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242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杨五紧紧地攥着拳头,这些日子没日没夜的抄经让她憔悴了不少,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就要去争取。

  除了等皇后娘娘的消息,她又还能有什么别的法子?她的性命如今都被捏在旁人手中。

  杨五道:“她去宫里了吗?有没有见到皇后娘娘?”

  “嘉安郡主明日进宫谢恩。”春山道。

  杨五摸了摸自己的脸。

  春山立即明白了杨五的意思:“嘉安郡主不是您,您放心。”至少样貌不如五小姐。

  ……

  天刚亮,谢良辰就起身梳洗。

  宫中派来的人在旁边候着。

  当嘉安郡主穿好了衣衫坐在铜镜前时,旁边的嬷嬷眼睛中露出惊诧的神情。

  一缕晨曦透过窗棂落在少女的脸颊上,白皙的皮肤,黛眉如远山,双眸清亮而明澈,看到她们上前微微一笑,嘴唇不染却泛着一抹自然的嫣红:“要梳什么发式?劳烦诸位了。”

  嬷嬷不禁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这么一晚上的功夫嘉安郡主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知晓她们在思量些什么,谢良辰道:“我常年在外走动,自然要做些遮掩,进宫觐见娘娘自然不能再如此,嬷嬷们说对不对?”

  “对,”嬷嬷慌忙道,“郡主说的是,是老奴们老眼昏花没有看出来。”还以为嘉安郡主在村子里长大,自然比不上富贵人家的女眷,怎么也没料到真容竟然如此。

  谢良辰再次催促:“时辰不早了,一会儿还要陪着外祖母用饭。”

  嬷嬷不敢怠慢忙上前为谢良辰梳头。

  “不要太戴太多发饰,”谢良辰道,“我有些不习惯。”

  “是。”

  嬷嬷应声,不知为何,嘉安郡主如今这个模样,倒让她有些无从下手了,那吹弹而破的皮肤,看起来说不出的娇柔似的。

  忙碌了好半晌,才算梳妆好了。

  谢良辰站起身向外走去,嬷嬷们跟在身后,直到现在她们仿佛还没回过神来。

  嬷嬷喃喃地道:“我还让人禀告皇后娘娘说……”说嘉安郡主相貌寻常,一会儿娘娘见了人,还当是她们没有如实禀告。

  谢良辰一路去陈老太太院子里,刚走上长廊,迎面就看到陈子庚和黑蛋跑过来。

  “阿姐。”

  陈子庚还好,黑蛋愣在原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谢良辰。

  黑蛋半晌才道:“阿姐今日真好看,比谁都好看。”

  谢良辰笑着道:“饭菜都准备好了吧?走吧,去找外祖母。”

  姐弟三个继续向前走去,走进陈老太太的院子,谢良辰就瞧见了站在院子里的高大身影。

  宋羡也刚好抬眼看过来,四目相对那一刻,宋羡眼睛中的光顿时定住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进宫

  宋羡没见过精心打扮后的谢大小姐。

  前世她刺杀季远时,她脸上染了血污,刚刚重生时,她又因为摔伤久病在床,整个人异常憔悴,病好回到陈家村之后她干脆遮掩了面容。

  所以这还是他第一次瞧见她的真实样貌,虽然他对长相一向不在意,但眼前的却是他心悦之人。

  她的一颦一笑本就牵扯着他,此时此刻更是明丽的让他失神。

  少女外穿氅衣,里面是直领对襟的藕色褙子,褙子没有系结,自然下垂着,露出纤细的脖颈和绣了花边的领抹,腰间紧束,系了一条精致的连环结绶带。

  头发高高盘起,能露出修长的脖颈,桃粉色领抹,衬得皮肤尤其白皙,衣裙用的是服帖的锦缎,愈发能衬出少女的身形。

  宋羡先是看得怔愣,而后立即皱起眉头,只想让人侍奉着换一件衣裙,脸上也重新做遮掩,将这些美好藏匿起来,不与外人看。

  这是京中女眷盛行的衣裙样式,谢良辰办诗会时,徐大小姐几个就穿着这样的衣裙,前世在苏家时,她也常常这样穿戴。所以宫中嬷嬷拿出来给谢良辰时,谢良辰也没觉得如何。

  可是看宋羡的目光,她略微有些拿不准,方才他脸上仿佛还有一抹笑意,但那笑容却渐渐凝住了,难不成这衣衫还没有她平日里穿的好看?

