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458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但这事儿就没法在今天这场会议中提出来了,他与兵器工业部这些人都只是初次见面,贸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未免不太合适,而且他也不认为,兵器工业部会在没有重大项目真正合作过的基础上就考虑这种问题。

  所以,他一边给了方伟贤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一边与王宝中交换了联系方式并约定了有空去5070所参观学习,先把两头都稳住。

  接下来,当然是要尽可能地了解华夏整个柴油机行业的发展现状,并看看有没有自己可以拿来当成支点的合适企业了。

  想来想去,这件事也只有申宗义能帮忙。

  谭振华微微叹了口气,在这种时候还要去麻烦申部长他老人家,这让他的心里很不好受。

  今天已经太迟了,谭振华决定明天早上再去一趟医院,也顺便打听一下申部长的手术时间。

  他走出了兵器工业部的大门,却惊讶地发现,申部长的车居然还停在门口,而司机大刘正在冲着他招手。

  

第1181章 推荐信

  

  他连忙跑了过去问道:“大刘师傅,你怎么还在这儿啊?我不是让你回医院去了吗?你留在这里,申部长万一要用车怎么办?”

  大刘答道:“我送你到这以后就回医院了,是申部长让我再跑这趟的,他让我带点东西给你。”

  “带点东西给我?”谭振华疑惑地问道:“是什么呀?东西呢?”

  大刘从副驾驶位置上拿起了一个资料袋递到了他手中说道:“就是这个,里面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申部长说了,你应该用得到的,好了,东西我送到了,那我就走了,哦对了,申部长还让我转告你,他明天就要上手术台了,你这边忙,就别过去了,正事要紧,他也有人照顾,不需要你操这份闲心。”

  大刘说完了这些,也不跟谭振华再继续废话,钻进车里一踩油门就跑了,而谭振华则目送着车辆远去的烟尘久久不语。

  回到下榻的宾馆,谭振华打开了大刘交给他的资料袋,抽出里面的内容,发现是一叠信纸,然而他才看了一眼开头的标题,心中就是莫名地一颤。

  《华夏柴油机行业情况简报》。

  工工整整的手写笔迹一看就是出于申宗义的手笔,而且明显是刚刚才写下不久的。

  谭振华的视线一下就变得模糊了,他只好伸手抹了一把,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下胸中翻江倒海的纷乱思绪,这才开始认真地阅读。

  申宗义写这份东西很显然是临时起意的,所以文笔读来有时并不通顺,看上去就像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的意思,甚至文章中还有不少涂抹修改的痕迹,但整体的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

  从这篇文章中,谭振华了解了华夏柴油机行业的大致状况——由于这种内燃机的使用场景实在太广泛,所以,历史上有多个部委主管的工作内容中都有其身影,比如建国初主管民用机械的一机部、主管兵器工业的五机部、主管船舶的六机部甚至农业部中的农业机械司也有直接管理的柴油机生产企业。而当年推进“三线建设”、“五小工程”的时候,柴油机也是其中被重点推进的一个项目,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技术扩散,全国有能力并正在生产柴油机的企业数量高达100余家。

  虽然有能力生产柴油机的企业数量很多,但大多数的技术实力都很低下,产品以单缸的小功率产品为主,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能力仅限于仿制常柴的经典款12马力单缸二冲程风冷柴油机S195,(对,同学你没弄错,就是现在浮现在你脑海中的那个需要用一根摇把手摇发动,一启动就“突突突”地一边抖一边喷黑烟的那货);当然也有水平比较高的,不过那都是大型部属国营企业,比如常柴、潍柴、济柴、玉柴、东柴这些,分别隶属于原一机部现工信部、兵器工业部、船舶工业部等,都是这些部委下属的重点核心企业。

  这几家大型国有柴油机生产企业一般都还负担着华夏国家军用柴油机的生产任务,而且内部体系复杂,管理层级设立上千头万绪,申宗义的建议是,与这些企业做技术和产品层面上的合作可以,但如果按照谭振华的性子以及一贯的行事作风,想要与这些企业在股权层面上合作,难度很大,恐怕需要做长期的打算。

  不过,申宗义在这份资料中重点介绍了一家企业——汉柴。

  汉柴,位于华夏中部鄂北省省会、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汉阳市,该市历史悠久,而且还是当年“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主持建设的“汉阳兵工厂”所在地,“汉阳造”步枪前后生产了50年,从辫子军一直打到了抗倭战争。

  汉阳市不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周边煤铁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十分雄厚,而且市内还有著名的“汉阳大学”,乃是华夏排名前十的顶尖学府,其教学和科研实力首屈一指,可以不断地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优秀人才。

  申宗义重点介绍汉柴的原因在于,这家中等规模的柴油机生产企业原先归于一机部直属,在80年代初被下放到了属地汉阳市直管,在经营过程中,这家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局,曾经干出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1984年11月1日,汉柴宣布,聘请西汉斯发动机制造和铁芯技术专家威尔纳·格里希担任厂长,任期2年!

