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 第8章

作者:炼意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两个女人虽然没有莫娘子的好手艺,但做一般的吃食没问题,实在不行,霍副将的饭菜依然可以让食肆送,这两女人负责其他人的饮食就好。

  公输韧过去的时候,霍副将正好洗漱完换了衣衫,一头半湿的长发散在脑后,就着火盆烘干,人坐得标直的在翻看竹简。

  “副将,大娘子府上的公输五郎来了,说是大娘子让送一些吃喝的过来,还有两个仆妇,让来帮忙烧水煮食。”

  霍副将先是眉头微蹙,继而又失笑摇头。

  “让人带着那俩仆妇去后院厨房,叫罗叔给安置住处。你带着五郎过来见我。”

  公输韧除了带来吃食外,还有一套专供屋里床榻使用的毛毯和毡子。

  “这是?”

  “大娘子说今次雪大天冷,比往年似乎更甚,担心将军准备不足,一时间又寻摸不到合心意的。这是府里仆妇们做的,用的新羊毛,都弄干净了。睡觉时铺在榻上,也能暖和一些。这毡子是专门放在书案前的,能隔绝地上的湿气。不过得让下人们隔三五日在火边烘烤干,不然容易坏。”

  床上的毛毯送了两床,地上铺的毡子也是两套,准备可以说很充分了。

  霍副将笑纳,让公输韧回去告知大娘子,今日天色不好,他就不上门叨扰了,等明日再去。

  公输韧心里头一咯噔,觉得霍副将是不是误会了什么,但是又想不明白,只能回去之后照实跟大娘子学了一遍。讲完之后小心翼翼的看了大娘子的表情一眼,就瞅见大娘子唇边那抹说不出古怪的笑容。颈后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大娘子,是不是五郎做错了什么?”公输韧吞吞吐吐的瞅了陶倚君一眼。

  “无妨,你先去做事。”陶倚君抿了下嘴角,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哎呀呀,今天过生日出去吃饭,完了下午送女儿上辅导班,刚回家,忘记提前设存稿箱了。

第十四章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冬至快乐啊!吃饺子,喝羊肉汤了吗?

  今天留言的给小红包啊,大家一起快乐快乐!

  冬天闲着也是闲着,陶倚君不太会手工,但是画个大头娃娃剪个身子套个衣服还是可以的。她用的是那种比较卡通,但是又比较符合当代主流审美眼光的构图,做出来感觉还好,有点像文物里的陶人。

  小玩.偶是按照大郎的模样做的,说不上惟妙惟肖,但是衣服和玩.偶脸上很有特点的眉毛就能表明其身份。

  陶倚君肯定不会拿针戳小人,那就是巫蛊了。她就伸着手指头,点小人儿的额头,嘟囔不断。

  “你个傻哥哥,现在好了,人家误会了吧。”陶倚君对霍副将还是挺有好感的,毕竟不管那个朝代,颜狗都是存在的。虽然说霍副将的颜不是正统意义上的美男子形象,可架不住陶倚君就好这一口。她喜欢的男人,就该英武帅气,充满阳刚。

  可是有好感是有好感,她却不太乐意现在这种情况的产生,因为她不会知道对方到底是因为她这个人才喜欢她的,还是因为她救了她,然后知道她“心悦”他才这样的。

  当感情掺杂了太多其他的东西,就变得不那么纯粹,而不纯粹的感情通常走不远。

  苦恼的挠挠额发,陶倚君叹口气,放下大头娃娃,转身拖过桌上的竹箩,里面是给哥哥做的袜子和鞋面子。

  她之前不知道关外下雪后会这么冷,也不知道关外的雪会这么厚,做的都是往年阿娘带着她做的那种布袜。其实布袜已经很好,好多家里穷的兵士连布袜都没有,能有一双鼠皮的鞋子护着光脚已经不错了。

  边城这边据说还好,因为领头的大将军不是个苛刻的人,论功行赏的时候也不会故意克扣下面普通兵士的财物。但是那些兵士除了自己外,还要养活家人,好不容易得到的赏赐要攒下来,托同乡带回去给家里人维持生活。前几日陶倚君还看见有普通的小兵穿着草履巡边的。

