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阳燎原
想到这里,王直坐不住了,凑到邝埜身边说:“邝大人,此次咱们上下朝臣,需得一心劝谏陛下,万不可御驾亲征啊!”
邝埜摸了摸胡须,道:“王大人,我先前也作如此决定。只是,现下我有些犹豫了。”
王直忙追问:“那是为何啊?若是陛下亲征,天幕所说的,必然成现实啊!大明国运腰斩的话,你我……你我无颜去见太*祖太宗皇帝了!”
王佐也加入劝说:“邝尚书,王尚书言之有理啊!与瓦剌人一战,已经无可避免,但陛下亲征,不说你们兵部的难处,我们户部也难以支出足够的钱粮来啊!刚刚陛下虽然收缴了王振千金,却是要用来抚恤伤亡将士的,仍旧是杯水车薪呐!”
邝埜却高深莫测地笑了笑,道:“两位尚书大人,难道还未觉察到,陛下有些不同了吗?若是未能察觉,可以问问英国公。”
不远处的英国公张辅被点到名,也不得不说上两句:“陛下确实有些许不同了。”
王直王佐等人仔细打量了皇帝好几眼,看来看去,还是那个身形眉眼,也看不出什么不同来,齐齐问:“哪儿不同了?”
张辅眯着眼睛看着皇帝,说:“陛下身上,有了行伍之人的气息,像是死人堆里进出过的。”
王直王佐等文臣,全愣住了,这可真是有些奇了。
张辅说完,也没有要解释的意思,显然是懒得多说。在疆场冲杀过的人,只有打过仗的才能发现他身上的特质。
邝埜也是文官,可他是兵部尚书,接触兵事多一些,能察觉得出来。
两个王尚书又眼巴巴地看向邝埜,希望他能给说道个明白,邝埜却也懒得多说,只道:“英国公与我感受相同,因此我觉得,陛下御驾亲征,或许不是坏事,只要他不将军务大权,全部交给王振那个阉人,能听各位大人们的谏言,御驾亲征一事,还可再商议。”
王佐和王直摸着胡须想了想,若是没有王振在前面指手画脚,独断专行,御驾亲征的事,确实好像容易接受一些了。
【所有的人都看得出大同的危险,想劝朱祁镇离开。劝不动朱祁镇,也有人劝王振,学士曹鼐就说:“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王振不仅没听进去,反而说气话:“倘有此,亦天命也。” ①这话意思就是,如果皇帝折在这儿了,也算是命该如此。这话听着,很有些奇怪,王振一个宦官,真的可以不拿皇帝的命当回事吗?就算他不忠君爱国,但他的一切身家性命,都是依附于皇帝的!皇帝没了,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所以这里有些说不通。于是,主播个人开了一下脑洞②:如果说这话的,是朱祁镇,是不是感觉合理多了呢?】
【这话很像中二叛逆期少年的气话。一路以来,兵卒们吃了一路的苦,大臣们吃了一路的担惊受怕,朱祁镇又何尝不是吃了一肚子的气?从提出御驾亲征起,就一堆人不断地质疑他的能力,而他作为高高在上的帝王,常年被周围人吹捧惯了,突然被一堆人见天儿说不行,心理上怎么可能接受得了呢?更何况,好不容易跑到了前线,结果一场仗都没打,就回京去,那声势浩大的御驾亲征,就成了一个笑话。这种情况下,朱祁镇气急败坏下,说死在大同,也就能够理解了。这大概是独属于没有经历过磨砺的,少年天子清澈的愚蠢了。】
听到天幕骂皇帝愚蠢,还说他“中二叛逆期少年”,虽然不能完全明白其中之意,但能猜测到,并不是什么好词,不仅大臣们心里暗爽,其他时空的帝王们看了,也忍不住赞同。
秦始皇:的确愚蠢。
刘彻骂得痛快:鼠辈不如!此子如何能担当天子之重任?