  一家国营企业聘请一位洋人当厂长,这在当时的华夏,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顿时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申宗义引用了媒体上比较一致的说法:“这个开历史之先河的尝试是非常值得的,“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上任之后,狠抓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管理,将西汉斯先进的产品制造经验和对产品质量严谨到近乎苛刻的要求带到了汉柴,使企业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产品本身并无重大技术改进的情况下,柴油机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居国内领先水平,废品率由原先的30%~40%降到10%以下,产品使用寿命由3000小时增加到6000至8000小时;而由于在售价几乎相同的情况下,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更加过硬,汉柴的产品不但巩固了国内的固有市场,还开始向东南亚各国出口,出口量一度高达每年千余台,年创汇超过五十万美元,成为国内柴油机制造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接下来,申宗义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曾经随同工信部组织的一个考察团于1986年中去汉柴进行过参观,与这位洋厂长有过当面沟通,他认为这位老人的确当得起“质量先生”的称赞,工信部甚至还组织过一个“质量学汉柴”的全系统动员活动,所以,虽然柴油机不属于他主管的工作范畴,但他对这家企业却印象深刻,也经常关注其最新的动向。

  然而很可惜的是,“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的任期已经于1986年11月到期,之后,当地政府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未与其续约,于是,老人在接受了汉阳市政府授予的“荣誉市民”、“永久居留权”和汉阳大学授予的“荣誉教授”称号后,离开了奋斗两年的汉柴,回西汉斯颐养天年去了。

  虽然洋厂长已经离任,但申宗义认为,这家企业在经过了威尔纳·格里希的管理和熏陶之后,已经具备了不错的基础,如果谭振华有意插足柴油机行业,那么他认为,汉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因为该企业的隶属关系已经划拨地方,这件事他只能推荐。

  怀着复杂的心情,谭振华通读完了这份全手写的资料,然后他发现在末尾处,申宗义还留下了一段话。

  

第1182章 振华,加油

  

  振华,见字如面。

  明天我就要上手术台了,医生说需要打开胸腔,所以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我做好最坏的打算,所以,有些话,我得提前交代给你。

  你是一个聪明也有主见的好孩子,出国这么多年,申伯伯很欣慰地看到,你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根本,希望你能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为我们4014所大院里的孩子们做一个好的表率。

  你对巴铁的设想很好,上面很支持,不过他们也认为,这件事牵涉面太广,需要逐步规划实施,不是短期内能着手大规模进行的,不过你放心,等时机成熟的时候,会有人联系你的,不过应该不会是我了,很可惜啊,本来,我还希望能尽自己最后一份力的。

  兵器工业部那边的事情,他们找到我的时候,我就预感到你可能会对柴油机方面的内容感兴趣,所以抽空整理了一下手头的资料,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的忙,希望吧。

  你自己身上的担子也很重,投资了那么多的项目,有那么多事要忙,就不用在我这个老头子身上分心了,我有家里人照顾,国家也安排了最好的医疗队伍,再说你也帮不上什么实际的忙,所以,你还是集中精力把你手头的事情做好要紧。

  如果明天之后,上天还能再给我一点时间,那是值得庆幸的好事,我们也许还可以坐在一起聊聊未来;如果就此别过,那也没办法,人生相逢总有曲终人散之时,申伯伯只能陪你走到这里了。

  申伯伯还要提醒你一句,你一个人在外,要千万注意安全,我听说你曾经拒绝了加入米国国籍,申伯伯为此非常高兴,但是,你这样做也必然会带来一些麻烦,甚至可能会引起某些人对你的觊觎,防人之心不可无,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一点你务必记住了。

  所以申伯伯要劝你一句,梁园虽好终非故土,差不多了就回来吧,咱们华夏人,终究还是要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踏实。

  最后,申伯伯祝你事业蒸蒸日上,不过你也要记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是持久之道,千万不要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最后的最后,

  振华,加油!