  草原上多鼠类,这种鼠类跟关内的老鼠不一样,但也不是土拨鼠,大概应该算田鼠一类的吧。常有平民去逮了来,剥皮去肉,将鼠皮边角去掉后鞣制,再缝合成鼠皮鞋来卖给兵士们,赚点手工钱。

  但是这毕竟也是少数人能买得起的,更多的人是自己家里人托人捎过来的千层底布鞋,薄薄的一层麻布已经是家里最能拿得出手的了。可这种布鞋在雪地里就很不适应,容易浸水不说,鞋底也会烂得很快。

  陶倚君做的皮毛鞋面子就是用的这种草原鼠皮。鞣制过后的鼠皮跟她想象中的还是有点不同,很柔软,但毛不顺滑,比起貂皮的毛要长且稀疏一些。

  其实老鼠皮还是一种药,但是也不是随便哪种老鼠皮都能入药的,通常用的都是褐家鼠和黄胸鼠的皮。鼠皮能解毒敛疮,用于痈疖疮疡久不收口,附骨疽。但陶倚君哪怕知道这个,心理上也接受不了,所以能不用她是绝对不用。不过她虽然自己不喜欢用这个,但在军营跟老军医交流的时候,还是把这个告知给了对方。战场上能救命的东西就是灵丹妙药,哪里还管恶心不恶心啊。

  除开鼠皮鞋面外,她还用兔皮做了两双袜套。灵感来源于女人们最喜欢的及膝袜的款式,但是没有那么长,就到小腿肚子上面一点。采用的挖扣绑带的方式,将长袜包裹住小腿,再穿上军裤鼠皮鞋,出去巡视的时候就不怕雪水浸湿鞋袜了。

  为了这个哥哥能过得好一点,她今天也操碎了心。

  第二天放晴了,难得的大太阳。

  陶倚君一早就让人把库房里的草药拿出来翻晒一下。她新想了个方子,治疗冻伤的,需要进行试验,里面用得着的药材必须先检查一遍有没有霉变变质的才能使用。

  这方子还是听了老孟说隔壁院子的两个老兵因为脚生了冻疮后才闪现出来的。

  她记得以前去农村的时候,看到过村里老人自己做的冻疮药,然后教授也带着他们做过一次紫云膏,说是这个膏药配合当归四逆汤治疗冻伤效果很好。

  她没有生过冻疮,也就没怎么往心里去,但是基本的药方还勉强记得。至于紫云膏,他们当时做的时候都是某宝上直接买的辅料,根本不清楚原始的配方是什么。比如当时做的时候,用的是山茶籽油,而这个时代哪里找得到这东西。还有蜂蜡,这东西关内很多,可关外有没有就不清楚了。

  这些都要确定代替品,还得比较一下代替品之间的疗效强弱。反正冬天没事,做这些也正好打发时间。

  一大家子人靠着她吃饭,她寻思着要不要弄个专门的药铺子,就卖些常用的药材,还有便携的药粉药膏什么的。军中那两位郎中可以聘请来坐堂,也是额外的一份收入,他们想必不会拒绝。再加上开春之后就能收获一批药材,全靠卖原材料给李家商队,虽然省事儿却不怎么赚钱。

  陶倚君一边想着,一边在羊皮纸上写写画画。

  现在就可烦,正式的公文还得用竹简来刻,关内有丝绢可以替代纸张,却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边城的贵族多用羊皮纸,却又太过厚重不易携带。她算过时间,这会儿在历史上,应该有纸张出现,但不知道为什么,似乎还没有能得到推广。

  刚写完最后一笔,小女婢跑过来,说霍将军到了。

  陶倚君抱着暖手炉绕过厢房,从侧门而入,“我还说让老孟叔去弄只羊羔,晚点烤着吃,你这是闻着味道就来了?”

