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 第40章

作者:炼意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三个穿着要齐整一些的,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两男一女跪坐在前面,他们身后是五个年纪再小一些,穿着也稍微差一点的三男两女。

  三个少年少女相互认识,其中两人是邻居,另一人的阿耶是城里邱家的掌柜。邱家跟胡小娘子的夫家关系不错,就算这小少年是被他阿耶派来探底的也不怕,横竖让他们负责的都是些杂事,重要的东西他们都沾不了手。

  在他们进来之后没多会儿,甘叔的次子也过来了。

  甘家二郎这段时间一直跟在卫老身边学习认字,也会跟在卫老身边看他处理事务。二郎沉默话少但是做事很细致,也相当会察言观色,跟他大兄相比要稳重很多。

  “子文,你跟着学了也有半年多时间了,最近家中人手不足,你可愿意单独出来做事?”

  甘二郎的名字还是卫老给起的,以前都叫贱名,什么狗蛋狗娃之类的。卫老嫌弃甘二郎的名字有失文雅,便给起了甘子文的大名。甘大郎则沾了弟弟的光,大名叫甘云武。

  甘子文心细,对数字有敏.感,在卫老那里也多是帮忙处理一些算账之类的工作,这次陶倚君要人做事,卫老就推荐了甘子文过来。

  “我需要你们每天负责统计受到的账单,订单,交付单的数据,并每天汇报给我。再安排每日的发货,去往方向,交付条件等。另外派遣队伍也需要你们进行预排,在运送部那边得到同意的回复后,第一时间通知仓库备货。”

  这里的事情很多很杂,需要人细心细致耐得住烦。甚至还有可能会直接面对货主或者委托人的责难,这个时候如何应对也是相当考验人能力的。

  甘子文在卫老和秋白先生的双重压力下还能学得游刃有余,至少在心性和沉稳上他就满足了陶倚君的要求。

  花了八天的时间来训练这几个少年,效果还是有的,而且让陶倚君意外的是,那几个学徒里面还有个小姑娘对数字的敏锐性简直非同一般,而且记忆力超级强大,只要她听过的数字,基本上对方说完她就能核算出结果。

  这样的天赋可惜生在一个混血边民的身上,如果没有人护佑着她,她的日子恐怕比普通的女郎还难过。

  这女郎家里双亲都在,阿娘是个混血,阿耶是土生土长的边民,现在都在陶倚君的庄子上干活。听闻女儿被主家女郎看重,要带在身边做事,小姑娘的阿娘还激动得在家里哭了一场。也只有身为混血的她,才知道混血女郎的日子有多难熬。

  陶倚君有意识要培养这个知根知底的小姑娘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也就顺带的拉拔了她两个哥哥,让其中之一去了工坊那边跟公输家的人当学徒,以后好歹有个手艺能养家糊口。另一个则送去了牛三郎那边,跟牛三郎的管事打个杂。

  不是她不许这孩子留在陶家,而是这孩子的性子需要磨一磨,搁陶家容易让小姑娘为难,丢去牛家,一切以牛家的规矩来,做错就罚,也牵扯不到他妹子头上。

  阿满这边也从她阿娘手里要了两个得用的婢女过来帮着做事。接触的都不是陶家的核心,但是学到的理家谋财的本事却是在家族里接触不到的。

  阿满现在开朗了很多,有时候忘记带面纱了也不会躲闪别人的目光。她本就生得漂亮,虽然那道伤疤还很惹眼,但是她自己不自卑后,坦然的表情也让其他人下意识就忽略了这点不完美。

  当然也有在背后议论的,可就如陶倚君说的那样,她们说再多又能如何,也不能影响到她分毫。再说了,他们也就只能拿着这点来秀优越感,除此之外,又有哪一点能比得上自己。

  唯一让陶倚君觉得奇怪的是,到现在为止,阿满的娘亲从未来信叫她回去过,也没有谈及阿满的亲事,就好像默认她独立出来了一般。但母女俩之间又不显得生疏冷漠,该找她阿娘求援的,阿满第一时间就会开口,而她阿娘也基本上有求必应,只是本人从未来此看过女儿。

