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手札 第6章

作者:连城雪 标签: BG同人

  两个姑娘都听笑了,连连让他不能忘怀。

  ——

  十余年悄然而逝,黄晨忽然得了重病,他的儿子坐在榻前伤心不已,黄晨倒是笑道:“这是我重生之时,又不是要死了,你哭什么!”又说:“以后白牡丹下如果有红芽怒生,绽放便有五片叶子,那就是我。”

  此后,再不赘言,儿子用车把他载回家,黄晨便撒手人寰了。

  第二年,果然有肥芽突然生出,叶子也和他说的一样,这里的道士感到十分惊奇,便用心浇灌。

  三年过去,已高数尺,但是从未开花。

  老道士死后,弟子也不知爱惜,莽撞的砍去。

  谁知,白牡丹不久便憔悴而死。

  山茶亦然。

  ——

  后记

  香玉是三个人的故事,或者说是两个妖的故事。

  爱情,友情。

  在这里显得特别婉转,又特别忠贞。

  只是结局,让人怅然。

  

  第6章 连城

  

  今日,城里热闹非凡,往常散在大街小巷的人们,特别是男子,几乎都往着一个方向去了,说是奇怪,但拉着谁一问,也就明晓了。

  这史孝廉连家的女儿连城,早就艳名远播,传说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且心灵手巧,诗词歌赋,无一不通,特别是女红刺绣,更是城里一绝。今日便是史孝廉要拿出连城的《倦绣图》,来请得那些少年才子题诗作赋,其实却也是幌子,寻求女婿才是真的。有钱有势,又可坐拥美人,谁不想得,这才吸引的万人空巷,有才的搏个运气,无才的图个热闹,一时间史家大门熙熙攘攘,人满为患。

  这贪名求利者多,也有些真心仰慕的,但毕竟人微,慌乱中一掩,就寻不见了。

  ——

  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

  ——

  小丫鬟亭亭的念着,带纱安坐的连城本是秀眉微蹙,百无聊赖,忽闻此诗,不由得直了身子。

  ——

  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

  ——

  “好。”温柔清澈的声音自面纱后面传来。底下人微微骚动,史孝廉见女儿欢喜,便打了个手势,小丫头也是伶俐,马上屈膝一报:“回老爷,这是乔年乔公子所做。”

  史孝廉变了变脸色,也没有表态,丫鬟便又往下读去。

  这乔年确实是少负才名,但是到了二十岁还没求得功名,人也诚恳坦荡,他从前和城里的顾公子交好,后来顾公子死了,他便常去抚恤其妻子儿女,上届县令也因为他的文章好而器重他,后来县令在任上死了,也是乔年出的的钱,往返两千余里,把他的家眷和棺材送了回去。此等热心事不胜枚举,士林人士更是看重他,但一来二去,家财也便散尽了。

  人是好人,但穷困潦倒,史孝廉又怎会把女儿托付于他,想就此不提,但连城又是个有主意的姑娘,本就是倾慕乔年的才气和人品,这次更是借此机会,逢人便说乔生之好,还让奶妈借着父亲的名义去用金子接济他,乔年是个明白人,知道连成的情深义重,只是苦于自己无钱无势,只好慨叹:“连城确是我乔年的知己啊!”每日相思若可,如痴如狂。

  ——

  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奈何世俗作祟,终究擦身而过。

  这女儿家再是坚持,也比不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了没有多久,连城便含泪许配给了城里盐商王家的儿子王化成,终日郁郁不已。

  乔年闻此消息,简直晴天霹雳,苦苦哀求无不被扫地出门,也就绝望了,只得每日浑浑噩噩,萎靡憔悴,只求在梦中能见得连城一面,以寄思念之苦。

  ——

  积郁成疾,连城最终还是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大有撒手人寰之势。

  这可急坏了宠爱女儿的史家夫妇,但寻遍名医,也没人能妙手回春,几乎火燎眉毛了,听闻有个西城来的和尚,说是治的了史小姐的病症。

  死马也得当活马医,史孝廉忙让人带了进来。

  和尚膀大腰圆,僧袍穿的歪歪斜斜,史孝廉只求救女,忙拱手拜了拜。和尚却不还礼,大大咧咧往内室一入,诊了一会,才说出句话来,把全家人吓的脸色发青。

  “这病好治,只需男子胸口上的肉一钱,再加些我特制的草药,必然药到病除。”

  “这……这人肉可是何处寻得啊?”

  和尚哈哈一笑,抬腿便走:“那就是你们的事了。”

  老爷夫人一下子更是愁眉不展,本来有了半丝希望,竟然出了这么个难题,剜人肉的事,谁干得出。

  丫鬟也是灵巧:“老爷,这王家公子喜欢小姐已久,若以实情告知,他必然肯救。”

  史孝廉点点头,连夜差人去了王家。

  谁想王化成半笑不笑的:“傻老头,想要我的心头肉,做梦去吧!”

  奴役回来禀报,史老爷差点被过气去,拍案说道:“谁肯割肉救了我女儿,连城就嫁给他了!”

