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大丫鬟 第4章

作者:果米糕 标签: 天作之和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能这样已不错了。”大概是觉得锦绣进府前或许家里有人识字,所以这丫鬟也没多问,给了锦绣几串铜钱,锦绣又帮着领了吴娘子的月例,这次给她的则是一小锭银子,足足二两。

  淮丰侯府的丫鬟分着三六九等,月例银子最高的,就是一等大丫鬟,一个月能拿一两银子。

  府里的普通姨娘跟小姐,一个月也不过才二两月例银子。

  没想到吴娘子这个厨娘竟拿二两银子一个月,但想想,前世她时候听说,侯爷请贵客在家里吃饭,偶尔也会让大厨房做一些菜,就是吴娘子主勺,有这样的手艺,若是男人,怕是要被京城的酒楼哄抢,也难怪会月例这么高。

  将二两银子小心翼翼揣进怀里,锦绣竟难得有点小心翼翼,打算赶紧回去,将银子给了吴娘子才好,可别在自己手里给弄丢了。

  结果才出了大房的这个院子,没走两步,就听到身后有人叫她:“锦绣!”

第6章 吴娘子

  锦绣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叫住自己的竟然是桂儿。

  跟一个多月前的桂儿不同,眼前的桂儿显然是出落得越发水灵了,那张小脸白里透红,穿着粉色小裙,手里竟还捏着一块帕子,若是不知道的,看她此刻那故作的姿态,怕都要以为这是哪家小户的千金了。

  锦绣嘴角抽了下,却不好立刻走人,当然,主要是对方叫住她的同时,就直直走了过来。

  “看你气色,倒是在那边混得如鱼得水?”桂儿上下仔细打量她一番,见锦绣虽穿着普通,没她这么水嫩,可脸色竟也不错,就有些意外。

  锦绣哪里会看不出对方是想炫耀?可锦绣又不是那些捧着桂儿的人,懒得照顾对方的小心思,就笑着说:“是啊,吴娘子对我好,如今我跟着她做事,日子过的确实松快。”

  这话可不是桂儿想听的,不过她对锦绣虽不太喜欢,有时候也巴不得锦绣倒霉一下,但到底年龄小,听了不太满意,也只是故意说:“难道她是想收你当徒弟?哎哟,做厨娘可是要一辈子围着锅台转,你竟喜欢这样的日子?”

  那眼神,那表情,就让锦绣有些不乐意了。

  这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能有个一技之长,让自己永远都饿不死,不必将身家性命全部寄托到旁人身上,这难道不好?

  锦绣心里这样想着,但见桂儿眼底是真切的鄙夷,又觉得没必要与对方解释这些,都不是一路人,说也说不通,只淡淡说:“喜欢啊。”

  这十分敷衍的回答,顿时让桂儿一噎。

  都是不到十岁的丫头,就算是吵架,也是幼稚得很,桂儿现在也还没学会怎么阴阳怪气嘲讽人,只能哦了一声:“那就好。”

  “怎么,还有事?”对方还不走,锦绣就挑眉故意问。

  桂儿原本想看锦绣落魄的心思落空,此时正不得劲,听到锦绣这么问,就梗着脖子说:“没事就不能与你说话了?不就是攀上个厨娘吗?有什么了不得的!有本事你也做厨娘,做一辈子帮厨,能有什么前程!”

  说完,就哼地一声,直接扭头走了。

  锦绣望着对方迈着小碎步走远了,无语地摇摇头,但自己往回走的路上,也在想,虽然桂儿刚才那话其实就是为了面子上好看打击她,但不得不说,也不是全无道理。

  将吴娘子的本事学到手,这才是紧要的事啊!

  “吴娘子,这是您的月例银子。”回来时,锦绣看到有人来找吴娘子,吴娘子神情有些不耐烦,锦绣原本没想立刻过去,但吴娘子偏偏朝她招了手,等锦绣跑过去将银子交给吴娘子,吴娘子看了她一眼,随后就无声地一挥手。

  锦绣立刻听话走开了,去了外面,结果耳尖,就听到身后屋里传出了对话声。

  “姐姐,这事如何就不成?你看,你孤身一人,也无个子嗣,若是收个徒弟,将来也好有人为你养老送终不是?你守着这身本事,也不能只顾着你自己,好歹我们也是亲戚……”

  这仆妇说话的内容,让锦绣脚步顿了下,随后就听到吴娘子说:“我早说过,我对着爹爹灵位发过誓,绝不会再教人做菜,你找我几次,我也是这说辞,断不会更改,你就死了这个心吧,此事绝无可能!”

