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大丫鬟 第5章

作者:果米糕 标签: 天作之和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这场事,果然与泰远伯府来人有关。

  泰远伯府在京城也有府邸,只不过,高门大户的女眷们出一趟门不容易,一般赴约也会提前递帖子,找个由头,免得对方没空,或是自己这边不得闲,见亲戚都要事先约好了才成。之前锦绣就从下人那里听说了这家要带着两位千金来做客的事,当时就觉得,大太太能纵容着底下人说这些,怕是不满这婚事。果不其然,人家来了,去老太太的院子里说话时还好,等上了菜,菜色也好,十分丰盛,可就没一道是泰远伯夫人爱吃的,不仅如此,泰远伯夫人是江南人,上的菜却都是一水的北方菜,让人看了,实在是想不多想都不成。

  泰远伯与老太太算是堂兄妹,老太太与当今太后出身承恩公府,若非承恩公府这两代没什么女孩儿,生的全是小子,老太太也不会动了心思,想让泰远伯府与侯府结亲。

  她是为了侯府好,淮丰侯府看着花团锦簇,实际则是日暮西山,一日不如一日,只能强撑着体面,一旦她哪一日没了,怕是这偌大的侯府,立刻就要从京城的一等人家直接落到了二等。

  可除了她,似乎无人觉得侯府没落了,又或是,大太太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才希望让儿子攀上一门好亲事,而这世间的好亲事,在大太太眼中,大概唯有与皇家结了亲才算。但当今皇帝已到不惑之年,所出的皇子,前三个都已成年,后面的皇子也一日大过一日,用不了几年,争嫡之事就要再次上演。与其搅合进皇室的这摊子乱事里,倒不如与泰远伯府结亲,泰远伯府虽比不上承恩公府,可泰远伯当初是凭着军功得了爵位,与承恩公府又是关系一直好,与泰远伯府成了亲,亲上加亲,将来万一有个什么,也好让她的大孙儿有人照应着。偏偏大儿媳就是不愿,不仅不愿,还要故意用这种小手段来恶心一把人,让老太太心里越发后悔,当初怎么就给大儿子找了这么个媳妇?

  可如今后悔也没用了,菜上齐了,她盯着看了看,当时没发作,等客人走了,立刻就唤来大厨房的管事的,连同着当天做菜的厨娘,直接呵斥了一顿,府里的奴婢直接罚跪,被雇佣来的则直接解雇了赶走。几个签了活契的厨娘竟就这么直接被赶出了府,这事最后闹成这样,真是谁都没料到。

  “娘子,倒幸好你这几日还没上工,不然……”

  “无非就是被赶出去罢了。”吴娘子淡淡说着,又瞥锦绣一眼,“在福二大街,我有一栋小宅子,就算真被人赶了,你也无需担心我无处可去。”

  锦绣原本有些后怕,听到这话,立刻就来了精神:“真的?”

  “骗你做什么?只是平时那里只有一对老夫妻帮我看着家,你若是想看,过两日我带你去住一宿。”吴娘子说得轻松,却让锦绣艳羡不已。

  福二大街与淮丰侯就隔着几条街,走路也就是一炷香时间,离侯府这么近的地方,宅子可不便宜,再小的宅子也得百两银子才能买到吧?

  不过想想吴娘子的月例银子一个月是二两,有时还会有赏赐,一年就能赚至少二十两,若是攒个几年银子,买个小房子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还是要有本事啊。

  吴娘子简直就是锦绣想要活成的模样,虽然吴娘子没丈夫,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可是,手里捏着银子,身上有着本事,还能在京城挨着侯府的地方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宅子,宅子里还有买来的下人,这简直就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啊。

  不过,说好了过两日去看对方的小宅子,这事却不得不往后拖了许久。只因那几个与她们熟悉的厨娘走了,又来了新人,不止是厨娘,还有厨子,是个看起来膀大腰圆看女人往肉里盯的汉子。

