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珠 第82章

作者:蓬莱客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线路不久前已经择定,这是最安全,也最便捷的路。倘若万般无奈,真的到了举国西迁的一日,便就走这条道……”

  李嗣业一顿,神色沉痛。

  “想我阙人先祖当年东归,一路披荆斩棘,来到这里,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方有了一片家园乐土,没想到如今竟又……”

  李嗣业眼眶泛红,声音变得微微颤抖,停了下来。

  李玄度眼角亦是微红:“全是我的罪责,累外祖、舅父还有千万的阙人不得安宁,危险至此地步,甚至还要被迫放弃家园——”

  李嗣业立刻摇头:“与你何干?当年若非与李朝结盟,我阙人便要受北面狄人的压迫,存亡胜败,谁能料定。实在不行的话,西迁也好,只要人在,何处不是乐土。真要究祸患之源,不过是小国周旋于大国之间,向来生存艰难罢了,今日之局面,也是天意使然。帝王寡恩,你出生于天家,才是深受其害,从前你蒙冤时,无论是外祖或是舅父,只恨自己无能,不能替你解半分难!”

  他定了定神,脸上露出微笑。

  “舅父叫你来,是知你擅谋,能运筹帷幄。倘有一日真要西迁,迁移数十万人,不啻一场大战,如何安排人员分批、路途补给、安全护卫,以及如何经过沿途各国,都需细细勘定。舅父望你能助一臂之力……”

  李嗣业正说着,听到密室外传来一阵争执声,辨出是弟弟李嗣道,他被守卫拦在门外,正大声呼喝。

  李嗣业皱了皱眉,拉上帘幕,过去开门。

  李嗣道今夜喝了不少的酒,脸膛通红,闯了进来,看见李玄度,立刻上前,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大声道:“四殿下,小舅有句话,早就想和你说,趁着这个机会就直说了!李朝皇帝已经不是从前的皇帝,逼迫太甚,不给人留活路。他既认定你要造反,你为何不反?只要你发个声,小舅舅唯命是从,带人全力支持你杀过去,把那个狗皇帝的脑袋给砍下来,你自做皇帝就是!”

  他一双通红的眼,盯着李玄度:“你给舅舅一个表态,怎样,你到底反不反?”

  李嗣业大惊,随即怒道:“二弟你醉了!你在胡说什么?还不住口!”

  李嗣道环顾一周,大步走到那幅帘幕之前,一把扯开,指着上头的舆图,轻蔑冷笑:“王兄,我知你的想法,怕东怕西,一心只想带着族人西归。凭什么就这么把我们已经住了几百年的地方给让出来?我今日话就放在这里了,叫我西迁,不可能!四殿下若不愿意反,我便自己反。你怕,我不怕,我手下的勇士更不会怕!”

  李嗣业道:“你以为造反如此简单?凭区区一个弹丸小国,如何与李朝对抗?倘若不成,结果将是如何?国灭,族亦不存!你们这些武士可以死,那些百姓将要如何?”

  李嗣道说:“放弃土地与死何异?我料阙人不会全都是软骨头!到时候,要逃的,尽管逃去,不走的留下,一战便是!”

  他一顿,又冷笑道:“东狄不是在拉拢我阙国吗?四殿下若真不反,到时候,等你们走了,我便与东狄联合。就算与虎谋皮,也是在所不惜。于我阙人而言,狄人与李朝人有何区别?这个所谓的赐姓,我也不要了!李朝皇帝不仁,就休怪我不义!大不了鱼死网破,我也不会便宜那狗皇帝!”

  李嗣业大怒:“好,好,我就知道你早生异心,说不定暗中与东狄人已经有所往来,果然,今日你说出了与东狄人的联合之言!”

  盛怒之下,他猛地拔剑。

  李玄度一步上前,飞快地拿住了李嗣业拔出剑的那只手,消了剑势,以身挡在两个舅父中间道:“两位舅父暂且息怒。都是我的尊长,如此剑拔弩张,叫我如何自处?“

  李嗣业这才撒开剑,冷冷地道:“你知不知道,四殿下来的路上,遭遇东狄人刺杀,险些出事?”

  李嗣道一愣,一下转向李玄度:“他说的是真的?东狄人真的刺杀你?”

  李玄度颔首。

  李嗣道脸色铁青,愣了片刻,一言不发,转身大步而去。

  随着李嗣道的离开,室内终于恢复了安静。

  李嗣道骁勇善战,在阙人武士里颇得威望,若无父王弹压,他出面反对西迁,自己也是奈何不了这个弟弟。

  李嗣业头疼万分,定了定神,对李玄度苦笑道:“罢了,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西迁之事,父王虽尚未最后敲定,但想来大致不会变的,就看何时开始。好在情况虽是不妙,但这一两年内,皇帝应当不至于发难,不是很急。剩下的,明日再慢慢议吧。”

  李玄度恭声答应,让李嗣业也去休息,待要离去,忽又听见李嗣业叫住了自己,便问:“舅父还有何事?”

