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贾璋让紫鹃把贾母送来的花瓶放好,黛玉随手抓了一把钱赏给琥珀。
又吩咐雪雁道:“雪雁,你带人跟着琥珀姐姐去一趟荣庆堂,把咱们鹤鸣苑孝敬给老太太的例菜送过去。”
雪雁点头应是,跟琥珀一起提起提盒,把鹤鸣苑的例菜送到荣庆堂贾母处,用完贾母指给她吃的细点后,雪雁才捧着贾母给的赏钱回转鹤鸣苑。
待贾璋休沐时,贾璋和黛玉夫妇二人坐车前往柳家参加赏花宴。
除了贾璋和黛玉外,柳湘莲还请了很多客人——他真的有很多朋友。
柳熠夫妇与贾蓉夫妇也来了。
贾璋见他们来了,心情很好。
黛玉与柳熠的妻子,还有蓉儿媳妇的关系都很不错。
有她们在,黛玉总不会觉得无聊。
光是聊天就很有意思了。
如此一来,他就放心了。
不得不说,柳湘莲为今天的这场赏花宴确实花费了不少心思。
别的暂且不提,只说这些名种梅花,就足以愉悦黛玉与贾璋他们这等爱花之人的眼睛了。
黛玉和贾璋在二门处告别后,与胡氏、柳五奶奶一起走进柳家后院,鉴赏名种梅花。
黛玉尤喜白梅,看到柳家的名种白梅后,她轻笑道:“这就是‘高情已逐晓云空’了!”
柳五奶奶和胡氏皆拊掌称妙,三人一起品鉴梅花,说些逸闻家事,只觉时间飞逝,心情甚是愉悦。
而在见到今天赏花宴的东道主杜氏后,黛玉的心情就更好了。
杜氏是个爽快利索的妙人,黛玉很喜欢她。
就算没收柳湘莲的厚礼,黛玉也愿意和杜氏交朋友,愿意把杜氏带进自己的社交圈里。
在柳家赏花宴结束后,京城第三次下大雪时,朝廷的年度结算会议又一次在玉熙宫召开。
因为今年朝廷收缴了大批欠债,国库的银子很是丰盈。
所以在结算年度收支时,绍治帝与阁老们的心情都很不错。
后续六部争夺预算时,各部尚书吵得脸红脖子粗的,都想为自己管辖的衙门多争夺一些预算。
不过按照杨宗祯的话来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治国准绳。
即便国库富裕了,国库里的银钱也不能随便花用。
因此各部的预算依旧被砍下去很多,但比起往年来说,预算依旧多了不少。
所以在离开玉熙宫时,各部尚书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阁老们脸上也能看到笑模样。
下面的人看见这些情景后,只觉松了口气。
大人们心情好,他们这些小官也能稳稳当当地度过年尾这段时间,安安心心地期待新年了。
这就已经很好了。
转眼间又到了新年时节,因为国库富裕的缘故,贾赦、贾政、贾琏、贾璋这些有官有爵之人领到的节礼也颇为丰厚。
尤其是贾璋,他兼任翰林日讲官与文华阁讲官两个职务,所以他领到的节礼也是双份的。
而且,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日讲官和文华阁讲官的节礼与阁老们的节礼一样有许多上用的贡品。
这些贡品全是外面买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贾璋领到了双份节礼,里面全都有贡品。
林林总总算下来,他这也发了一笔小财。
当然,贾璋只会把这些东西留下来自用,并不会把这些赏赐拿去换钱。
祭祖、拜年、回门、宴客、酬宾,每年过年都是这些事情,贾璋和黛玉对此都已经很熟练了。
不过,今年还是有一点不同的。
贾璋今年升任侍读且轮值日讲官,叶士高今年又升任台阁,所以今年上门逢迎的人比往年多了很多。
对此,贾璋只觉不堪其扰。
为了躲开这些宾客,在处理好年假期间的各项事务后,贾璋就带着黛玉和菱哥儿一起前往小汤山的温泉庄子游玩去了。
直到正月十五前夕,一家三口才离开温泉庄子,回京过元宵节。
因为国丧的缘故,京中有官爵的人家去年都过了一个极为冷清的年节。
荣国府也不例外。
今年,国丧已经结束了。
贾母想到去年的冷清,就觉得不畅意,因此特意叮嘱孙媳妇们好生安排布置。
从新年到元宵,荣国府都要热热闹闹的才好。
所以,贾璋一家三口下车后,就见到家里的布置已经与他们离开时大不相同了。
抄手游廊上挂着琉璃走马灯,穿堂处摆着古典雅致的鹤首宫灯,廊下挂着一排写了谜语的彩灯,很明显是要留到元宵节当天晚上玩的。
除此之外,锦绣绒毡、灯楼彩球、鳌山彩灯,亦是应有尽有,还搭配得很是相得益彰。
菱哥儿窝在贾璋怀里,只觉自己都快看不过来了。
他搂着贾璋的脖子道:“爹,灯笼漂亮,给娘。”
灯笼好大,他拿不起来,爹爹最厉害了,肯定能拿到灯笼给娘亲的!
