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71章

作者:西羚墨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在这时期,母亲对于子女婚姻的决定权虽然比不上父亲,但是远超儿子。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决定自己婚姻的权力,比如当汉朝有女子家中父亲病重无人照顾,女子选择不嫁照顾父亲,会被认为是“至孝”。也有女子因为父母都故去,留下幼弟,也选择不嫁来抚养弟弟,同样得到赞赏。】

  汉朝“崇孝”,在婚姻与“孝”之间,“孝道”占据了上风,也因此女子可以凭借“孝”得到一定的赞赏。

  比如缇萦救父,缇萦不但让汉文帝废除了肉刑,还得到了封赏,算是有好结果。

  【而且汉初有很现实的一面,如果女方家庭经济状况高于男方,妻子地位也可能高于丈夫。】

  【在汉朝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妇女性格。】

  陇西之地向来尚武,加上地理环境影响,陇西妇女自幼受到影响,吃得好长得结实,善射猎,力气强大。这里的女性不但对丈夫并没有太过恭敬,有的妇女还会执刀为亲人复仇,被认为是“男子之所为”的烈义行为。

  燕赵地区风流不羁,男子多“慷慨悲歌之士”,女子热情大方,燕赵地区女子受到的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也小一些。

  而巴蜀之地就是另一番风格。

  从西汉中期开始,这里“士女贞孝”,巴蜀一带大部分妇女对“忠孝节操”颇为重视。

  根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巴蜀之地在汉朝时期守贞的妇女有40多人,在并不是很重视贞节的汉代,占据了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所以巴蜀地区妇女受夫权压迫程度也高于其他地区。

  【在封建夫权还没有渗透入各个角落的汉朝,一些男性的思想也比较前卫。】

  【比如经历过底层生活或者富有忧患意识的思想家,反对富户贵族广娶妻妾、婚嫁铺张、虐杀女婴。这不仅是华夏古代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也是世界婚姻思想史上较早提出的富有价值的观点。】

  这也是社会风气开明之下,思想上的进步。

  【西汉初期还有原始婚俗遗存,女子在缔结婚姻上比较主动。比如平阳公主与前夫离异后,托皇后向武帝提议欲嫁给卫青,还有孟光择夫也是女子主动,在汉朝并不是偶然。】

  【但是,在西汉中后期,妇女家庭地位已经开始降落。】

  荆咕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声,历史规律的强大,以及十分的遗憾。

  如果汉初的这种开明能一直持续到汉末,该多好。

  可惜,就像是汉初时的英明帝王无法英明到后世一样,开明的政策同样不能。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后,对妇女的约束加强。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学说渗透到汉代夫妻婚姻关系中,认为丈夫属阳,妻子属阴,妻子服从丈夫是天经地义,男尊女卑开始有了理论基础。】

  【都说天地有阴阳,阴阳和谐方为相处之道,各朝各代都致力于打压女性,这就是你们的天地阴阳之道吗?】

  天幕放出了对比:

  “秦汉时期的文官与明清时期的文人,谁阴谁阳?”

  秦汉男人:“哈哈哈哈,当然是我们!我大秦锐士/大汉铁骑阳刚威猛!文官同样不遑多让!”

  唐朝的男人也矜持一笑:“我大唐男儿同样威武!”

  明清时期的文人,拿着手里的折扇,坐着轿子,上马颠地七荤八素官帽都快掉下来。

  秦汉时期的文官,佩剑骑马,文官也很能打。

  哪怕是唐朝也保留着尚武风气,诗人都是佩剑出行,著名的大诗人李白还是一位剑术高手。

  ——不是所有文臣都是文弱书生。

  再放出对比:

  “文臣与武将相比,谁阴谁阳?”

  身穿盔甲的武将,和瘦弱白皙的文臣,谁更威猛,谁更阴柔?

  甚至不需要跨时代的对比,同时代对比也能很明显看得出来。

  【你们是不是以为我只是开玩笑?

  并不是哦,当朝廷不断地禁止改嫁禁止再婚,民间还因为女子受歧视,生下女婴就溺死,男女比例不断失衡,这个时候,阴阳平衡如何维持?】

  刚刚听得忿忿不平的董仲舒心里一个咯噔。

  阴阳原来不仅仅局限于男女吗?