  申宗义,1987年春于京城协和医院。

  ……

  申伯伯,你也要加油啊!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轻言放弃!

  谭振华在心中默默地呼喊着,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撒满了衣襟。

  ……

  鄂北省,汉阳市。

  谭振华在这里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接待。

  这很正常,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他现在走到哪里,哪里的地方政府基本上都会对他倒履相迎,谁不希望他能在本地投资啊?对不对?那可是大大的政绩呢!

  所以当他指名道姓地要求参观汉阳柴油机厂的时候,整个汉阳市政府就立即行动起来,又是通知当地接待,又是安排出行车辆的,很是折腾了一阵子,最后由市委秘书长吴汉生亲自陪同,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奔向了汉柴所在的古田工业区。

  一路上,通过吴秘书长的介绍,谭振华大致了解了一些汉柴的基本状况:汉柴所在的古田工业区是汉阳市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在这里聚集了300多家工业企业,几乎囊括了汉阳市制造业领域的精华,其中仅大中型企业就达到了一百余家,汉阳柴油机厂、汉阳轻型汽车制造总厂、汉阳造纸厂、汉阳制氨厂、汉阳轴承厂、汉阳水泥制品厂、汉阳客车制造厂、汉阳蓄电池厂等等汉阳市属国营和大规模集体企业云集于此,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聚集效应,再加上不远处的华夏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钢铁厂,吴秘书长非常自豪地宣称,这里,就是华夏的“鲁尔工业区”。

  果然,当车辆驶近古田工业区的时候,一股混合着煤焦烧灼味道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让谭振华下意识地捂住了口鼻,而道路两边林立的大烟囱也在不停地向空气中喷吐着或黑或黄的烟雾,这让谭振华很是皱起了眉头。

  吴秘书长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连忙打着哈哈解释道:“谭总,没办法,重工业区就是这个样子的了,习惯了就好,习惯了就好。”

  谭振华没有做声,现在是1987年,你在这个年代和人谈环保,估计会被人当成神经病……

  车辆驶入了一座看起来挺气派的大门,门口悬挂的牌子告诉他,目的地到了。

  “这位是汉柴的厂长聂铁钢同志,聂厂长,这位就是名满天下的谭振华先生。”吴秘书长非常热情地做了介绍,谭振华也礼貌地和前来迎接的一位40多岁、一看就是知识分子出生的中年厂长握过了手并顺口寒暄了几句,便由他带领着,步入了一间会议室。

  会议室面积不大,陈列得倒也齐整,桌椅板凳虽然看上去都有些年头了,但都擦拭得油光水滑,谭振华还特别留意到,在会议室的墙上,除了在华夏企业惯常见到的一些诸如“质量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之类的标语外,还悬挂着几张大幅的照片,而在这些照片中,有一个大个子、光脑门、高鼻梁、蓝眼睛的白人老头非常显眼地出现在了几乎每一张照片中。

  见他的视线集中在这些照片上,厂长聂铁钢主动上前介绍道:“谭总,照片上的这位外国人就是我们厂的前任厂长威尔纳·格里希先生,刚刚卸任不久。”

  谭振华点了点头,看似随意地说道:“嗯,我听说过他的事迹,毕竟是我们华夏的企业第一次聘请外国人来担任厂长么,很多媒体都报道过的,哦,对了,看报道上说,格里希先生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啊,那为什么不继续聘用了呢?”

  “这个么……”聂铁钢的脸上闪过了一抹尴尬的神色,没有立即回答谭振华的问题,而是望向了同来的吴秘书长。

  心领神会的吴汉生赶紧接过了话头解释道:“谭总你有所不知,当初与格里希先生签聘用合同的时候,他就再三言明,只能接受一个两年的任期。因为老人家是1920年出生的,今年都已经67了,毕竟上了点年纪,又是一个人在异国他乡从事高强度的管理工作,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在他的再三推辞下,去年底我们市政府方面就没有与他续签合同。”

  谭振华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追问下去,而聂铁钢也仿佛松了口气,热情地招呼道:“吴秘书长、谭总,请坐请坐,谭总是第一次来我们厂吧,那我就先代表我们厂全体员工欢迎您莅临考察,也请您对我们多提宝贵意见,接下来,就由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厂的历史……”

  

第1183章 皱眉

  

  说实话,在谭振华听来,汉柴的历史有些乏善可陈。

  50年代初期,该厂成立之初的名称叫做“汉阳通用机器厂”,看名字就知道,那时候的产品跟柴油机八杆子也打不着——事实上也是如此,成立之初,该厂的主要产品是各种简易农具,嗯,也就是锄头钉耙犁头什么的。