听到贾菱的童言稚语,黛玉心里很温暖,唇角也扬了起来。
她走到贾璋身边,摸了摸菱哥儿的小脸蛋,轻笑道:“我们菱儿这么孝顺的吗?”
菱哥儿不知道什么是孝顺,但他知道黛玉这是在夸他。
所以他连忙点头认领夸奖,又拉着黛玉的袖子道:“娘也给爹……”
然后,他期待地看向了贾璋。
好像在对贾璋说,爹爹你怎么还不夸我?
贾璋见到他这副可爱模样,很给面子地夸他道:“我们菱儿,真是一个孝顺可爱的乖孩子啊!”
然后他忍不住大笑起来,招惹得黛玉打他手背。
菱儿这么可爱这么孝顺,三哥哥你这个当爹的怎么能笑话他呢?
第192章 元宵佳节满池莲灯,家人同寝同僚挑衅
为了庆祝元宵, 荣国府内装饰得兰麝熏染,芙蓉遍地,真真儿是说不尽的富贵、道不尽的风流。
在元宵节当天, 贾母命人在大花厅摆了酒席,每张酒席席旁又摆了一只小几。
几案上设玉瓶香炉, 炉中焚百合香与松桂枝, 煞是好闻;又有漆雕茶盘放着定窑陶盏, 盏中放各色蜜饯鲜花,珊珊可爱,至于珠簟、宝笥、鹤绫、鸳绮等物, 更是数不胜数。
贾母与族中三老太太、七老太太是同辈妯娌, 在上面坐了一席, 邢夫人、黛玉、湘霓,白蔷以及前来做客的湘云和喜鸾两个坐了一席, 尤氏、胡氏、惜春、李纨、宝钗坐了一席, 还有其他前来做客的族中女眷, 也零零散散凑了两席。
在花厅里面,梁上挂着一盏盏彩绘玻璃灯,玻璃灯下坠着荷叶形的牌儿,上头写着谜语。
这些灯笼,正是一会儿吃酒用宴时拿来玩笑猜谜, 争夺彩头的。
花厅里面坐着女眷,花厅外面则是男宾。
宁荣二府参加这场元宵宴的男宾都在廊上列席。
因为游廊已经被锦绣棉帘围了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火盆铜炉取暖, 所以廊上的温度十分宜人,并不会让人觉得寒冷。
此时游廊廊檐内外都挂着灯笼, 玻璃、戳纱、绢纸的都有。
在夜色下,这些美丽明亮的灯笼十分吸人眼球,格外夺人视线。
男宾这边的客人要比女宾这边多上不少。
毕竟,对于族中上进的子弟来说,想要往上爬,自然就要往宁荣二府的掌权人面前凑。
贾珞、贾瑶、贾芸他们不就是走了荣府三爷的门路进步的吗?
他们自然也想成为下一个被贾璋带挈的族人。
所以,他们不但不会缺席荣国府的元宵宴会,还会争着抢着过来参宴。
因为抱着这样想法的子弟实在不少,所以男客这边才坐了□□席之多,倒是极其热闹,十分喧腾。
在众人吃酒用宴时,戏班子也唱起了戏。
花厅的小戏正在唱《八义观灯》,廊上的小戏则在唱《寻梦》,除此之外,还间有芭蕉鼓与杂耍表演。
《寻梦》唱罢,贾敬他们这些长辈命贾琏、贾璋等晚辈执壶进去给贾母、邢夫人等人敬酒,贾琏他们听见后,捧着银壶玉盏走了进去。
他们先是给贾母和两位族中老太太敬酒,又给邢夫人及其同辈之人敬酒。
在给族中婶娘敬酒时,贾璋偷偷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笑着点了点手边的银杯,示意他认真敬酒,不许偷看她。
贾璋只好遗憾地收回自己的视线。
贾璋收回了自己的视线,黛玉反倒开始正大光明地看起他来了。
黛玉看贾璋身着大红色百蝠缕云锦绣长袍,只觉他生得好看,她三哥哥的皮肤竟与他头上那顶白玉冠一样白皙莹润呢。
就在黛玉欣赏贾璋的容貌时,湘霓凑到她耳边笑道:“玉儿,你怎么还在看三弟?”
黛玉只觉耳朵有些烫,嘴上却不饶人,她凑到湘霓耳边小声道:“谁看他了?我才没有!”
“分明是三哥哥刚刚看我,我示意他认真敬酒,现在只是在监督他而已。”
是这样吗?
湘霓怀疑地看向了黛玉,黛玉却肯定地点了点头。
就在妯娌两人咬耳朵时,贾琏、贾璋他们这些人也要退出去了。
贾母见贾璋他们要告辞离开,笑吟吟地道:“你们且先留步,给你们媳妇敬杯酒后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