  女为阴,男为阳,难道不对吗?

  男女比例失衡是什么意思?阴阳平衡会被打破又会有什么后果?

  可惜荆咕没有继续讲下去,给董仲舒吊足了胃口。

  【汉宣帝时期,下令表彰贞妇烈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出面对女性贞节进行表彰。此后,汉宣帝不断以朝廷名义不同程度的表彰贞妇烈女,极力鼓励贞节观,并且把贞节观和国家政策结合。】

  【嗯没错,就是因为殉葬严惩藩王的汉宣帝。

  我对他的爱消失了,再见了刘询,你这么喜欢贞节,妻子死后干嘛不自己守贞?】

  刘询:前面还夸他,现在立刻改口,女人的爱真是短暂。

  他又忍不住摸摸鼻子,有些心虚。

  难道,这件事做得不对吗?

  连始皇帝都提倡贞妇不改嫁,哪里不对了?

  【到西汉后期,汉成帝时期刘向进一步发展男尊女卑的观念,开始对妇女行为做约束,并且写《列女传》来约束妇女。】

  【这位汉成帝,就是飞燕合德的汉成帝。刘向呢,也很神奇,自己约束妇女,但是掺和进后宫女子的纷争时,丝毫不肯闲着呢。】

  刘向和儿子刘歆,都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论文学成就可以说是中国目录学的鼻祖。

  他撰写得《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还编纂了《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五经通义》,编订《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文学上的成就非常厉害。

  但是政治上,跟他的文品相比差太远了。

  听到天幕上对自己政治上搅风搅雨行为的评价,刘向一阵担忧:怎么听起来自己在后世口碑不好?还是说自己后来的结局不好?

  【到了东汉,班昭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女诫》,开篇就是《卑弱》,说女子天生卑弱,所以要谦让恭敬,先人后己,对丈夫专心事之。班昭还立下一个总原则,即后世教导女子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

  或许班昭的初心是好的,是在东汉这个已经日渐保守的社会劝诫自家女孩如何立世,但她也不会想到,后世会如何歪曲她的书籍。

  当女子连读书识字的权力都被剥夺,当女子以无才便是德为荣时,只能读“女四书”,只能不断地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古人告诉自己该如何做人时,她们哪里还会有自己的主见和自己的思考?

  班昭的脸色一阵阵惨白。

  虽然现在她还没写这本书,但是可能另一个世界的她写了,会有多少女子因此受害?

  她更没想到,同样是汉朝,西汉与东汉的差别如此之大。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史书的,在管控思想的封建王朝,史书从来不是面对普通百姓,是面对统治阶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史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史书同样如此。

  所以司马迁会在史书里加入个人感情偏向,史书向来会带上一些劝诫教化之意,不完全写实,也是带着史官“以史为鉴”劝告帝王的意义。

  比如班固家是如何成为修史世家呢?

  班固的父亲班彪祖籍扶风,西汉时期班彪的姑姑班婕妤曾经是汉成帝的宠妃。而汉成帝时期曾经让著名学者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皇家图书,在完成之后皇帝也懒得看,就让班婕妤的兄弟班斿读给他听。

  班斿朗诵史书时嗓音洪亮,字正腔圆,汉成帝对班斿的朗读非常满意,就赏赐给了他们家一套皇家藏书的副本,班彪受到这一套皇家藏书的影响,加上他历经两汉,这才开始修史。

  班彪想续写《史记》未果便去世,遗志便让长子班固继承下来,班固在家中修汉史还让人告发,差点丢了小命,是弟弟班超为他在帝王面前伸冤,加上汉明帝欣赏班固的文采才逃过一劫。

  班固历经了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三朝,汉和帝时期班固因为得罪洛阳令,被逮捕下狱后死于狱中,那时《汉书》没有写完,汉和帝知道班昭同样多才,便令班昭续写《汉书》。

  写完后,《汉书》同样只在皇室里流传,比如汉和帝让皇后、贵妃等拜班昭为师学习,邓太后曾经让班昭为皇室子弟讲解《汉书》,为了报答班昭的功劳,还把班昭的儿子曹成封为关内侯。

  由此可见,统治阶级对史书之类的管控有多严格,不论是学习还是阅读,都是有很大的限制。

  【从班固编纂《白虎通》开始,多了女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父死从子”,“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事者。”从此成为了衡量妇女的尺度。】

  “三从”是在周礼的“二从”基础上,又多了“父死从子”。

  而这并不是班固自己一个人撰写的,是东汉汉章帝时期,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召集百官和大儒等人,集体商议讲经后,由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由班固把会议成果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

  班固有些尴尬:明明他的《两汉赋》也很不错,《汉书》虽然没写完但是也很好,怎么光提《白虎通》了?而且《白虎通》汇聚五经经典,不止是约束女子的三从啊!

