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 第41章

作者:炼意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这事儿得再琢磨琢磨, 最好是找个两全的法子。”

  卫大将军做事一向不肯出半点纰漏,便是这两个小辈的婚事也是如此。若跟他无关也就算了,霍桐虽与他无亲缘血脉,却是他看着长大的,连卫老都愿意派驻到他身边为他压阵,可想是如何看重了。

  爱屋及乌,霍桐能找到陶倚君这样优秀的女郎也是福气,虽然陶倚君的父母亲缘淡了些,可卫家霍家细算起来怕还不如人家陶倚君清晰,不就是个另嫁的阿娘么,大不了给点赡养的银钱也就过得去了。

  卫青不重口腹之欲,但对莫娘子这一番下了功夫的膳食也是赞不绝口。

  陶倚君找了机会亲手给卫大将军把脉,然后写了几个方子交于莫娘子,让她先去与卫大将军带来的郎中合计合计,再按照她给的建议安排膳食调养。

  卫青没出声,等到陶倚君安排妥当了,才笑着点头:“大娘子果然细致入微,阿桐是遇对人了。”

  大将军高兴,这见面礼也就不菲,数百金说给就给,全然不在话下。

  对于陶倚君之前在产业上的分配,他不表示任何意见,那些银钱也不需送至他处,反而是让卫老代为分配,照顾他那些老手下的日常生活。

  对于陶倚君在庄子里请的人手大多都是退役的兵士,这点很得卫大将军喜爱,连带的跟陶倚君出去巡看她的农庄药田都一直带着笑容。待看到沿河而建的那一大片仓库,还有下游高.耸在河面上,日夜不停转的水车,大将军心里有些动容。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一直以为陶倚君的能干是众人夸大加了些水分的,即便如此都已经是难得的掌家娘子了。可在看到仓库,织坊,水车之后,他对陶倚君的能力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仓库这个好说,只要明白了运转的道理,分分钟就能再建。然而水车和水利灌溉渠,以及改进后的纺织机器,这可不是小事,若是能推广到全国。不不不,哪怕不是全国都用,只要和套平原和黄河两岸的农田能够用上,陛下的心愿就极有可能提前实现。

  大将军心里动容,可面上依然波澜不惊。

  他说城外环境更好些,便大手一挥,直接住进了陶倚君的农庄里。更是做主将霍桐名下的一块平田连同宅地全送给了陶倚君,让她帮着再建一座面积更大一些的农庄,说自己日后会常来,总要寻一个固定的住处。老是住侄子家也容易招人闲话,这处农庄,就当是侄子为他建造的。

  这话说出去听到的人都要疯。若是一处农庄就能攀上卫大将军的大.腿,边城一带的地主豪强和世家们都愿意献出去。陪同来的牛三郎眼里的羡慕都快要摁不住了,撞了撞霍桐的胳膊,语气含酸。

  “你说你个大老粗,怎就让大娘子看上了。陶大郎也是,这么宝贝个妹子,白白的送到你跟前。”

  霍桐斜睨这家伙一眼,嘴角的弧度摁都摁不下去,看向陶倚君的目光充满柔情。

  他就知道自己未过门的媳妇是个大宝贝,幸好自己受伤的时间巧,让媳妇救了。所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他太喜欢这句话了!

  过了两日,霍去病跟人出去打猎了,霍桐和陶倚君陪着卫大将军在农庄闲聊。

  “阿君,你身边那个女郎,叫阿满的那位,你如何打算?”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困扰陶倚君很久,但是她身边没有可以商量的人。现在阿满的家人就像是把人扔给她不管了,但是又没有摆上台面说。律法定了女子十五之后若是不婚,就要交税的,这个钱是谁人出也不好说。

  “钱都是小事,她自己都能给。但是总不能一直这么拖着吧。我想要去问她,又怕她伤心。”

  陶倚君也是左右为难。她暗示过胡小娘子,可一看对方提起这事儿就抹眼泪不说话的样子,又不忍心逼她们俩姐妹。

  “你大兄的婚事可有着落?”

