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府的小女官 第63章

作者:平林漠漠烟如织 标签: 甜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吩咐罢刀笔,宋甜来到上房,陪着张老太太说了会儿话,就带青云绿意两个表妹到花园里逛去了。

  三人在花园逛了半日,摘了许多鲜花,眼见日近正午,渐渐有些热了,这才一起回了上房。

  她们刚走到角门外,就见小厮宋梧和宋桐在外面立着,原来宋志远回来了。

  今日休沐,宋志远正打算在贺宅宴请几个官场上的朋友,得了消息,忙离了贺宅,急急骑马回家,这会儿正在上房陪张老太太说话凑趣。

  宋甜带了两个表妹去给她爹请安。

  宋志远待亲戚家的女眷还是很正经的,点了点头,吩咐宋甜好好陪两个妹妹,便继续陪张老太太说话。

  午饭摆了两个席面,宋甜陪着两个表妹在东厢房吃,宋志远和张兰溪陪着张老太太在上房吃。

  用罢午饭,女眷要歇午觉,宋志远便带着宋甜去了书房。

  宋志远一向最烦拖延,得知宋甜明日就要出发,很是赞同,让宋梧去和葛二叔说了一声,看葛二叔行李收拾得怎么样了,又和宋甜说道:“从宛州到辽东,足足两千里路,单是秦嶂秦峻跟着还不行,我再派提刑所的一名节级和十二个排军跟随,拿了提刑所的通关文牒,护送你去辽东。”

  宋甜也觉得她爹说的有理,想了想,道:“爹爹,这名节级是你的人么?”

  宋志远志得意满地点头:“自然是我的人。他名唤王庆,善使一对雪花刀,刀法精妙,出招凶狠,我救了他的寡母,又帮他娶妻安家,他心怀感激,投奔我在提刑所做了一名节级。”

  宋甜听了,这才放下心来:“爹爹,月仙、紫荆、绣姐和刀笔我都带上,金姥姥和钱兴娘子我都拜托给太太照顾了。”

  宋志远看着女儿说起明日的行程,双目晶亮神采飞扬,心里忽然空落落的,半日方道:“你路上小心些,宁可慢些,不要急着赶路。”

  宋甜笑着答应了下来。

  七月初二一大早,秦峻等人骑着马护着宋甜的马车及八车杭州绸缎出了宛州城北门,一路往北去了。

  十月的张家口堡,北风呼啸,雪花飞舞,整座小城被大雪笼罩,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几个骑兵簇拥着一个少年将军纵马在雪中疾驰,在城中金守备宅子前勒住了马。

  那少年将军下了马,把缰绳扔给亲随,长腿一迈,亲自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穿着青色棉袄的小丫鬟,她好奇地打量着门外的少年将军,见他身材高挑,一双凤眼甚是有神,好看得很,不由有些害羞:“请问您找谁?”

  那少年微微一笑,道:“我是百户长宋越,是金守备捎信让我来的。”

  小丫鬟忙道:“请稍等,我这就去通禀。”

  这位名叫宋越的少年将军正在门口等着,却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便是熟悉的声音:“果真是宋百户?你没听错?”

  他一下子愣在了那里,胸臆之间满溢着欢喜,却又不敢相信,试探着上前一步,迈进了金家门槛:“甜姐儿?”

第62章 大雪纷飞明白心意 她从来……

  听到这声“甜姐儿”, 宋甜心中一喜,拎着裙裾就跑向大门。

  在看到赵臻的那一瞬间,她停下了脚步, 立在那里,眼巴巴看着赵臻,想要叫他“臻哥”, 又怕暴露他的身份——她已经从舅舅那里知道赵臻如今的化名是宋越了。

  赵臻见状,扭头交代亲随:“你们先去郑家酒肆吃酒, 戌时过来寻我。”

  军营在城外,他得赶在城门关闭前离开。

  亲随答了声“是”, 转身一挥手,带着众骑兵认蹬上马, 驱马往前去了。

  待众人离开, 赵臻这才走上前,眼睛盯着宋甜, 抿了抿嘴,神情略有些腼腆:“你怎么来了?”

  张家口堡距离宛州足有两千里之遥,宋甜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是怎么过来的?