  底下的奴婢做事,没那么多讲究,也本没有男女避嫌的道理,这本没什么,可新人来了,却有人看吴娘子每日只干那些活儿不顺眼,觉得自己拿着一两银子的月例,吴娘子一个厨娘竟拿了二两,实在让他不服气,不敢与吴娘子争执,就每每趁着吴娘子忙时,支使锦绣。若是普通支使也就罢了,还喜欢动手动脚。

  若是个好欺负的小丫头,被个膀大腰圆的老爷们呼来喝去,又要挟着要听话,否则就赶了她出去,就该怕了,锦绣却不是真八岁孩童,不仅不怕,还在对方呵斥她是不听话的小蹄子,该发卖了去时,回呛道:“听话?听谁的话?我是府里买回来的丫头,发我月例的是府里的主子,要发卖,也该是主子发话,你又算是个什么东西?竟能做得起主子的主了?”惹得对方举手就要打,却被锦绣一脚踩在脚下,趁机从他胳肢窝下钻了出去。

  这事本闹不大,偏那厨子满嘴污言秽语,嚷嚷的声大,恰被老太太那边派来看一看大厨房整治的如何了的大丫鬟听见,又看见个小丫头跑出来,回着清脆悦耳的话,妙语连珠,一串接着一串,让那厨子无言以对,越发暴怒。

  等这大丫鬟阻止了这事,又将事情回禀了老太太后,老太太就是一皱眉,问旁边站着的仆妇:“这就是你说的办妥了?不是让你们挑几个得用的人过去?这满嘴污言秽语的腌臜货竟也能放进府里来?”

  那仆妇忙解释说自己也是看走了眼,说:“那我就去训斥他一番?”

  “不必了,这样的人直接赶了出去!”老太太不耐烦地说。

  “是。”那仆妇忙恭敬应声,随后,又似是不经意地说:“那个叫锦绣的丫头,倒是牙尖嘴利,是不是也让人再调.教一下?”

  大丫鬟回想着之前见到的一幕,倒难得对那爽利丫头有点好感,接话道:“老太太,您是不知,那丫头,骂人不吐脏字,才几岁的年纪,生得又水灵,我撞见的时候,只觉得她很是喜庆逗人,倒是像您养的那只八哥呢。”

  “声音好听?”老太太问。

  “好听!脆生生的,就跟夏天啃了冰镇过的瓜,能甜到人的心底里。”大丫鬟笑着说。

  原本就没什么恶感,听了这形容,老太太就乐了,说:“小孩子家家的,才多大个人儿,就要进府来做事?没的被个泼皮给吓到了,回头赏她几粒金豆子,免得她回头觉得委屈了,再躲着掉豆子。”

  旁边的仆妇听了,心里别提多气了,这坑了自己拉进府的人,反倒能得了老太太的赏,上哪儿说理去。

  这还不算,等老太太乏了,她们两个出去,大丫鬟还似笑非笑地对她说:“柳大家的,您不会怪我为那小丫头说话吧?”

  仆妇忙说:“怎么会呢。”她不过是老太太跟前的一个仆妇,这大丫鬟可是老太太跟前八个一等大丫鬟中的一个,可不是她能得罪得起的。

  大丫鬟就抿嘴笑:“您不怪我就好,不然,我怕是觉都睡不好,担心着您记恨呢。”

  仆妇被她夹枪带棒一顿损,顿时待不下去,忙告退出去。

  等她走远了,旁边一个丫鬟走过来,一边逗着笼子里的八哥,一边问那大丫鬟:“夏莲姐姐,柳大家的刚才脸色似乎很不好,怎么,你说了她?”

  大丫鬟夏莲眼底闪过一丝鄙夷,说:“柳大家的一向是眼皮子浅,这也就罢了,还凉薄,没什么情义。柳嫂子你也知道,她之前病了,被送出去才多久,就没了。这柳家人,之前拿了柳嫂子多少东西?到头来,竟连一口好棺材都不曾给备上,听说只一口便宜薄棺材就装殓了。好歹是远亲,当初也是靠着柳嫂子帮忙才从庄子上回来,如今又在老太太面前有了一点脸面,倒是翻脸不认人了,没的是一窝脏东西!”