  好奇的念头只在她脑海里浮现了片刻,便被抛之脑后。她太忙了,这么一瞬间的发呆已经耽搁了工作进度。

  有了几个少年的帮助,让陶倚君有了一口喘息的机会。

  人才难得,特别在这个知识传播极为困难的时代,想要挖掘人才那真得碰运气。或者你是豪门世家,自然会有人前来投奔。然而在边城这个地方,陶倚君不过是无数土财主中不起眼的一个,并且还是女人,自然是没有人才回来投奔她了。

  “看样子,需要把人才培养提上日程了。”

  这个人才培养可不是女学那种办家家的玩意儿,是真正的,给普通人启蒙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彻底改变自己未来的机会。

  然而这件事说好办好办,但真想要办好却很难,至少在现阶段,仅凭她陶倚君是不可能成功的。

  知识是被上层贵族垄断的财富,她想要培养平民甚至奴隶,对贵族来说就是在颠覆这个阶层,是属于大家的敌人。

  怎么样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个局面,怎么样能在不触动士族阶层的情况下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

  作者有话要说:  想买个咖啡机,看了看银行卡余额,算了,还是速溶吧

第七十八章

  当互市开设的消息正式通知出去之后, 小方城这边顿时连空气中都充满了激动。

  卫大将军已经抵达小方城,暂时入住在霍桐府中。

  也不是没其他地方给他住, 不过卫大将军为人沉稳平和, 比起霍去病将军的飞扬,他更像一位包容的长辈。因为霍桐最初曾做过他的属从, 这番前来他是一定要好好考校一番霍桐是否有所长进的。

  最近蛮族来犯的情况很少, 小方城这边的重点就搁到了即将开设的互市上。另外朝廷也派了专门的一只人手来保障互市的平稳,这一只队伍直接听令卫大将军,但在战时也必须遵从当地最高长官的指令。

  这次卫大将军过来, 就是让这只队伍的首领跟霍桐见个面。两人在级别上相差不多,但是在实权上, 肯定霍桐要高一些。问题是这位带队的偏将是皇城脚下大贵族的嫡系, 出身上又天然高于霍桐。如何让他们二人和平相处, 就是卫大将军需要头痛的问题。

  相较于这位来镀金的偏将,霍去病肯定是站霍桐这边的。他在这里呆这么久就是为了等着见舅舅一面, 另外还想跟舅舅商量一件私事。

  “你要把你那侍妾接到小方城来?”卫青看着大侄子的目光跟看二傻子似的, “你也不想想, 你的儿子身份地位如何, 让他到朔方还情有可原,到小方城来交给霍桐未过门的媳妇帮你照管,你是打仗伤了脑子?”

  “我倒是想要接到朔方呢,可惜大娘子不同意跟我到朔方去。明明她大兄也在那里,而且朔方比小方城哪里弱了?”

  卫青撑额,克制住自己拿鞭子抽这二傻子的冲动。以前这小子混不吝的, 好不容易聪明用到正途上,弱冠之年就闯下赫赫威名,他以为以后总算可以放宽点心了,哪里知道这家伙居然……来人啊,拿他的长鞭来!

  “舅舅,你是没见过大娘子不知道。”霍去病盘腿坐在舅舅身边,亦如当年跟在舅舅身后闹腾的小屁孩一般无二,“若非霍桐这小子是我看重的,但凡换个人,我也能给她把亲事搅黄了。”

  “怎么着?你看上她了?”

  霍去病下巴搁在拳头上,没规没矩的趴在条案上,目光透着些迷惘。

  “我也说不清楚。若是说喜欢吧,看到她跟霍桐在一起我也不觉得刺眼,但就是觉得有点可惜,她的才干若是给她更大的机会,她会让世人都大吃一惊的。”

  卫青松了一口气。他二人虽然深得帝心,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需步步谨慎。如果是纳个侍妾也就罢了,养在家中就行。可他听了不少陶倚君的事,深知这个女子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住的,并且其才干非同一般,真当个妾室实在是委屈了她。可要让她嫁给霍去病做正室夫人,陛下那里就绝对通不过。

  有所得就有所失,他们舅甥两人的婚事,是捏在陛下手中的。

  “明日私下小聚,你可让陶大娘子同来。”

  因着身份地位不等,卫青即便是赞助霍桐处,也不能随意见霍桐家中女眷。是以陶倚君这些日子都待在城中陶府,隔着一街之遥安排着大将军的进驻吃行等事宜。

  “那可感情好,我让人给她送个信去。她这段时间肯定又想出了新鲜的吃食,正好舅舅可尝一尝大娘子的手艺。”

  接到霍去病遣人送来的消息后,陶倚君实在头痛了一下。食谱她不缺,可食材和调料缺的不少。

  “前些日子西域商人送来的辛香料可还有?”