  她大大方方的笑,调侃了一句。对面坐着的霍副将眉眼舒展,嘴角微挑,起身迎向她。

  “早上阿甲去城外遇到了老孟,说起弄羊羔的事情,可不就被我知道了。”

  就着陶倚君的话,霍副将坦然认下,片刻又推过来一只小木箱。

  “听闻你在找黄蜡,正好夏日的时候有遇到,因为不知怎么用,就扔在库房里。你看看可能得用?”

  半箱子都是暗黄色的蜂蜡,没有处理过,还带着干掉的蜂蛹。

  “应该可以的,我让人处理好了试试看。”陶倚君也没隐瞒,把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告知了霍副将,“我寻思着可以在南市弄个小铺子,派两个人过去守着。只靠商队走货太不合算了。”

  “也是,你一身的医术,虽不方便给人看诊,但是这些药物不需要看诊就能用,家家都可以备上一些。”霍副将心里有个想法,但没说出来,他打算下次回去见着大将军,与之商议后再说。

  “你今日是有口福了。”不想冷了气氛,也知道霍将军不是个擅于聊天的人,陶倚君主动的挑起话题,“我让人从关外弄了马奶酒,要不要尝尝?”

第十五章

  马奶酒可是个好东西,有驱寒、活血、舒筋、健胃等功效。以前陶倚君就喜欢喝,但是那个时候的马奶酒跟现在的马奶酒不太一样,经过工业炼制的马奶酒容易产生假货,哪里比得上现在的原汁原味纯天然无污染。

  原本的马奶酒一般是夏日才制作饮用的,这一批马奶酒能保存到今天才饮用,花费了陶倚君不少心思。

  霍副将喝过,但是不知道是心境不同,还是一起喝酒的人不同,总觉得这碗马奶酒比以前喝过的好上太多。

  除开马奶酒,还有佐餐的羊羔肉。

  羊羔是新宰杀的,肉质鲜嫩,去头去味去掉四蹄,剩下来的肉真不算多,两个食量稍微大点的男人就能吃完一只。

  草原上对羊羔肉就两种吃法,一种烤,一种白水煮了蘸酱。

  前者的吃法更为广泛一些,基本上不挑厨艺,草原上的女孩子男孩子,打小就帮着弄这些,十几年下来再笨也能烤得入口。

  而后者就有点考究了。这个白水煮很有说法的,并非真正的一锅白水就能煮出来,那样出来的羊肉膻味极重,一般人承受不住。当然也有好这一口的,可毕竟少数。

  陶倚君采用的方法很有中原养生特色,主要是利用药材一起炖煮,去掉羊肉的腥膻味,使其保留肉质鲜嫩,汤色玉白鲜美的特点。这羊肉汤里面要加的最主要的两种药材就是附片和枸杞。

  附片是之前在李氏商行采买的,是炮制好的白附片。枸杞就是在山上自己才来晒干的枸杞子,日常泡水的时候大娘子也会放十几颗一起泡来喝。

  因为身在边关,这里民风偏彪悍,连带的生活习惯也更加豪放一些,所以陶倚君在让人炖羊肉的时候,直接切的大块,煮熟之后捞起来,轻轻一撕就可以将羊羔肉分开来。盛在铜盆中,手抓着蘸酱料即可。

  在中原,这种吃法是要被嘲笑的,即便是普通人家,也不许直接手抓饭菜,只有乞儿才如此进食。但是在关外,这样的进食方式很普遍,因而也影响到了边城一带。

  陶倚君没有那么古板,她只让人提前准备了两个盆,里面装的温水,其中一个盆里还放了些菊花瓣。

  吃前需先净手,吃完后用胰子去油后,在菊花水中再次净手,这样能去除手上残留的少许膻味。对女孩子来说,她们还多了个步骤,擦手油。

  这个手油是陶倚君让人做的,用的蛇油加入药材提炼而成,具有防冻保湿的功效。做好之后,她让人精心配了小陶罐,就半个手心大小的陶罐,里面装着透明的,夹杂了一些花瓣的蛇油膏,送去了大将军府和县令府上。

