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196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师昌旭答道:“是的,更准确的说就是外汇。”

  既然已经承认,那不如就承认的彻底干脆一点,于是师昌旭毫不隐瞒地将现在进行中的两项谈判的进度告诉了谭振华,然后说道:“振华,目前看来,最有可能取得直接效果的就是与不列颠RK公司方面的谈判,500万美金虽然贵了一点,但是相比我们能获得的技术和设备,以及这个产业对我们华夏的重要程度来说,还是值得的,而且我估计,如果再压压价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谭振华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问道:“师老,那我问您,您有没有想过,我究竟是以什么身份掏这笔钱?将来东西弄出来了以后,这个所有权又怎么分配?”

  “这个……”

  这个问题还真问住了师昌旭,他刚才光顾着琢磨怎么下个套激起谭振华的一片爱国之心,将小钱钱从他的兜里掏出来了,可真没想过,别人掏出这笔钱来,究竟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利益,毕竟,这就属于商业操作的范畴了,可不是他这样一个浸淫自然科学领域日久的老学究擅长的领域。

  谭振华见他一时语塞,接着笑道:“师老,您看,您这个项目与我和郭教授的项目又有所不同,我投资郭教授的项目,是签了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的,所有的费用都由我承担,将来要是出了成果,所有的知识产权也都完全属于我,郭教授他们只有论文的署名权,这样将来我把这些成果转化为商品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纠纷的,可您这就不一样了。”

  师昌旭下意识地顺口问道:“有什么不一样?”

  谭振华道:“首先,您这不是研发,是购买别人现成的技术,那么从道理上来说,必然就有一个技术承受方的主体,我们就以不列颠RK的这个项目为例吧,我猜,这个技术的受让方一定是您所说的“吉临化学工业公司”吧,而且这家公司能够获得国家科委和化工部的拨款,想必也是一家老字号的国营企业,对不对?”

  师昌旭答道:“是的,振华,你的推测都没错,可……”

  谭振华摆摆手,打断了师昌旭的话语紧接着说道:“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我要是掏钱帮助他们引进了这个项目,那么我的利益在哪里?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愿意给我将来可能的利益,那么,如果这个引进的项目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那我的投资,谁来为我担保?我的钱不就打了水漂了么?”

  “可是振华,你自己刚才明明说过,一切为了华夏,这才一转眼,你就……”

  师昌旭的脸上不由得带上了一丝不忿和鄙夷。

  原来,你这个小子口口声声的,满脸甘愿为国赴死的神情,都是为了博取自己的好感,都是装的!

  谭振华正色道:“一切为了华夏,那当然是我的原则和做人的根本,我曾经答应过不止一个人,但是,我这样想,可不能保证别人也这样想,更何况,恕我直言,师老,我们华夏当前可有不少手握权力的决策者,其能力和水平在与外商谈判时完全不够看呢!”

  他这话完全是有感而发,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又何必费尽心机运作“BAC”项目?就是因为知道国家将要花费大量外汇辛辛苦苦引进的“麦道”不靠谱啊,至于他前世从网络上了解到的关于“运十”下马以及被“麦道”坑期间发生的种种事情,以及在这之后十多年里外商给我们挖的大坑小坑连环坑,那就更别提了。

  当然,谭振华也不由得满怀恶意地猜想,在华夏踩进这些坑的同时,恐怕还有某些人正在庆功吧?

  而师昌旭听见这话就满不是滋味了,谭振华说的这话意思虽然隐晦,但要翻译过来就很明显是对现在状态的不满,以及对某些机构的极端不信任,就差指着鼻子骂街了。

  他不由得辩解道:“振华,你不能把人都想的那么坏,你自己刚才都说了,去西飞厂与他们谈成了一项大的合作,那么,把那个模式套用过来不行么?”

  谭振华笑道:“好啊,我与西飞厂建立了一家各占50%股权的合资公司,前提是所有的设备采购都是我来,西飞厂不参与,而且今后所有的产品销售也都是我来,那么师老,您觉得那家吉临化工,它能答应么?”

  师昌旭一听是这样的条件,想都不想就摇头道:“那肯定不行,那样他们的很多事情没办法安排。”

  谭振华冷笑道:“就是出国指标没办法安排了吧?算了,不去说这些破事,说起来就寒心……所以我为什么要跟他们合作?500万美元而已,我自己一个人掏不出来么?更何况,这个什么RK公司名不见经传的,听着就不靠谱,我才不去花钱买教训呢!”