  不过该厂的第一任厂长于志安是一个有思想有闯劲的人,1956年,他去倭国参加了一届倭国工业品博览会,在会上就发现了倭国久保田公司研制的一样神器——手扶拖拉机,立刻如获至宝。

  于是,他带了几张这种手扶拖拉机的广告图片回国(注意重点,只有几张广告图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厂里的职工。大家经过讨论,认为这种机器非常适合在华夏的农村使用,如果能搞出来,肯定会受到广大农民兄弟们的欢迎。

  说干就干,职工们带着为实现农业机械化作贡献的决心,萌发了制造华夏手扶拖拉机的愿望。

  但是,当时的工厂不但设备简陋,技术力量更是薄弱,全厂能勉强被称为“技术人员”的一共才8个人,在既无图纸、又无资料的情况下,要研制出这样的一台手扶拖拉机必然面临了很大的困难。

  不过当时的华夏是一个激情飞扬的年代,举国上下都憋着一股子创业的热情,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大家边干边研究,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遇到的难题,比如,当发现以该厂当时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独立制造出柴油机这种相对复杂、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产品时,他们就立刻向全国上下求援,最后终于发现,江南省的柴油机生产大厂常州柴油机厂有合用的单缸柴油机!

  那时候华夏哪有什么知识产权的观念啊?讲究的是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听说汉阳这里有利国利民的新项目要上马,没说的,支援!

  于是,在常柴厂从图纸到技术人员的倾力支援下,经典款S195单缸柴油机就此于第二年便落户汉阳,并有了一个本地化的名号——“长江195”单缸柴油机,“汉阳通用机器厂”也顺势改名为“汉阳柴油机厂”,并凭借着研制成功华夏首台手扶拖拉机而成就了企业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而企业的第二个高光时刻就是西汉斯退休老头威尔纳·格里希接过厂长大印的那一刻了,全国争相报道,动静甚至闹到了国外。

  不过热热闹闹的媒体人恐怕不会注意到,1984年,在“长江195”柴油机诞生在汉阳柴油机厂27年之后,该厂的核心产品依然只有一个——长江195柴油机!

  好吧也不能完全武断地说真的只有这一个产品,更准确的说法是,形成了以“长江195”为龙头的一个产品系列,不过在谭振华看来,这个系列的发动机无非也就是通过改变散热方式或者气缸直径的办法从而得到不同功率和适用场景的小改款产品而已,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

  这让谭振华感觉颇有些失望。

  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生产着最简单、最便宜的单缸2冲程柴油发动机的工厂,距离他的目标也实在太远了一些。

  善于察言观色的吴秘书长显然看出了点什么,他不禁暗暗有些着急。

  自从接到了从上级层层转达而来,说国际知名的企业家、华夏首富谭振华先生要到汉阳考察的消息以来,虽然只有不到1天的准备时间,整个汉阳市政府还是积极动员了起来,连夜召开了会议,布置各项任务。

  虽然在会上并没有人明着说,但,最后定下来负责具体接待工作的吴秘书长还是非常明确地知道,汉阳市上上下下,都对谭振华的这一次考察寄予了厚望。

  谁都知道,这位小谭总不但自己身家巨万,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而且还在闻州、西京、魔都、宁都、深川等地进行了大笔的投资,这些城市也从这些投资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当地的领导非常自然地水涨船高,别的不说,就说闻州,因为与谭振华最先合作,这条船也涨得最高,当年的闻州市委袁书记现在已经高居浙海省主管工业和经济的副省长,而当年那位小小的轻工局副局长赵泉更是坐了火箭,在因为机构调整,轻工局被合并取消编制后,居然摇身一变,被破格提拔为闻州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

  而闻州市,现在可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地级市了,现在它可是全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十四座城市之一!

  这升迁的速度,看得着实让人眼红。

  所以,汉阳市这回定下的基调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让小谭总对汉阳市的投资环境满意,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争取到至少一个投资项目在汉阳落地!

  这项重任自然而然地被放在了负责接待任务的吴秘书长身上。

  重任在肩,不过,吴秘书长却信心十足。

  吴汉生,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本地人。他在汉阳出生、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也为家乡汉阳这座城市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荆楚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汉阳在历朝历代都是重镇,也因其“九省通衢”的独特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一座黄鹤楼更因为留下了崔颢的名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汇聚了千古风流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