  李嗣业出神了片刻,道:“这事,上次我去京都为太皇太后贺寿见到你,便想提的。但当时时机不对,没说。此刻正好方便,舅父便就说了。是关于你与檀芳的婚事。不知你如今如何做想?”

  李玄度一下沉默了。

  他若十六岁的时候没有发生那场意外,早已依照父皇的安排纳了表妹为侧妃。后来却出事,先入昭狱,再被囚,再守陵,又去西海,从来未得自由,更未摆脱监视,与舅父那寥寥可数的偶尔几次联络里,自然从未提及表妹。

  此番来到阙国,檀芳至今未嫁,他心中便明白了,她还在等着自己。

  李嗣业又道:“她是个死心眼的孩子,虽从未在我面前提过半句,但我岂不知她?你们从前虽尚未立下婚约,但感情深厚,当年若不是你不忍,她早就随你同去无忧宫陪伴。如今等你多年,更不会在意身份那些虚名的东西。舅父此刻和你说这个,不是要你目下就娶,目下也非合适时机。舅父是希望,你能给她一个许诺,无论多久,多少年都可,等方便的时候,你再娶了她,叫她侍奉你与外甥媳妇。她必安安分分,不会惹是生非。”

  李嗣业叹息了一声,面露忧色。

  “殿下,如今正当我阙国的忧患之时。你外祖年纪老迈,时日恐怕无多,舅父我无王者之能,你小舅父更不能统领阙人。舅父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你。盼你娶檀芳,不止是为檀芳的后半辈子考虑,也是为了日后万一若真有变,有助稳定人心。你莫怪舅父,将如此千钧之重担压在你的肩上,舅父实是无可奈何,想你身体里,亦流着我阙人一半的血,舅父恳求殿下,担负这个责任!”

  李嗣业说完,竟从座上起身,朝着李玄度行跪拜之礼。

  李玄度动容,箭步上前,将李嗣业的双臂托住,迟疑了下,道:“毕竟事关表妹终身,请舅父容我考虑,过两日,我再予以答复。”

第78章

  菩珠做起了梦, 她梦见了她的前世。

  这辈子,她也曾不止一次地在梦中回到前世,从前梦到的, 或者是她幼年家败之前曾有过的叫人留恋的掌上明珠的日子, 或者是后来, 她在河西和菊阿姆为求生存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

  但这个晚上,第一次, 在她的梦境之中, 她梦见了前世的李玄度。

  他白衣似雪, 跪在姜氏的灵前,身影僵硬, 目若染血。

  灵宫中那么多的人, 她却在人群里悄悄地望着他, 不知为何,对他的悲痛, 竟犹如感同身受, 而那个时候,她对逝去的姜氏,分明并无多少深厚的感情。

  转个眼, 她遇到了那个受伤隐匿在草丛深处昏迷不醒的他,鬼使神差般地,她竟然背叛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装作什么也没看见, 就那样悄悄地走了。

  再转个眼,已是多年之后, 她又梦见自己身处皇陵的万寿宫,在那里, 她最后失去了生命。

  最后她梦到了自己死去前的那一夜。

  那一夜,她独自登上原顶,靠在原顶的一块巨石之前,哭个不停。

  万寿宫亦是他曾居了三年的地方,这或许便是她在那些幽居日子里想起来唯一能感到有几分慰藉的地方。当她在这里,一次次抗拒那觊觎自己的权臣之时,在她心底的某个深处,何尝不是暗暗怀了某种希望。

  但这一夜,她知道了,那个曾悄悄吸引她的目光、令她心软,她始终无法真正忘记掉的人,他是不可能来这里救她了。

  她不停地落泪,正当陷入深深的悲伤和绝望,无法自拔,竟然看到了他。

  他骑着骏马,披着战衣,手执长戈,宛如天神,朝她纵马奔驰而来。

  他来救她了!正如她曾希望过的无数次的情景那般,终于来了。

  她狂喜,朝他奔了过去,奔到近前,正要扑进他的怀里,忽然,眼前的人变了。

  不是他,是他的表妹檀芳,含笑,朝她伸来了一只拯救的手。

  就在梦见这一幕的那个时刻,菩珠醒了过来。

  她的心跳得很快,人却软绵绵的,连手指都没有半分气力去动弹一下的感觉。

  她便如此闭着眼睛,良久,直到感到喉咙又干又渴,如同冒火,这才睁开了眼眸。

  她想喝水。

  寝屋里光线昏暗,没有亮灯,不知此刻是何时了,她又已经醉睡多久。

  头还有些晕,她却懒得开口叫人进来服侍,自己慢慢地坐了起来,摸索着找到了鞋,趿着下地,正要迈步去倒水,脚一软,站立不稳,身子晃了一下,忽然侧旁伸过来一只手,握住她的臂,一下扶住了她。

  菩珠扭过头,看到了李玄度。他不知何时回来的,就立在床前的一片暗影里,也不知这般立了多久了,若非方才他扶了自己一把,她还糊里糊涂没有察觉。

  她默默地立着,不动了,他也没立刻放开她,就这样在夜色里继续扶着她。

  半晌,她动了一下,搭讪似的低低地道:“晚上太高兴,和大家伙一道玩投壶,我多喝了几杯,竟就醉了,叫殿下看笑话了……殿下何时回的?”