  师昌旭闻言顿时老脸一红,心说这小狐狸真是比猴还精,这点龌龊的破事他小小年纪的怎么什么都知道……不过他最后讲的这句有点意思啊,难道,他竟然打的是自己来做的主意?

  咦?这样,好像也是一条路哦?他花自己的钱,那肯定会特别上心的吧?而且,看这小子能在短短时间挣到这么庞大的资本,应该能力也足够,说不得,这碳纤维想要突破,还真得着落在他身上!

  再说了,魔都与米国那边的一条腿也不知能不能走通,吉临与RK合作的这条腿看来也是困难颇多,两条腿走路都不太稳,那就正好趁此机会加上这自投罗网的第三条腿也行!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精神一振:“对了,振华你刚才说的难题既然也是碳纤维,想必你也是想搞的,既然想搞,你自己的计划又是什么?”

  

第449章 Give me five

  

  师昌旭的这一问,正好给了谭振华说出心里话的台阶,他当即打蛇随棍上,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我想,请师老出山挂帅。”

  听了他的回答,师昌旭不由得和郭宜城对望了一眼,随即满脸惊讶地问道:“我?为什么?振华你要知道,我虽然也是搞材料的,但是我的专长还是在金属材料方面,而我在目前国家组织的碳纤维攻关小组里,也不过是个顾问而已,实话实说,我们国家碳材料方面的专家太少,他们不过是借了我一个“学部委员”的大旗,做起事来方便,而我本人也只能从一些大的方向上提出一些指导意见,更专业一点的意见那是无能为力的。”

  师昌旭这算是掏心窝子的话,对自己的能力评价也算中肯,但是,谭振华却绝不这样认为。

  因为他知道,在他重生之前的那段历史上,此老在2000年以后,看到华夏碳纤维的发展落入了谷底,乱象丛生,于是不顾自己已经80高龄,不顾碳纤维是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不顾自己已经达到顶点的学术声望会不会因此事沾染失败的黑点,主动提出要担纲华夏碳纤维攻关课题的组长!

  他的原话是:“碳纤维上不去,国防安全无保证,我将死不瞑目!”

  师昌旭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影响力,迅速组织起了一支集合全国最优秀力量的团队,在其中,既有高校的教师,也有研究所的骨干,还有国营的、民营的企业参与其中,他自己更是直接上书时任大长老,呼吁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并最终促成了“碳纤维”列入了国家“十五”计划。

  此后,在他的推进下,2001年10月,科技部决定设立碳纤维专项;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碳纤维为重点项目;2005年碳纤维项目被批准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即九七三工程……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国家战略层面的推进动作,才最终让华夏逐渐摆脱了碳纤维被人卡住脖子的窘况,在谭振华重生之前,华夏已经能够大规模自产“T800”标号的碳纤维,而更高标号的“T1000”也已经中试完成。

  而谭振华今天的目标,是想将此老挂帅的时间,提前18年!

  他笑道:“师老,您就别谦虚了,谁不知道您在我们华夏材料学界一言九鼎的力量和一呼百应的人脉,我也实话实说,我想让您挂帅啊,也就是看重了这一点!”

  师昌旭笑道:“小子够坦率,有点意思,你继续说,你让我挂帅,那总不成让我光杆司令一个,孤军奋战吧?”

  谭振华笑道:“您既然挂帅当了司令,那这手下的兵当然要由您自己来找,不过,我的方向其实是很明确的,我想找一家学校合作,因为与学校合作,我最放心这个知识产权的问题,而且,学校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在一边听了半天的郭宜城笑骂道:“难怪你小子找上了我们,就是看我们都是书呆子,好欺负。”

  谭振华做了一副假假的哭腔道:“郭教授,您这么说我可委屈死了,您要是不乐意,要不,我把那“钕铁硼”的项目撤了?”

  郭宜城怒道:“你敢,信不信我老头子现在就跟你拼命?”

  谭振华两手一摊道:“您看,这就是我和学校合作的好处了,学校的老师们最关心的,其实是成果能不能出来,出来后的论文上能不能署上自己的名字,相比某些企业面临的各项掣肘要好的多。”

  郭宜城笑骂道:“说到底,还是学校单纯,所以好骗对吧?”