李世民突然觉得这个明朝有些惨:此人乃江山之祸也!
朱元璋觉得,这天幕对朱祁镇的评语,未免客气了些,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愚蠢了,朱元璋甚至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孙辈。
他颇有些恨恨地想,若是此愚孙直接死在大同,应了老四的“天子守国门”,在史家笔下,也能觍颜获取一二赞誉,博得一个守土护国的名声,也省得辱没了朱家和大明朝的脸面。
朱元璋越想越忍不住叹气,以这玄孙的本事,哪怕没有王振,也会有张振马振之类的人,来分享帝王权柄,败坏江山和国运。
要如何保证继承皇位的后世子孙,哪怕不能如自己一般功勋卓著,也做不到像老四朱棣那般,勤政务实,但至少不会像这朱祁镇一般拉胯,成个败家子呢?
这个难题,困扰了两千年史上许多帝王。
【而真正使得朱祁镇下定决心回銮的事,应该是在此期间,瓦剌军在大同诈降撤离,明军前锋在王振要求下进行追击,不料中了瓦剌军的诱敌之计,导致明军大败,前锋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了。与此同时,其他各路明军,也纷纷溃退下来,军心大乱。】
【朱祁镇突然意识到,瓦剌虽然是他心目中那个乡里穷瘪,可人家打仗比他想象的,要厉害得多。再加上驸马都尉井源战败;之前导致阳和之战惨败的监军郭敬,密会王振,也告诉他此时大同情况十分糟糕,不能再继续往北了;大同副总兵郭登和学士曹鼐③,也都发出了大同危在旦夕的警告,提醒朱祁镇,再不跑路,就来不及了。多方消息冲击下,终于使得朱祁镇决定往南撤,回京师。】
【朱祁镇终于决定要回去了,想必文武大臣们都大大地松了口气,但他们没想到,这个时候,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刘彻颇为心急:难道是大同城破,文武百官被斩杀殆尽?
第11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11)
李世民:军机千变万化,早片刻或迟片刻,都极为不同。莫非这位普信皇帝,又拖延耽搁时辰了?
所有人都被南乔最后那句话,给牵制住了心神。特别是朱元璋和文武百官们,几乎是屏住呼吸,竖起了耳朵,急切地想要知道,后面的考验是什么,生怕错过了任何字句。
此时,一个小内侍弓腰缩头,悄悄地凑到了王顺的身边,跟他低声耳语了一番。
王振一边听着,一边注意着朱元璋。见朱元璋并未分神,王顺冲小内侍略一点头,小内侍便逃命似的飞快退下了。
王顺扫视了一圈,见众人都紧紧盯着天幕,并没有人注意自己,便悄悄招了招手,命曹吉祥来到跟前,顶替自己站在皇帝身边待命。
曹吉祥虽对朱元璋释放的杀气,还心有余悸,可这也是露脸的好机会,便喜滋滋地上前来。
王振离开了众人的视线,步子更快了,急匆匆地来到乾清宫一处偏僻角落。
只见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正焦急地来回踱步,似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王公公!”看到王振,马顺的眼睛都亮了,仿佛看到了下凡来救命的菩萨似的,一下子冲了过来。
王振在离他略远的地方站定,略带公事公办的态度问:“指挥使可有何要紧事?”
马顺突然“砰”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作揖:“看在往日交情的份上,请公公救命!”
王振皱眉,语气显得有些不耐:“不知马大人家,何人需要救命?”