  谢良辰从宋羡身边走过,就听到宋羡问嬷嬷:“今日天冷,要好好照顾郡主。”她们就没想到这衣裙太过单薄?

  嬷嬷立即道:“宫中赐的氅衣是银狐的皮毛,穿着极为暖和,宋大人可放心。”

  这身衣服可是她们精心挑选的,本来以为嘉安郡主面容寻常,只能用衣裙来为她增色,却没想到这位郡主平日里在脸上做了遮掩,如今这样一穿,这样貌、身姿配这衣裙,让人看到挪不开眼睛。

  嬷嬷不知宋将军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思量片刻道:“等一会儿上了马车,奴婢们多放几个暖炉。”

  说完话,嬷嬷抬起头来看,只觉得宋大人面色依旧阴沉,一双眼眸幽深,不知在思量些什么。这位年轻的节度使果然不好侍奉。

  陈老太太满意地望着谢良辰,外孙女平日里没少折腾这张脸,人家都是往好看了打扮,她的外孙女将脸抹得黑黄,今天总算能让脸皮透口气了。

  高氏早就笑不拢嘴,真没想到辰丫头打扮起来这么漂亮,之前宴请的那些达官显贵家的小姐,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辰丫头。

  谢绍元早就发现女儿眉眼神韵似郡主,如今透过良辰,仿佛能瞧见郡主年轻时的模样。

  想到这里,谢绍元眼睛微有些发红,他笑遮掩道:“用饭吧,我们还要准时到宫门。”

  用过饭后,谢良辰上了马车。

  谢绍元和宋羡跟着马车一起前行。

  宋羡道:“皇上没有传我觐见,我就在宫外等着您和良辰。”

  谢绍元点点头。

  马车到宫门口停住,谢良辰被嬷嬷扶着走下马车,等在宫门口的内侍,忙上前向谢绍元和谢良辰行礼,内侍目光落在嘉安郡主脸上时,依旧不由地一怔,这位嘉安郡主好像与他们得知的情形不太一样。

  但很快内侍就回过神来,恭敬地接应二人向前走去。

  宋羡望着谢良辰逐渐远去的背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就在这功夫,程彦昭赶了过来:“人进去了?”

  宋羡点了点头。

  程彦昭埋怨地看了常安一眼,要不是常安拦着他交付公文,他刚好能赶上送人,这些日子被关在家中委实不易,总算得了个借口出门,还晚了一步。

  “没事,”程彦昭道,“就是进宫谢恩,不会出什么乱子。”

  片刻安静之后,程彦昭听到宋羡低沉的声音道:“最好不会。”

  那几个字隐隐透着杀气。

  程彦昭期望皇帝不要一时昏了头,想要在这时候除掉广阳王后人,否则宋羡定不会罢休。

  说话间兵部侍郎刚好从值房出来,瞧见了宋羡忙上前道:“宋节度使您怎么在这里?刚好有些事要与节度使商议。”

  宋羡向兵部侍郎行礼:“劳烦大人,今日我有要事在身,稍后定然去衙署请教。”

  要事?兵部侍郎只好与宋羡拜别,坐上轿子之后,兵部侍郎撩开帘子张望,宋羡依旧立在原地。

  难道宋节度使是在等着皇上传召?总不会宋羡说的“要事”就是站在宫门外吧?