  “这也是难免的事……”另一个丫鬟也叹。

  因涉及柳嫂子,就容易扯上府里爷们的艳闻,两个丫头只说了这么一两句就不再提了。

  夏莲抬头看了一眼八哥,忽然忍不住笑了下,说:“对了,方才我还跟老太太说呢,遇到一个丫头,跟柳大家的介绍进来的厨子对骂,脆生生的,伶牙俐齿,竟与这八哥像了个六七成。”

  “真有这般像?”那丫鬟顿时有了兴趣,忙问是哪个丫头。等知道是大厨房的丫头,顿时就没了兴趣,说:“这能去大厨房的丫头,能有什么好的?若真是个好的,岂不是早就被挑到各房各院去了?”大厨房那里可是粗使丫头待的地方,往上升,都只能先出了大厨房,再去别处才能升了等。

  夏莲其实也纳闷,就说:“所以我也奇怪着呢,这丫头长得十分齐整,竟不比咱们院里的小丫头差,甚至若是进了咱们院子,也能混个中上,没想到竟是去了大厨房,听说是跟着吴娘子做事。”

  “吴娘子?”那丫鬟想了下,忽然惊讶,“若是我没记错,她家是不是……”

  “就是她……哎?那不是冬梅?春梅居然还抬着一筐果子,我们快过去帮她……”这时恰好有人过来,夏莲就止住了对方的话头,说了一句后,二人就忙走过去,帮着人家抬了一小筐鲜果子进来。因着这一筐果子,院里的丫头都来凑趣,方才那话头也就不了了之了。

  等夏莲事后想起来,才抓了几个金豆子,往大厨房去。

第9章 偷师

  夏莲找过去时,锦绣正与吴娘子说着方才的事。吴娘子听了气得不成,但好在知道这丫头没吃亏,多少还算放心,拧着眉说:“要不是那腌臜货被赶了出去,我非要好好打他一顿不可!”

  吴娘子说的打,可是真打。别看吴娘子是个妇人,发飙时,怕是真能拿着菜刀追着人砍,在这两个多月里,锦绣就看到过一次吴娘子发飙,之前那个吴娘子的亲戚来找吴娘子未果,不久就又来了人,是个年纪大些的婆子,仗着辈分高,说话就很难听,倚老卖老,结果双方吵开了,对方嘴里不干不净,当时还是在大厨房那里,吴娘子直接就拿着菜刀将对方给吓了出去。那次之后,锦绣就知道,吴娘子能在大厨房这边地位超然,靠的不仅是厨艺,更有着泼辣性格。

  这次那个厨子趁着吴娘子当时没在大厨房,就欺负锦绣,若锦绣吃了这次哑巴亏,怕是以后这种事就没完没了,她便效仿吴娘子,将对方给怼了回去。这一通怼,别说,痛快极了。

  那厨子初时还嘴硬,被人喝止了,还一副不依不饶模样,但没多一会儿,就有几个小厮过来,呵斥着那厨子出去,竟就因为这一场“嘴仗”被赶出了侯府,锦绣算是一战成名。虽然这名,说不得就是恶名,但锦绣却觉得松了口气。那样的腌臜货待在大厨房里,对里面的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事,那厨子可不像是干净人,说不得什么时候就闹出了别的是非。她前世时听过一耳朵,说是大厨房有个厨子哄骗着睡了几个粗使丫头,结果因着没人敢闹出来,到她死时,对方都依旧混得好,也不知那时吴娘子是否还在大厨房,但此时锦绣赶上了这事,就不打算听之任之,趁机将这厨子赶出去,这可是办了好事。

  吴娘子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面对着锦绣,也只是骂了那个滚出去的家伙,对着她,倒是赞赏有加:“就该这么做!”

  她摸摸锦绣的脑袋,又说:“不过,下次还是要更稳妥些,莫要让人伤到你,明白吗?”