  之后就是二人的争论声,听得出,来找吴娘子的这人,似是想让吴娘子教自家的孩子做菜,吴娘子直接拒绝了。

  “吴娘子竟还发过这样的誓?”锦绣有点惊讶,发誓可不是小事,一般人也不会平白无故就发一个这样的誓,万一一不小心破了,应了誓该怎么办?

  同样的,若是发了誓,往往就代表着必有一段故事。

  锦绣倒是不怎么好奇别人的故事,却因为听到了这话,有些气馁。她原本是打算着,跟着吴娘子,好好跟着对方做事,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她用心去表现自己,或许就能让吴娘子收徒。

  可现在,这条路显然不好走了。吴娘子既是发过了这样的誓,自己如何能让对方应誓?

  “看来只能是好好做事,另外寻个人去求着对方收徒了。”好在大厨房里有好几个厨娘,眼下勉强只是混熟了,将来只要待久了,未必不能求着对方教授自己,现在只需先暗中观察着,看哪一个适合成为自己讨好的目标了。

  锦绣这样想着时,那边门里已走出了一人,正是那仆妇,面色不那么好,脚步如风地从她身侧走了过去。随后就听到吴娘子喊了锦绣一声,锦绣忙跑过去。

  “吴娘子,还要把别的晒了吗?”锦绣帮着吴娘子抬了两床被子晒在绳上,见吴娘子神情有些不好,就没不识相地询问方才的事,转而问了别的事。

  吴娘子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她说话,倒是心情慢慢转好了。

  对此,锦绣都装作不知。说到底,她与吴娘子虽住在一起也有一个多月了,但锦绣一向不喜欢对别人的私事刨根问底,尤其是事关这种可能有着不高兴的过往的事,锦绣越发唯恐避之不及。

  这段小插曲就这么过去了,之后的几天,锦绣依旧是跟着吴娘子做事。因为那天听到的话,锦绣对吴娘子的观察稍微多了些,也终于看出了一点门道。她竟发现,吴娘子做菜时,似乎有所保留,这种感觉颇为玄妙,其他厨娘似乎也没注意过,这让锦绣自己再想起来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莫非是那一日听到了那番话,所以才会多想了?

  大厨房这边,日子忙碌,却又过得快,转眼又是十几日过去,忽然变了天,一连下了几天的雨,之后又是晴天,整个天地却一下子就变成了蒸笼一般,酷热难耐。

  锦绣刚到淮丰侯府的时候是初夏,此时则是最酷暑难耐的时候,锦绣不怎么惧热的人,每日挨着灶台,也觉得闷热难耐,大厨房这边的人,就进入了难捱的日子。若是不差钱的,晚上睡前就会买些冰镇了的果子吃,那东西解暑,侯府后门附近一条街,天擦黑了一些小商贩挑着担子到处卖,许多人出去买。

  锦绣就曾偶尔买过一次,后来吴娘子买得多了,一人吃不了,这才跟着吴娘子蹭果子吃。吴娘子这人,生得不胖,明明是一副中等身材,却偏极怕热,又每日挨灶台,一下了工,睡前必要冲个凉水澡,再吃一碟子凉果子才成。这样凉爽是真,可又很易生病,锦绣后来见吴娘子每日吃的果子越来越多,还买了一些冰饮吃,就忍不住劝说一二。

  吴娘子嘴上答应了,实际上,还是每日照旧,只是故意避开了锦绣去吃。锦绣有时候知道,有时候不知,对此也是有些无可奈何。只觉得,有时候吴娘子竟像是个小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嘴不说,还喜欢耍赖。

  结果这一日锦绣早上爬起来,就发现睡在外面房里的吴娘子竟没起。这可是稀罕事,谁不知道吴娘子作息一向年复一年日复一年,几乎就没变过?

