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226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然而她毕竟曾正儿八经地在宫里服侍过贵人,又在高门大户中历经繁华,见识过大世面。

  就这寥寥几段经历,若说出去,在江南那也是令人称奇的稀罕事儿。至于她与甄宝玉之间那些不清不楚的传闻,好在还未传到遥远的江南。

  薛家老爷为她定下一门好亲事,男方家境富足,家中的哥儿勤奋读书、力求上进,正缺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来操持家中事务。

  那哥儿先前虽有过一段婚姻,可惜媳妇福薄,一年多便离世了,也没留下子嗣。

  如此一来,宝钗嫁过去虽是续弦,但境况与新嫁娘并无太大差别。

  周瑞家的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薛家婆子回话,脸上神色平静,内心却活络得很。

  薛家平日里扣扣搜搜,如今还不是得低声下气地来送礼。

  说到底还不是指望甄家帮忙牵线搭桥。

  舅老爷官职再高,也管不到这地界儿。他们总算是认清了自家身份,什么金玉良缘,自家二爷怎么会瞧得上薛家这样的门第,自从大爷没了之后,就更没可能了。

  就算薛家那宝姑娘愿意屈尊当个妾室,等人家哥儿能纳妾的时候,宝姑娘还不知道成什么样了。

  这般想着,她的手不自觉地摩挲着腕上那温润的玉镯,眼中闪自得,心里又琢磨,听这意思,往后薛家送的礼怕是不会少,这好处可不能让旁人抢了去。

  王夫人得了好处,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脸上笑意盈盈,亲切地询问着薛姨妈和宝钗的近况,又关切地打听宝钗的婚期定在何时。

  虽说当下甄家三房账面上颇为艰难,但王夫人还是勉强能拿出几样物件给宝钗添妆。

  毕竟谁都不会和钱财过不去,薛家送来的银子,就像一场及时雨,正好解了王夫人的燃眉之急,不必再火急火燎地出去催利钱银子,宫里的开销也能暂时应付过去。

  一番交谈过后,宾主尽欢,薛家人带着王夫人的回礼,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看着薛家人离去的背影,周瑞家的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源源不断的好处。

  在荣国府这边,那日小聚之后,白琪提出母女俩想去庄子上小住。

  众人都只当她们和先前一样,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依旧按照往常那样随意打点。

  唯有史苗心里明白其中的内情,于是把白琪叫来,两人单独说说话。

  史苗神色关切,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打算哪一日上路?”

  白琪随手折下树上一片叶子,放在手中轻轻把玩,神色平静,缓缓说道:“看好了几个日子,哪一日天气好,便哪一日出门。”

  哪日天气好,就是好日子。

  史苗努力压抑着心中翻涌的不舍之情,想要表现得豁达些,却终究还是难掩眼底的落寞,只是淡淡地说:“一路平安。”

  大约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第二日,天色尚早,白家母女就早早前来道别,随后便踏上了行程。

  贾赦刚好也在荣禧堂,他只当她们还会回来,便叮嘱婆子们好生看顾,等中秋再接回来一起过中秋。

  白家母女一走,史苗心中虽说是豁达,可到底还是有几分惆怅,仿佛有什么东西被从心底抽离了一般。

  这几日暑气渐渐消散,天气日渐凉爽。

  史苗也愈发喜欢在小花园里逛一逛。

  这时候家里谁要是闲了,都会陪着史苗散步。姑娘和小子们都有课业在身,当下就数二房的媳妇关莹最清闲。

  丝丝缕缕的阳光穿透薄雾,轻柔地洒落,偶尔传来鸟儿的啼叫。

  两人沿着青石板路慢悠悠地走着,一夜之间,园子里竟多了不少盆景。

  负责花草的夏婆子正指挥着小丫鬟们侍弄花草,一瞧见史苗过来,眼睛顿时一亮,急忙快步上前,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腰弯得如同虾米一般,恭敬地说道:

  “老太太、二太太,今年春日里园子里的桂花死了不少,天气回暖的时候移栽了好些,当下趁着中秋没到,便再布置些桂花盆栽。”

