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大人太高冷了怎么办 第46章

作者:六斛珠 标签: 市井生活 青梅竹马 甜文 穿越重生

  哥哥被爷爷唤走,她分明看见,他走入一侧营帐后,捂着手指掉了两滴眼泪,见四下无人,又悄悄抹去了。

  那时还有些娇气的小皇子,被扔到军营历练,不过被刀剑劈了手,便委屈地躲起来偷偷哭泣。

  她咬了咬唇,从衣袖里摸出一瓶金疮药,洒在他外露的伤口上。

  没有棉布、热水和绷带,没有一切清洁条件,只能把洒些药粉,把他的血止住。

  她想碰碰他,扫视一圈,发现无处下手,只能弯腰抱住他的脑袋,在他额间落下一吻。

  滚烫的泪水同时滴落他额头。

  “昭玉,”他低低唤了一声,右手想拍拍她的肩,伸到半空,终究无力垂下,“乖,别哭,不疼的。”

  文昭玉抽泣两声,忍住眼泪,目光下移,对上他清亮的眼。

  是暗夜里为她引路的两盏孤灯。

  她低头蹭了蹭他的唇,轻声道:“时间不多,我只说一句。凌舟哥哥,为了大梁,为了我,你一定要活着,别让他的阴谋得逞。孙国公答应了我,会救你出去。”

  他极缓慢地点头,半垂着眼睑,似乎这一个细微的动作,连同先前那句话,便耗光了所有力气。

  “那我走了,你要记住,许多老臣心向于你,他们都没有放弃,你一定要活下去。”

  文昭玉起身,冷不妨被他的右手轻轻扯住了衣摆。

  他左手臂微动,她以为他疼,正要仔细看,他缓慢抬起了左手。

  攥着拳头,左手成了一团血肉,骨节都变形了。

  “掰。”他吐出一个字,颤着左手,想把手掌摊开。

  文昭玉一直强忍的眼泪霎时划落。

  “帮我。”

  “好.”她咬了口腔壁的软肉,深吸一口冷气,上手帮他掰开攥紧的左手。

  执枪闯过千军万马的指节,断成块块碎骨,模糊的血肉里,嵌着一块墨绿色的玉。

  “找,孙国公,《烂柯谱》。”

  气若游丝的一句话后,他昏了过去。

  ……

  各家各户亦在家中祭神,夹雪夹雨的一大早,国公府的丫鬟婆子杀鸡宰羊,洗净杯盏,擦亮烛台。

  孙文远带着孙婵跪在祠堂前,默念祈福经文。

  开宴时,父女二人皆有些兴趣缺缺,只有俞氏,浑然不觉,与府中众人一道,满心欢喜。

  “来,你们最爱的大鸡腿,婵儿和她爹一人一个,谁也不落空。”

  孙婵看着碗里多出的鸡腿,笑了笑,“谢谢娘亲。”

  孙文远也收敛了愁色,上手拿着鸡腿骨,大口啃食。

  “不管怎样,咱们一家人在一块,就是圆圆满满。”孙文远先举杯,孙婵和俞氏的杯里都是温和的清酒,三人碰杯,孙婵仰头喝了下去。

  俞氏喝了酒,脸色微变,晃了晃脑袋,孙婵眼尖,搀住她手臂,问:“娘亲,不舒服吗?”

  孰料她只捏了捏眉心,便转了副神色,婉转轻笑,竟有一二分羞赧,伸手盖在孙婵的手上,“今日,是个好日子,正好说件大事。”

  “婵儿,要当姐姐了。”

  一阵噼里啪啦的急雨打在窗纸上,发出沙粝的闷响,孙文远似没听清,喉间一口酒呛得咳嗽半晌。

  “夫人,你你你,你说得可是真的?”手上还捏着酒杯,语无伦次。

  “怎么会呢?这么多年了?怎么会呢?”顾忌着女儿在场,他只翻来覆去这几句不可置信的胡话。

  “就是先前一阵,我爱熬那些汤啊药啊,想为荀安那孩子补一补,他走了,我便盯着你喝……这不都是我的功劳么?”