  “明白!”当时那厨子手里还拿着家把什,万一真急眼了来个飞刀,她非吃亏不可,幸亏对方看着嚣张实则内里怂,又遇到了喝止这事的老太太院里的大丫鬟,才有了这个对她来说再好不过的结果。

  锦绣又被吴娘子抓着叮嘱了好几句,吴娘子仍有些后怕,就这么一会儿去了别处没在大厨房,就险些闹出这种事,用手点了点锦绣的脑门:“你呀!真是让人不省心!下次我再去办事,你索性就跟着我,也不要到处跑,免得又被人抓了壮丁。”

  毕竟锦绣虽是吴娘子挑了给自己打下手的粗使丫头,可那些识趣的厨娘刚刚被赶走,新进来的这几个,未必就那么识趣好相处,少不得要磨合一段时间,吴娘子可不想自己跟前的丫头被人磋磨了去,索性就先拘在自己跟前,不错眼地看着吧。

  正说着,外面就来了人,人没直接进来,而是在外面喊了一声:“吴娘子可在?”

  听声音,是个年轻女子,吴娘子跟锦绣都起身往外走,到了门口,就看到院内站着个有些瓜子脸的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穿着淡绿色衣裙,十分秀丽可人。

  锦绣眼一亮,立刻叫道:“夏莲姐姐!”

  这可是之前帮了她的夏莲,老太太跟前的大丫鬟。

  这府里有的是人想要讨好夏莲这样的大丫鬟,锦绣当然也不例外,毕竟与老太太跟前的一等大丫鬟认识,能说上话,说不得哪时候就能救了命,这是人之常情。不过锦绣并无扒着对方往上爬的想法,不打算与大丫鬟交恶是一方面,之前对方帮了自己,所以锦绣对夏莲的确很有好感,这也是一方面,她脸上的笑,都很甜,倒是让夏莲也跟着笑了。

  “我是来找你的。”夏莲先跟吴娘子说了两句话,就对着锦绣这样说。倒是让锦绣好奇了,对方来找自己,莫非是为了方才的事?从对方表情看,应该是好事。

  果然,说完那话,夏莲就将一个小荷包递过去,笑盈盈地说:“这是老太太赏你的,你且收着吧。”

  当着吴娘子的面,她没说里面是什么,只将老太太那几句随口夸锦绣的话说了一遍。

  “……你个小人儿,遇到这事怕是心里怕得紧,老太太既不觉得你错了,你便无需心里害怕,只好好办差就是了。”

  锦绣哪里不明白,这是夏莲怕吴娘子处罚自己,所以才特意走了一趟,说了这么些?

  锦绣再次道了谢,小小的丫头,煞是认真的行礼道谢,又长得水灵,夏莲心里又满意了两分,更觉得这丫头留在大厨房这边有些可惜了。不过当着吴娘子,不好说别的,她只略寒暄了几句,就告辞离开。

  “看来她倒是对你印象不错,你运道不错。”等对方走了,吴娘子忽然开口说道。

  “夏莲姐姐确实人很好。”锦绣想起前世,不过她与夏莲交集不多,或者说,几乎就没有。她在三房做粗使丫头时,根本就没资格往老太太那边跑,平时也很少结交其他院里的人,等她终于熬到了二等丫鬟,能偶尔去其他几房送个东西或是送个信儿时,老太太跟前的八个大丫鬟早就换了一批了,夏莲也早就嫁了出去,听说是嫁给了一个侯爷的清客,归乡的时候直接就带走了。

  吴娘子见锦绣闹这一遭,竟还得了老太太的赏,虽说老太太怕是根本不知道锦绣这么个人,只是顺手而为,但也是个体面了。起码代表着这事算过去了,就算是别的人想发难,也不敢了,不然,岂不是与老太太对着干?

  对于其他主子来说,不过是两个大厨房的奴婢仆从闹了一场口角,一个被赶了出去,一个被老太太赏了,谁还能事后再驳了老太太的面子?为个厨子,根本不值得。

  至于是不是运道好,锦绣偶尔也会想一想。若是运道好,前世为何会惨死?可若是运道不好,这种耸人听闻的重活一次的奇事,偏偏就发生在了她的身上。

  冥冥之中,莫非真有神明听见了她临死前的不甘,所以才特意恩准她重来一世?

