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府的小女官 第62章

作者:平林漠漠烟如织 标签: 甜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宋甜轻轻问道:“我爹今日怎么了?”

  自从有了刀笔在书房,宋竹就开始跟着她爹出门伺候了。

  宋竹低声道:“老爷今日下了衙门,先去了幽兰街贺宅,谁知贺娘子的堂兄贺守备也在贺宅,正与贺娘子吵架。原来贺娘子闹着要嫁老爷做妾,贺守备不同意。见老爷去了,贺守备当着老爷的面大发雷霆,说贺娘子若是嫁给老爷做妾,以后贺家就当没她这个人。”

  “老爷灰头土脸回到家,就让秦峻拣‘肠断江南’‘朱楼叹’‘春色阑’这些曲子吹奏。老爷自己在房里喝闷酒。”

  宋甜听说她爹又“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心中暗笑,径直掀开细竹丝门帘走了进去:“爹爹!”

  宋志远坐在罗汉床上,左手支颐,右手执盏,听着笛声,用美酒浇着哀愁,谁知更添伤感,扑簌簌落下泪来:我与兰芯想要在一起,为何就这么难?

  正在他无限伤心无人问的时候,却听一声娇喝,正是宋甜的声音,忙用衣袖拭去眼泪,抬头看了过去:“甜姐儿,你来爹爹这里做什么?”

  宋甜就着烛光打量着她爹,见她爹眼睛湿漉漉的,眼皮略有些红,眼尾尚有泪痕,当下诧异道:“爹爹,你哭了?”

  宋志远忙道:“胡说什么呢,爹爹哪里哭了,刚才有一个小蜢虫飞到我眼里了。”

  宋甜在她爹对面坐下,直接道:“爹爹,你装什么多情少年?自己数数到底有多少情人!单这次我的及笄礼,就有你的三四个相好来到,她们和太太说话时含沙射影话里有话:这个故意用手去扶发髻上的银镶翡翠步摇,说是咱家珠宝楼的;那个手里拿着个大红绉纱汗巾儿,上拴着一副拣金挑牙儿,说是咱家货船从杭州运回来的;还有一个说她前些日子咳嗽,多亏了咱家生药铺里从苏州运回的衣梅,含一颗口舌生津咳嗽立马好了——你还有脸伤心,不知道当时太太多难堪,就是贺娘子,当时也有些下不来台!”

  “你想把贺娘子迎进门,难道想让贺娘子与贺侍郎贺守备等人断绝来往?我不是让你好好维持与贺侍郎的关系?你难道把我的话给忘了?”

  “爹爹,你若是想对贺娘子好,多送她些礼物,多陪陪她,说些甜言蜜语就是,别让她为了你与父母兄长断绝关系,你这不是爱她,是害她!”

  宋志远呆若木鸡坐在那里,乖乖听女儿教训,觉得女儿说的甚是有理——若贺兰芯背后没了贺侍郎和贺守备,她的魅力可是要大打折扣的。

  待宋甜吵完,宋志远臊眉耷眼道:“爹爹都知道了,别说了。”

  宋甜见此计甚是有效,便见好就收,道:“爹爹,我还没用晚饭,你陪我用吧!”

  她记得小时候,她娘金氏就是这样吵她爹的,而她爹那时候对她娘也是又爱又怕。

  宋志远“嗯”了一声。

  宋甜吩咐秦嶂下去歇着,叫了刀笔进来,吩咐道:“让厨房做几样我和我爹爱吃的菜肴送来。”

  待刀笔出去传话,宋甜又让宋竹送了热水、手巾和香胰子过来,亲自服侍她爹洗了手擦了脸,然后又奉上了一盏热乎乎的金橘蜂蜜茶:“爹爹,喝点热茶暖暖心。”

  根据她娘与她爹相处的方式,宋甜觉得对她爹不能一味温柔体贴又柔顺,得打她爹两巴掌,再给他一颗蜜枣哄着,她爹就美滋滋了。

  他的那些妻妾情人待他都太好了,才让他这么没心没肺的。

  宋志远接过茶盏饮了一口,甜蜜芬芳,橘香浓郁,十分可口,心道:还是亲生女儿贴心,知道这会儿该让她老子喝口甜茶……

  转念他又想到亡故多年的原配金氏,心中越发难过:若是金氏活着,能得甜姐儿如此孝顺,不知该多开心……

  想到金氏未能看到宋甜长大嫁人,死了都合不上眼,宋志远心中一阵酸楚,开口问宋甜:“甜姐儿,你来寻爹爹做什么?”

  宋甜见她爹情绪正常了,便道:“爹爹,我想给豫王做一件貂鼠斗篷。”

  宋志远闻言当即道:“这个法子很好,豫王冬日寒冷之时披着你送的斗篷,心里自会想到你——前些时候皮子铺从毛子国商人那里进了不少貂鼠,其中有几个极好的貂鼠,我让人送了过来,就在书房后罩房库房里放着,你拿去用吧!”

  宋甜闻言大喜:“爹爹,让宋竹拿来我瞧瞧!”