  “这样就能有孩子?”他傻笑着,痴气尽显,“早知如此,当初也不必折腾那许多。”

  “自是真的。谁会拿这个与你说笑。”娘亲剜了他一眼,只看着孙婵,不理他了。

  她带着孙婵的手,覆上她的肚子,那儿还平平一片,“婵儿,你放心,弟弟妹妹会和爹娘一样爱你,娘跟你一道为它挑置衣物,一道为它穿衣打扮,好吗?”

  “好,”孙婵搂着她的手臂,侧头靠在她肩膀上,眼眶湿润,“真的太好了,如果弟弟妹妹不听话,我就帮娘打它。”

  孙文远往桌布上蹭去满手的油,把妻女一块抱住,撇嘴哭了出来,“啊啊啊咱家又有孩子了,夫人,夫人,谢谢你,婵儿要当姐姐了……”

  ……

  暴雨连绵,稀里哗啦,溅在孙婵的绣鞋和裙裾边。

  闭上双眼,她觉得这雨声能让她心神放松不少。

  爹娘的房间,廊下是一片开放的回廊,可以看到不远处那片池面,点滴雨水激起圈圈涟漪,很快消散。

  娘亲竟怀孕了……

  是否因为,前世的轨迹已经彻底改变?

  她欣喜万分,丝毫不知,现如今正是争权夺利的关键,她爹本就花费不少心力,肃清国公府人事,护她们周全,往后只会更难。

  她爹决意全力救三皇子,若是失败,或许他们连益州也回不去了。

  她拼命回忆前世之事,希望忆起些细枝末节,能助她爹一臂之力。

  沈青松曾与李凌风派来的内侍交谈,他们国公府的库房里,藏着先帝密令!

  她初重生时,便去库房翻找,无获,后来也逐渐忘了。

  在库房,是一本书或是一幅画,不是地下的死士。

  她爹应该也不知道这事。事到如今,他知道她不是思虑单纯的闺阁女子,所有计划都不再瞒她,唯独没有提到,还有一封密信。

  一封密信,那封信写了什么,李凌风当时已坐稳皇位多年,为何还要苦苦寻它?或许,它对他的皇位仍有威胁。

  她侧耳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苦笑,就算想起了,还是没有任何线索,她如今再到库房去找,也寻不出任何东西。

  “婵姐姐,这是凌舟哥哥让我拿过来的。他说,寻孙国公要一本《烂柯谱》!”

  文昭玉急匆匆跑来,鬓发被雨水粘在眼睛上,一手拽着神游太虚的孙婵,把她拽回清冷的人间。

  一手摊开,是一块墨绿色的玉佩。

  作者:大家有没有嗅到一丢丢虐的味道,真的只有一丢丢~

第61章

  幽沉的墨绿色,摄去混沌天地间所有的光。

  一块干干净净的玉佩,除了几片擦不去的血痕。

  拿在手里,似能感受到滚烫的热血划过掌面,和千斤的重量沉沉压下。

  触手生暖,玉质,竟与荀安的那块玉佩一模一样。

  《烂柯谱》,相传前晋王志不仕,从游西东,观览山水,搜集散佚各地珍珑棋局,编撰成册,是为《烂柯谱》。

  陆游诗曰,“吾棋一局千年事,从使旁观烂斧柯。”

  《烂柯谱》的孤本就在国公府库房,孙婵也曾研习过,觉得不过是略为刁钻的棋法,绝世之名,实为过誉。

  那本书她翻过多遍,没有藏着一封密信。

  玉和棋谱,让她联想起荀安母亲写给他的那封信。

  门外暴雨倾盆,室内密不透风,呼吸一并粘腻胶着。

  库房里四角高高悬着几个灯盏,烛光明灭。

  孙婵和文昭玉并肩坐着,手指颤抖,把棋谱翻开,放上玉佩,玉上果然浮现一行小字。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娟秀端正的小楷,笔锋柔和,竟是荀安母亲的字迹!