  “吴娘子?吴娘子?”锦绣小心翼翼走过去,唤了两声,对方只回了两声模糊的话,锦绣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忙掀开帐子,向里看去。

  就见吴娘子穿着里衣睡在床上,脸色微红,锦绣伸手去摸对方的额头,哎哟一声:“发烧了”就有了些惊慌。

  莫说是侯府,整个京城的权贵人家,下人病了,可都不是好事,先不说有没有人给看病,就说会不会被侯府的人趁机给赶出去,就不好说。

  不过锦绣也是关心则乱,很快她就想起,吴娘子可不是府里签了契的仆从,是雇佣的自由民,又深得几个主子的看重,做菜是一绝,定不会与其他仆人一样待遇。她犹豫了一下,就对吴娘子说:“吴娘子,我先去厨房帮你告个假,然后请大夫给你看!”

  对方这次听到了,也醒了,睁开眼,拧着眉说:“银子在这个柜子里,钥匙在枕头下,自己拿。”

  “哎!我知道!”锦绣也不客气,掏了钥匙,就将放在床头的柜子打开,里面有几个小匣子,还有一些衣物,另有一个小包,打开了,里面是几个小银锭子,大约十两银子。

  锦绣拿出一个小银锭子,就关上柜子重新将其锁好,又把钥匙塞回去,迈开小腿就跑出去请假外加找大夫。

  找大夫都不必去外面,府里就住着两个大夫,那个老迈的大夫今日在府里守着,被锦绣请了过来。

  给吴娘子号过了脉,老大夫捋着自己的胡须,对吴娘子说:“吴娘子这病,皆从口入,老夫给你写一张方子,按方子抓药,一日三次,吃上两日也就好了,但以后可要忌口,不能再吃过寒的东西了。”

  刷刷刷写完,交给了锦绣,老大夫走了。

  锦绣直接就板着小脸,将吴娘子还没吃完的果子收了起来,然后认真说:“从你病好起,娘子你只能每日吃三粒果子,这两日我让人给你熬些热粥,再煮几个鸡蛋吃,可不能再胡乱吃了。”

  “啰嗦!”被个小丫头教训了,吴娘子深觉丢脸,直接将被子一扯,盖住了脑袋。这副模样,也不怕闷热。

  锦绣看得直摇头,只能拿着银子跟方子,去外面药铺抓药。

  因为她也同时告了假,所以出门去时只需跟后门的人说一声即可,后门一条街就有药铺,也不必往远了走,锦绣就直接去的这家,结果前脚才上台阶,就与个少年险些走了个迎面对碰。

  两人都唬了一跳,那少年反应最大,尤其是看清了差点撞上的是个唇红齿白的小姑娘,更是耳朵尖都红了,表情僵住,木讷着一张脸,要说什么又说不出。

  锦绣朝他笑笑,也不在意,直接就与之擦肩走了进去。

第7章 八卦

  锦绣根本就没将方才的事放在心里,抓完药就回了侯府。

  煮药的小炉子跟锅,还要去大厨房那边借一下,结果去借锅时,倒意外听到了一耳朵八卦,侯府的亲戚,或者说,是老太太那边的娘家亲戚要来侯府做客,听说还要带着两位十几岁的小姐来,仆从们都说,这是要给大房的少爷相看,毕竟大房的大少爷已十六了,早就到了能议亲娶亲的岁数,婚事却还没定,这可是侯府将来的主子,在许多人下人看来,那是顶顶尊贵的人,一直没姻亲,就是因老太太想亲上加亲,让娘家侄孙女配自己这个孙儿,就不知这两个将来府里的小姐,哪个才能配得上大少爷了。

  这事八字没一撇,本不该被传开,结果人还没来,侯府的仆从们竟都先议论上了,锦绣觉得这挺不好的,回去吴娘子的小院熬药时,就忍不住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将这事说给了吴娘子听。

  “你没跟着乱说,倒还算记得我之前的叮嘱,这事不要掺和,连打听也不要,免得惹祸上身,懂吗?”吴娘子披着衣服坐在屋内藤椅上,身上还盖着小被子,看着倒悠闲,若不是生病了,这竟也是享受了,但从锦绣这里听了这八卦,就立刻直起了身,表情严肃地说。

  锦绣却听出了别的,忍不住问:“娘子,你知道什么?”

