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养孩子 第118章

作者:三两笙 标签: 穿越重生

  好在王兰嫁的不远,想见一面也容易,当天就能来回。

  三天后回门,王兰和郑成新婚夫妻俩坐着马车回来,下车的时候郑成回头扶着王兰。

  可以看出来,小夫妻俩目前相处还不错。

  郑成知道王兰舍不得家里人,所以回门这天跟她在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才启程回去。

  八月里,王英再次有孕。

  跟怀王秉安不同,这一胎反应极大,吃什么吐什么,短短一个月里,人都瘦了一圈儿。

  初心也是想法子,做各种花样,去给王英补身体。

  这种反应一直到两个月后,王英怀孕四个月的时候,才有所好转。

  刚好王兰过来给王英送家里田庄上产的瓜果,看见王英在吃腌渍的酸梅,也跟着吃了一些。

  王兰自己没觉得,跟王英许久没见,自然有许多话要说。

  王英却一直观察妹妹,本来想从脸色神情来看看妹妹过的好不好,没想到发现妹妹吃酸梅比她吃的还要多久。

  她是生养过的人,一下子就察觉出来。

  正好王意进来送水,王英就让她去请大夫。

  王兰和王意姐妹俩都担忧的看向王英,“大姐,你又哪儿不舒服了?”

  王英笑说自己没事,“请个大夫给你二姐看看,说不准明年你又要多两个外甥了。”

  王意眼睛一下子就盯到了王兰的肚子上,然后忙不迭的跑了出去。

  王兰摸着肚子,有些不敢相信。

  过了一会儿,大夫被请到家里,给姐妹两个都把了脉。

  “这位夫人怀孕已有两个多月,身体康健,没什么问题。”

  王兰惊喜不已,恨不得现在就告诉郑成。

  王英也一样,吃得好,休息的好,又没有什么烦心事,自然胎养得好。

  王英打趣道,“等会儿妹夫回来,我可得找她要喜钱。”

  姐妹们说笑一阵,初心就跟着王意进来了。

  知道王兰怀孕,又是头胎,怕她平时不注意,便仔细跟她说了注意事项。

  王兰听得仔细,王英还在一旁安慰她,平时要放宽心。

  到了中午,木生和郑成也从外面回来了。

  郑成得知王兰有孕,差点没当场失态,脸上喜色怎么都掩盖不住。

  王英说,“大夫说兰兰的身体还好,这次回去后,就少出门,多在家里转转。”

  马车颠簸,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坐久了都觉得浑身骨头都要散架,何况刚怀孕的妇人。

  郑成连连点头,“是是是,这是当然。”

  过了会儿王元宝从店里回来,听到二女儿怀孕,也是高兴不已。

  女儿们子嗣兴旺,家庭和睦,就是王元宝余生所求的了。

  为了不让王兰太受点拨,吃过午饭,初心和王元宝就催着夫妻俩回去。

  回去路上马车自然是走的极慢,颠簸也要小上一些。

  姐妹俩各自在家安胎,店里的生意则交到了王意和王珍姐妹手上,王元宝只要时常过去看看就行。

  别看王意和王珍姐妹俩今年才十三,做起生意来也是有模有样,轻易糊弄不得。

  初心见姐妹俩把店里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就决定提前买两个商铺给俩人练手。

  王英也就是孕前期人不舒服了些,现在人也恢复过来,整天闷在家里也是无事,倒不如去看看店。

  反正店里的都请了帮工和厨子,不需要王英自己动手,她只要算算账就行。

  初心一向低调,即便是攒了不少银子,也很少买什么贵重首饰,一家人也是照常过日子。

  初心问过姐妹俩各自的意见,想要开什么店。

  王意性子活泼一些,又比较喜欢折腾,选择盘了一家成衣铺子。

  平时王意自己的衣服,买回来她都会自己改动一些,看着也的确比从店里买来时,要好看不少。

  成衣铺子并非是经营不下去才要出售,而是东家要搬走,要处理梓州的产业。

  店里剩下两个本地的老师傅,和一些学徒。

  王意把这些人都留下,拿出自己平日画的一些衣裙样式,交给店里师傅们去制作成衣。

  店铺的招牌也改成专卖女人衣裙的地方,重新开业的时候,只吸引了一小部分看热闹的人。

  王意也不着急,从身边人开始推销。

  好看的衣裙谁不喜欢,慢慢的梓州城的妇人姑娘们,都开始在王意店里购买衣裙。

  一些身份较高的豪门官家女眷,看不上王意店里的布料,花钱买了图样,让家里的绣娘量身定制。

  王珍性子腼腆,不善交际,便选择开了一家炸货铺子,请了水生做店里的大师傅。

  平时店里的事情都交给水生去经营料理,她只负责算账采买。

  炸货铺子不光卖各种油果子、面果子、糖糕,经过初心的提点,还买起了炸鸡、炸串、炸肉条。

  虽然平时生意看着平平,但每月都有固定的入账,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是店里的生意高峰。