  ……

  “娘娘,嘉安郡主快到了。”

  徐皇后听到女官禀告的声音点了点头,看向旁边的徐大小姐:“嘉安郡主第一次入宫,你去迎一迎。”

  徐大小姐应声,站起身带着人走了出去,刚刚踏出屋子时,就听身后传来女官的声音道:“娘娘,嬷嬷说嘉安郡主的相貌,与之前传回的消息有些不同。”

  徐大小姐没有继续听下去,她是亲眼见过谢良辰的人,谢良辰相貌如何她早就知晓。

  一阵脚步声传来,徐大小姐向前看去:“良辰……”

  徐大小姐刚要露出熟络的笑容,当看清谢良辰的脸时,她的表情怪异地僵在了脸上,先是诧异而后惊愕。

  这是谢良辰?在村中长大的嘉安郡主?

  直到谢良辰走到徐大小姐面前见礼,徐大小姐还没能回过神来,半晌才结结巴巴地道:“你……你这是……”

  谢良辰道:“徐大小姐,皇后娘娘还等着呢。”

  徐大小姐这才深吸一口气:“对,不要让娘娘等急了,我们现在就过去。”

  眼看着谢良辰先一步被请进大殿,徐大小姐不禁攥紧了帕子,她去了一趟谢家,却好像什么都没探听清楚。

  谢良辰被宫人引着走进内殿向徐皇后行礼。

  “嘉安郡主起身吧!”

  等到谢良辰抬起头时,徐皇后便清楚了宫人和徐大小姐为何惊诧,这哪里是相貌平平,明明是一张明丽、动人的脸庞。

  徐皇后笑着道:“坐过来,让本宫仔细瞧瞧。”

  谢良辰走到徐皇后下首坐下。

  徐皇后仔仔细细地将谢良辰看了一遍:“本宫没有见过你母亲,但看到你还是觉得有几分亲近,总觉得早就熟识似的。”

第三百七十六章 惊讶

  被徐皇后这样一说,旁边还在怔忡的孟夫人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身影,但也是一闪而逝,她没来得及细想,也不敢去细想。

  徐皇后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道:“这些年让你受苦了,早知晓你母亲跟着陈家村去了镇州,皇上定会让人将她接到京中。”

  有关母亲的事,谢良辰和父亲早就商议过,父女两个都是一样的说辞。

  谢良辰道:“当年母亲家中生变,也是万念俱灰,多年来幸亏外祖父、外祖母悉心照料,这才渐渐好起来,之后又嫁给我父亲,日子过得平淡,但好在也算安乐,母亲要的不多,觉得这样就很好。”

  “外祖父和父亲也怕提及当年的事,会让母亲不快,于是大家也都守口如瓶,若非后来遇到北方战乱,发现了辽人奸细,可能就会这样一直在陈家村过日子。”

  徐皇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可怜你母亲被辽人加害,你父亲又丢下你去向萧兴宗寻仇,那时候他委实应该说出实情,朝廷也好帮衬他。”

  谢良辰道:“父亲受伤后病了许多年,而且母亲已经亡故,手中证据少,不足以说明母亲的身份,而且萧兴宗有辽人庇护,两国交战不是儿戏,父亲只能靠自己为母亲报仇。”

  谢良辰停顿片刻接着道:“如果不是在八州之地遇到了薛守贵,让我母亲的事有了明证,我和父亲也不会将这些说出来。用母亲的话说,陈家村救了她,她已然习惯自己是陈家村人,这些年我们都习惯了。”

  徐皇后笑着看谢良辰:“虽然陈家村对你们有恩,但你外祖父毕竟是广阳王,恢复你的身份,也能告慰广阳王。”

  谢良辰站起身向徐皇后行礼:“臣父女能被封赏是皇恩浩荡。”

  徐皇后道:“好了,别那么多礼,叫你进宫来也不是为了看你跪来跪去的,而是想要与你说说话。你可知皇上总会提及广阳王,可惜广阳王和王妃在世时,我没怎么见过,印象不深,如今也想好好地看看广阳王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