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然后才步入正题道:“而且嫂子给兰哥儿找媳妇,最要紧的还是看媳妇孝不孝顺,知不知礼。”
“老太太就说过,咱们这些孙媳妇、重孙媳妇里面,顶数蓉儿媳妇最孝顺知礼。依我看,这才是蓉儿媳妇身上最难得的地方呢。”
听到孝顺知礼这四个字,尤氏暗自咬了咬牙。
她不过是想帮二姐、三姐找个合适的夫家,省得外人议论她这个姐姐对妹妹们不慈,可她在勋戚圈子里吃不开,所以这件事只能托请胡氏帮忙。
可胡氏性子古怪,她不但不愿意帮忙,还从中作梗,哄得蓉儿也在这件事上敷衍她。
这样的媳妇,也配得上孝顺知礼四个字吗?
可这句话是西府老太太说的,她这个晚辈,哪里有资格去批驳西府老太太的评语?
尤氏很清楚,黛玉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老太太私下里夸赞胡氏的话,就是为了给胡氏扯老太太虎皮做大旗。
老太太都说胡氏孝顺知礼了,她这个婆婆哪还敢以不孝顺不知礼的名义给胡氏穿小鞋?
尤氏只觉自己心里憋屈得很,可她也没有什么办法发泄心里的怒气。
其实,她心里很不喜欢黛玉这个与胡氏交好的弟妹,可她根本不敢得罪黛玉。
谁让贾璋位高权重、给她养老的贾蓉又把贾璋当成半个亲爹尊敬呢?
若她想好好地安度晚年,就不能得罪贾璋,更不能得罪黛玉……
毕竟,东西二府的人都知道,得罪黛玉就等于得罪了贾璋。
而且,得罪黛玉的后果比得罪贾璋本人的后果要严重很多。
所以,即便尤氏心里很不爽,她也只能勉强自己露出一抹笑出来。
“是啊,老太太真是慧眼识珠!我们蓉儿媳妇就是最孝顺知礼的,她呀,最得我的心意了。”
在众人说话间,百戏表演也结束了。
贾敬建议大家一起去花厅那边抹牌行令,贾母听了觉得有趣,便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众人又离开饮绿堂,去了宁府花厅。
因他们人多,一下子就凑了好几桌牌局,又是好一番热闹。
而贾敬这个主动提议玩牌的寿星,玩了几把牌后就下了牌桌。
他跟贾璋一起去窗边矮榻那边儿喝茶吃茶点去了。
贾璋执壶为贾敬倒茶,又把桌上的枣泥酥推到贾敬手边。
在这之后,他才往自己的茶杯里注入茶水:“伯父家里的白毫味道清醇甘美,很是不错,不知道是在哪家茶庄买的?”
贾敬问他道:“你是想买他们家的秋茶吗?”
贾璋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贾敬猜得没错。
贾敬笑道:“那你买不到了,你现在喝的是明前茶,他们家茶庄今年夏秋两季都没开门。”
贾璋奇道:“伯父怎么这样说,这家茶庄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贾敬回答道:“没什么问题,只是茶庄的主人出了问题——这茶庄位于南安郡王的驻地。”
听贾敬这么一说,贾璋只觉恍然大悟。
前些日子,他们一收缴欠债,东南就有了战事。
这里面怎么可能没猫腻呢?
南王心里也清楚,他养寇自重的小把戏很难瞒得住绍治帝的眼睛。
但不管怎么说,该伪装的地方,还是要伪装的。
至少在前线“打仗”时,位于驻地的茶庄总不能还正常生产,不受任何影响吧?
所以贾璋是买不到他想要的茶叶了。
而贾敬再一次在心中感叹,叔父代善提出的转换门庭之策,真真儿是高屋建瓴、目光深远。
看看四王八公里面有多少虫豸吧,和他们搅在一起,家里怎么可能有好下场?
只可惜他们这一辈无能,没能实现叔父他老人家的愿景。
还好璋哥儿出息,琏哥儿和蓉哥儿也有守成的本事,贾珍那个孽障也被他机缘巧合地除掉了。
要不然,贾敬真不敢想象,百年之后,他们贾家会是怎样的光景。
第191章 湘莲娶亲赏梅宴会,元宵佳节稚子可爱
在贾敬生辰过后没多久, 柳湘莲就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杜氏回京了。
杜氏相貌十分美丽、谈吐也很大方。
柳湘莲与杜氏见面后,只觉杜氏就是他梦寐以求的良缘与知己。
他想娶她为妻,于是, 从庙里回到姑母家后,柳湘莲立即跪地恳求姑母一定要帮他促成这桩婚事。
杜氏同样很喜欢柳湘莲。
毕竟湘莲人物性情无一不好, 她情愿嫁与湘莲为妻, 也是什么奇怪的事。
杜氏夫妇并不反对这桩婚事。
在他们看来, 柳湘莲人品、家私都不错,相貌也生得好看。
而且他父母都去世了,自家女孩儿嫁到柳家, 过门后就能当家做主, 不用受公婆的气。
这么一看, 把女儿嫁到柳家,并没有什么不好之处。
可问题是, 柳湘莲的家在京城。
若把女儿嫁到柳家, 他们以后岂不是三年五载都见不到女儿一次了?