  史苗细细看去,果然多是桂花盆栽,微风轻轻拂来,甜香阵阵,那香气仿佛带着魔力,让人仿佛已经预见了盛花时那馥郁醉人的景象。

  这些盆景造型各异,每一盆都精心雕琢,一看便知种花之人十分用心,毕竟盆栽和地栽不同,既要保证花在盆景中存活,还要有独特的造型,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史苗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我瞧着不错,都是好的,桂花也能做出这样的盆景,养花的人用心了。”

  夏婆子一听,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为了表现自己办事妥当,一脸殷勤地说道:“先前移栽的桂花树活得好,这一家的桂花是好的,故而仍旧让他们家送桂花来。也是这一家的姑娘心思灵巧,种出来的花也比其他家别致。”

  说起家里种桂花的姑娘,史苗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人影。

  还没等她开口,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探春就抢先开口问道:“是哪一家的花,有些模样和巧思。”

  夏婆子连忙回道:“那姑娘约莫比您大几岁,这一家也算是种桂花有些年头了,好像是姓夏,满京城大半桂花都是他家出的。”

  说着说着,夏婆子还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丰富极了,“也是个识文断字的姑娘,可惜父亲走得早,家中只有她和母亲,孤儿寡母的,着实可怜呐……”

  惜春忽然探出头来,眼中满是惋惜之色,说道:“还真是不易,原来是个读书人,怪不得做出来的东西与众不同……”

  不必再问,史苗已经可以肯定夏婆子口中的那个姑娘就是夏金桂。

  史苗心中暗自警惕起来,生意归生意,可今日夏婆子在自己跟前的话未免太多了些,显得太过刻意,就像是有人在背后特意安排的一样。

  大概是自己惜才的人设,让有些人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史苗当机立断,让人把大房的周氏叫来,开门见山地说:“你找人去问问,这个夏婆子,平日里和什么人来往。”

  周氏见这情形,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慌了神,夏婆子是她这边的人,老太太多少年没管过这些事了,忙问道:“老太太,可是她做了什么不妥的事?”

  她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史苗神色平静,安抚道:“你也莫慌,当下是没什么,今日她忽然提及一户不相干的人家,家里年轻爷们进进出出的,叫车马上的人多留个心眼。”

  有些事不得不防,关于夏金桂的好话都传到自己跟前了,史苗不能装作没看见。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甄家东角门。车轮碾过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车上下来一个姑娘,带着两个婆子一同进了门。

  一行人穿过长长的夹道,绕过曲曲折折的回廊,一路朝着王夫人的主院走去。

  回廊两侧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守门的小丫头从柱子后探出头,好奇地张望着这一行人。

  王夫人院里还没收到消息,甄宝玉今日来给母亲请安,正饶有兴致地品鉴着母亲新得的盆景。

  送盆景来的媳妇哈着腰,依照先前夏金桂教的话,说道:“这盆蟾宫折桂,是我们家姑娘亲自修剪的,寻到一块天然像是蟾蜍的石头,比那些工匠雕琢的古朴有趣。”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是有些紧张。

  甄宝玉弯腰细细查看那块石头,颜色、造型,还有上面的青苔都恰到好处,宛如天成。

  然而甄宝玉看过之后却不住地摇头叹气:“好看是好看,可惜好好一个姑娘家,却被功名利禄熏了心,若是换个其他名儿,才不至于辱没了这一个好盆景。”

  他的脸上满是惋惜与不满,仿佛这盆景的名字玷污了它的美好。

  那媳妇本就是照着吩咐说话,当下被甄宝玉这一番话问得面红耳赤,不知如何作答,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王夫人对儿子一味溺爱,见宝玉如此,也不生气,更不觉得儿子的话有何不妥,只当他又犯了呆病,脸上还带着宠溺的笑容。

  还好这时外面的丫鬟打起了帘子,进来说夏家姑娘到了,那媳妇如获大赦,赶紧退了出去,脚步匆匆。

  宝玉见有外客来,也不再品鉴盆景了,提步便要走,赶忙回避。

  他巴巴地走这一遭,本是为了看看美人弄的盆景是什么模样,可细细看来,也不过如此,心中不禁有些失落。

  甄宝玉这人素来爱俏,虽说嘴上说着回避,可走过廊下时,却忍不住悄悄远远看过来几眼。

  只见一个身量苗条,体格略显风骚的姑娘款款往先前的西厢房去。那姑娘今日穿了一身桂色衣裳,行动间裙摆翩跹,仿若仙子飘然而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他的心尖上。