  “有不少,皆在府中仓库里。”莫娘子这些天两边府邸跑,大将军那边每日的吃食是她亲手制作的,食材也是她亲自挑选,生怕出一点纰漏。

  “那成,今日我教你几样吃法,你下午乘着家中无事好好练练手,明日就由你去做了。”

  已经是仲夏,天气有些热,那些牛羊肉吃起来便觉得腥躁了些。他们府中近些日子吃得都比较清淡,那些食肉厉害的,也都另有厨房单独做食。

  要说运气好,也是真好。前次她去巡视,遇到个西域小孩子,拿着硝石玩耍,问及得知是他们在路上捡到的,还捡了不少。陶倚君花了些钱买下,还被人质疑是傻子。

  硝石制冰的方法不难,陶倚君就懂其中原理。只是硝石制出的冰不能直接食用,用来降温消暑倒是很方便。

  她今日给莫娘子说的一道菜就需要硝石冰。

  要说这年代也是真绿色环保无污染,河里捕出来的鱼,剖开肚腹都是干干净净的。有一种无鳞无碎刺的大鱼,取肚腹上的嫩肉,做鱼脍最为鲜美不过。,若是做好的鱼脍下面铺上一层冰,再用洗干净的蒲叶铺在上面,鱼脍团成花内置其中,旁边用盐水清洗过的野花点缀一下,又好看又好吃,待客简直格调满满。

  除开鱼脍,还有一种甜品,叫做什么冰糕的。选用的是牧场送来的鲜奶,经过处理后加入了碎果粒,封好埋入冰中,隔一刻搅拌几下,等到一个时辰后,便凝固成型,却又不若冰那么硬,吃着奶香酸甜,老人妇孺最爱。

  其他的吃食也就照着常规来了,只多加了两道学自西域的吃食。

  莫娘子对厨艺的天赋极高,陶倚君只教她一次,便能做得七八分,自己再练练,成果比疏于动手的陶倚君强多了。也就因为这点,现在陶倚君想吃什么都直接给莫娘子说,然后她试个两三日,就能拿出成品来。

  “对了,你明日拿红枣蒸个奶糕。听闻随大将军来的侍中有些不适,近日也没什么胃口,奶糕味道清甜又绵软,应该能合侍中的口味。”

  虽然说侍中官衔不高,陶倚君也不怕对方为难自己,可到底住在霍桐府上,来者是客,她这个未来主母得方方面面都顾着一些。

  奶糕也是今年才新弄出来的吃食。其实之前边城这边就有类似的做法,但是那个味道让陶倚君没法接受,经过改良后,才有了现在的各种花样和甜的咸的各种味道。

  霍桐还在大营,他需要把事情安排妥当了,才能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待在小方城陪卫大将军。这期间,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几位副将就要替他坐镇关卡了。

  因为是私宴,并没有请其他人。陶倚君带上了阿满,两人现在跟亲姐妹似的,连胡小娘子偶尔都要吃醋拈酸。

  “阿君,我舅舅为人很好,你不要害怕。”霍去病一大早就来找陶倚君,一是想要她安心,二来是想找她提前说个话。

  “不成的。”听了霍去病的话,陶倚君看着他直叹气,“想必大将军也没同意吧。”

  这人真是想一出是一出,陶倚君都要气笑了。

  “如果说你担心妾室养不好小郎君,可以送去霍家,你那位弟弟光郎君就很不错。”

  霍去病眼睛一眯:“你见过光?”