  这次的事,也有些影响,原本新进府的几个厨娘,还对吴娘子这样的老人儿有着试探,倒未必是想做什么,可能就是初到一地想要立个威,让底下这些帮厨能恭敬着点,结果因着锦绣闹这一场,厨子被赶出去一个,其他几个厨娘也都老实了。吴娘子再过来做菜,她们也都与她说笑客气,许是觉得,这吴娘子手底下的一个打下手的丫头都能将个厨子赶走,这吴娘子本人说不定更不好惹。

  吴娘子也不是喜欢对人指手画脚掺和许多事的,人家敬着她,她自然也就懒得与对方多争执,这么一来,大厨房竟又很快和睦起来。

  管事的见此也乐得轻松,因着之前大太太与老太太之间斗法,让大厨房这边被赶走了一批人,现在大太太那里也偃旗息鼓,这上面的人不斗,下面的人也就松一口气,像之前被赶出去的几个厨娘,又是招惹了谁?怎么说都是冤枉,可又能向谁说理去?

  又两个月后,暑气渐渐消退,天气慢慢转凉。吴娘子一直蔫巴巴的模样,也终于慢慢变好,怕热的她终于有一种重新活过来的感觉,每日与锦绣说话时也不再是有气无力。锦绣很快就发现,自己又过上了忙碌生活,不过现在的忙碌,与之前的忙碌还有些区别。过去时,吴娘子是真的只让她做一些打下手的活儿,而现在,却是时不时叫她拿调料酱料,按说往日东西放手边边,吴娘子自己伸手一够就是了,而且有些做法还要避着人,可这段时日,对方似乎巴不得她长在旁边,什么都叫锦绣去办。换个人,大概都要多想一下,何况锦绣本就不傻。

  吴娘子这做法,怎么像是在故意教徒?只不过,嘴上不说,也的确没有在主动教,仿佛让锦绣有一种自己在偷师的感觉,虽然这偷师,双方都心知肚明。

  锦绣悟性好,学什么都快,便是这做菜,也很快就摸到了门道,一个偷教,一个偷学,到了初冬到来时,竟已是一脚迈进了门,有了些变化了。

  锦绣原以为,自己会一直这么学下去,以后学出来了,也能做个厨娘,将来给自己赎了身,再效仿吴娘子,被人雇佣了在厨房做事,回头也在城里买个小宅子,请对老夫妻帮自己看着家,有宅子,许还能买个铺面,到时候也赁出去,也是稳定的进账。至于买田地,锦绣暂时还没有这打算,不是她不喜欢田地,实在是买田与买铺面还有些不同,城里再是看不起女人,也远没到让女人活不下去的地步,可若是涉及到了田地,就麻烦了许多。若有人欺负孤身女人,便是将田赁出去,也可能有许多事。锦绣之前在陈牙婆那里住时,可是见多了村人欺负寡妇的事,那几个被欺负的寡妇甚至还有儿女亲戚,都仍被这样对待,轮到自己时,就真能比她们做得好?

  “所以你是打算回头就买铺面?这也好,省心!”锦绣偶尔也会与吴娘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吴娘子听了,也不会笑话她,第一次听时,就点了下头,觉得这想法很好。“京城内的铺面不愁赁不出去,无非就是多少的事,若买个一二铺面,倒是可以有个长久进项。想来,我倒是也该买个铺面了。”

  这一番交谈,竟是让吴娘子也有些心动了。她手里的确不缺银子,之前买宅子虽花销了一些积蓄,可这一二年又攒了许多,于是想一想,就真的开始托人寻摸铺子,打算先买一个小的赁出去。还对锦绣说,若是回头买了铺子,可以带着锦绣去转一转,随后就想到,她那个小宅子还没带着锦绣去转呢,前段时间暑气难耐,苦夏的吴娘子恨不得长在阴凉处,自是连侯府的大门都没出过,也就谈不上带着人去自己的宅子里转了。此时想起来了,她也是做事麻利,当天就带着锦绣去了一趟。