  大将军的妻子没在边城,但是他的侍妾有两位在这里随伺,还有等级高一些的大丫头什么的,女眷不少。

  县令的夫人孩子都在,陶倚君还去拜见过一次。县令夫人是个温和的中年女子,大约三十多岁,身体不算太好,容颜比不得大将军的两位侍妾,但是气度教养是极好的。对待陶倚君也很有分寸,不远不近。

  酒喝过,肉吃完,霍副将净手之后坐回原位。面前的条案已经撤下,换了茶具上来。

  红泥小陶炉是陶倚君让老孟去陶窑定制的,做了四五套,还有陶锅陶壶等等,就这两窑陶器,就去了差不多一月的收入。老孟私下里说那个烧陶的就是在敲竹棒,可惜没有证据,也拿他没奈何。

  但陶倚君并不觉得人家要价高,她定制的东西比普通人用的陶器要求要高很多,一窑出来能有三分之一合格就算不错了,这么高的损毁率,人家多要点钱也是应当的。

  霍副将可能是从哪里听了老孟的抱怨,在看到陶倚君拿出小火炉和陶壶烧茶时,便笑着说要不要以后让他的亲兵去找那窑主人。

  “那倒是不用了。”陶倚君束起衣袖,垂头微笑,手上动作不停,“这陶器跟陶器也有差的,就像药材和药材,炮制手法,生长年限,种种不同就造成药材的售价也不同。是我要求多了些,那窑主也是没奈何,若不多要点钱,他一家老小怕是连吃喝都接不上了。”

  “大娘子心善。”

  “何来心善。不过是一手钱一手货而已。”

  霍副将就着天光看向对面跪坐的女子,目光有些深邃。

  陶倚君不是那等绝色美人,属中上之姿,但是她有一种其他女子身上很难看到的特质,让人总是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胶着在她身上。

  这个女郎淡定从容又坚毅。看她带人去药田里种植采摘药材的时候,一点不像世家女一般矫揉造作,该下手就下手,果断得很。而且哪怕是身处田间地头,她的气质也从改变过。

  霍副将喝了两盏茶后,打算离开了。在走之前,他很突兀的问了陶倚君两句话。

  “边城之外的蛮族也是蛮族,大娘子助他们存活,可有想过会惹来其他人的不满?”

  未等陶倚君回答他,他就已经起身,出门时又回头朝站在廊下的陶倚君说了一句。

  “大娘子心善,乃边民之福。只是也须得先保全了自身,才能福泽他人。”

  霍副将走后,陶倚君双手拢在衣袖中,于廊下站了良久,目光凝于天空中某一点上。

  “大娘子,外间冷,不若进去再想?”

  隔了好一会儿,伺候陶倚君的女婢小心翼翼的上前打断她的思绪,目光中有着深切的担忧。

  陶倚君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心里却有一种石头终于落地的踏实感觉。

  “我还以为,他不会跟我说这事儿呢。”

  在答应磐蛮帮助山石他们部落的时候,陶倚君就已经料想到这一天了。之前她在边城里做的事,虽然动静不小,但实际上与其他人没有直接冲突,甚至还解决了一部分流民和老兵士的吃饭问题。所以大将军也好,县令也罢,对她某些出格的行为都睁只眼闭只眼,否则真要说起来,她一个女儿身,哪怕是相对开放的汉代,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发展起来。

  但是从她重用磐蛮这个蛮族混血后,便有些人看她不太顺眼,加之后来跟老毛头做生意,在商队贸易上插了一脚,再到后来让山石他们几个部落提供羊毛和其他关外货物,并答应以粮食结算后,这份不满就不是寥寥几个人的想法了。

  “大娘子,要不……”磐蛮也听到了霍副将的话,虽然有些不忍心,可到底主家安危才是自家能否存活的希望,他私心还是偏向了自己这边。

  “无妨,我自有打算。”

  陶倚君阻止了磐蛮开口,转头让公输韧取来书房中那卷薄羊皮,用木匣子装好,另外装了一些药材药膏之类的,直接去了县令府中。

第十六章

上一篇:大佬是条狗

下一篇:八零娘亲是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