  文昭玉不解发问,孙婵按下不答,翻过一页,“不若午后惠风和畅,小小轩窗,案几数张,笔墨圆融,书中苍穹。”

  这个字迹力道遒劲,笔笔中锋,清正凛然,应是个男子的字迹。

  翻过一页,“春风吹酒冷,庭前舞霓裳,堪恨君王冷顾。”

  “朕之一心所系,全在黎民,民生和乐,则朕心安宁。红粉佳人,不过枯骨白皮,无足挂齿。”

  “得君如此,黎民之幸。”

  “难得阿邕称赞,朕心甚慰。”

  “这个人是先帝?”“朕”是皇帝的自称,文昭玉惊讶道:“他们是在一问一答吗?阿邕,是谁?”

  但看这对话,孙婵想到了暖风轻拂的午后,几个半大少年分坐几张案上学习,一公子支颐无聊,叨扰前桌,孰料被扰之人一派正气,劝说他好好用功。

  怪异的是,那洒脱不羁的纨绔之语,竟用女子婉约柔和的笔迹写下。

  阿邕,荀安的母亲,宰相的爱妻,与先帝也有一段渊源?

  “红儿温婉,绿儿娇蛮,不若环儿,诗礼熏陶,沉稳静容。”

  “环儿虽好,太过冷傲,朕甚爱红儿。”

  这样私密的话题也能聊起来,一句句对话,似互相调侃,又似惺惺相惜,鲜活的年少情谊跃然纸上。

  “臣女将归家准备婚仪,不再进入太学,万望陛下保重,来日,定成一代明君。”

  一句语气生分的话后,戛然而止,此后书页不再有字,孙婵翻到了最后一页。

  “昔往矣,太学生涯,白驹过隙,今朕已年过不惑,再观少年言语,感慨颇多。当年太学子弟,阿邕最为风流,常戏谑怒骂,不羁于时,墨玉藏字,乃其翻阅古书,寻得之法。悠悠天下,唯此一人,与朕志同道合,厮人已逝二十载,朕年少好友,音容笑貌,不曾忘怀。自其亡故,朕如失一臂,独行苍茫天地,无所适从也,今朕春秋渐长,世家复而蠢蠢欲动,自觉力有不逮,惟愿为大梁择一明君,方能无愧苍生,无愧阿邕。”

  “先祖感念,朕所生五子,大儿聪慧过人,然思虑不纯,恐掌握大权,为祸天下。三儿赤胆忠心、良善爱民,堪当大人。近年,朕愈为世家掣肘,几乎举步难行,宰相傅氏篡位之念,几欲复兴,幸得一能臣相助,益州绥阳县人孙文远,其人乃整肃钱粮之稀世人材。朕暗自授意,其训练暗兵,以防朕有不测,镇压京城局面,迎三子顺利入京。另写下一份遗诏,碧云寺礼佛,藏于大德殿正中‘慈意云垂’匾额后,望三子登临大宝,再行取出,方得名正言顺。”

  孙婵轻声读毕,与文昭玉对坐,久久无言。

  她注意到棋谱被撕去一页,应该就是在她房中的那张。

  棋谱和墨玉,能把字藏起来,费心去寻这种机巧,可见‘阿邕’此人,心有七窍,恣意人生。

  最后一页的口吻不像帝皇,而是个垂垂老矣的父亲,为他的儿子殚尽最后一寸思虑,可惜,他没预料到李凌风如此心狠,下了死手算计手足。若一切按照先帝的预料发展,三皇子回京,取出遗诏,如虎添翼,这皇位才算坐得稳稳当当。

  “你最近,可有入宫?”孙婵把玉佩还她,合上《烂柯谱》,放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