  吴娘子的宅子就是小小的两进院子,前后的房子不过十间,前院有棵树,树冠几乎遮了半个院子,后面的院子更小一些,种着几丛花,不过此时是初冬,树叶掉光了,花丛也干枯着。

  想到京城寸土寸金,这样的院子甚至有些刚做了官的进士老爷都买不起,锦绣转了一圈,就觉得这里样样都好,虽然与她喜欢的格局不同,但她们这样的,又不是大富大贵,本就要求不能太高。

  当晚就在这宅子里住了,本说好了回头还来一起住,结果回去了侯府,锦绣就被一个消息给砸了个满面。

  “让我去老太太院子里帮忙?”

第10章 排挤

  带来这个消息的,正是夏莲。

  不久后便是老太太的寿诞,老太太出身高贵,这寿宴自然也是侯府每年一等一隆重的大喜事。严格按着流程,该准备的东西一样都不能拉。往年每每此时,都需从其他院子外借几个小丫头到老太太院中帮忙。对于这等好事,外院的小丫头们都掂着脚想让自己被选中,但夏莲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大厨房的锦绣。

  她看着锦绣满脸的不可置信,打趣:“怎么,莫不是妹妹你不愿意?”

  “谢谢夏莲姐姐,我愿意去。”重活一世,锦绣心中早已定了目标,若能到老太太院中做事,即使只是短暂帮忙,那也是莫大的机会,这在之前,她可是连想都不敢想,只是……

  一旁的吴娘子似是看穿了锦绣的心思,连忙摆摆手,说:“这是好事,去吧,好好办差。”

  吴娘子的此番真诚,更是让锦绣心中感慨万千,又听吴娘子叮嘱了需要注意的小事项,她才简单收拾了几件随身衣物,随着夏莲走了回去。

  老太太的院子,锦绣前世偶有几次路过,但因当时都带着差事,又来回匆忙,已无多少印象,现在过来,却是全然不同的心境。

  夏莲领着锦绣回去的时候,院中已站了四个从别院外借过来的小丫头,而她们跟前还站着另一位丫鬟,似是在交代什么,在看到夏莲和锦绣后,那丫鬟脸上漾起甜甜的笑容,道了声:“夏莲姐姐你回来了。”

  “人可都到齐了?”夏莲扫了一眼,走到众人前头,老太太寿宴这事容不得一丝丝马虎,所以对于外借过里的几个小丫头,得先把规矩给讲明白了再安排差事。

  能被外借过来老太太院中做事的小丫头,都是较其他同伴有着过人之处的,且先不说容貌,单是办差,那可得是顶顶机灵才行。那几人瞅着跟着夏莲一块进来的锦绣,不免多生心思,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竟让夏莲亲自去通知?

  在暗潮涌动的大侯府中,心思一起,嫌隙横生,再尔是抱团结队。所以,锦绣在走入院子之时,就自然而然被排挤在了这几人的圈子之外。

  锦绣用心记着夏莲交代的要点重点,能被选中本就不是一件易事,而要在老太太的院子办好差更是需要细心谨慎,出不得一丁点儿差错。重活一世,对于其他几人意义不明的眼光,甚至是小心思,她其实一目了然。只是,她也明白,不必在这上面过多纠缠,好生做事也许才是上乘之道。

  夏莲一通交代之后,就交由她身旁的丫鬟角妙带着几个小丫头先去了住处。正如锦绣先前所想,而后的几天里忙活的事情非常繁多且冗杂,特别是她们这些底层打杂的粗使丫头,甚至比起她在大厨房的时候还要再忙碌一些,不过,累归累,另一方面反倒让锦绣松了口气,每日里大家忙完回去已然累瘫,倒是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鸡毛蒜皮的麻烦事。

  锦绣在来到这边后,除了每日早间听从夏莲安排差事,其他时间也说不上几句话。这日午时,好不容易得空,她随手捻了一把鱼食,蹲在池子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往里投着。没一会儿,倏忽觉得身后带起一阵微风,她马上回头,是一道熟悉的淡绿色窈窕身影。

  锦绣笑着起了身:“夏莲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