  吴娘子这时又慢慢躺回去,说:“我能知道什么?无非是知道,老太太若是听说了这事闹成这样,绝不会高兴。老太太虽是慈善人,但惹了老太太一日不高兴,说不得就要一辈子不高兴了。”

  是啊,这所谓的亲戚,可是老太太娘家那边的,虽不是侯府,却也是泰远伯府,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被下人这般随意议论。再者,怎么说,那也是两个十几岁未出阁的姑娘,不管来做客,是不是真的存了亲上加亲的心思,也不该这么说破了。

  锦绣甚至想,这事会在下人里传开,还对人家伯府的小姐有着挑剔,是不是也可以看出大太太这位侯夫人其实对这门亲事并不满意?

  泰远伯府论门第,比淮丰侯府是低一些,但也算是门当户对,都说低门娶妇高门嫁女,稍微低一些,又是同一个圈子的,侯府伯府结亲,反倒是很合适。可大太太显然是希望大少爷能娶了高门之女,再高的,就得是国公家的千金,甚至是皇室宗亲的贵女了,若是再往上想一想,怕是公主也敢奢望一把,大太太有这心思怎么会愿意自家嫡长子娶了伯府的千金呢?锦绣回忆了一下,前世大少爷娶的,似乎就是一位郡王家的庶女,想必这次老太太的心思同样要落空了。

  吴娘子许是知道这里没外人,锦绣也不是多嘴的人,见锦绣沉吟,就多说了两句:“这事,左右不会成,反正,若是有人讨论此事,避开了就是。”

  “知道了。”锦绣应了声。

  之后的日子平淡无奇,无非就是细心给吴娘子侍疾。锦绣是死过一次的人,这一世重来一次,对很多事都看得开,对别人给她的善意,也更感激。吴娘子虽脾气的确算不上好,有时候也会呵斥她几句,但已算得上两世遇到的对她最好的人了,锦绣别无其他事能回报,能回报的,唯有自己的心意。对方病了,她就仔细照顾。

  三日后,吴娘子的病彻底好利索了,锦绣也依旧管束着对方,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该吃的又能每日吃多少,都管得明明白白,倒让吴娘子用手点着她,无语说:“你这叫什么?狐假虎威?”

  这控诉的就是锦绣当着老大夫的面毫不给她留面子,什么都说的事了。锦绣老神在在,被对方怒指着也不担心,只板着小脸,再次认真说:“您呀,不管说什么,今日的果子都不会再多一颗了!”说着,就当着吴娘子的面,将冰镇过的果子直接拿走,放到了阴凉处挂起来。一天只给几颗吃,略解解馋,就会被锦绣收起来。再要多吃,就只能吃没冰镇过的了。

  身后不断传来吴娘子的嘟囔声,锦绣忍不住有点想笑,却装作没听到一般,等回来了,还端来一杯放凉了的蜂蜜水,递给对方:“若是馋了,就且喝这个甜甜嘴吧。”

  吴娘子爱吃甜,怕吃苦,这是锦绣在这段时间又一个发现,平日的时候,吴娘子对吃食似乎并无特别偏爱,唯有这次生病前后,暴露了喜好,此时就像是被恶霸捏住了命脉的卖身丫头,只能用幽怨的眸光瞥锦绣。

  锦绣冷下心肠,坚决执行着老大夫的吩咐。

  “对了,锦绣,方才你出去了,有人来找过你。”吴娘子只能将蜂蜜水接了,喝了几口,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对锦绣说。“那丫头自称叫香杏,说是要去别处了,想与你告个别。”

  “香杏?”这两个多月的忙碌,让锦绣险些忘了这个人,此时听吴娘子提到了香杏,才恍惚了一下,记起了这是与自己一同进府的。只是香杏是被带去给五太太,刚进府时,锦绣也打听过,知道香杏如前世一样顺利被留下了,后来到了前世香杏被赶的日子,也没发生那事儿,锦绣就将其抛在了脑后,没想到对方竟主动找了她。