  半年没见, 宋甜比先前长高了一些, 似乎瘦了一些,完完全全是大姑娘的模样了……

  宋甜扭头看了身侧那个小丫鬟一眼。

  这个小丫鬟名叫彩霞, 是金家来张家口堡后收留的小孤女, 最是机灵活泼。

  她看看宋甜, 再看看对面这位极清俊的少年将军, 飞快地屈了屈膝,道:“表姑娘,我先去禀报太太!”

  说罢, 彩霞一溜烟往里去了。

  宋甜这才走上前,仰首笑盈盈看着赵臻,笑着笑着,眼睛就溢满了泪水:“臻哥,你好像又长高了。”

  不过几个月没见,赵臻长高了,脸上轮廓更加明显了——只有抿嘴的时候,脸颊上的婴儿肥才会出现。

  也许是经历的风雪多了,他的肌肤不复先前的白皙细嫩,却更像个男子汉了。

  赵臻抿了抿嘴,伸手拭去顺着宋甜鼻翼和眼尾流下来的泪水,一颗心甚是酸涩,哑声道:“你也长高了。”

  宋甜含着泪笑了起来:“我也没想到一路从宛州过来,居然会长高,还会长胖!”

  她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辗转两千多里地,从地处大安朝腹地的宛州来到东北边境的张家口堡,一路增长了不少见识,领略了许多风景人情,还顺路考察了不少州县开镜坊做生意的前景,真是太有意思了。

  宋甜正要开口,门外一阵寒风夹带着雪花飞入,卷在了她身上,她冷得打了个哆嗦。

  赵臻见状,迅疾转身阖上大门,闩上门栓,然后解下身上的斗篷裹在了宋甜身上。

  因担心斗篷滑下来,他揽着宋甜往里走:“这里太冷了,咱们到里面说话。”

  宋甜被带着暖意的斗篷裹住,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她把脸颊往斗篷里隐了隐,闻到了赵臻身上特有的气息,清澈又好闻,是少年才有的体香。

  宋甜是第一次被身材高挑的男子揽着往前走,一时忘了反抗,眼看走到影壁前了,她忙试图挣脱,轻轻道:“臻哥,别让人看到了!”

  赵臻也是第一次这样子把一个女孩子揽在怀中,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俊脸微红,凤眼水汪汪的,耳朵也热热的。

  他低声道:“这里房门上都挂着厚棉帘,能看到什么?”

  宋甜不再挣扎,任凭赵臻揽着一直往前走,只是一颗心在胸腔中怦怦直跳,都快要跳出来了,脸也热辣辣的。

  走到庭院中间时,宋甜忙压低声音道:“舅舅方才带着人去城墙巡视了,如今就舅母和表嫂在家,她们都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我告诉她们你是我家的远房亲戚。”

  赵臻瞅了她一眼,“嗯”了一声。

  原来把宋甜揽在怀里是这种感觉……

  她的身高在女孩子里明明算得上高挑了,可是揽在怀中,感觉却是那样的娇小玲珑,弱不禁风。

  他想保护她,想把她置于自己羽翼之下怀抱之中……

  这种想法先前一直朦朦胧胧,时至今日,把宋甜揽在怀里,这种感觉变得清晰可感,他才第一次明确自己的心意……

  宋甜走到了上房明间棉帘前,这才侧首瞟了赵臻一眼,从他怀中挣开,又脱下斗篷还给了他。

  赵臻接过斗篷,搭在左臂上,沉眉敛目,正要开口,谁知宋甜上前半步,伸手掀开门帘,回头看着赵臻似笑非笑道:“宋百户,请进!”

