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第80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第151章 宣旨

体制是对抗不了的,在这个皇权社会,一介平民,如何能够和大boss对抗?若是不要命倒是可以。

黎清晃悠晃悠的回到了驿站,她回去时,云及还没有回来。

“黎娘子回来啦?”驿站官一见到黎清的身影立刻上前笑脸相迎。“恭喜恭喜呀!”

???黎清头顶冒出一串黑人问号。

“怎么个喜法?”

“您家小官人过了礼部的考核,尚书大人已经进宫了,看来很快就会降下旨意,小官人果真是真神童啊。”驿官一脸喜色。

“哦(??-ω-`)”黎清道。

“娘子怎么不开心吗?”驿官见黎清并没有想象中的喜于行色,疑惑的问道。

黎清寻了张椅子坐了,一旁的小厮很有眼色的送上了两盏茶水。

“恕我直言,如果你的儿子十岁就将要面临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你会开心吗?他的意志尚未定型,岂不是要被人牵着鼻子走?我宁愿他好生读书,等正确的年龄成正确的事,所以我不能开心。”

“嘿嘿,还是娘子想的周到,老朽并未想到这一茬。”驿官不禁留下了冷汗,现在的人可真不好伺候。夸也不是,不夸也不是,唉,世道艰难啊。

“唉!”

黎清大叹一口气,千万不要留下来,我宁愿云及孩儿在锦州拜名师,也不要进了国子监所谓的神童班。

一旦被朝廷培养,那培养的意味就十足了。云及本来就有些激进,若是如此,只会被啃的渣渣都不剩。

从古至今就没有谁家的政府是清白的。

驿官陪着黎清坐在驿站里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云及归来。云及依旧是乘坐的马车,只是身后多了几个护卫。

官家那边能做到如此也是有心了。

“娘亲。”云及一见到黎清,立刻跑上前来。“左大人让我等待,明日陛下会前来懿旨。”

“好。”黎清走上前去,对几个护卫一一谢过。

“您便是姜云及的母亲,姜云及今日通过了左大人的考核,恭喜。”

“多谢。”

对此黎清也只能微笑回应,然后送他们离开,临走时给他们塞了二两银子,喝点辛苦茶。几人微微妞捏一下便接受了。

“云及,今日他们可曾为难于你?”

驿官命人将后厨准备的饭菜端上桌子,三人坐定。驿站这边的花销不消黎清出,朝廷每隔一段时间会给驿站钱币作款待用。

“并没有,左大人很随和,副考官都是他的学生,他们各个都是嫌逊有礼的,看起来年龄不小。”云及答道。

“嗯,那便好。”

“只可惜我没有见到陛下。”云及有些失望,若是能够一睹天子真颜,那他此行也算完美了。

“是挺可惜的。”黎清也点点头。

驿官笑道:“娘子与小官人莫要伤心,只要小官人努力,自然会得到天子的接见的,以后小官人见天子的机会多着呢!”

“借你吉言。”黎清对驿官说。

这娘子总算说了句好话,驿官心里忍不住吐槽。黎清今日就像浑身带刺的刺猬似的,可能是她心里不舒服吧。

驿官又不能给他们两个夹菜,只好默默的拿筷子开始吃起来。

饭后,云及将今日的经历详细说给了黎清听。连黎清自己都没想到云及的实力已经这般强了。

他不过才十岁啊,照这样下去,也许用不了十年,他就能靠着学问扬名天下了。

黎清心里是欣慰的,同时也担忧。

只能顺其自然,一步一步走了。

翌日,官家的旨意到了。

那宣旨的,身穿内侍官服,头往上抬,脸上神色穆然,又能让人看出目中无人。只见到他摊开一张布帛,念道:

“姜云及聪慧有佳,十岁诗文能成,阅尽经典,朕深感欣慰,赐童子出身,因其年岁不及,特许其归乡学习,参加科考,至进士出身,责赏银千两,布匹三十,田二十,千两房宅一处,特许其每月月供五百文,以貲读书。”

“谢陛下。”驿站里跪了一地。

云及接了圣旨,然后一众人才敢起身。

随即后面一行小吏抬了东西进来,最重的是那布匹三十,用了两个箱子。银子都折成了票据放在小盒子里,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些现银。

剩下的就是一处京城的房产。自然不能失了皇家赏赐的面子,虽然是千两小房子,选的地段却是在朱雀街临近淮水的地方,大概四间屋子的小院儿。黎清看了看具体的位置,居然离上午那处房产不远。

官家也知道京城房价贵,怕云及以后来了京城没地方住,才赏了个房产。

不过黎清的心里却盯上了那千两银子,可以将首饰赎回来了。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早就听闻小官人神童之资,今日得见,果真俊朗,咱这就回去禀告官家,见到了小官人精明的模样。”

前来宣旨的正是苟银,齐观最宠信的内侍,他身后站的是一个画师,画师最会瞧骨了,今日带他来就是为了看看云及的骨相。

画师方才暗中向苟银传达了某个信息,使得苟银一改肃穆,眉眼弯弧。

“能得到大官人的褒奖,是云及的幸事。”黎清看了一眼云及,转而对苟银笑着说道。

“这位是姜云及的母亲?”