  “我没跟大兄提及。”陶倚君叹气,“大兄这人虽然有点混,可一旦定下就是一辈子,我总想着让他找个自己喜欢的女郎。再说,哪怕阿满落到现如今的境地,可到底还是士族出身,陶家与她家的门楣相差较远。”

  “这倒是无妨,若是做媒的人身份地位足够就行。”卫青不觉得这有何麻烦,如果阿满是士族精心教养出来的,可能会难办一点,就阿满现在的状态,陶大郎愿意娶,女方家断不会拒绝。

  “若是如此,不若我找机会问问他二人?”

  “可。”卫青想了想,“若是他二人同意,可让李县令去提你大兄提亲。”

  若是女方家里同意了,那么走流程就会有族老出面,程序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能跟士族之女成亲,对陶翕君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阿满跟着陶倚君这么久,两人之间做事也能扣手,比起单说个啥都不懂的女郎要强太多。

  这事儿得先问问陶翕君,他若是同意了,再去问阿满。否则阿满愿意而陶翕君不愿,反倒伤了感情,以后相处也颇多尴尬。

  “正好有一批货物要从朔方运到小方城,我这就下令让你大兄监队过来。这批货是专给互市交易用的,不能出一点岔子。”卫青吩咐亲随去办这事儿,另一边开始询问陶倚君关于她母亲再嫁那一家的情况。

  若对方家族是个好的,让陶倚君阿娘送女儿出嫁也没问题,但若是有问题,最好在他们成亲之前就解决掉可能会有的麻烦。

  “那是我阿娘的表兄家,地位门庭跟陶家相差不大,但是他家里重耕读,轻实务,跟陶家人很多地方都互相看不顺眼。”

  这一点也是陶倚君不太喜欢她继父家的缘故。一家子清高的很,说坏倒是不坏,就是言谈举止很让人憋屈。而且那位继父对几个前妻的女儿要求甚严,却又不肯教她们识字明理,论其做派,很有些后世的迂腐之气。

  陶倚君自小是被她阿耶宠大的,连她幼妹都不及她受宠,所以陶倚君完全想象不出自己去了继父家生活会是怎样一种灾难。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我家猫一直吐,晚饭的时候还呕了点血出来,宠物医院还没开门,只能电话跟医生交流了一下,买了点药喂它,现在一直抱着,也没法码字了。要等明天才能去医院查血检查。今天就暂时这么多吧。

第八十章

  朔方送过来的是茶叶和丝绸。

  这些是互市需要的货物, 专门有仓库存放,连看守的人也是卫大将军带来的精锐。以后这些人两年一换防, 直到互市取消。

  那位出身贵族的副将军也来跟霍桐喝过一次酒。对方释放出了自己的善意, 霍桐虽然不是个善言的,但不是不知好歹, 再说互市这一块带来的影响还涉及到陶倚君的商业布局, 就为这点,他也会好好跟这位副将相处。

  副将出身自周家,是沿袭了夏王朝的一支贵族后裔。周家虽然在朝中看上去无太大势力, 但是周家的“稳”,是皇城中出了名的。最让人羡慕的是他家的传承未曾中断过, 家中藏书据说逾千, 还修建有专门的藏书楼供家族中子弟学习。

  霍桐是不在乎这个了, 他就一武人出身,连兵书都是跟着卫大将军那会学习的, 后来更多的是耳濡目染和自身经验的总结。

  但是他不在乎却不代表陶倚君不羡慕。自古书籍代表了文化的传承, 很多方法和经验在古人留下的书里都有记载, 然而知识的不流通, 让这些文化蒙尘,也不知道哪一日才有重现的时刻。

  “大娘子可知道井渠法?”

  “有所听闻,但是没有亲眼见过。将军知悉其法?”

  陶倚君有点小激动。井渠法是解决干旱地方缺水和难以在地面建挖灌溉渠的最佳替代法,但是这并不是你想当然挖几个井就能解决的,里面涉及到的很多技术都是匠人吃饭的本事,而且没有官府的首肯, 也不可能组织这么多人进行挖掘修建。

  “我家一工匠曾参与过井渠的修建,家中长辈深感其可推行,便使人将他所述记载了下来。”周将军也没有吊人胃口,直言虽陛下会推行井渠法,但早还是晚,这其中的利益得失就难以估算了。

  “某来玉门之前,家中长辈曾嘱咐,若是大娘子需用,便将此法赠与大娘子。唯有一请,还望大娘子允诺。”