  “没有,但听说过。”陶倚君心想可不是么,这位霍光虽然走的文臣之路,但能位极人臣,学问心计可不比人弱半分。

  霍去病疑惑的看了陶倚君一会儿,皱眉:“我家那个小屁孩身体不太好还娇气。我就想着你擅教人,不如将他交于你替我看着。”

  这是养孩子啊,又不是养个小猫小狗的。陶倚君看着霍去病都想叹气了,还得打起精神跟他分析。

  “其实我也知道将军的担忧,只是没有太大必要。再有一个,将军位高权重,若是将小郎君带到身边,或者交于你兄弟都是对的,只是送到小方城来,必然会让人质疑。再有一个,将军就不怕小郎君担忧他阿耶不要他了?”

  “怎么可能……”虽然不是自己心爱的女人生的,但也是他长子,他们家可没有那些士族的臭脾气,这小孩儿其实挺得他喜爱,不然也不会想要交于陶倚君来教养了。

  陶倚君看他陷入沉思,却又不免想到这位意气风发的郎君那短暂人生,心里一软。

  “郎君若是愿意等,可再等小郎君大一些,知道事情的原味了,他若同意,便送来与我识文断字吧。”

  论到学问,陶倚君或许不是当时大儒,但是论到时务策,她自认不会太弱。并且霍去病的孩子,自然会有人来教导他,送到她这里,也不过是霍将军一时头脑发热罢了。再等个一年两年,说不定就不了了之,何必现在跟他一口回绝伤了和气。

  “行吧,以后再说。”霍去病很快把这事儿丢开,“再跟你说一下,我舅舅这些日子身体不太好,你擅食疗,给精心点。”

  陶倚君点头,打算今天找个机会给把把脉,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相信在皇城里卫青的身体绝对是被人精心照顾的,但是从皇城到边城,这一路上条件不好,卫大将军早些年也是征战四方,受过大大小小的伤,若是不小心引发了旧疾,陛下肯定要拿人问罪。

  从史书中可知,卫大将军是个非常平和的人,而且这人据说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人找不出错误,最让人挑剔的就是他无可挑剔。能做到这样的地步,纵观上下几年前,怕也就是一个他了。

  陶倚君带着阿满朝卫大将军行礼,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

  “一直听闻陶大娘子秀外慧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家中两位子侄得你照顾,青,感激不尽。”

  这话说得陶倚君很惶恐,她没觉得自己有做过什么。照顾霍桐是应该的,他二人虽还未成亲,却也是白首不相离了。至于霍去病,这年轻将军给人的感觉除了锋芒毕露就是飞扬飒沓,身边围着的人不少,也轮不到她来照顾。

  不过长辈说话就得受着,并且还是好话,她总不能拍桌子说自己没有吧。

  除开她与阿满,卫老跟秋白先生也在,然后主位当仁不让的是卫大将军,侧首第一个就是霍去病。

  “阿桐应该在回来的路上,这小子恐怕正头大呢。”

  看到陶倚君目光遛了一圈,卫青笑道,却不肯解释。

第七十九章

  果然到了快席中, 霍桐才满身是汗的赶了回来。

  先给卫大将军和霍去病行了礼,才被赶去梳洗更衣。

  再到席间, 席面已经更换过了。

  之前他们没有上主菜, 就是在等霍桐。那些精巧的小吃点心是来凑数,也是用来打发时间的。这会儿大家都有些饿了, 等霍桐入座后就直接上了正菜。

  席间也没把陶倚君跟阿满当外人, 卫大将军直接问了霍桐的打算,又给他指点了一番。

  “你二人的婚事早些安排,年末说不得又是一场恶战。”卫青斟酌了几分, “阿桐这边好说,他上无父母, 亦无同胞兄弟姐妹, 之前是他族叔出面走的纳吉之礼, 后续照办既是。倒是阿君这里有些麻烦。”

  陶倚君的阿娘虽然已经改嫁,但到底该不该去向她行礼这是两难的事。她上头有大兄在, 也不算独立女户, 也没出宗族, 若是图方便, 直接请了族老叔婶,如同上次一般完礼即可。但是这样做细说起来,终究不太体面,日后若是有人拿这事儿恶心人也烦。

  但若是去行礼,她再嫁之后就不算是陶家的人,这岂不是认了别家郎君做父?陶倚君是决计不会同意的。

上一篇:大佬是条狗

下一篇:八零娘亲是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