  宝玉回想起自己刚刚所言,似乎过于唐突了,毕竟时人都爱蟾宫折桂,兴许这姑娘只是为了讨个吉利彩头。

  一想到那样精巧别致的盆景竟是出自这等佳人之手,甄宝玉觉着刚刚摸过桂花的指尖愈发香了几分,仿佛那香气中都带着佳人的韵味。

  夏金桂也是读过书的,为了见王夫人,今日出门前特意又练了一回礼节。

  她站在镜子前,反复调整着自己的姿态和表情,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一进屋子,她便盈盈屈膝行礼,动作优雅而流畅,嗓音温柔,不疾不徐地说道:“给太太请安。”

  王夫人捧着茶,淡淡地嗯了一声,周瑞家的她的笑容中带着几分讨好,眼神在夏金桂和王夫人之间来回流转。

  然后周瑞家的才缓缓开口道:“姑娘起来吧!刚刚太太还在说盆景布置得好,肯定是个灵巧的姑娘。”

第167章

  今日天色还好,就是云彩有些厚,瞧着晚间要变天。

  甄府内,雕梁画栋日光下莫名显得有些阴森。

  夏金桂在王夫人面前,低垂着头,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恭顺笑容,微微颤抖的双手却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她轻声说道:“只是个小玩意儿罢了,送给太太讨个趣儿。”

  若不是沾了薛家老亲的光,夏金桂这样的出身,根本没机会踏入甄家的大门,站在这位身份尊贵的王夫人跟前。

  为了这次见面,夏家可谓煞费苦心,衣裳穿戴,花了百两银子还多。

  既不能逾越规矩,又不能失了体面。

  夏金桂精心打扮了一番,身上的衣裳料子是从江南运来的上好绸缎,纹样是当下最时兴的,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她梳着发髻,头上插着黄澄澄的八宝簪,在昏暗的室内显得格外扎眼,心里想着一定要给王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借此改变夏家的命运。

  王夫人坐在雕花楠木椅上,神色淡漠,她本就不擅长应对这些场面,如今面对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夏金桂,不过是看在薛家的面子上敷衍而已。

  按理说,家中收钱办事,她也见过不少其他媳妇来周旋,可这次,甄家三房确实拮据,她反而更加矜持,眼神中透着一丝不耐烦。

  过了半晌,王夫人像是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果然是个好的。”随后,又如同见其他女儿家一样,漫不经心地问道:“你今年多大了?平日里读些什么书?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夏金桂一一恭敬作答,每回答一句,都悄悄抬眼观察王夫人的神色。

  恰在此时,管事婆子匆匆进来,在王夫人耳边低语几句。

  王夫人微微皱眉,转头交代周瑞家的几句,便起身离去,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留给夏金桂。夏金桂望着王夫人离去的背影,心里一阵失落,脸上却还强撑着笑容。

  周瑞家的得了薛家好处,料想也必定会得夏家好处,故而招待得很是尽心。

  王夫人并没有留饭,更不会留宿,夏金桂只能在傍晚时分离开甄家。临出门时,夏金桂从嬷嬷手里接过一个精致的小匣子,递给周瑞家的,脸上堆满笑容:“这些是我家特制的桂花蜜,请周姐姐收着,一点小心意。”

  周瑞家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满脸堆笑地接过:“姑娘客气了,我可真是沾了姑娘的光。”

  周瑞家的并未推辞,等回到家打开匣子一看,里面除了一小罐子花蜜,旁边还静静躺着一粒金锭,黄澄澄的金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比什么镯子簪子都让人觉得踏实。

  且说夏金桂离了甄家,一路乘着马车赶回在京城的落脚处。

  她老娘自从她走后便坐卧不宁,在屋里不停地踱步,眼睛时不时望向门口,脖子都快伸长了,就盼着她回来。

  夏金桂一进家门,夏家老娘就迫不及待地迎上去,焦急问道:“今日如何?”

  夏金桂疲惫地坐下来,指了指肩膀,宝蟾赶紧过来给她揉着肩。丫鬟们又是端茶又是递水。夏金桂让人把甄家送的表礼拿给母亲看,不过是几样荷包,内里装着一些金裸子,只是纹样新奇,算不得多好的东西。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