  宋竹很快就抱着一个极大的包袱过来了。

  宋甜细细拣了拣,在榻上分成了两堆:“爹爹,够做两件貂鼠斗篷了,我给你做一件,给豫王做一件。剩余再给太太和贺娘子一人做一个貂鼠围脖。”

  宋志远没想到闺女还记挂着自己,感动极了:“甜姐儿,明日爹爹就让皮子铺的女裁缝过来帮你缝制。”

  宋甜连连点头:“嗯,这样快一些。”

  待女裁缝把两件貂鼠斗篷和两个貂鼠围脖做好,宋甜和黄太尉合伙开的富贵镜坊也在宛州城书院街开业了。

  开业当天,黄太尉微服从京城赶了过来。

  他虽担任殿前太尉一职,管的却是帮皇帝从江南运送太湖石这个差使,一向来去自由。

  开业当晚,宋府大摆宴席,招待男女宾客。

  待宾客散去,宋志远特地在书房摆上精致席面,单独与黄太尉吃酒。

  席间黄太尉想到宋甜才刚及笄,宋志远就让她管理镜坊生意,而宋甜也做的极好,心中颇为羡慕,称呼宋志远的字:“凌云,你家大姐儿甚好,不像我那侄儿,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镇日嫖宿在妓院中,前些时候闹着要娶妓-女回家,被我狠狠打了一顿,如今还趴在床上养伤。”

  宋志远闻言,想起自己差点就把女儿许配给了黄太尉的侄子黄子文,心道:好险!幸亏阴差阳错甜姐儿去选了女官,这才没嫁给那黄子文。

  他仗着自己与黄连关系亲近,直言道:“那兄弟你可够不地道的,明知你侄儿如此,还想让他娶我家大姐儿!”

  黄连有些讪讪的,道:“我这不是喜欢你家大姐儿么,想让她嫁入太尉府,我也能庇护她……”

  他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对了,大姐儿及笄,我给她备了些礼物,这次过来都带了过来,你派人送到大姐儿那里去吧!”

  两人吃着酒,又说起了继续开镜坊的事,黄连问宋志远:“接下来咱们去哪里开镜坊?”

  宋志远思索着道:“大姐儿的意思是,如今朝廷在辽东张家口堡与辽国人进行互市,天下女人哪有不爱照镜子的,想那辽国女人也不例外,若是咱们在张家口堡那里开一个镜坊,西洋镜必将盛行于辽国富贵人家,这可是长长久久的大生意。”

  他们的西洋镜虽然极为清晰,却妙在容易摔碎,镜坊的生意总会长长久久做下去。

  黄连反应很快:“如今的蓟辽总督,正是豫王的三舅沈介,也与我相熟。”

  宋志远与黄连在一起,简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说话做事十分省力,当即笑着道:“正是,另外甜姐儿的舅舅金云泽和表兄金海洋,如今都在沈介麾下效力,正管着张家口堡的防务。”

  黄连与宋志远四目相对,都笑了起来:“如此甚好!”

  黄连沉吟了一下,道:“咱们得去张家口堡实地看一看,不过来回怕是得一年半载了,我自是走不开,你能走开这么久么?还是干脆派个掌柜或者大伙计过去?”

第61章 十月北境风雪漫天 他一下……

  到了早上, 宋志远要去提刑所衙门升厅画卯问理公事,宋甜要去书院街的富贵镜坊看一看经营情况。

  宋甜准备停当,留紫荆看家, 带了月仙一起去书房等宋志远。

  宋志远正在小厮的服侍下套上官服,见宋甜过来,忙问道:“甜姐儿, 咱们若是要在辽东张家口堡那边开镜坊,须得去实地看看, 我有官职在身,一时走不开, 你看派你葛二叔过去怎么样?”

  宋甜原本提出要去张家口堡开镜坊,除了张家口堡是大安朝与辽国互市之地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去见赵臻。

  她爹的话正中她下怀, 宋甜当即笑盈盈道:“爹爹,葛二叔胆子小, 我陪他一起去吧!”

  宋志远有些担忧:“你过几日不是要去豫王府销假……”

  宋甜心中主意已定:“爹爹,七月初一我去豫王府销假时,预备跟陈尚宫说一说, 再请个一两年的假。”

  宋志远听了, 一时有些犹豫:“你这次出门去辽东的话,怕是得好久见不到豫王了, 万一豫王有了——”

  “万一豫王有了新欢么?”宋甜笑容灿烂, “爹爹, 不管豫王有多少新欢, 我都是陛下钦定的豫王妃,我担心什么?”

  宋志远垂下眼帘,看着小厮给他围上犀角带, 半晌方道:“到时候别说咱们是去张家口堡做生意,就说是去探望你舅舅舅母。”

  宋甜也是这个打算,未来豫王妃出远门做生意,说起来总是不妥,还是探亲访友这个名目好。

  父女计议已定,宋志远骑马,宋甜坐车,一起出门往东去了。

  六月三十日下午,豫王府派了一辆马车过来接宋甜。

  宋甜带了月仙和紫荆,辞别继母张兰溪,登车去了豫王府。

  陈尚宫在和风苑书房里等着宋甜,见宋甜进来要行礼,忙起身搀扶住道:“以后不必行礼了!”