  “是啊,那丫头说,等晚些时候再来找你。”吴娘子一口气喝光了蜂蜜水,放到一旁,又拿起用蒲扇给自己轻轻扇着风,慢悠悠说道。

  “我知道了。”锦绣随口应着,像是不怎么在意。

  只是等擦了黑,一道有些婀娜的身影出现在小院门口后,锦绣出去时,就将自己闲暇时做的绒花拿出来一些,用一块素色手帕托着,到了对方跟前。

  香杏看着比两个多月前长高了一些,十三岁的丫头,已有了些颜色,看着娇俏,见了锦绣,香杏笑得眉眼弯弯,说:“多亏了你之前的提点,上个月撞见老太太,不仅没被呵斥,还反得了赏。这是我纳的鞋底,你小,又没别人给你操持,做的这裙子连同着这两双鞋垫,你都留着,若是现在大,许是过了年就能穿了。”说着,就将一个雄安包裹硬塞到了锦绣手里。

  锦绣到底没拒绝,也将自己做的绒花递过去,她现在人小,能做的有限,只劝着香杏,到了五太太的亲戚家,好好做事,凡事多长个心眼,莫要不看不听,也莫要多看多听。这小人儿一般说着大人的话,逗得香杏伸手就捏了捏她的脸蛋,说:“人小鬼大。”

  “对了。”香杏拉着锦绣往旁边又走了两步,压低声音说:“我走了,这府里就剩下了你,你不要只光叮嘱我,自己也要多长个心眼,若是有人哄着你认干亲,千万不要就听了,若是一个不小心,就要进了火坑,出来就难了。”

  “香杏姐姐,你可是听说了什么?”这事竟被香杏又提醒一遍,锦绣想听听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被哄骗了,与前世是否有出入,就问:“可是有人被哄骗了?”

  “可不是!”香杏低声说,“还不是那几个院子里的,太太们也不如何管,只纵着管事嬷嬷跟下面的仆妇们乱来,三房四房好几个仆妇都与丫头认了干亲,听说这两个月的月例银子,都没到了丫头手里,险些闹到大太太那边去。结果嘛,自然是没闹起来。认了干亲,就等于是自家的事儿了,人家当娘的替女儿管着银子,怕人小乱花钱,竟也是有道理的……反正,再过几年,是不是真能将银子还了,谁能盯着看?说不得那时候,连亲事都要被插手,银子反倒是小事了。之前我就听说,她们过去就常哄骗新入府的丫头做干女儿,每年光是捏着这些丫头,就能得许多银钱,竟成了一项买卖。”

  锦绣心里则想,看来前世自己知道的还是少,原来这时候就有许多人知道这些事了,可前世的自己,这时候还没认干亲,却也没人提点过她,眼瞅着她被哄着进了火坑。不过,想想自己劝说那几个丫头,反被对方觉得是多管闲事,又能理解其他人的旁观。为了个可能不领情的丫头,可能得罪了人,有几个人愿意去做呢?

  脑袋忽然被揉了下,锦绣抬头看,就见香杏无奈地说:“你呀,明明不大,有时却老气横秋的,之前怎么劝我来着?莫要不看不听,也不要多看多听,好好活着就是了。说不得,我们回头还有见面的机会。”说着这话,眼圈就红了。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香杏就与她告别,带着锦绣做的绒花走了。

  回了小院,正屋的门仍敞开,吴娘子也仍躺在屋内的藤椅上,扇着蒲扇,看着她。见她没哭,倒是满意地点了下头,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倒也不必难过,再者,你们也未必不能常见。五太太的娘家搬到了京城住,起码几年内不会走,亲戚来往时,那丫头也总有跟着回府的时候。”

  这话说得随意,可锦绣还是听出了吴娘子的安慰之意,越发觉得吴娘子果然是个嘴硬心软的。

  这事过去没多久,府内又闹出了事,这次是二太太与老太太矛盾的一个爆发,原本没觉得会烧到大厨房这边,锦绣只忙碌之余听听旁人八卦,没想到这场火,终究还是烧了过来。

第8章 伶牙俐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