马顺听他如此作答,也知道他是在装聋作哑,心中有些愤懑,却不得不压下,开门见山道:“公公,天幕所说之事,宫内人都已知晓。对于你我,如大祸临头,但我以为,以公公的才智,必然已有打算,还请公公明示!以防马顺我这个粗人,如无头苍蝇一般乱撞,反而坏了您的好事。”
王振哪里听不出,马顺这是在威胁自己?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哪个出了事,另一个逃不开大祸临头。
王振轻轻摩挲着拂尘手柄,冰凉细腻的玉质,令他心气平和了一些。
他似思索了一番,才开口道:“马大人,天幕出现,便是示警。依天幕所言,陛下此次御驾亲征,必然大败,我也要背上遗臭万年的骂名。既如此,百官群臣必然会竭力劝谏,死死拦住陛下亲征,更不会将军务都交给我处理。不御驾亲征,不由我总理军务,前线大败的事儿,自然也不是我的责任,又何来祸事呢?天幕所言,虽字字指责于我,可都是并未发生之事,谁也无法以此定咱们的罪啊!”
马顺听完王振的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可又觉得什么地方不大对,却一时想不出来。
见马顺依旧疑心,王振又补充道:“马大人,此时可不能自乱阵脚,被别人抓了把柄。否则,败仗不是咱吃的,可宫内外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咱们呢!”
马顺脑子有些乱,一时也想不明白,只能顺着话说道:“公公说的在理。”
“呵呵……”王振轻笑了一声,“马大人,皇上刚刚还问起你,这差事怎么办了那么久,还不见回来,我替你圆了一回,第二回我可不定还能圆得了了。”
马顺头上略略冒汗,忙道:“谢公公回护之恩!”
王振轻描淡写地嗯了一声,便转身走了。
马顺在原地愣神了好一会儿,混乱的脑子,被清风略一吹,才略略醒过神来。
他突然想起,刚刚听手下的人说,王林和王山兄弟行止诡异,还偷听到两个人商议,说要一起离开京师,王山似乎不太愿意,但王林话里话外的意思,说是王振的主意,让两兄弟先行离开。
马振的心里,一时更加惶恐和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山和王林兄弟要走,王振自己却留下了,那王振到底怕不怕死?到底会不会出事?
此时,马顺心里暗恨不已,恨自己脑子不行,被王振三言两语就糊弄了过去,又恨王振,竟然那样敷衍哄骗自己,实在是气人。
“大人!”属下的声音,打断了马顺的纷乱的思绪,他那憋了一肚子的火气,也有了出口:“有事说事!没要紧事老子把你腿砍了!”
下属忙说道:“根据盯梢的人传回来的消息,王氏兄弟,确实收拾了一些细软,现在已经离开了落脚处了。”
“王林走之前,有没有去回春阁找那个梅芯?”
“没有,据说是直接朝着城门去的!”
马顺一时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对那兄弟两拦截,便回道:“继续盯着!看两人朝哪个方向去了!”
属下应了是,又说道:“还有一个事,大人,刚刚咱们的人给属下说,他偷看到喜宁躲在屋内,似在画舆图。”
“舆图?”但马顺此时顾不上这些了,只道:“那小太监是个奸猾的,他出了什么事儿,也是王振的事,盯紧王林王山最要紧!”
“是!”
马顺抹了一把脸,王山王林兄弟是跑了,但是王振没跑,反正出了事,王振是第一个靶子。
他心中呵呵冷笑,对王振又怨又恨,可他也十分清楚,如今他作为指挥使,能呼风唤雨,只因王振还用得上他这把刀。只是,大祸临头时,王振对他不仁,不肯告知实情,那就别怪他不义了!