  陶倚君沉吟了一会儿,又看了眼霍桐,在霍桐表示自己不参与表达意见后,她谨慎的开口询问到底需要她做什么以交换。

  “大娘子勿忧,这方法迟早会传至玉门,某只是提前了一些而已,所以请托并不会为难大娘子。”

  说了一系列铺垫的话,最后周将军才明言,他希望能与陶大郎结亲。

  “我有一庶妹,年十二,美姿仪。家中也是当做嫡女教养,只是她阿娘为人有些不太明事,常做出一些不妥之举。家中爷娘便想要为幼妹择一郎君远嫁,使其疏离亲娘。”说到这里,周将军脸上也恰到好处的浮现一抹尴尬,“此事并不是要为难大娘子,原本也是无奈,若是大娘子不允也无妨,此法还是会交于大娘子,只是需要用些其他利益来交换了。”

  陶倚君斟酌了又斟酌,缓缓开口:“实不相瞒,前几日卫大将军也提及我阿兄婚事,虽还未定下,但也不能出尔反尔。周将军不若提一些其他的条件,若是可以,我定相允。”

  周将军怕是也没想到卫青会提前插手陶翕君的婚事。他来之前家中长辈皆有考量,选择陶翕君也是有诸多因素在其中,并且在他们想来,便只是周家的一个庶女,配陶翕君也足够了。可没想到卫青大将军横插一脚,陶翕君的婚事有了其他的可能。

  若是就此放弃,周将军有些不甘,但若是强行与卫大将军对上,后患更是无穷。

  他也是个果断的人,当即表示婚事就此作罢,至于交换的条件,他还得回去考量一番,三日后再正式与陶大娘子协商。

  等送走了周将军,陶倚君与霍桐对坐蹙眉。

  他们又不傻,对方拿着这个饵来钓,还不是看中了陶家的产业。即便现在是陶倚君在打理,但是毕竟是属于陶家的,就算陶倚君跟霍桐成亲后带走一半,那不也剩下一半吗?而且只要拿住了陶家,就相当于拿住了陶倚君,拿住了玉门小方城的利益。

  “财帛动人心,周家也是阳谋。”陶倚君其实也想到过井渠法,但是一来目前小方城一带不需要此法,二来这毕竟涉及到官府的行为,她若是私自开渠建井,就得提防后背射来的冷箭。

  但若是从周家那里拿到了此法,最不济她可以先给李县令,从郡县上入手统一安排,从中能得到的利益也不会少。

  “周家若是想要在小方城分一杯羹,完全可以借此自己去跟李县令商榷,非得走我这里过一遭,看中的定然是我手中的东西,就是不知道是哪一方面了。”

  “也无需过分担心。”霍桐反应够快,“难怪大将军突然关心起你兄长的婚事,恐怕是早就听闻了周家的打算,又不方便明言,才以这种方式让你能避开周家的算计。”

  想一想也是,若是没有卫大将军的话,周将军提出来这个请求,她很难拒绝,等闲就会伤了周家的面子。但是现在有卫大将军在上面顶着,周家之人只需要稍微打听一下便可确定。这怕也是周将军约在三日之后再议的原因之一。

  “看样子阿兄的婚事必须要早一些定下了。”陶倚君心里有了主意,“明后日阿兄就该交接完任务回家休假,我找个时间安排他跟阿满相处一下,若是两人觉得合适,便找人去阿满家提亲。”

  比来算去,也就阿满合适,她家背景虽然比陶家强,但是不低霍家,总有个牵制。而周家势大,又在朝中经营多年,虽然不算位高权重,可要背后使个坏是毫无问题的。所以相较而言,阿满做了陶家女主人,反倒比深浅不知的周家女郎更好。

  “累了?”霍桐轻轻握了下陶倚君的手,“辛苦你了,一大家子都要你来考虑照顾。”

  “不辛苦。”陶倚君抬头朝霍桐温柔一笑,“郎君在外保家卫国,我只是在家中操持家务,相较而言,郎君更辛苦。”