  谭振华道:“郭教授,咱也不能这么说,这其实是各取所需,双赢的结果,而且我也不是过河拆桥的人,其实我这次来鲁大,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和您探讨一下这个“钕铁硼”的技术成熟以后的发展,基础科学,毕竟还是要为应用服务的,我啊,想的是尽快将“钕铁硼”的产品推向市场。”

  郭宜城听得连连摆手道:“推向市场什么的,可不是我老人家能做的事情,我也不懂。”

  谭振华笑道:“郭教授,您不懂没关系啊,我倒是懂一些,我还知道有一位行家可也惦记您这“钕铁硼”好久了,口水都留了有半尺长,就等您的基础技术一做完,马上就准备开始工程运用的实验。”

  “你说的谁……啊,我知道了,肯定是上次陪你一起来的那位刘梅刘厂长!”

  谭振华一竖大拇指道:“郭教授英明,一猜就中,可不就是她么?”

  “可是技术已经归你了,我们学校拿什么跟她合作?”郭宜城疑惑问道。

  “当然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技术的出技术。”谭振华笑着答道:“郭教授,您难道没有听说过一个名词叫做“校办工厂”么?”

  郭宜城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就知道你小谭不是忘本的人,你要这么说,我还得加紧点,赶紧将这个“钕铁硼”弄明白!咱倒不是自吹,要说这人力,能赶上我们学校这么丰富的,还真没几个!”

  谭振华笑着竖起右掌道:“那么,郭教授,咱们就这么一言为定?”

  郭宜城心情大好,玩心顿起,就势伸出自己的右掌与谭振华轻轻一击道:“Give you five!”

  这两位谈的开心,全然忽略了屋内还坐着的这一位,可这一位听着他俩的对话,心头却是豁然开朗,大喝一声道:“振华,我明白了!”

  谭振华笑咛咛转向师昌旭道:“师老,您明白了什么?”

  师昌旭笑道:“小滑头啊小滑头,你这是一方面想推进碳纤维的项目进程,一方面又不想掺和到与国企、主管部委的纠葛中去,所以想找到一家科研实力较强的单位,然后利用学校相对简单的社会和组织关系,达成你的目标,还顺便能网罗一大票未来的人才为你所用,好算计啊好算计!”

  谭振华听见自己的意图被人完全识破,却丝毫不脸红,反而追问道:“那么,师老,既然已经看破了我的计划,那么,您加不加入?”

  师昌旭却不回答,而是笑着伸出了自己的右掌,轻轻说了一句:“Give me five!”

  

第450章 目标

  

  随着谭振华和师昌旭的这一击掌,又一位殿堂级大宗师从此踏上了小谭谭的贼船……咳咳。

  既然已经达成了共识,师昌旭的提问也就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接问道:“振华,学校的事情,我可以出面来联系,正好前几天京城化工大学也向我提起过搞碳纤维这个项目的想法,我当时的意思是建议他们与吉临的项目合并,一方面有助于他们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另一方面也是想给吉临那边找到一支相对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不过,既然你愿意牵头来搞这个事情,那我倒不妨与他们谈一谈。”

  谭振华鼓掌道:“就知道师老出马一个顶俩,你看,这才刚掌帅印没几分钟,这人马就有了。”

  师昌旭笑骂道:“小滑头,早就惦记着我老头子的夹带了吧,你看,这狐狸尾巴暴露的也太快了。”

  谭振华正色道:“师老,小子我人微言轻,没有您的号召力,能做的,也就是心里的这个决心和兜里这点小钱钱,所以,咱们两个加在一起,正应了您开头所说的“决心和钱”这两条,所以啊,我觉得咱们这个项目,必成!”

  师昌旭见谭振华说的直白,便也收起了笑容道:“好,振华,难为你小小年纪,就能想的那么长远看得那么透彻,你有决心有钱是好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关键技术到底从哪里获得,又要花掉多少钱?从RK的报价来看,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买完了关键技术和设备后,肯定还要追加一笔投入,以在国内建设配套项目,最起码,你得盖个厂房吧?”