  一年到头,总得来算,收益还是很不错的。

  姐妹俩各自忙着,王英和王兰两姐妹也陆续生下了孩子。

  王英先两个月生,这回是个女儿。

  原本说秉字辈取女孩儿名不好听,打算女孩子就不顺字辈。

  王元宝觉得这样不好,外人听了还以为跟王秉安不是一个娘生的呢。

  一家人选了许多字,最终给孩子取名为王秉莲。

  王兰只比王英晚半个月生,她怀的是双胎,本就生的比单胎要早。

  王兰生产当天,初心和王元宝都过去陪着。

  主要担心王兰是头一胎生产,又碰上双胞胎,怕她生的艰难。

  这时候有家人在身边,也能让她心里多些安慰。

  王兰疼了一天一夜,参汤喂下去两碗,才把龙凤胎兄妹给生下来。

  大夫也早早请过来,一出产房,就让大夫把脉。

  好在除了气血有些亏损外,没有什么别的问题。

  丫鬟端来炉子上温着的补汤,王兰喝了半碗,才又睡过去。

  对于龙凤胎兄妹,郑家夫妇爱的跟什么似的,要不是孩子吃过奶要睡觉,夫妻俩还舍不得撒手。

  孩子的名字是早就取好的,几个月前就知道怀的是双胎,所以名字取了十几个,等生下来后再做选择。

  郑家夫妻拉着初心、王元宝母子,给两个孩子挑选名字。

  最后选定哥哥叫郑明修,妹妹叫郑明玉。

  初心和王元宝不放心王兰,一直在郑家的庄子上待到洗三过后,才坐车回城。

  王秉莲满月酒的时候,王兰挺着大肚子,就没回去喝酒。

  等郑明修和郑明玉兄妹俩办满月酒,王英抱着王秉莲,跟木生、王秉安坐了一辆车,一起去看望妹妹王兰。

  郑家亲戚多,好在他们家的庄子地方大,占地广,摆个百八十桌也没问题。

  初心和王元宝带着王意、王珍姐妹俩来的稍晚一些,王意店里的生意红火,来之前店里来了一位贵客,非要王意亲自到场商量样图的细节。

  姐妹们轮番抱过双胞胎,双胞胎兄妹似乎格外喜欢王意和王珍姐妹,小手挥动着,劲儿大得很。

  当天喝完满月酒,一家子就一起回城了。

  进了城门后,王意看天色还早,就在中途下了车,说要去店里看看。

  这次的生意是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要的样图,跟王意商量细节的是府里的嬷嬷,人虽然挑剔,但态度还算和善。

  王意刚一进店,伙计们?????就上来回话。

  “方才那位嬷嬷又来了一趟,见东家不在,就又回去了,说明日上午再来,要跟东家当面改一改裙子上的花样。”

  “我知道了。”

  王意打发伙计继续去忙,她在店里转了一圈,翻了翻订单簿后,便回去了。

  与此同时,城北一处大宅院内,上了年纪的嬷嬷走进正院,打发走伺候的丫头,一个人进了明间。

  明间靠墙的软塌上,坐着一位装扮奢华的中年妇人,头上华珠点翠,十分夺目。

  “夫人。”

  嬷嬷上前倒了杯茶,递到妇人手边。

  妇人放下书,接过茶盏,慢声问道,“怎么样?”

  嬷嬷摇了摇头,“店里伙计说,她去参加她外甥的满月酒了,我跟伙计定了时辰,明日上午再过去。”

  妇人慢慢把茶盏放到桌上,转过头来,看向嬷嬷。

  “你说,她会认出来吗?”

  嬷嬷盯着自家主子稍添岁月的眉眼,摇了摇头,“她长得跟夫人只有一二成像,要不是她脖子上戴着的金锁,奴婢也认不出来。”

  “长得像她父亲,也好。”

  烛光下,妇人眼中含泪,却忍着不肯落下。

  嬷嬷心有不忍,“夫人,事过境迁,当初丢下她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好在她们有福气,被那户人家捡走之后,从未吃过什么苦,如今咱们能做的,就是给她们选一户好人家,让她们后半生衣食无忧,也算是夫人的一片心了。”

  妇人用帕子拭干泪水,忽然问道,“俞哥儿什么时候到梓州?”

  “听外头的小子们说,六少爷是后天早上到,原本应该今天到梓州,好像是在路上因什么事耽搁了,才拖了两日的功夫。”

  妇人点点头,没再说什么。