  班昭原本自己被点名,心里又担忧又郁闷,现在看到哥哥也很尴尬,心理顿时平衡了。

  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天幕说后世的女子地位更低,西汉时期的女子自由度高,她为什么不把西汉时期的事写下来传给后世看?

  【到了东汉时期,夫妻关系严重不平等,男子在离婚问题上拥有了很大的随意性,女性开始受到来自政治、社会舆论的诸多限制。】

  在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的事迹还被当做是美谈,卓文君寡妇再嫁也被当做理所当然。

  但是在汉宣帝时期,张敞为妻子画眉被人弹劾,宣帝当面对证,张敞回答闺房之内有过于画眉者,原本官至京兆尹,从此失去了帝王的重用。

  东汉时期,有的男子为了显示自己的“孝心”,动辄对妻子打骂甚至无情抛弃。

  比如鲍永,因为妻子在母亲面前骂狗,鲍永认为妻子对母亲大不敬,将她休妻赶回娘家;

  姜诗的妻子因为遇上大风没有及时接到母亲,让母亲渴了一会,就被姜诗休妻。

  冯衍的妻子不许冯衍纳妾,夫妻已经共同生活了大半辈子,冯衍还是把她休弃……

  东汉时期,男子离异甚至不需要官府认可,也不需要办理离异手续,一句话就可以把妻子抛弃。

  很明显看出女性的地位比西汉时期低了很多。

  【最可怕的是,当女子也被这样的思想奴役后,还是一步步自己洗脑。】

  东汉人曹文叔在丈夫死后十分悲痛,不欲再嫁,以刀断鼻,毁容自誓;

  ——而这样的“毁容守贞”在后世成为了称赞女子节操的行为,尤其是明清,有了更多的“自毁”案例。

  汉末荀爽的女儿荀采嫁给阴瑜为妻,后来阴瑜死了,荀采发誓不嫁,甚至带着刀以防不测。后来荀爽逼她改嫁郭亦,荀采自缢而亡,还被人称赞“从一而终”。

  ——同样,在明清时期,女子为了守贞不改嫁选择自缢,还会得到朝廷封赏,得到贞节牌坊,为家族得到免除徭役的机会。这也是起源于汉朝。

  以上诸多案例足以说明,东汉女子已经在不断地社会环境影响,和各种洗脑之下,可以看出这时期的妇女已经主动放弃离婚的主动权,投身“从一而终”的夫权观念。

  【与西汉相比,东汉妇女所拥有的自主意识已经日渐萎缩,她们开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沦为丈夫的附庸,不再像西汉那样勇敢表达出自我的抗争。不仅失去自我,将命运系于丈夫,地位逐渐下降,男性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性别角色日益强化。】

  【东汉时期的贞节观更加强烈,汉安帝进一步表扬妇女贞节,赏赐粮食物质,还上升到了精神高度。】

  【也因为社会要求的贞节观,虽然法律没有禁止妇女改嫁和再婚,但是社会已经以倡导守节的方式限制妇女再嫁。】

  每逢乱世,女子的地位便会降低一次。

  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乱世之中女子人命如草芥,倒也不用提贞节不贞节,生死根本不由自己。

  但是汉末时期依然有生过孩子的寡妇很受欢迎的习俗,曹操所谓的好人.妻也是汉朝流行的风俗影响,只是《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就显得他的癖好也很“奸臣”了。

  【唐朝公主改嫁,哪怕中后期同样开始重视贞节,但是相比后世勉强还好。唐朝130位已婚公主当中,有27位是再嫁者。】

  【唐朝女子地位较高还有一点显现,男子惧内的情况比较盛行。】

  提起惧内,李世民等人齐齐笑嘻嘻看向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