  霍桐闻言也是感慨自己一生的运气怕都是用在遇见陶倚君上了。有妻如此,余生足矣。

  陶翕君一直等到货物全数入库后,才交了差事,得了三天休假。三日后还得起程返回朔方。

  回到阿妹城里宅子的第一天,他就睡了个昏天黑地。

  从朔方一路行来,危险性不小,他是领队的两位队长之一,两人轮班负责指挥商队和护卫队,一路上都不敢松懈片刻,这会儿回到家里,他觉得从骨子里透着疲乏。

  陶倚君难得没有外出,守在家里等着大兄睡醒。

  “大娘子,大郎君起了。已经在梳洗,可否传饭。”

  陶倚君搁笔起身,去了大兄院子里等候。今日就她兄妹二人,方便说话。

  “婚事?”塞了一口肉到嘴里,陶翕君微微蹙眉,“我还不到律法定下的成亲年龄吧,有这么必要着急?”

  “当然有。”陶倚君也没藏着掖着,把现在遇到的困境跟大兄分析了一遍,“你一日不定亲,那些人就一日盯着我们家。虽有阿桐可以暂时顶着,但是若我出嫁后,便不好再管大兄的私事。此事若不交给阿娘,便得托付给族婶。”

  这两个都不是顶好的选择。他阿娘那性子,恐怕这会儿眼里心里只有她现在的丈夫跟孩子,若是能用陶翕君的婚事换来好处,很难得说她不会心动。而族婶那里就更为难了。好与不好都会落人闲话,也有可能因为身在局外而考虑不那么周到,从而引发陶翕君兄妹对她的怨气。

  “大兄,你可见过阿满?”

  陶翕君手顿了一下,有点不自然的低头:“见过啊,之前还一起吃过饭,你忘记了?”

  陶倚君还真的忘记了,实在是她太忙,而陶翕君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这边,或许那一次遇到了她也没往心里去。

  “那你觉得阿满如何?”

  “呃,就,就很好啊。人家那么帮你忙,很好,很好了。”

  陶倚君眯眼盯着大兄。陶翕君皮厚,又因为长时间在外奔忙,一身皮肤黝黑,可即便这样,陶倚君还是看出自己大兄在害羞,无他,这人的耳朵尖红得能滴血了。

  认真想了想,陶倚君确定阿满没有在大兄面前摘下过面纱,因此又追问了一句。

  “有痕?”陶翕君抬头茫然的看了阿妹一眼,“很可怖?”

  “当然不是,她就是这里有一道浅浅的印子,不过颜色有点明显。”

  “她一定很难过吧。”等了半天就等到大兄这么一句话,陶倚君都不用问了,这妥妥的是心疼上人家小姑娘了。

  “我明白了,若是大兄愿意,我就找人去她家提亲了。”陶倚君拍板。

  “这个,我这样的人,她家怕是不愿……”

  “大兄又妄自菲薄了。”陶倚君拍了兄长肩膀一记,“大兄虽然算不得俊秀,可也不难看,再说了,常年在边关辛苦杀敌,哪有人能跟朵花儿似的。大兄年纪轻轻就做了裨将,虽然官衔低了些,可也无妨,这军功嘛,说不定哪天就掉你手中了。至于其他,咱家现在也是有钱人了,跟豪强大贾没得比,却也比一般士族好过许多。再说你我上面没有血亲长辈压着,她嫁过来就是当家主母,多少女郎都盼不到的好处呢。”

  被阿妹这么一开导,陶翕君也觉得是这个理。最主要的,是他从不多的几次相遇中发现,阿满这姑娘跟其他士族女郎不同,她沉静从容,是难得的跟得上阿妹想法的人。若是她嫁过来,阿妹定然是放心的,自己也欢喜。就是不知道人家姑娘是个什么想法了。

第八十一章

  陶倚君没有直接去找阿满问, 她不好开这个口,而且也担心对着她, 阿满没法说真心话。找了个借口, 她约了胡小娘子到女学的院子里见面。

  “你大兄?”胡小娘子怔了一瞬,“他可愿意?我阿妹脸上……”

  “既然我提出来了, 那自然是无妨的。”陶倚君仔细观察着胡小娘子的表情, “只说你家耶娘可否会同意?若是行,我这就去请托县令娘子替我大兄上门提亲。”

  “若是大郎不嫌弃我妹子容颜有暇,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我阿娘那里我亲自去说, 至于我阿耶,别管他, 我去与大母说就好。”

上一篇:大佬是条狗

下一篇:八零娘亲是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