  她的嗓音又干又涩,入耳嘶哑。

  他没应她,只带着她,让她坐在床边,自己到案前倒了一杯在她睡前婢女送入的茶水,用指腹贴着杯壁,试了试温,感到茶水尚带余温,便走了回来,递给她。

  菩珠感激地接过,大口大口地喝。

  茶水滋润了她干燥的唇舌和肺腑,她感到自己好似从没喝过像今夜此刻这般甘甜的水,一口气就喝完了,一滴都没剩。

  “还要吗?”

  他问她,语气听起来很是轻柔,和昨夜训斥她探听他过往秘事时的样子,判若两人。

  “要。”她说。

  他又给她倒了一杯。她再次喝完,终于心满意足,看着他将茶杯放了回去,却没回来。

  他在案前静静立了片刻,似有心事,忽然开口,让她继续睡觉,说完迈步往外走去。

  菩珠望着他就要走出内室的背影,心中不知为何,一急,让他站住。

  李玄度站住了,看着她踩着晃晃悠悠的脚步走到桌前,端起了茶壶,又晃着来到屋中正燃着的用来取暖的炉前,掀盖,将整壶水一股脑儿地泼了下去。

  伴着突然而起的嗤嗤的声音,炉火熄灭了。

  “以前我不知道,是我不好。以后我也不用暖炉了,你不用特意出去睡。我多盖层被子就好,不会冷的。”

  李玄度沉默了片刻,竟轻笑出声。

  他笑道:“你在可怜我吗?”顿了一顿,“你顾好自己要紧,莫冻坏了,大可不必为我如此委屈。我怎样都无大碍。”

  “我还不想睡,出去透口气。”

  他再次迈步要往外去。

  梦中的情景,浮现在了她的脑海里。

  就连梦中,他也没有亲自来救她。知道那怨不得他,可是临死前的怨艾,却是久久不散。

  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大度的人啊,无法李檀芳相比。

  一定是今夜酒喝得太多了,她才会如此控制不住自己,一时之间,梦和现实仿佛交汇在了一起。

  她心口酸热,冲动之下,等反应了过来,发现自己已是奔向了他,从后紧紧地抱住他的腰,将脸贴在他宽阔的后背之上,含含糊糊地道:“殿下,你不要走……”

  李玄度在原地定了片刻,解开了她缠在自己腰上的双手,转身将她一把抱了起来,抱着送回到床边,放她躺了回去。

  “你酒还没醒,再睡吧……”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压抑似的某种情绪,话音未落,手却被菩珠给拉住了。

  她咬着牙,狠狠地拽了他一下,他一时立不稳,扑到了她的身上。她紧紧地抱住了他,不撒手,不让他起来,最后还将他弄得仰翻在了枕上,自己跟着爬过去,坐在他的身上,牢牢地压住他,不容他起身,用手捧着他的脸,胡乱地亲吻、啃咬,口中发出细细的呻吟声:“……殿下,我若将死,你知道了,真的不肯来救我吗?”

  李玄度想起身,好令自己抽离这混乱又突然的亲昵,人却有些手脚无力,竟被她压住了,一时无法脱离,当听到她发出如此的胡乱醉语,喘息着胡乱哄道:“你先撒手好不好……何时不肯救你了?上回落石,我不是救了吗?”

  “是以前,以前,不是现在……”她的话语凌乱。

  李玄度感到她醉得厉害,言语没头没脑,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殿下,你为什么不说话,你真的不管姝姝了吗,有人欺负我……”

  她的嗓音里带着委屈和祈求似的,继续胡乱地说着她的醉言,还要亲他的嘴。

  “你醉了……”

  李玄度闭了闭目,只能将自己的脸转向一边,好躲开她索吻的唇。黑暗中,男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无力。

  她却不管不顾,追着,将他的脸扳向了她,一定要亲他。

  “昨日你对我那般凶恶,我很是伤心……”她亲了一会儿,终于放开了他的唇,把脸压在他的脖颈上,自顾又难过地说道。

  无忧宫的那段经历,是李玄度这一辈子迄今最为黑暗,亦最为不堪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