二人密会时,天幕依旧在讲述朱祁镇那作死的回师之旅。
【回京师的事情终于定下了,郭登写奏疏,曹鼐亲自传递,建议朱祁镇从紫荆关回京,因为紫荆关离大同更近,只要入了紫荆关,皇帝的安全就算是上了一道强保险。再从紫荆关回京,虽然比居庸关远一些,至少安全系数有了保障。但王振偏不,他极力邀请朱祁镇去他老家蔚州耍耍。王振的心思很简单,就是想让皇帝去他老家看看,衣锦还乡威风一把。而且从大同到紫荆关的路线上,确实经过蔚州,可是他们不是在游玩,是在撤退,是在跑路啊!后面的瓦剌军是会要命的!朱祁镇丝毫没有这样的意识,于是大部队按照王振的意思,八月初三就朝着蔚州前进。】
第12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12)
【终于踏上了回京师的路途了,众臣们刚松了口气,心还没完全回到肚子。这时还只走出了四十里地,王振就突然喊停,然后直接改道宣府。一种说法是,王振担心大部队二十多万人去他家乡,会把田里的庄稼踩坏了,影响收成;另一种说法是,部队的辎重被敌军劫走,补给被掐断,所以王振才想着换条路走。总之,他们又改道了。而且不是绕开蔚州,直接进入紫荆关,而是改道走宣府,从居庸关回去。】
天幕舆图上,用红蓝不同的箭头线,标出了两条路线。可以清楚地看到,西边这条线路,更为直接南下,穿过紫荆关,直达关内;东边那条路线,则是他们来大同时的走法,横平许多,在关外的路途比西边路线要长得多,离居庸关距离可不小。
刘彻忍不住指指点点:是个人都知晓,应当选西边这条线吧?
李世民眯着眼睛看着舆图,两眼放光:若是以小股兵力为诱饵,主力军为网,将瓦剌军引入彀中,然后围歼扑杀,只需得一二回,便能将这瓦剌人杀个一干二净了!
赵匡胤的眼睛,贪婪在舆图上来回逡巡:这便是燕云十六州所在!总有一日,朕要将它纳入我大宋之版图!
玄烨盯着舆图,也面露不屑:一关一咽喉,先祖们便是从山海关南下,才入主了中原,守护国土,乃天子天责,如此狼狈逃窜,实在有失君主威仪。
而从一路拼杀登上皇位的朱元璋,在舆图的演示时,心中已经想到了多种克敌制胜之法。可是没想到,他这愚孙的做法,是他用脚指头都想不到的烂招,竟然直接改换路线了!
朱元璋真是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他娘的是什么猪脑子!换个猪上去坐皇位,都不可能比朱祁镇更差了!
而群臣们,对王振的做法,已然十分激愤:
“王振你这阉狗!”
“陛下!不诛此贼,大明危矣!”
“出征之时,必拿你这阉狗的头颅祭旗!”
“王阉人屡屡将陛下和众将臣往歪路上引,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为瓦剌内奸!”
“就是!陛下!请下旨彻查此阉人!”
此时曹吉祥正在皇帝身侧,觉得这是露脸好时机,而且,若是此次他回护了王振,也能卖王振一个好,于是他当即挺身而出,对大臣们回击道:
“各位大人,御前请慎言!”
“不!王公公绝不可能是奸细!王公公一心为陛下着想分忧!”
“王公公乃最得陛下欢心之人,尔等是何居心?莫不是想公报私仇?”
曹吉祥一人舌战群儒,朱元璋面前顿时像唱起了大戏一般,好不热闹。
朱元璋不见王振的身影,曹吉祥却在此时为王振出头,心里计较着:看来这阉宦之间,也是勾连甚密,王振一人把持后宫前朝,势力比自己想的还要树大根深……
正当双方吵得热闹,几乎要上手了时,恰在此时,王振回来了,准备悄悄回到皇帝身后,装作从未离开。
但他一露面,就被愤怒的群臣们给盯上了,行迹想藏都藏不住。
群臣们相较之前更加激动,骂他也骂得更起劲了:
“王振你这阉狗!平日里善弄权柄,以权谋私也就罢了,到了战时,竟然依旧只顾自己,丝毫不考虑这江山社稷和陛下安危,你该死!”
“王振,大明江山就要毁在你的手里了!你若识相,最好自请离去!”
“王阉狗去死!”这是往日里被王振打压过,又不敢回击的人,趁乱喊出了心声了。
想必是王振平日里欺压的人太多,这话竟然引起了一片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