见杜家愿意促成婚事, 只担心日后见不到女儿,这才犹豫不决的情况后,柳湘莲姑母主动给杜氏夫妇喂了一颗定心丸。
她对杜氏夫妇道:“我那侄儿每年都会来探望我这个姑妈的。若婚事能成,日后让他们小夫妻回来探望你们老两口,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们都知道, 我们湘莲是开镖局的。想来北边,可以和镖局的人一起过来。”
“如此一来, 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减少花费, 便宜得很,贤伉俪根本就不用担心骨肉分离, 不能见面的问题。”
在柳湘莲姑母的百般撮合下,这桩婚事终于被促成了。
因为柳湘莲在京中没有直系血亲,所以他并没有选择回京办婚事。
他选择直接在北边跟杜氏完婚,毕竟姑母和岳父岳母都在这里。
在新婚后,柳湘莲与新婚妻子又分别在岳父岳母家里和姑母家里住了一段时间。
夫妻亲昵,亲长和善,着实乐业无比。
待到寒霜覆地、草木枯萎时候,柳湘莲才采买了皮毛物产,吩咐家人收拾行囊,又与姑母一家、与岳父岳母一家饯行。
在这之后,他带着妻子与兴隆镖局押镖的队伍一同南下归京。
至于柳湘莲家祖传的那把龙吞夔护、珠宝晶莹[1]的鸳鸯剑,也被柳湘莲送与杜氏作为定情信物。
在收到柳湘莲送她的鸳鸯剑后,杜氏曾把宝剑拔出来欣赏。
柳家的鸳鸯剑剑鞘里面并非只有一把剑,而是有两把冷飕飕、明亮亮、宛若秋水一般的宝剑。
这两把宝剑,一把上面錾着“鸳”字,另一把上面錾着“鸯”字,寓意极佳。
怪不得柳湘莲把这东西当做定情信物送给杜氏。
杜氏看完剑后,连忙命人订制了檀木剑匣,又亲自做了锦绣垫子装进剑匣。
在这之后,她才把鸳鸯剑放进剑匣内保存。
杜氏这般小心翼翼地保管宝剑,并不是因为这两把剑是足以媲美紫电青霜的奇珍异宝。
只是因为这两把剑是她与柳湘莲的定情信物。
若非如此,杜氏才不会如此珍视它。
柳湘莲与她心意相通,看到杜氏定制的剑匣后,他就猜到了她的想法。
他心里愈发柔软,也愈发爱重杜氏了。
为了让妻子融入进城社交圈,柳湘莲回京特意花了大价钱,买了好几盆名种梅花。
他打算办一场赏花宴,邀请宾客过府做客,好让妻子交到几个要好手帕交。
与柳湘莲关系不错的贾蓉自然收到了柳家送来的帖子。
看完帖子上的内容,贾蓉心里产生了一丝淡淡的遗憾。
就像他之前猜测的那样,柳湘莲直接在北边完婚了。
他想保的媒彻底没戏了。
不过,一想到妻子胡氏的话,贾蓉就不怎么遗憾了。
夫人说的对,太太她自己都不在乎她那两个继妹,他这个外八路的外甥又何必对二姨、三姨的婚事操心呢?
这些事情,还是交给太太她自己犯愁去吧!
而在荣府这边,贾璋和黛玉也收到了柳湘莲的请柬。
贾璋拿着帖子对黛玉道:“柳湘莲家要办赏花宴,那天我休沐,正巧有闲暇辰光。不过到底去不去参宴,还要看夫人的意思。”
“其实他主要还是想宴请夫人,他对夫人有所求,想托请夫人给他妻子杜氏引荐些朋友。”
黛玉戴好耳珰后,轻轻地合上妆奁。
她回头对贾璋道:“前些日子,柳家的家人送了极好的皮子和野山参过来。我原来还在纳闷他们家为什么给咱们家送了这么厚的礼物呢。”
“现在听你提起柳相公的请求,才晓得他送厚礼的原因。咱们还是走一趟吧,总不能辜负柳相公待他夫人的一片心意。”
贾璋接过紫鹃端过来的热茶,然后对黛玉道:“那咱们就过去一趟,不过到底要不要帮忙,还要看杜氏的人品怎么样。”
“若和对方相处不来,那皎皎你也不必委屈自己和她相处。不过是一点礼物,咱们换些等价的东西还礼就是了。”
黛玉走到他身边坐下,也要了一盏茶吃,又对贾璋道:“瞧你说的,好像我是个小孩子似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怎会委屈自己呢?”
就在两人说话时,琥珀送了一对雨过天青的汝窑瓶儿过来。
“老太太说三爷、三奶奶都喜欢梅花,这对瓶儿插梅花是最好看的,让我给三爷、三奶奶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