  话一出口,全城又是沸沸扬扬,但这可比不得抛金弃银出智出力,到最后竟是无人响应,可话一传到乔年耳朵里,席蹋间了无生趣的他竟像是知道了什么天大的好事一样,立马拿起刀去了王家。

  见过老爷夫人,便也不犹豫,望了连城苍白的面颊一眼,便举刀刺向胸口,血顷刻间涌出,拼了命的不停手,咬紧了牙,硬是活生生的割下肉来,看的全屋人无不动容。

  和尚忙拿了草药给他治血,白净的衣袍前却已经是点点殷红了。

  引子拿到,便立即配了药,三枚药丸,三日服尽,连城果然醒来,而且面色红润,完全没了病态。

  史孝廉也被乔年感动,答应履行诺言,而且亲自去了王家告知此事。没想到王化成见连城好转,死活要娶,王老爷自是对史家大怒,扬言要去高官。

  盐商之家,劝倾一时,史孝廉也没了办法,和夫人商量了半宿,第二日为乔生设了大宴,席间置黄金千两,举杯对乔年说:“此事情非得已,乔公子的大恩大德我们史家决然不敢忘怀,可王家势大,我也无能为力,这微薄谢礼,不成敬意。”

  乔年变了脸色:“我不吝惜割下胸肉,是为了报答连城的知己之情,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我卖肉吗?”

  话毕,拂袖而去。

  本是高兴的连城听了,顿时潸然泪下:“这乔生为我不顾性命,可父亲竟然如此对他,叫我情何以堪?”

  奶妈自小把她带大,看了心疼不已,连连劝慰。

  连城哭了许久,才道:“我不能出门,有几句话,妈妈势必要给我带到。”

  老太太连连点头。

  ——

  第二天,连城的奶妈便去寻了乔年,进屋落座一会,便说:“此次前来打扰,是小姐让我转些话给公子。”

  乔生拱手:“但说无妨。”

  “小姐说,您才华横溢,不会长久的落人之下,天下之大,哪里能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人?小姐病痛时做了个不祥之梦,梦里显示她三年必死,您就不必和别人去争她这个黄泉人了。”

  乔年半是忧伤半是怨怒,长叹了许久:“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我爱慕连城,岂是因为她的相貌身姿,听闻此言,恐怕是连城未必真的了解我,如果她真是我的知己,即便我们没有夫妻之缘,那又算得了什么,您……请回吧。”

  老太太听到年轻人对小姐如此真诚,又想起连城每日以泪洗面,便把话说了出来:“我家小姐又岂是不明事理的人?她对公子之心,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但老爷屈慕权贵,她自觉对不起公子的满腔爱意,又知道自己命浅,怕惹得你日后难过啊。”

  乔生听了欣喜不已:“如果真是这样,有缘相逢时连城能对我一笑,我也便死而无憾了。”

  奶妈听到此话,才作别离去。

  ——

  几日后,乔生与朋友郊外饮酒作诗散场,正无事漫步,忽见远处款款走来一抹倩影。

  黑发白裙,俏脸如画如雾。

  近了,果然是连城。

  连城本是从叔叔家回来,看到那朝思暮想的修长身影,差点又落下泪来。想到乔生嘱托,便强忍着念哀伤,秋波转顾,启齿嫣然一笑。

  乔年也是悲喜掺半,晓得连城果是知己,又明白彼此今生再无缘份,心思百转千回。

  凝视,错身。

  就这么过去了。

  千言万语,一字不漏,似乎谁也没想到,最后一面,是如此短暂,又是如此美丽。

  古城之外,戚戚离草。

  ——

  不久,王家便送来了彩礼,商议婚期,连城郁闷更加,旧病又犯,没几个月,就在仓促间香消玉殒了。

  史孝廉悔不当初,葬礼办的风风光光。

  乔年挤在人群里,不哭,也不笑。

  棺木入土,他跌跌撞撞的走了出来。

  只觉得胸口剧痛,就连当日割肉也没有这般撕心裂肺。

  气一松,便昏死过去。

  史孝廉吃了一惊,命人摸了摸鼻息,又丧一命。

  唏嘘间,让仆役把他妆奁好,抬回家去。

  仓皇几月,似乎无数春秋逝去,竟老了许多。

  ——

  乔年恍惚间又有了知觉,见自己已无实体,知道命丧黄泉,人世间无牵无挂了,也没什么悲伤难过,朦朦胧胧爬出棺外。

  村里景色依旧,但已成魂魄,旁人视而不见,也轻松许多,飘飘的出了村,只希望能够看一看连城,想她也辞世不久,应该能见上一面。

  黄泉路远,走了许久,才望到远处一条大道笔直,行人络绎不觉,阴气颇重,便默默混入其中,随着人流向前走去了。

  ——

  没过多一会,便进入阴间地界,无依无靠,念着连城又不想投胎,无奈之下,只得到官署打探消息。

  只见这里全无光日,尽是些牛头马面,森森的骇人。

  “乔年!”正无措着,忽被拍了一下,差点散了神,回头一看,眉眼十分熟悉,又恍然这是阴间,原是故人顾公子,这才松了口气。

  顾公子见了乔年,十分惊异:“你怎么来了?”说着便拉住他的手,死活要送他还阳。

  乔年叹了口气:“实在是有些心事未了,不能归去。”

  “故某在这里主管文件,很得信任,不只是何时让乔兄抑郁,如果可以帮忙,我定是不遗余力。”

上一篇:还珠之后宫传奇

下一篇:红楼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