  她特地把重音放在“宋”字上。

  赵臻当时报假名的时候,鬼使神差般说了句“小姓宋,单字越”,当时没想那么多,如今才发现自己下意识用了宋甜的姓氏。

  他耳朵红得快要滴血,低头弯腰进了明间。

  金太太端坐在罗汉床上,等着传说中那位宋百户进来。

  她还不知道赵臻的真实身份,只是听丈夫提过是蓟辽总督沈介的晚辈,又听宋甜说是宋家那边的远房亲戚,因此心中好奇得很,只是她生得严肃,又面无表情,瞧着像是不高兴似的。

  小丫鬟彩霞立在一边,探着身子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讲话:“……身材有这么高,肩膀宽宽的,长得好俊啊,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哥哥,眼睛长长的,好像湖水一样,鼻子好高,又高又直,嘴唇红红的软软的——”

  正在这时,门帘被人从外面掀起,宋甜的声音传了进来。

  彩霞的声音戛然而止,抬手捂住了嘴巴,一双眼睛看看宋甜,再看看宋百户,滴溜溜直转。

  金太太双目炯炯看了过去,想看看彩霞口中这位天仙般好看的宋百户,到底长得怎么样。

  赵臻行罢礼直起身子时,发现金太太一言不发还在看他,他略一思忖,便知是怎么回事了——他自幼生得好看,女子一般都爱看他,他早就习惯了——便看了宋甜一眼。

  宋甜一看她舅母那样子,就知道她舅母这是看美少年看呆了,当下笑了,叫了声“舅母”。

  金太太这才回过神来,心道:这位宋百户瞧着不超过十八岁,为何会好看到如此地步,竟是平生未见……

  她再看了过去,见宋百户与宋甜并肩而立,少年高大清俊,少女苗条美貌,恰是一对璧人——只是他和宋甜同姓,不知是不是同宗……

  若是同宗,那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金太太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笑来:“快请坐吧!”

  她又吩咐彩霞:“还不去泡茶。”

  待宋甜和宋百户在西侧圈椅上坐下,金太太这才试探着问道:“不知宋百户与我家甜姐儿是否同宗?”

  赵臻一听便知其意,当即含笑道:“启禀太太,我与甜姐儿并非同宗。”

  他蓦地想起同姓不婚的风俗,怕金太太误会,沉吟了一下,道:“我家原不姓宋,为了投军,假做姓宋。”

  得知这位宋百户原不姓宋,金太太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脸上笑容越发慈爱起来:“宋百户今年多大了?可曾婚配?家中双亲可否康健——”

  宋甜在一边咳嗽了一声。

  金太太也发现自己有些唐突了,正要转移话题,谁知这位宋百户正正经经道:“标下今年十七岁,家母早逝,家父健在。家中已为标下定下未婚妻子。”

  听到赵臻说“家中已为标下定下未婚妻子”,宋甜的心似被春风拂过,微微有些麻酥酥。

  金太太却似被一盆冷水浇中——这位宋千户已有未婚妻子了?

  她待赵臻依旧礼貌热情,却没有了方才的热切。

  赵臻自然察觉到了,含笑看向宋甜。

  宋甜会意,起身道:“舅母,我带宋百户去看看我给他带来的那些物件。”

  她这次过来,可是给赵臻带了不少礼物。

  金太太笑着点头,道:“去吧,早些过来,你嫂嫂也快回来了,到时候咱们一起用午饭。”

  她故意没有提留宋百户用午饭之事。

  宋甜答应了一声,引着赵臻出了上房,往东跨院去了。

  雪花漫天飞舞,即使走在走廊里,也时有调皮的雪花飞了过来。

  宋甜伸手接住一片绒绒的雪花,用手指捏着,感受雪花融化的感觉,简明扼要地把自己来辽东的目的说了:“我家镜坊生意如今是我在管着,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想着朝廷要在张家口堡这里推进与辽国的互市,我来看能不能在这边做镜坊生意,把西洋镜卖给辽国的富贵人家。”

  赵臻负手慢行,专心听宋甜说话。

  宋甜继续道:“不过我一路行来,倒是发现镜坊生意大有可为,只是我们的制镜师傅太少了,得再加快些速度,教授出更多的制镜师傅来——只是既得保证忠诚,又得保证手艺精湛,哪里能么快,只得慢慢筹划了。”

  赵臻看了宋甜一眼,忽然道:“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大批保证忠诚的学徒。”

  宋甜停下脚步,大眼睛亮晶晶:“是你豢养的家奴么?”

  前世她无意中发现,别人在赵臻这里安插密探,赵臻也在别人那里安插密探,而他的密探似乎都来自同一地方。

  宋甜隐约察觉到,即使那些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密探,级别也有挺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