尚轩笑了笑,又道:“干的。”

“哦~”刘安云恍然大悟。“师弟,你竟然没和我说你有个干哥哥呢。”

“师兄没问啊。”云及撇过脑袋,一脸纯良。

刘安云:“……呃,也是”

考场内传来钟声,意味着考试结束,大门开启。

门一开,便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站着一群群陪考的。

黎清从食栈里缓步走出来,她刚刚听到了考院的钟声,应该是考完了,可以去接自家那傻娃子了。

不出意外应该有三个傻娃子,不知道小白和管尚轩相处会怎么样。其实自家那个心里有气呢,他是经常念叨尚轩那孩子,只不过……她能够感受到小白的怨气越来越重啊。

孩子们的事,左右不过打打闹闹,按照黎清自己的了解和推测,两人绝对不可能闹僵的。

跟着管尚轩的李夫子有事回去了,正巧黎清想请管尚轩吃个饭,李夫子乐见其成。

黎清刚刚走到考院门口,就见三人在人群中挤了出来。两个大的护着一个小的,还提了篮子。此时的考篮在黎清的眼中变成了菜篮子的模样,三小只变成了卖菜赶集的妇女……

画面有点美,不敢看,辣眼睛。

云及搜寻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在边上站着的黎清。云及不顾两人,满心欢喜的朝黎清狂奔过来,留下身后两人在风中凌乱。

“娘亲,等我许久了吧,累不累,快我们去客栈。”云及拉起黎清的手就要走,全然忘了他还有两个朋友了。

管尚轩和刘安云追上来。

管尚轩道:“云及,你居然敢抛弃你哥。”

云及道:“哥哥是什么?能吃吗?我有娘亲就够了。”

“哼。”管尚轩鼻孔出气,哼了一声,以宣泄自己的不满。

黎清噗嗤一笑,道:“好了,有哥哥才好玩儿啊,小白别胡闹哈,尚轩他确实有他的苦衷,今天尚轩的夫子和我说了,以后尚轩跟随樗夫子一起学习,你们能够天天见面啦。”

“真的吗,娘亲。”

云及显然是很开心的,他一直没什么朋友,好不容易来了个朋友,这朋友还放了他两年鸽子,是个人都会生气。

“黎娘子,我们去哪里吃饭呀?中午就啃了个饼,都要饿死了。”刘安云在一旁问道。夫子将他委托给了黎娘子,家里人觉得很放心,食宿费都交给了她。

“走吧,今天我请你们吃,特别是尚轩,上次一别就是两年后,不过今日的餐饭简单些,等你们考完了,再庆祝也不迟。”黎清笑道。此时的她颇有三个孩子的老母亲风范。

因为明日还要考试,所以黎清不允许他们晚上疯闹,有什么事,考完再说。三人也知道孰轻孰重,早早的就睡去了。

他们也是心大,很多考生都夜不能眠,还有的连夜临时抱佛脚,唯恐第二天的考试不能如意。

翌日天还未亮,刘安云便拉着云及和管尚轩起来,早饭过后,便去排队候场了。为了省钱,他们三人睡得一间房,都是男子,也没那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