  谭振华应道:“师老,您说的是,但是我的想法和步骤略有不同,所谓人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我没吉临化工或者魔都碳素那样的胃口,想一口气将人家的整条线引进来,我想既然是和学校合作,不妨先引进一条中试线,先小批量的投产试试,顺便在试产的过程中解决一下基本的工艺流程问题,而且,这样的产线,可以用“科研教学”的名义购入,这样一来,也给了海外的合作商一个规避“巴统”的借口,让审批的流程变得简单一些。”

  师昌旭点点头道:“你的这个主意不错,比我接触过的那些位却是脚踏实地多了。”

  谭振华道:“因为我花的都是自己的钱啊,当然要小心一些,没有把握的事情,我可不敢随便冒险,我又不要什么政绩。”

  “咳咳……振华,这话咱可不要乱说。”

  谭振华撇撇嘴道:“师老,说实话,我对最近国内引进的一些项目是颇有微词的,国家决定引进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是为了切实提高我们华夏各方面基础工业的水平,但是,坏就坏在一个是贪大求全,二个是部门利益大于实际需要导致的盲目重复引进,三个就是重视引进不重视后期的管理和学习升级,这些啊,都是官僚病,得治!”

  他这也真是有感而发,想他重生之前,在80-90年代,华夏挣点外汇那叫一个含辛茹苦,社会上甚至流传过用8亿件衬衫换回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可是花起钱来呢?又是盲目无比,就比如自80年代末期开始兴起的一股冰箱、彩电生产线的引进热潮,那叫一个轰轰烈烈,几乎每个省都引进了好几条生产线,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倒闭了事……

  再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那个“MD-82”项目、已经要扔在仓库里发霉的“斯贝”发动机项目……

  如此之多的教训,由不得他不口出微词。

  说实话,他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两个碳纤维引进项目一点也不看好。

  他前世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可也知道,华夏的碳纤维,是要等到2000年以后,面前这位师大院士正式执掌华夏碳纤维发展的帅印以后才能得到切实的进步,既然结果是这样,那么在这之前十几年中,显然是没有取得什么实际进展的,所以,那两个引进项目的下场,还用说么?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现在的他和师昌旭都不知道的是,冶金部支持的魔都碳素厂试图引进米国Hitco公司碳化设备的努力,最终于1984年被米国国防部以“影响米国国家安全”为由否决;而华夏通过各种努力,终于以450万美元的超高价格为代价从不列颠RK公司引进的大丝束预氧化炉和炭化炉以及相应测试仪器的项目,一直拖到了1990年才勉强交货安装完毕。

  而且,这些设备居然不能正常运行!

  所以,这些花费国家紧缺的巨额外汇引进的设备,最终的归宿,就如同“运十”的生产设备一样,被扫进了垃圾堆,流入了废品回收站,最终进了炼钢炉被付之一炬。

  还好谭振华现在并不知道这些,不然的话,他说出的话,恐怕会更加的难听。

  好吧谭振华可以随便发牢骚骂街,可面前这两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可不能陪着他一起发疯,闻言只好交换了一下尴尬的眼神。

  最后还是郭宜城道:“那个,振华,这些上面的事情咱们可左右不了,而且,就你现在的身家和状态可能也不用去在意这些事了,咱们还是切实地讨论一下,这技术引进方的问题好了。”

  好吧谭振华也知道自己这些话说的不应该,不过这也怨不得他,实在是因为前几天在西京看到的听到的给了他太多的感慨和触动,躺在仓库里的原装“斯贝”发动机、露天堆放的高精尖生产设备、争论了几年还在图纸上的“飞豹”……

  最关键的是,距离那一天可越来越近了!他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一口浊气,憋在他心头太久了。

  听到了郭宜城的话,他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刚才过于激动的心情,微微摇了摇头,长吁了一口气。

  然后回答道:“这个引进技术的目标么,我刚才想了一下,有一家最合适。”

  “谁?”

  “罗-罗”。

  

第451章 王牌

  

  听到了他的这个答案,师昌旭却微微摇头道:“振华,你这个选择,我不赞同。”

  谭振华惊讶问道:“为什么?在我想来,“罗-罗”公司的技术水平,肯定应该比那不知道什么来路的RK要强多了吧?而且您刚才自己也说过,“罗-罗”可是当初得到过正式授权的不列颠三家企业之一,而且它还花费巨资进行了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不过是因为航发叶片的项目失败而导致了对碳纤维的弃用,彼弃我取,花费的代价还可能小一些,那不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