苟银立在那里,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黎清。

因为提前通知过今日要宣旨,所以黎清穿的比较正式,还落了妆容。平日里她天生丽质,不用红状,今日不能。

这样的黎清在人群中显得光彩夺目,饶是苟银见过许多后宫美女,也为黎清的美所叹服。

怪不得姜云及长的这般好,家生的啊!

苟银也算是阅人无数,黎清给他的感觉就像三月的风一样和煦,见之心静。

这样的人最适合做一个花瓶了,可偏偏这样的女人还成了寡妇,成就了自己的儿子。

了不得,了不得。

回去定要向官家说说。

不过姜云及的母亲叫什么来着?

“小妇人正是云及的母亲姜黎氏。”黎清答道。“云及这孩子承蒙陛下眷顾,小妇人甚是感激。”

第152章 帝王召见

“是你家娃子天资过人,陛下十分看中爱学习的孩子,姜云及也算成了天下人的榜样。”苟银笑道。

原来这小娘子姓黎,不过怎么这么耳熟呢?苟银忽然想起来,几个月以前,陛下想要赏赐一个黎姓寡妇称号和田地。

那寡妇不就来自锦州吗?姜云及也算亡了父亲的,所以这就是写出那本《棉桑纪要》的黎娘子。

苟银忽惊。

姜是夫家姓,黎是她本姓,人人都叫她黎娘子,而非姜黎氏。

“敢问这位姜黎氏是否知道《棉桑纪要》?”苟银想最后确定一下,如果是,那可就真的了不得了。

举国之大功者,当有封赏。若是明年棉花推广成功,陛下写好的旨意就要落实,否则何以堵住天下众悠悠之口?

只是今年没有做出成绩来,他才冒死挡住了那道旨意,不然天下谁信?

黎清抬眸一看,这内侍又是如何得知这本书的?难道苏徐宁早就已经将《棉桑纪要》上交了?

“此书乃小妇人花了一年余的时间所著。”黎清打算在官家面前露个脸,然后回去就大刀阔斧。

只要透露出来了,就是一块金子活招牌,以后她的步子也能迈的开些。她背后的靠山是京城这位,还愁以后销路打不通吗?

“果真是家传实学,陛下十分开心,能够得到这样的宝藏,咱这就回去禀告陛下,咱见到了宝藏,还请黎娘子不要急着离开,以防官家传唤。”

今日不虚此行,苟银匆匆忙忙的拉了队伍,极速回了宫去。留下一堆驿站之人面面相觑。

云及见此以为黎清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心里又激动又害怕。怕的是自家娘亲莫要得罪了官家,或者是官家对自家娘亲不怀好意。

不过官家又没有见过娘亲,所以第二条不成立。

“云及乖,只是做了些利国利民的事,被上头知道了而已。”

黎清赌这个天齐皇帝的开明性,必定不会让她怎么样的,何况她背后的价值……

驿官简直都呆愣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小的赏了,又发现大的更牛的。“不知黎娘子那《棉桑纪要》是何物?”

他倒是知道棉花和桑树,定然和纺织有关,但他一个大男人哪里知道更多?

“时机到了,官人就知道了。”黎清微笑,给了驿官一种神秘感。

黎清拉着云及进了屋子,官家的赏赐有专门的小吏搬到了云及住的房间里。

“娘亲,是不是前两年写的那书?”云及自小生长在十里塘,对蚕桑织业清楚的很。每年他们都要去祭祀蚕神,黎清所做的他虽然没有参与,但有所见闻。

所以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云及真聪明。”黎清摸了摸他的头。

“所以娘亲确实是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云及叹道。黎清并没有黄道婆那样的无私,从一开始黎清就走的是为了赚钱的道路,什么为百姓某事,都是其次。

她想,天齐皇帝这么重视棉花的种植推广,一定也不全是为了百姓。他有自己的私心,帝王之术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

黎清将一切都看的很明白。

若是皇帝召见她,皇帝怎么可能和人做生意,把东西贡献给他还差不多,黎清打算搏一把。不管结果如何,一定要为自己争取利益。

和皇帝做交易,得先把脑袋给提在手上才行。

“云及,娘和你商量个事儿。”毕竟赏赐的银子是云及的,黎清自然不会擅自挪用。

云及抬头眨了眨眼睛,娘亲还是第一次和他这样说话呢,商量的语气。

“你那一千两银子,为娘暂时拿去用用,过段时日,娘亲在原封不动的还给你。”黎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