  宋甜还是坚持屈膝行下礼去,笑盈盈道:“您是下官上司,行礼乃理所应当!”

  寒暄一番之后,宋甜在一旁的圈椅上坐了下来。

  陈尚宫问起了宋甜的打算:“宋女官,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若是不愿去藏书楼,倒是可以换个地方的,如今空余的职位比较多,到八月份王府才开始遴选新女官。”

  宋甜听了,忙起身道:“陈尚宫,下官有一个不情之请。”

  陈尚宫闻言,好奇地看着她:“宋女官但说无妨。”

  宋甜便把提前准备好的一套说辞搬了出来,大意便是她既与豫王有了婚约,婚前见面到底不妥,因此打算请两年的假,在家苦学《女戒》《女则》,习练礼仪,以期成为配得上豫王的女子。

  陈尚宫是知道豫王行踪的,听了宋甜的话,也觉得有理——如今豫王府内是假豫王,假豫王与作为未来豫王妃的宋甜常常相见,到底不甚妥当,便道:“宋女官言之有理,这样吧,我就斗胆做一回主,准了你的假,你收拾一下行李就可以回去了,明日我再禀明王爷。”

  如今锦衣卫的叶飞还在豫王府,跟个狗一样四处乱嗅,到处打听,还是早些让宋甜离开的好。

  宋甜心中欢喜,双目晶莹眼中满是笑意看向陈尚宫:“多谢尚宫做主。”

  她生怕事情有变,带着月仙和紫荆回到摘星楼,略收拾了一番,又去向陈尚宫和辛女官辞行,然后便急急离开了豫王府。

  这天宋志远歇在外面了,宋甜又去了豫王府,张兰溪闲来无事,请了母亲张老太太并两个娘家侄女来家作伴,又命人请了一位说书的女先生王宜姐过来,在上房明间内吃酒听书。

  张老太太年纪大,熬不得夜,早早睡下了。

  张兰溪带着两个侄女在上房听书。

  王宜姐说唱《火焚绣楼》,正说到要紧处,小丫鬟进来通禀:“太太,大姑娘带着行李回来了!”

  张兰溪吃了一惊,忙起身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大姑娘如今在哪里?”

  不是下午才送了宋甜离开么?如何这么快又回来了?

  宋甜的声音自外面传来:“太太,我在这里呢!”

  话音未落,丫鬟掀开门帘,宋甜脚步轻盈走了进来,笑吟吟褔了福:“我怕太太担心,让月仙紫荆她们去收拾行李,自己先来上房见太太。”

  这时张兰溪的两个侄女张青云和张绿意也都起身来与宋甜见礼。

  宋甜很喜欢继母的这两个侄女,亲热地拉着手说话:“既然来了,就在家里多住几日,好好陪陪我们太太。”

  张青云今年十四岁,张绿意今年十二岁,小姐妹俩也很喜欢美貌活泼的宋甜,拉着宋甜在榻上坐下,唧唧咕咕说个不停。

  张兰溪知道这会儿不是问话时候,便笑着道:“都别说话了,都来陪我听王宜姐说唱《火焚绣楼》!”

  宋甜和青云绿意姐俩相视一笑,不再说话,安安静静陪张兰溪听书。

  王宜姐一边弹拨琵琶,一边说唱《火焚绣楼》:“……俺借着月亮光仔细观看,见一个门楼面前停,门上边挂着一块朱红匾,明朗朗大字写的清,上写着三个大字总兵府,兰总兵,哎嗨嗨,不用说就是俺的老公公,走上前去直把门来叩……”

  《火焚绣楼》是宛州楚州等地民间传唱的歌谣,剧情唱词实在是有趣,宋甜也听得入了迷,一直陪着把正本给听完了。

  这时夜已经深了。

  张兰溪命锦儿带着张青云和张绿意去东厢房歇下,又安置王宜姐去了西厢房。

  待房里只剩下自己和宋甜,张兰溪这才问宋甜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张兰溪还不知宋甜与赵臻的婚约,宋甜便换了套说辞,说是为了回家跟着爹爹学做生意。

  张兰溪听了,却觉得合适,道:“女官服役期满,你都二十多岁了,韶华都过去了,再寻人家,哪里有配得上你的?如今这样也好,跟着你爹爹学做生意,慢慢接管家业,我和你爹也好好相看,为你寻一个相宜的姑爷招赘进门,咱们一家一计好好度日。”

  宋甜心知继母是为自己考虑,心中感激,又陪着张兰溪说了几句话,这才告辞离去了。

  早起起来,月仙和紫荆在房里收拾行李。

  宋甜叫了刀笔过来,吩咐他:“你去幽兰街贺宅一趟,当着贺娘子的面就说我明日要出门,请我爹他老人家早些回来。到了外面,再和我爹说家里来客的事。”

  继母的娘和侄女都来做客,爹爹也得给继母些面子,总不能连着两天不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